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作者:通政司知事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1979年,巴基斯坦人民黨創始人阿裡·布托走上了絞刑架,臨終之際,他隻說了一句話,

就這樣,這位巴基斯坦前上司人被處以了絞刑。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那麼阿裡·布托的人生,是否真像他所說的那樣“無罪”?一大黨派的創始人,又是如何淪落到那般凄慘境地的呢?

阿裡·布托的政治經曆

談到阿裡·布托的功過,就繞不開他複雜的政治經曆,從青年入閣到退閣建黨,再到成為領袖,他的人生堪稱跌宕起伏。

1953年,阿裡·布托從英國傳回巴基斯坦,擔任法學講師以及法律律師等職務。

這是他政治生涯的起點,因為在日常工作的同時,他還開始從事政治運動。

比如說阿裡·布托在1954年就擔任了信德省的青年陣線主席。

從表面上看,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難以成事,可是阿裡·布托卻格外注意拉攏這些人。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再加上他的貴族出身,他很快就得到了知識界和資産階級的垂青,被視作“新生力量的代表”。

随着阿裡·布托逐漸嶄露頭角,當時的巴基斯坦總統米爾紮很快表達了對他的欣賞,讓他擔任外交團成員,負責外交工作,這使得他初步在國内外揚名。

不過真正讓阿裡·布托崛起的,是巴基斯坦的下一任總統“阿尤布·汗”。

由于他是通過軍事政變取得總統一職的,是以當時的内閣人員全部都進行了更替。

阿裡·布托憑借出色的法律才能,年僅30歲便入選,成為了當時最年輕的内閣部長。

那段時間,阿裡·布托先後擔任了商業、新聞、廣播、國家建設、農村援助、基層民主、旅遊乃至于少數民族事務的部長。

對于巴基斯坦情況的充分了解,阿裡·布托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改革方法,可是他和阿尤布·汗之間卻存在分歧,以至于阿裡·布托逐漸不受重用。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兩人沖突徹底爆發的導火索,是1966年的“塔什幹宣言”。

阿尤布·汗隻想平息印巴争端,卻不顧巴基斯坦的利益,這讓阿裡·布托非常不滿,最終他辭去了當時的外交部長職務,重操舊業,當了一年的律師。

在這一年中,阿尤布·汗愈發昏聩,不僅沒能帶着巴基斯坦走出經濟困境,反而還利用封建關系,進一步壓迫巴基斯坦人民。

當時,受阿尤布·汗支援的22個大家族,在國内銀行業和工業上所占的份額分别達到了80%和65%,農民受到了進一步剝削,巴基斯坦農業停滞不前。

甚至每年要從國外進口150萬噸糧食,才能保障基本的糧食供應,這使得民間對阿尤布汗是怨聲載道。

看到人心思變,阿裡·布托順勢而出。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在1967年11月建立了“人民黨”,阿裡·布托以資産階級、小資産階級社會主義和平等主義為武器,向着阿尤布·汗政府發起沖鋒。

阿尤布·汗怒不可遏,當即下令逮捕阿裡·布托,将他關進了拉合爾集中營。

卻沒想到此舉愈發激怒了原就不滿的巴基斯坦人民,直接促使阿裡·布托成為了不懼強權的英雄象征。

國内反對阿尤布·汗的浪潮,是一波高過一波,無奈之下,阿尤布·汗隻能釋放阿裡·布托。

并在同年3月把政權移交給當時的陸軍司令葉海亞·汗,後者迫于愈發高漲的民主運動,難以維持巴基斯坦局面,被迫答應了舉行大選。

而在1970年12月舉行的大選中,人民黨順利上位,成為國内第二大黨派。

阿裡·布托先後擔任了巴基斯坦總統、巴基斯坦總理等職務,徹底走上了權力巅峰。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阿裡·布托的巅峰與低谷

雖然在1970年的選舉中,人民黨成為了巴基斯坦國内的第二大黨派。

但是按照選舉結果來看,巴基斯坦總理的人選,應當是在巴基斯坦第一黨派“人民同盟”裡找的。

阿裡·布托之是以能夠力克穆吉布·拉赫曼上位,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他在第3次印巴戰争中的表現。

當時,阿裡·布托以巴基斯坦外交部長的身份,出席了聯合國和安理會舉行的讨論印巴戰争問題的會議。

在會議上他雖然獲得了中國的支援,但是由于蘇聯反對,美英法等國立場搖擺,是以該次會議并沒能解決問題。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1972年6月,阿裡·布托再度和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舉行會談。

在談判初期,英迪拉甘地提出了一系列過分的談判要求,不僅要求巴基斯坦割地、歸還戰俘,還要順從印度的态度解決克什米亞問題。

阿裡·布托自然是不可能答應的,他不卑不亢,據理力争。

終于在最後一次談判中,以自己真誠的态度,打動了英迪拉·甘地,讓他同意退步,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巴基斯坦的國家利益。

此次談判過後,阿裡·布托回國受到了熱烈歡迎,而他卻并沒有沉溺于歡呼,反而是若有所思地說道,

“這不是我的勝利,也不是英迪拉·甘地的勝利,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勝利。”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順利上位後,阿裡·布托在巴基斯坦進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最主要的動作就是對原先的22個大家族動手。

他把銀行保險以及交通運輸等一系列部門的工廠企業收歸國有,通過打壓大資産階級,克制他們的壟斷和剝削,來帶動國内工農商業經濟的發展。

為了推行自己的政策,他甚至不惜拿自己的家族開刀。

三個月的時間就是自己的家族失去了4.5萬英畝的土地,這也使得他獲得了很多農民以及小資産階級的擁護和支援。

然而,巴基斯坦國内的大資産階級們,卻對阿裡·布托表達了瘋狂抵制。

他們利用各種政策,避免國家對自己土地的征收,影響土改程序,順帶着還将大量資金轉移到國外,對國内生産造成惡劣影響。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經濟産生問題,連帶着巴基斯坦政治局面也開始動蕩。

在國内大資産階級的支援下,很多人開始試圖把阿裡·布托給壓下去。

雖然在接下來的這次選舉中,阿裡·布托依舊獲得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援,完成了連任。

但是這是進一步激化了當時的沖突,反對派成員開始在國内各個地方引發對抗的騷擾,局勢直接失控。

危機時刻,阿裡·布托隻能先控制住軍方。

于是他将當時的第三軍軍長齊亞·哈克破例提拔為陸軍總參謀長,可阿裡·布托怎麼都沒想到的是,這次他看走了眼。

齊亞·哈克非但不是“自己人”,甚至還主動發起政變,把阿裡·布托抓了起來。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1977年7月5日淩晨2點,阿裡·布托正式被捕,律師以及法院方面的支援,他最終以無罪脫身。

但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呢?很快齊亞·哈克又以危害軍管政權的罪名将他逮捕。

這一次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開始跟齊亞·哈克方面聯系,希望他能釋放阿裡·布托。

比如英美法方面都是如此,甚至連曾經的對手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都發表了支援阿裡·布托的聲明。

大陸曆來和巴基斯坦有着良好的關系,對阿裡·布托也是有所了解的,是以通過多個管道做了努力。

隻可惜齊亞·哈克害怕阿裡·布托會危及自己的統治,最終他還是逼迫法院給阿裡·布托判了絞刑。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1979年4月4日清晨,平靜的阿裡·布托,朝着拉瓦爾品第監獄外的絞刑架走去,臨終之際,他遙望天邊,喃喃低語,

隻可惜,他的禱告并無作用,他最終還是被絞刑架帶走了生命,遺體甚至被懸挂30分鐘。

阿裡·布托的功過與評價

其實,縱觀阿裡·布托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他的崛起與隕落,都跟一個群體有着巨大的關系,那就是資産階級。

其實,他本身就是巴基斯坦資産階級中的一份子,他的父親是夏納瓦茲·汗·布托爵士。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不僅非常富裕,而且還有着比較高的地位,是以阿裡·布托才能在留學回來後,那麼快就得到知識界和資産階級的支援。

然而,在他上任之後,為了推行民主政體和“類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所實行的社會主義”,他頒布《經濟改革法令》。

兩次降低了土地最高限額,同時還給資本主義農業經營者提供了大量便利條件,将關鍵性工業實施國有化政策。

這些政策是好的,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

然而改革程序過于激烈,沒有完全考慮到巴基斯坦自身的國情,引起了巴基斯坦國内資産階級的反彈,這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了,阿裡·布托的失敗與他的“識人不明”也有很大關系,如果不是他錯把齊亞哈克當做了“自己人”,他所實施的改革還是有一定成功的可能性的。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至此我們也隻能說,這是一位悲劇性的傳奇人物。

然而,這份傳奇并沒有因為阿裡·布托得死而落幕,反而在他的女兒,貝·布托那裡得到了延續。

延續的傳奇

1977年,阿裡·布托被齊亞哈克發動軍事政變,免去總理職務的時候,貝·布托才剛剛從英國牛津大學畢業回國不久。

可是她剛回來就面臨父親被處以絞刑,自己也即将進行一段長達5年的監禁。

這5年的監禁中,有兩三年是特别難熬的,因為她被關在了黑暗而肮髒的牢房裡。

後來貝·布托雖然挺了過來,但是在手術台上遭到暗殺,可以說貝·布托的成長過程曆經磨難,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然而這些磨難并沒有将她打垮,反而讓她磨砺得愈發璀璨。

貝·布托繼承了父親的遺志,進入了巴基斯坦政壇,兩度出任巴基斯坦總理,還是巴基斯坦曆史上的第1位女總理,地位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由于外表柔弱,内心卻格外堅韌,是以貝·布托得到了“鐵蝴蝶”的美稱。

貝·布托的政治生涯本該是一路順遂的,隻可惜她和父親一樣,出現了“識人不明”的問題。

她的丈夫,紮爾達裡雖然出生于貴族,但是人品就非常低劣,非常喜歡A錢受賄,甚至他還是以得到了一個綽号,“10%先生”。

這個綽号的意思就是,無論是誰,想從擔任政治投資部部長的他手裡拿項目,都得基于他10%的回扣。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後來這個數額還一度高漲到30%,就連見面洽談之前,都得先傳遞1萬美元的見面費。

貝·布托的兩次下台,都是因為自己的丈夫A錢。

在1996年貝·布托被再次解職後,她一度和丈夫一同被判處5年監禁,以及860萬美元的罰款。

雖然後來這次判決被撤除了,但是貝·布托也不得不自此帶着三個孩子開始流亡生涯,直到2007年才結束流亡。

可是昔日的“反對者”們,并不想看到她回來。

于是在2007年10月19日,貝·布托傳回巴基斯坦的當晚,就發生了兩起襲擊,好在她本人無恙。

雖然生命受到了威脅,但是飽經磨砺的貝·布托自然不可能是以低頭。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一方面貝·布托召開新聞釋出會,表達了對極端主義的憎惡,另外一方面,還有呼籲英美等國,介入這次炸彈襲擊案調查。

由于貝·布托影響力巨大,是以巴基斯坦警方甚至一度不得不監禁她,防止人民黨支援者引發目标的沖突。

終于,在2007年12月5日,貝·布托和穆斯林聯盟上司人完成會晤,且簽訂了和解協定。

時任巴基斯坦總統的穆拉沙夫赦免了貝·布托所有指控,這也就意味着貝·布托将可以重新回到巴基斯坦參加議會選舉,也獲得了第3次出任總理的機會。

隻可惜,就在12月27日的一次競選集會上,貝·布托再次遭遇了襲擊。

這一次的她沒能躲過災厄,反而是受了重傷,在送往醫院後最終不治身亡。

197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布拖,被處絞刑前曾言:我是個無罪的人

這隻翩翩起舞的“鐵蝴蝶”,最終還是倒在了追尋夢想的路上,就像她的父親一樣。

貝·布托去世之後,被埋在了拉卡納地區的家族墓地中,長眠在她的父親的身側。

據說,在她下葬的那一天,有數十萬群眾進行了哭送,既是為“鐵蝴蝶”而哭,也為他的父親阿裡·布托落淚,場面屬實讓人感到心酸。

不過實作理想的路途,從來都是如此多舛的,在哀歎之餘,我們也隻能表示自己的尊重與敬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