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洲單周報告近300萬新冠确診病例,全因這個“迄今最糟糕的變異株”?它的威脅到底有多大?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張淩霄 每經編輯:蘭素英

新一輪的新冠感染潮正在席卷全球,歐洲成為本輪疫情的中心。當地時間7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釋出最新周報,歐洲單周報告近300萬例新增病例,接近全球新增病例的50%,住院率翻了一倍,單周近3000人死于新冠。

另外,亞洲地區的日本和南韓也正在面臨新一輪疫情的沖擊。根據世衛周報,日本上周新增确診病例55.9萬例,較前一周增長107%;南韓上周報告新增确診病例24.9萬例,較前一周的增幅達104%。

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株BA.4和BA.5正在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其中BA.5在感染者中占比最高。專家表示,雖然BA.5相較其他變異毒株具有更強免疫逃逸能力,傳播力更強,但其緻命性和其他變異株相比并無較大差别。

歐洲單周暴增300萬例

世衛組織資料顯示,在截至7月17日的一周中,全球新增新冠确診病例約630萬例,其中歐洲地區報告279萬新增病例,幾乎是全球總新增病例的一半。

歐洲單周報告近300萬新冠确診病例,全因這個“迄今最糟糕的變異株”?它的威脅到底有多大?

圖檔來源:世衛周報截圖

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漢斯·克盧格7月19日發表聲明稱,在過去6周中,歐洲地區的新冠确診病例增加了兩倍。盡管同一時期因新冠導緻的住院率翻了一番,但重症監護病房的入院率迄今為止仍然相對較低。然而,随着老年人群的感染率繼續上升,歐洲每周仍有近3000人因為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

瑞典電視台20日援引歐洲疾控中心進階專家阿戈麗察·巴卡的話表示,未來幾周住院人數和死亡率還将繼續上升。新一輪新冠疫情主要由奧密克戎毒株新亞型BA.4和BA.5引發,其感染者目前占歐洲新增病例的80%。

克盧格還警告稱,随着新冠确診病例的增加,住院人數已經在增加,秋冬季學校開學,天氣轉冷,新冠住院人數隻會進一步增加。

克盧格稱,去年這個時候,由于解除防疫管控和社交活動增加,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變異株席卷歐洲。現在,歐洲處于相似情況,而此次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能力更強。

巴卡表示,為了減少病毒傳播,歐洲可能不得不重新引入例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須戴口罩以及限制大型集會人數等防疫措施。

克盧格強調,各國政府和衛生當局現在就應該采取行動,為未來幾個月做準備。目前,正值冬季的南半球正經曆一個非常活躍的流感季節,其與新冠病毒一起,給衛生系統帶來了持續的壓力,北半球到秋冬季時很可能會出現類似情況。他敦促所有國家繼續加強新冠病毒監測,并為秋冬季做好準備。

日、韓形勢亦嚴峻

歐洲地區之外,亞洲地區的疫情形勢也很嚴峻,其中日本和南韓的情況尤為令人擔心。

根據世衛組織的周報,日本在截至7月17日的一周中,新增确診病例55.9萬例,相比此前一周增長107%。南韓則在17日截止的一周中報告新增确診病例24.9萬例,較前一周的增幅達104%。

7月20日,日本全國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達15.2萬人,創下曆史新高。當天,日本有30個一級行政區新增确診人數創下新高。

東京都和大阪府20日新增确診病例都超過2萬例,東京都時隔約5個半月再次日增确診病例超2萬例。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包括大阪府在内有30個府縣疫情資料都創新高。

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此前公布的估算結果,奧密克戎毒株亞型BA.5的感染者占比現階段已達到近八成。

日本的醫療系統再次面臨巨大壓力。該國目前有些縣的病床使用率已經接近或者超過50%,沖繩縣病床使用率已經超過75%。

歐洲單周報告近300萬新冠确診病例,全因這個“迄今最糟糕的變異株”?它的威脅到底有多大?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75065404

在南韓,據韓聯社報道,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7月19日通報,截至當天零時,南韓單日新增新冠确診病例超過7.3萬例,為83天以來的最高值。截至20日,南韓累計新冠病毒感染者突破1900萬人,約占南韓總人口的37%。

有專家預測,南韓此輪傳播可能再次出現單日新增确診20萬~30萬人的局面,南韓醫療及衛生系統須提前做好準備。

此外,澳洲也正處于第三波奧密克戎浪潮之中。過去7天内,該國累計報告了超過30萬例确診病例。澳洲當局警告稱,實際數字可能還要翻倍。

疫情來勢洶洶之下,澳洲的醫療系統面臨着極大的考驗。官方資料顯示,當地時間7月20日,約有5300名澳洲人因感染新冠住院,與1月份BA.1暴發期間5390人的紀錄相差不遠。其中,昆士蘭州、塔斯馬尼亞州、西澳洲州的住院人數,已經達到新冠大流行開始以來的最高水準。澳洲首席醫療官Paul Kelly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預計最終入院的人數将很快達到曆史最高水準。

BA.5緻病性如何?

近期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内的大幅反彈,主要是奧密克戎變異毒株BA.4和BA.5快速傳播的結果。

根據世衛組織周報,在截至7月13日的過去一個月裡,奧密克戎變異株是主要流行的新冠毒株,其感染者占到總數的95.4%。在各個亞型中,BA.5是奧密克戎感染者中占比最高的一個亞型,據統計,在截至7月10日的一周中該變異株的占比已經達到了53.59%,而BA.4的占比則為10.57%。

由于BA.5比其他變異毒株具有更強免疫逃逸能力,有人認為這是疫情暴發以來“最糟糕的變異毒株”。

BA.5最早在南非被發現,之後很快在當地成為主導毒株,随後又在葡萄牙等歐洲國家快速蔓延。

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所長埃裡克 · 托波爾(Eric Topol)是長期關注新冠疫情的醫學專家,他坦言: “BA.5是我們迄今所見過的變異株中最糟糕的版本。它使已經廣泛存在的免疫逃逸達到新的水準,并且增強了感染性,遠遠超出了我們此前所見到的奧密克戎變異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一毒株與以往的變異株相比傳播力明顯更強,但毒性和緻病性方面并不突出。

6月28日,南非科學家在預印版開放平台medRxiv釋出了首個BA.4/5感染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文章。研究者将2022年5月1日至21日Omicron BA.4/5流行期間的病例與之前疫情期間經實驗室确診的病例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與BA.1病例相比,BA.4/5病例發生病死/危重症的風險無差别,均低于更早的毒株。

世衛組織此前也在周報中稱,還沒有證據顯示BA.5會導緻更重或更輕的疾病。

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