天天看點

目前疫情形勢如何?現有防控措施能否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BA.4、BA.5亞分支?權威解答來了!

作者:筠連釋出

7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釋出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和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出席,介紹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

目前疫情形勢如何?現有防控措施能否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BA.4、BA.5亞分支?權威解答來了!

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防控,

力求科學精準、友善群衆

目前,全球疫情仍處于高位,日新增确診病例多次突破100萬例,奧密克戎BA.5亞分支已經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株,大陸外防輸入壓力不斷增大。

近期,全國多地報告了本土聚集性疫情,存在多條傳播鍊,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已向相關省份派出工作組,指導地方以最短時間、最小成本控制疫情。

要堅持“外防輸入、内防反彈”,堅持“動态清零”,嚴格執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準”要求,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防控,主動防、早發現、快處置,全面提升全鍊條工作效率,力求科學精準、力求友善群衆。

第九版防控方案主要對風險人員管理、封管控區劃分及疫情監測要求等方面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做這些調整的原因和依據是什麼?

進行這些修訂主要是基于3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基于疫情防控形勢的需要。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内持續流行,特别是今年以來全國本土疫情發生的頻次明顯增多,疫情波及的地區和範圍比較廣,大陸“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的壓力不斷加大,防控形勢更加嚴峻複雜。

二是基于病毒變異的特點。奧密克戎變異株已成為大陸境外輸入和本土疫情的優勢流行株。奧密克戎株潛伏期短,病毒傳播能力更強,傳播速度更快,隐匿性增強,給疫情防控帶來新的挑戰。

三是基于前期試點工作的結果和疫情防控實戰的經驗總結。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在4-5月份,在大連、蘇州、甯波、廈門、青島、廣州和成都等7個入境城市開展了為期4周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試點工作,同時吸收借鑒了各地防控工作的實踐和疫情處置經驗。

第九版防控方案中,對高風險區劃定和不同風險區域的管控措施作了調整,請問這一調整的具體内容包括哪些,能否有效防範疫情外溢風險?

在以往防控工作中,對于有本土疫情發生地需要劃定高中低風險區,便于其他地區及時對可能流入的風險人員進行排查;同時還需劃定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便于快速處置本地疫情傳播。為進一步簡化疫情防控實際操作,解決兩套風險區域劃定工作中所暴露的一些問題,第九版防控方案對兩套風險區域劃定标準進行整合,對防控措施進行銜接對應,統一使用高中低風險區的概念,形成新的風險區域劃定及管控方案。

高中低風險區的劃分是在發生疫情的縣(市、區、旗)内劃分。沒有疫情發生的縣(市、區、旗)全域實行常态化防控措施。對于跨區域外溢的高風險區人員,流入地采取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跨區域溢出的中風險區人員,采取7天居家醫學觀察。跨區域外出的低風險區域人員,不需要采取隔離管控措施,但要求3天内完成兩次核酸檢測,并做好個人健康監測。

該如何判斷大陸目前疫情形勢,疫情重點地區該如何科學防控?

7月份以來,全國的疫情總體上處于低水準波動狀态,近期少數地區疫情有所反彈,呈現多點散發、多地頻發的态勢,單日報告的本土感染者數有所增加。近一周,疫情波及24個省份82個地市,其中6個省份報告的感染者數超過百例。甘肅蘭州、廣西北海、河南駐馬店疫情仍然處于進展階段,社會面傳播風險較大。總體上,各地在發生本土疫情後均能在較短的時間内有效控制,疫情影響較為局限,各地疫情應對處置能力和效率已得到進一步提升。

但是,全球疫情出現反彈,暑期國内人員流動量加大,各地發生本土疫情的風險有所增加,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各地要繼續嚴格按照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有關要求,堅持科學、精準、高效的防控原則,全鍊條落實好外防輸入的各項措施,不斷提高常态化防控情況下疫情監測的敏感性。發生疫情後,措施要堅決果斷,堅持以快制快,力争用最短時間将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疫情。

奧密克戎變異株BA.4、BA.5亞分支的傳播力和緻病力如何,現有防控措施能否有效應對這類變異株?

BA.4、BA.5亞分支的傳播力相較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略有增加,主要表現為:1.國際上一些國家的研究發現病毒的較高的再生指數(R0);2.一些國家和地區BA.4、BA.5亞分支已經成為流行的優勢毒株;3.過去5周,在歐洲、北美出現了感染數量的增加。

BA.4、BA.5亞分支的緻病力總體上與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相似,但在老年人群中快速傳播已經出現了重症病例,歐洲12個國家近期的住院率和ICU使用率都有所增加。流行病學數學模型研究顯示BA.4、BA.5亞分支引起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将有所增高。

雖然BA.4、BA.5亞分支的傳播力有所增強,但仍然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沒有證據顯示現有的NPI(非藥物幹預)措施将失效。換句話說,大陸現有的防控措施仍能有效的應對。

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更快、隐匿性強的特點,新版的防控方案在更早發現疫情方面有哪些針對性的手段和措施?

新冠疫情處置的第一關鍵要素就是“早發現”,新版防控方案中按照點與面結合、症狀監測與核酸檢測結合、傳染病監測系統與其他部門監測系統結合的原則,開展人、物、環境等多管道監測預警,包括(1)醫療機構就診人員監測、(2)風險職業人群監測、(3)重點機構和場所人員監測、(4)社群管理人群監測、(5)集中隔離場所和醫療機構監測、(6)進口物品及環境監測、(7)藥品監測、(8)病毒基因變異監測。

在新版防控方案中對包括風險職業人群監測等進行了明确的規定,增加了藥品監測,同時強調了各級聯防聯控機制開展綜合分析和風險研判,提出風險評估結果和預警響應建議。在病毒檢測篩查方面,增加了抗原檢測作為補充等。這些政策、技術綜合性的使用将會大大增加我們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能力。

來源: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