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記》能有今天,要感謝三個人:司馬遷的外孫,經學大師,裴驷

作者:文史重讀

“重讀史記”第一季 第四十九期

大家好,我是讀者。關注我,帶你走進一個不一樣的文化曆史世界。

之前的文章,主要是圍繞《史記》這部書的内容,從時間、空間、人格三個角度,為你介紹了《史記》中記載的人和事。今天,我要給你講講《史記》是如何跨越了兩千年的時間來到我們面前的。#史記#

說到這個話題,有些讀者可能覺得,司馬遷寫完《史記》之後,後人經過不斷傳抄,自然就流傳到今天了呗。

事實上,沒有那麼簡單。

《史記》能有今天,要感謝三個人:司馬遷的外孫,經學大師,裴驷

我之前講過,《史記》是一部私人著作,在成書之後并沒有得到統治者的認可。而且司馬遷寫《史記》,一直寫到他自己生活的時代。他在《史記》中,對漢景帝的刻薄寡恩和漢武帝的很多錯誤做法都進行了批判。是以,司馬遷一開始也并沒有準備将《史記》公布于世,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這就導緻,在當時,不是司馬遷的親近之人根本看不到這部書。這種小範圍的流傳方式,很容易造成一本書的失傳。這是其一。

其二,《史記》寫于兩千多年前。那個時候,紙張沒有普及、印刷術也沒有出現,更沒有出版機構,《史記》這五十多萬字的内容,是寫在竹簡上的。當時,别說是一整部書,就算是一篇文章,一首詩,想要儲存到現在都是非常艱辛和幸運的一件事。

其三,從漢代到現在,很多地名、人名、專有名詞都發生了變化,這一點雖然跟《史記》的流傳沒有直接關系,但是如果沒有注解,《史記》的閱讀将會非常困難,對這部書的傳承也會産生影響。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司馬遷準備“藏之名山”的《史記》能被後世廣泛傳閱?為什麼時隔兩千年,我們還能較為順暢地閱讀《史記》?《史記》又是怎麼被完整儲存下來的?

借着上面的幾個問題,接下來我給你講一講,在《史記》的傳承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三個人,以及他們所扮演的角色。

《史記》的公開

在《史記》的傳播、研究過程中,第一個必須說的人,就是司馬遷的外孫楊恽(yùn),他是讓《史記》進入公衆視野的第一人。

《史記》能有今天,要感謝三個人:司馬遷的外孫,經學大師,裴驷

楊恽出身著名的華陰楊氏家族,父親楊敞是漢昭帝時期的丞相。這個華陰楊氏,是漢代著名的望族,除了楊敞、楊恽父子之外,東漢大學者楊震,漢末高官楊彪,以及他的兒子三國才子楊修,都是這個家族的傳人。

那麼,華陰楊氏出身的楊恽,是怎麼和《史記》發生關聯的呢?

這就要從楊恽的母親說起了。

楊恽的母親,正是司馬遷的女兒。因為母親的原因,楊恽從小讀外祖父司馬遷的書長大。他被這部書所折服,立志要讓這部經典得到朝廷的認可。長大後,楊恽為人處事也處處效法自己的外祖父司馬遷。他為官清廉,敢于在皇帝面前直谏。漢宣帝時期,楊恽就因為舉報霍光的妻子謀反有功,被漢宣帝提拔為平通侯。

而楊恽正是在這次升遷之後,借機将《史記》獻給皇帝,希望能夠把這部巨著公開。

不得不說,楊恽的時機抓得非常恰當。一來,漢宣帝少年時代是在民間度過的,還當過遊俠,他熟知基層治理的真實情況,更容易接受司馬遷的觀點;二來,楊恽有功在身,地位較高,由他出面代表司馬家獻書,更容易幫助《史記》得到皇帝的認可。

《史記》能有今天,要感謝三個人:司馬遷的外孫,經學大師,裴驷

而漢宣帝也的确接納了《史記》,從此《史記》擺脫了“藏之名山”的命運,正式公布于世。我們作為後世讀者,現在之是以能廣泛閱讀到《史記》,首先要感謝的人就是楊恽。

《史記》的修補

但可惜的是,雖然楊恽讓《史記》重見天日,但《史記》已經在流傳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傳抄的錯誤,甚至還有多篇内容整篇失傳。

要知道,古代儲存、傳播書稿的手段比較落後。即便是到了清代,《紅樓夢》在作者曹雪芹還沒死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很多錯誤的内容,并且丢失了很多篇目。可以想見,《史記》面臨的傳播環境有多艱難。

就像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指出的那樣,《史記》傳了幾十年,一百三十卷的内容就丢了十卷,而且書中的很多内容又因為抄錄錯誤,出現了很多謬誤和語句的增删。這個時候如果不能及時修補,隔的時間越久,越難以儲存這部經典的原貌。

面對這部書缺損、散佚的情況,學者們很早就紛紛開始想辦法修補這部書。而在這些早期修補《史記》的學者中,漢元帝時期的大學者褚少孫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尤其值得拿出來說一說。

《史記》能有今天,要感謝三個人:司馬遷的外孫,經學大師,裴驷

褚少孫是颍川人。颍川,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禹州市地區。作為漢朝的經學大師,褚少孫熟讀史書,尤其喜歡讀《史記》。

為了修補《史記》,褚少孫從官方的書庫,到民間藏書,想方設法尋找不同人手中收藏的《史記》文本,借此對《史記》進行比對和複原。對于完全無法找到的篇章,他就自己參考史料進行補充。我們今天看到的《日者列傳》、《龜策列傳》等篇章,有很多内容就是褚少孫增加進去的。

而對于那些比較完整的篇章,他也補充了一些關聯内容。

比如,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我在講《滑稽列傳》的時候,其實故意沒有提到這一篇裡包含的另外一個人物,東方朔。這其實是因為,《滑稽列傳》中與東方朔有關的内容,是褚少孫後來補充的,并不是司馬遷的著述。

褚少孫還模仿司馬遷品評曆史的筆法,在書中加上了自己的點評,并統一标注為“褚先生曰”。但他畢竟不是司馬遷,後代人就說他狗尾續貂。不過,對于《史記》的讀者來說,褚少孫的努力依然有着重要的價值。

《史記》能有今天,要感謝三個人:司馬遷的外孫,經學大師,裴驷

正是因為褚少孫的續補和修訂,後人才能看到一部比較完整、權威的《史記》。而且,雖然褚少孫隻是當時《史記》衆多續補者之一,但他卻是最著名,也是影響力最大的一個,為後人了解、研究《史記》的流傳、散佚、殘缺等相關問題提供了有力的考證。

給《史記》作注

當然,除了修補《史記》的人之外,研究《史記》的學者也有很多。因為随着時間流逝,人們讀《史記》的時候遇到了越來越多的障礙。司馬遷寫《史記》時提到的很多地名、人名、專有名詞的詞義都發生了變化。漸漸地,了解這些詞句就成了困擾後人的難題。于是,就有人開始給《史記》做注解。在這個過程中,第一個取得了裡程碑地位的學者,是南朝的裴驷。

說到裴驅這個名字,有些人會覺得很陌生,但說到他父親,你也許早有耳聞。裴驷的父親就是那位因為給《三國志》做注而名揚史冊的裴松之。父親裴松之給《三國志》寫了注,兒子裴驅給《史記》寫了注,這是中國曆史上一對著名的父子學者。

裴驅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把關于《史記》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全面地梳理和彙總,寫成了八十卷的《史記集解》。

這部書有多“全”呢?

《史記》能有今天,要感謝三個人:司馬遷的外孫,經學大師,裴驷

裴驷不光将經傳百家中,有助于了解《史記》的内容全部收進來,還把他自己和前代學者的《史記》研究成果也一起放在《史記》相關的文句下面。

比如,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用“呰寙”(zǐ yǔ)這個比較冷僻的詞,形容楚越地區的人。這個詞什麼意思呢?有學者認為是“苟且堕嬾”,也就是懶惰的意思,而有的學者則認為這是“(得)病”的意思,裴驷個人更傾向認為這個詞是身體“弱”的意思。

面對不同的觀點,裴驷會把這三個解釋和來源都用小字寫在原文下面,供讀者參考。如果遇到拿不準、不能确定的地方,他甯可缺着,也不憑自己的臆想妄加解說。

當然,從楊恽把《史記》公布于世以來,中國學者對于《史記》的研究遠不止裴驷一家。但可惜的是,因為戰争等原因,裴驷之前研究《史記》的著作基本上都失傳了。而這些内容,正是因為裴驷在《史記集解》中的全面記錄,才得以保全。

另外,我們知道,從漢朝到南北朝,這幾百年間,滄海桑田,很多河流的水道改變了,甚至消失了,地形地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沒有裴驅的這本《史記集解》,後人在閱讀《史記》,了解具體方位的時候也會面臨巨大的困難。比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的“棘原”,這個地方是哪裡?《史記集解》會告訴你,棘原位于漳水南岸,巨鹿城南,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平鄉縣附近。

《史記》能有今天,要感謝三個人:司馬遷的外孫,經學大師,裴驷

從這兩個例子,你可以看到,正是裴驷的努力,讓《史記》的研究沒有因為戰亂而中斷。後來,宋朝人将裴驷的《史記集解》,以及後來唐朝學者司馬貞的《史記索隐》以及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合并為《史記三家注》,廣為印刷傳播。這個本子,可以說是對宋之前《史記》研究的集大成。直到今天我們研究《史記》,必讀的入門書依然是這個《史記三家注》。

當然,除了楊恽、褚少孫、裴驷之外,《史記》的傳播和研究背後,還有數以百計的曆史人物做出了不同的貢獻,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之下,《史記》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磨難之後仍能頑強地生存下來,這本身就是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的一個縮影。

總結

今天這一講,我給你梳理了《史記》是如何跨越了兩千年的時間來到我們面前的。在這個過程中,《史記》并不是完好無損地一路傳承下來,有缺損也有删改,但通過一代代學者不斷地修補和注解,最終《史記》被完整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而且能夠被我們較為順暢地閱讀。《史記》修補和研究的背後,我們首先要感謝楊恽、褚少孫、裴驅這三個人。

最後再給你留一道思考題。你還知道哪些古書增補、修訂的故事?歡迎在評論區跟大家一起分享。

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