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7月,中國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捷克斯洛伐克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獲音樂片獎。周恩來得知這一喜訊後,高興地祝賀飾演祝英台的袁雪芬,他說:“我們的兩‘台’,在那裡很受稱贊。”
周恩來據說的兩“台”,一個是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另一個則是茅台酒,而“那裡”正是新中國首次展現大國外交風采的日内瓦。
1954年4月26日,為了謀求和平解決北韓問題和恢影印度支那和平問題,周恩來帶領龐大的代表團來到瑞士名城日内瓦,參加著名的“日内瓦會議”。

周恩來出席日内瓦會議
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對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既恨且怕,從軍事、經濟、政治等各方面對大陸實行封鎖與制裁。參加這次會議時,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專門對美國代表團成員下了一條嚴格的規定:不準以任何理由同中國人握手。
面對如此嚴峻的國際形勢,周恩來在出發前專門召開了一次内部會議,他說:“盡管我們過去在國内有談判經驗,跟美國吵架有經驗,但那是野台子戲。中國是一個大國,到日内瓦是參加一個正式的國際會議了,我們是登國際舞台了,是以要唱文戲,文戲中有武戲,但總歸是一個正規戲。”
為了唱好這出戲,讓外國友人更好地了解新中國,周恩來決定讓代表團在會議期間舉行電影招待會。代表團經過考慮,決定放映《梁祝哀史》,這是一部根據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拍攝的彩色戲曲片,也是新中國的第一部彩色電影。
《梁祝》劇照
代表團首先在下榻的旅館進行試映,但旅館的一些職工觀看不久,就一個個地走掉了,他們顯然是看不懂。于是有從業人員建議,為了能讓外國人看懂,幹脆把劇名譯成英文《染與祝的悲劇》,周恩來聽後笑着說:“你們是不是要把黨八股也帶到日内瓦來?”大家聽後都笑了起來。
後來代表團的新聞聯絡官熊向晖請懂越劇的同志,将劇情介紹和主要唱段寫成了一本十五六頁的說明書,準備譯成外文,發給外國記者。
但周恩來知道此事後,批評熊向晖說:“你這是不看對象, 對牛彈琴,十幾頁的說明書誰看?我要是記者, 我就不看。”
熊向晖忍不住為自己辯解:“我認為給洋人看這部電影才是‘對牛彈琴’呢!”
熊向晖
周恩來笑着說:“那得看你怎麼彈,你要用十幾頁的說明書去‘彈’,那是‘亂彈’,我換個‘彈’法,隻要你在請柬上寫句話:‘請你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放映前用英語作3分鐘說明,概括地介紹一下劇情,用詞要有點詩意,帶點悲劇氣氛,把觀衆的思路引入電影中去,不再作其它解釋。你就這樣試試,我保你不會失敗,如果失敗了,我送你一瓶茅台。”
熊向晖于是按周恩來說的辦了,果然影片放映效果出奇地好。放映過程中,全場肅靜。放映結束後,觀衆還如醉如癡地坐着,沉默了大約一分鐘後,突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他們久久不肯離去,紛紛發表觀後感。
幾天以後,這部影片又在戲院重映,招待各國駐日内瓦使館成員和社會名流,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當時主要的國際輿論都轉了風向:“誰說共産黨不要文化?新中國建國不久,就拍出了這樣美麗的愛情彩色片!”
有一天,飾演梁山伯的女演員範瑞娟在國内突然收到了周恩來發來的電報,要她與另外的4名演員趕往日内瓦。于是範瑞娟等人乘飛機直飛日内瓦,周恩來一見她們便說:“你們大概不知道到這裡來做什麼吧?我是請你們來接待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你們的同行,就是世界著名的電影藝術家卓别林,他看了你們演的《梁祝》,感動得流了淚,還想見見你們,是以我請你們來和他會見。”
範瑞娟
卓别林是著名的喜劇電影大師,他因為從事進步電影文化,受到美國反動勢力迫害,不得不在1952年舉家離開生活近40年的美國,遷居于瑞士韋威鎮的一個僻靜小村莊。《梁祝》在日内瓦上映後,卓别林正好也看了,範瑞娟飾演的梁山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以他才會提出見面的請求。
早在20世紀初,卓别林的喜劇短片剛剛傳入中國時,周恩來就曾觀賞過,他對這位具有卓越才能的電影藝術大師印象十分深刻。在出席日内瓦會議期間,周恩來又一次有機會看到卓别林自編、自導、自演的優秀劇情片《城市之光》,更是敬佩不已。正好卓别林想見範瑞娟,周恩來于是發出邀請,請卓别林一家前來代表團駐地作客。
這天晚上,周恩來宴請卓别林夫婦,并專門請範瑞娟作陪。見面以後,周恩來向卓别林介紹範瑞娟:“她是範瑞娟,就是梁山伯。”
周恩來和卓别林
卓别林沒想到飾演梁山伯的竟然是個女演員,不禁大驚,他往後倒退了下一步,然後把兩手交叉在胸前,上下打量了範瑞娟一番,半信半疑地說:“不像,不像,一點也不像!”
周恩來對範瑞娟翻譯道:“他說你實在演得很好!”
卓别林對中國并不陌生,他早在30年代初赴東方旅行時,就曾乘船途經上海作短暫停留,與梅蘭芳等中國藝術家還有過交往。席間周恩來應卓别林的要求,向他介紹了中國革命艱難而光輝的曆程,當卓别林聽周恩來講述共産黨凱旋進入北京城的盛況,時代巨人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面對幾十萬人歡呼的浪潮流下熱淚等細節時,他深為震動,并感歎說:“中國真的變了!”
吃飯時,卓别林面對滿桌的美味佳肴,贊不絕口,他尤其喜歡茅台酒,連聲稱贊說:“這種中國香槟才是真正男子漢喝的酒!”
茅台酒
卓别林很快就喝高了,他想帶一瓶茅台酒回去,但又不知道茅台酒用英文怎麼說,于是問周恩來:“能不能送我一個‘男子漢’?”
周恩來哈哈大笑:“一個‘男子漢’哪夠,我送你兩個!”
此時飯桌上又上了一道北京烤鴨,周恩來請卓别林嘗一嘗,卓别林卻搖搖頭說:“我這個人對鴨有特殊的感情,是以是不吃鴨肉的。”
周恩來聽後連忙問原因,卓别林神情莊重地解釋說:“我所創造的流浪漢夏洛爾,他走路時令人捧腹大笑的步态,就是從鴨子走路的神态中得到啟發的。為了感謝鴨子,我從此就不吃鴨肉了。”
北京烤鴨
周恩來于是趕緊道歉,不料卓别林又風趣地說:“不過這次是例外,因為這不是美國鴨子!”
卓别林品嘗了烤鴨後,連連稱贊說:“味道香脆,真是色、香、味、形俱佳。”說罷他站起身來,表演了幾段鴨子步,席間頓時響起了歡樂的笑聲。
餐後,卓别林意猶未盡。他說:“今天吃得滿意,談得高興,是非常愉快的一天。”但他馬上又以頗為遺憾和惋惜的口吻說:“美中不足的是,我還有一個孩子沒有來,未能嘗到中國的美味佳肴。”
卓别林雖然說得無心,但周恩來聽後,馬上吩咐從業人員将另一隻已做好備用的北京烤鴨和燒餅包上,讓卓别林的家人帶回去,給沒有來的孩子嘗一嘗,這令卓别林十分感動。
長達7個小時的愉快會見結束前,周恩來和卓别林及其家人合影留念。握手告别時,卓别林激動地說:“今天是我畢生難忘的一天!”
周恩來和卓别林合影
周恩來宴請卓别林的消息在第二天就登上了歐洲各主要報紙的重要版面,産生了巨大的國際影響,一時傳為佳話,成為了周恩來的外交傑作。喬冠華還專門為此賦詩一首:
滑稽大師喜吃鴨,周公饋贈傳佳話。
可笑杜氏枉費神,名氣還是卓氏大。
在充滿意識形态隔閡的日内瓦會議上,兩“台”在周恩來獨具匠心的安排下,完美地展現了新中國的國際形象,增進了中國同世界許多國家之間的友誼,從另一個層面推動了日内瓦會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