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作者:簡史說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文|簡史說

編輯|簡史說

在中華民族岌岌可危的時候,無數革命前輩挺身而出,巾帼英雄謝飛便是其中一位。

她是“中央紅軍30女傑”之一,爬雪山過草地,在兩萬五千裡長征路上與劉少奇邂逅,卻因為某些原因與劉少奇和平離婚,且不再結婚。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她服從指揮,奔波于多個工作崗位,為中國革命奉獻一生。

她去世時,養子謝冰特地為她在骨灰堂選擇具有紀念意義的86号穴位。

01

阿香,這個樸素又好聽的名字,是家人對謝飛的愛稱。

1913年初春,天氣還有些涼,文昌市茶園村的一戶農民家庭卻氣氛火熱,因為2月3日這天,這家的男主人謝德富迎來了自己第8個孩子。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這個孩子在家排行末尾,于是“阿尾”這個略顯随意的名字就被安在了她的頭上。

直到她長成8歲的小女孩那年,為了上國小,父親才給她起了個“謝瓊香”的大名,這是謝飛的本名。

靠海吃海,謝德富的8個孩子全靠他一人捕魚為生,家裡的日子過得十厘清貧。

幸運的是,他的8個孩子都特别懂事,尤其是謝瓊香,打小兒就願意幫父母幹活,放牛、除草,無所不能。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1921年,人們某些方面的思想還比較陳舊落後,很少有女孩子讀書。謝飛就讀的那所國小一共有200多名學生,她是其中唯一一個女生。

謝飛能如願以償上學,多虧父親的支援。為了讓女兒讀書,謝德富四處走親訪友,才勉強湊齊學費。謝飛深知這求學的機會來得有多不容易,是以學習非常刻苦。

11歲時,她以優秀的成績考入海南公學。在這所學校,謝飛學習了革命前輩的光輝事迹,在先進革命思想的熏陶下,她年幼的心裡種下了紅色的種子。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1926年,謝飛考入海南第六師範,她入校時才13歲,卻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起鬧革命。次年,謝飛光榮地成為共青團的一員。

同年8月,中國革命正處于低谷,謝飛卻毅然決然破格入黨,這是她擁有堅定的革命信念的展現。

黨員的身份,讓謝飛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從入黨的那一刻起,她不再是一個孩子,而是一位生死不懼的戰士!

加入共産黨,是謝飛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的開始。從此,她身邊有了更多同心同德的戰友、夥伴。革命的道路,結伴前進總比禹禹獨行更容易堅持。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謝飛的三哥是她革命道路的領路人,在三哥的帶領下,謝飛全家人都加入了湖山赤衛隊。三哥是指導員,謝飛則成為赤衛隊的團支部的幹部。

在現代,15歲的孩子可能才國中畢業,在父母的呵護下無憂無慮的生活。

謝飛當時也才15歲,為了發動武裝起義,她卻能跟三哥一起拜訪華僑,動員華僑們捐贈武器彈藥,帶領戰士們走街串巷,尋找原國民革命軍遺落的大炮。

窮兇極惡的敵人不會放任我們的革命隊伍發展壯大,1928年,謝家人遭到敵人的報複,隻能一起躲到某個人迹罕至的荒島上。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革命道路上的重重危機,并沒有讓謝飛放下革命的決心。她的内心變得更加強大,繼續按照黨的訓示,前往馬來西亞從事革命工作。

02

四年後,謝飛剛回國,就跟随部隊踏上長征路,成為“中央紅軍三十女傑”之一。

謝飛和劉少奇的愛情,起源于長征。

女性的身體相對男性弱一些,長征途中路程艱難、行軍速度快,謝飛等女同志咬牙堅持,還是略顯吃力。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為了不影響行軍速度,衆位女紅軍決定跟上級申請,派一位男同志幫她們拿行李,謝飛與其他三位女同志被推選出來,找上司商量。

緣分很奇妙,它總是來得讓人猝不及防。謝飛找的剛好是負責後勤工作的劉少奇同志。

這是兩人初次說話,劉少奇又是上司,是以謝飛有些局促,支支吾吾地說出請求,幾位女同志沒想到,劉少奇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這是兩人第一次說話,卻不是第一次見面。謝飛以前在會議中聽到過劉少奇講話,她當時還跟朋友開玩笑,說劉少奇講話老是重複,“重複好幾遍。”

這件事讓謝飛對劉少奇的印象大有改觀,她以前沒跟劉少奇近距離接觸過,一直覺得劉少奇是個很嚴肅的人。

通過這次溝通,謝飛發現劉少奇還是很好相處的,沒有上司架子,非常平易近人。

從此,劉少奇開始不由自主地關注謝飛。

長征路上,謝飛某次高燒不退,臉色蒼白。她拒絕被“寄養”在村民家,也不願成為隊伍的拖累。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生病的那段時間,她把褲子墊得很厚,有力氣就拄着拐杖走,沒勁兒就跟着隊伍爬,遇到下坡路索性坐在地上滑下去。

或許正是這個時期,堅毅勇敢、吃苦耐勞,并且聰明能幹的謝飛,逐漸走進了劉少奇的心裡。

在瓦窯堡,謝飛和劉少奇因為工作,接觸的次數多了起來,長此以往,情愫暗生。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鄧穎超覺察出劉少奇的心思,主動請纓當紅娘,她把劉少奇寫的信拿給謝飛。謝飛也喜歡劉少奇,隻是因為年齡差距有一些猶豫。

經過鄧穎超一番勸告,謝飛害羞地答應了。

戰争年代,他們的婚禮沒有很隆重。這對新婚夫婦湊出5塊錢,買了酒水幾瓶、花生幾包,辦了一場簡單的酒席。

婚禮由鄧穎超主持,毛主席和周總理也在賓客之中。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謝飛”這個名字是結完婚才改的,“飛”,是比翼雙飛的飛,也是飛鷹走馬的飛,不過熟悉的人還是喜歡稱呼她“阿香”。

謝飛改名,把她女英雄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緻。

她不願叫“阿尾”,阿尾代表倒數,她不想叫“瓊香”,瓊香太柔弱。

她給自己改名叫“謝飛”,因為“跑得再快也趕不上飛”。

謝飛說:“提到‘飛’字我就能想到雄鷹在天空翺翔,我要像雄鷹那樣堅強、勇敢!”

結婚後,謝飛和劉少奇既是并肩作戰的同志,又是心有靈犀的夫妻。劉少奇工作時,謝飛貼心地送上一杯熱茶,劉少奇寫完文章,她認真閱讀并提出自己的見解。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結婚前幾年,謝飛跟着丈夫走南闖北。1938年,謝飛和劉少奇在延安工作時,劉少奇的女兒劉愛琴,來延安投奔父親,這是劉愛琴第一次見爸爸和後媽。

初次見到美麗大方的後媽謝飛時,劉愛琴才11歲,年幼的心中有些忐忑和抵觸。謝飛視她如己出,用溫暖的母愛,很快融化了劉愛琴心中的不安和排斥。

劉愛琴小時候最喜歡的衣服是謝飛親手給她做的,她把這身衣服當做珍寶,無論去哪,即使不穿,也得帶着。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某次,這套衣服被風吹進糞坑裡,劉愛琴急得大哭。謝飛不想讓女兒太過傷心,悄悄地親手從糞坑裡撈出衣服,反複清洗。

第二天,在劉愛琴不可思議的目光下,謝飛把煥然一新的衣服交到了她手上。往後的日子裡,劉愛琴時常把衣服拿出來看,她說:“這件事我一輩子都不能忘。”

見到謝飛前,劉愛琴不叫這個名字,“愛琴”是謝飛當年和劉少奇一起給她想的。劉愛琴說,謝飛就像她的親媽媽。即便後來謝、劉二人離婚,劉愛琴還是叫謝飛“媽媽”。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多年以後,謝飛去世,劉愛琴站在遺體告别隊伍的第一排,痛哭流涕。這段沒有血緣關系的母女情,比很多親生母女的感情還要堅固。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03

1940年,謝飛受劉少奇所托,給身在長江另一邊的項英送信。謝飛送完信返程時,必經之路全被日軍占領。謝飛無法渡江,隻能長期和劉少奇分居兩地。

謝飛夫婦天各一方,當年的通訊手段又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他們逐漸失去了聯系,不要說位址,連對方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他們再次見面已經是兩年以後,分開的這段時間,謝飛二人各自忙碌在自己的崗位。重逢時,他們四年的夫妻感情早已散盡。

謝飛、劉少奇協商一緻,共同提出離婚申請,并得到了組織的準許。

劉少奇是謝飛的第一位丈夫,也是唯一一位。與劉少奇離婚後,謝飛再未婚嫁,一輩子孑然一身,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建設祖國中。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謝飛晚年回憶往事時曾說:這種情況在當時并不少見,為了革命,我們某些時候必須要把婚姻和家庭暫時放在一邊,我和少奇同志當然不能例外,革命利益永遠要排在第一,我們會服從組織的一切安排。

不再結婚不代表謝飛願意一輩子孤苦伶仃,是以她領養了一個兒子,叫做“謝冰”。謝飛獨自把他養大成人,母子二人相依為命,雖不是親生骨肉,感情卻是相當深厚。

謝飛晚年卧病在床,謝冰夫婦輪流在床前伺候,夜以繼日、寸步不離。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謝飛去世當晚,輪到妻子照顧,謝冰剛睡下,醫院就傳來了噩耗。謝冰馬不停蹄趕往醫院,但還是遲了兩分鐘。

謝冰說:“沒能見母親最後一面,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04

晚年的謝飛與很多老人一般無二,他們操勞一生,終于熬到可以休息的年齡,各種各樣的身體問題卻随之而來,疾病纏身、腦力衰退。

年邁的謝飛生前患有老年癡呆症,丢失了很多人生中的精彩記憶,家人、朋友、同志們的身影漸漸從她大腦中淡去,曾經健談的她喪失了與人正常交流的能力。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2013年2月13日,謝飛持續了半個月的高燒終于退去,各項身體名額恢複正常,她甚至可以睜開雙眼環顧周圍的人。

衆人慶幸謝飛再一次頑強地闖過鬼門關,懸着的心紛紛放下。

次日,正月初五那天,中國人幾乎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中,這天也是2月14日,西方的情人節,戀人、夫妻們享受着來自彼此的濃濃愛意。

這天早晨,謝飛前一天才有所好轉的病情再次惡化,很遺憾,她這次沒能挺過來。在過完100歲生日的第11天,革命女英雄謝飛與世長辭。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誰也沒想到,謝飛不久前過生日時,尚可以在衆人簇擁下眼角含笑地吃蛋糕,前一天病情還有所好轉,卻這樣突然離世。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這位世紀老人,把她生命中的86年都獻給了革命事業,為了紀念謝飛這86年的付出,謝冰特地給母親選了86号墓地。

05

謝飛的遺體告别儀式上,氣氛沉重,參加者們吞聲忍淚、低頭默哀,這位女英雄生前的言行舉止、卓著功勳在他們腦海中湧現。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有流淌在血液裡的節儉。建國後,我們的生活水準越來越高,頓頓有肉不在話下,可謝飛卻舍不得。

她的飯桌上常常隻有一碗稀飯,一盤青菜。好不容易吃一次肉,也沒有特别複雜的程式,隻是用清水把肉煮熟,蘸着醬油吃。

謝飛為數不多的衣服中有很多是自己做的,舊衣服縫縫補補實在不能穿了,她幾乎不買成品新衣服,而是到市場挑一塊自己喜歡的布買回來,自己做。

謝飛按照自己的身材尺寸,設計、裁剪、縫制,一氣呵成。做出來的衣服不但品質好,而且非常漂亮,款式緊跟時代潮流,一點都不落伍。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除了革命英雄,謝飛還是大陸首批法學教育家。

建國後,謝飛以40歲的年齡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研究所學生,她刻苦研究理論法和憲法。畢業後,受周總理委派,謝飛入職幹部學校,轉戰教育領域。

在這個全新的領域,謝飛發揚不怕困苦、積極進取的精神,為新中國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法律工作者和認真負責的政法幹部,為大陸法制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

結語

謝飛,一位從漁村走出來的小姑娘。她沐浴槍林彈雨、征服雪山草地,成長為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女團長”、讓百姓感佩并交的“女英雄”。

謝飛一生,不忘初心、不負韶華。

她去世時,天地似乎與人同悲,特地降下一場大雪,用一片潔白送女英雄最後一程。

劉少奇前妻,40歲考取人大法學系研究所學生,活至100歲、一生未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