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之後,志願軍采取故意示弱,驕縱敵軍和誘敵深入的政策,将敵誘至有地地形條件下,以逸待勞,突然舉行反擊,實作了第二次戰役的戰役目的。
東線戰場,美第10軍根據麥克阿瑟的指令,将主要突擊方向由沿長津湖向北轉向西面的武坪裡,并由陸戰第1師擔任主攻任務。是以,位于長津湖水庫東岸的陸戰第1師第5團被調往柳潭裡,這個側面的掩護任務則交由當時美第7師所屬部隊。
由于在長津湖地區兵力分布太過分散,美第7師不得不将位置還相對比較集中的第31團3營、第31團2營(缺E連,以1營B連替補)、第32團1營、第57野戰炮兵營(缺C連,以第15防空炮營D連替補)以及第31團重迫擊炮連和坦克連,組成了第31團級戰鬥隊,統歸第31團團長艾倫·麥克萊恩(Alan McLean)上校指揮,負責長津湖東岸的作戰任務。
美第7師第31團就是所謂的“北極熊團”,組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并因為曾經參加1918年至1920年對蘇聯的幹涉作戰而獲得“北極熊團”的綽号,是以該團團旗上繪有北極熊的圖案。

第31團級戰鬥隊實際隻有第31團3營、第32團1營、第57炮兵營進入長津湖地區,第31團2營還在向長津湖開進途中。11月27日,美第31團級戰鬥隊接替了美陸戰第5團在長津湖東岸的陣地。其具體分布是,第32團1營在内洞峙、第31團3營和57炮兵營在新興裡、第31團坦克連和團部連在後浦分别建立了陣地。為便于指揮,團長麥克萊恩上校在内洞峙設定了前進指揮所。
新興裡是長津湖東岸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位于下碣隅裡東北面約16公裡處。在新興裡北面,與長津湖相連的豐流裡江東西向橫卧(已當機)。從豐流裡江大橋跨過豐流裡江向西,沿山間公路走大約5公裡,就會來到一個名叫内洞峙的村莊。該村西北面有1318高地,東北面則是1476高地,長津湖東岸的公路從兩個高地間穿過。而從新興裡沿公路南下,則會到達新興裡和下碣隅裡之間、距下碣隅裡約7公裡的小鎮後浦。
11月27日黃昏,第31團級戰鬥隊面對的是志願軍第80師和第81師第242團共4個團的兵力。新興裡方向為志願軍第9兵團第27軍的助攻方向,由第27軍副軍長兼第80師師長詹大南負責指揮,計劃以第80師第240團1營、3營進攻内洞峙,第80師主力進攻新興裡,第81師第242團則穿插到新興裡以南,切斷通往後浦的道路。
長津湖之戰經過圖
一、27、28日夜遭到志願軍第80師的重擊
11月27日日落後,風雪漫天,長津湖東岸氣溫為零下三十五度。在内洞峙,美第32團1營的三個連首尾相連,依托高地形成了一個凸向正北的弧形陣地。其中,A連占領内洞峙西北的1318高地,C連占領内洞峙東北1476高地,B連在高地東側,負責掩護東側面。營部設定在内洞峙北面的民居中。
在新興裡,美第31團3營和第57炮兵營依豐流裡江南岸,圍繞新興裡建立起了一個環形陣地。其中,第31團3營K連配置在村東北、豐流裡江大橋南端,第31團3營I連負責村東,第57炮兵營A、B兩連負責村南,第15防空大隊D連負責村西;美31團3營營部、美31團3營L連、M連(重武器連)部署在村莊内。
午夜12時,志願軍開始進攻。在内洞峙方向,第240團1營、3營對部署在1318高地、1476高地上的三個連發起進攻,擊潰了B連和C連,占領了1476高地,突入村内,給敵以重大殺傷,由于後續力量不足,天亮後即停止進攻,撤出了村莊,但依然占據1476高地的東面。
新興裡方向,第238團和第240團2營從北、東,第239團從南,在迫擊炮炮火的掩護下,進攻新興裡環形陣地。東面的美第31團K連、I連和第57炮兵營A連被擊潰,火炮被志願軍繳獲。突入新興裡後,我與敵逐屋争奪,很快一一肅清了美31團3營營部據守的房屋,美31團3營營長賴利中校被炸成重傷。此外,美第57炮兵營營長恩布利中校也在混戰中被擊傷。新興裡環形陣地上隻有美第57炮兵營B連和村内的美第31團M連(重武器連)還在頑強地抵抗。破曉時分,第80師部隊退出了新興裡,美軍恢複了夜裡丢失的全部陣地,炮兵A連遺棄的105榴彈炮全部完好無損地回到了美軍手上。
11月28日早上7點,美7師副師長霍茲親自率領美31團團部連和坦克連從後浦出發,試圖增援新興裡。在沿公路向北前進了約1500米後,遭遇志願軍第81師第242團設定的路障。隊伍停了下來後,先頭兩輛坦克片刻之間就被志願軍爆破手炸毀,美軍紛紛向後浦倒退回去,霍茲準将的救援被志願軍輕易地擊退了。
1月28日天黑前後,内洞峙和新興裡兩地的美軍迎來了第二個血腥的夜晚。下午6點,太陽剛剛落山不久。中國第80師主力第238、第239團在迫擊炮火力的掩護下從兩個方向對新興裡發起了猛攻。其中,第80師第238團從東面進攻美第31團3營K、I兩連,第80師第239團從西面、南面進攻美第57炮兵營,第80師第240團2營則負責封鎖内洞峙——新興裡公路。
第80師的官兵們前仆後繼,呐喊着一波又一波地,從兩個方向向新興裡環形陣地進行着反複的沖擊。到午夜時分,美31團K、I兩連和美57炮兵團的陣地都已被打開缺口,新興裡環形陣地面臨着崩潰的危險。這時,部署在村西的M19半履帶40毫米自行高炮開火了,在M19自行高炮和各種火器的猛烈射擊下,已經損失慘重、寒冷疲憊的第80師官兵沒法繼續突破,進一步擴大戰果,到29日天亮後無奈地退去。美31團K連和I連均受到了一半左右的損失,被合并成了一個步槍連。
晚上8點前後,第240團1營和3營對内洞峙發起第二次猛攻,由第240團1營正面佯攻,營主力則向A連暴露的西側翼迂回,突入了A連陣地。美第32團1營營長費斯從營部中抽出30人補充到A連裡。
到晚上11點,第240團1營在1318高地與美軍形成對峙局面。與此同時,第240團3營從1476高地東坡向上仰攻,試圖擊破C連和B連的結合部。但遭到敵猛烈的機槍火力和81毫米迫擊炮火力的射擊,被壓制在了1476高地東坡。
戰至淩晨2點,麥克萊恩上校和費斯中校害怕孤軍深入被殲,兩人決定将該營撤到新興裡,與在那裡的另外兩個營會合。費斯中校決定抛棄卡車上運載的各種勤雜物資,用以運送全營的100多名傷員。
淩晨4點半,美第32團1營所有車輛關掉車燈,開始在寒冷的暗夜中沿公路緩緩南下撤退。C連和B連的步兵則在公路兩邊一東一西地步行,為車隊提供保護。到天亮時分,該營來到豐流裡大橋北端、距新興裡約1500米處時,被志願軍設定的路障擋住,立刻遭到第240團2營的步機槍火力的射擊。
費斯營長立即指令D連的坎貝爾排長帶上他的兩挺重機槍和一門75毫米無座力炮登上公路邊的高地,正面掩護;B連和C連走山路繞到路障後面,自己帶領A連從長津湖冰封的湖面繞到路障後面。這樣,三個連和坎貝爾排長的重武器一起行動,突破了路障。
上午9點,美第32團1營穿過豐流裡江大橋,大體上完整地進入了新興裡,與美31團3營、美57炮兵營合兵一處。在突圍過程中,美第31團團長麥克萊恩上校被我志願軍擊斃了。
二、在撤退路上被我第80師殲滅
由于美第31團團長麥克萊恩上校陣亡,第31團3營營長和第57炮兵營營長都負了傷,第32團1營營長費斯中校成為了第31團級戰鬥隊的指揮官。
随着内洞峙美軍殘部進入新興裡,經過連續兩夜血戰,已經殘破不堪的新興裡環形陣地終于得到了約500名官兵的補充。同時,第32團1營的海軍陸戰隊陸空聯絡組也使新興裡恢複了陸空聯絡。
費斯中校着手加強新興裡環形陣地的工作,形成以火炮為核心,以步兵連為外圍的環形陣地。将村東北的K、I兩連被合編為一個連,傷亡嚴重的第57炮兵營被調入村内占領陣地,第32團1營的三個步槍連被部署在環形陣地上東南面至西北面。村内則是美第57炮兵營、三個營的營部、美第32團1營D連(重武器連)、美第31團3營L連、美31團3營M連(重武器連)。
陸空聯絡組一邊呼叫“海盜式”飛機進行支援,一邊請求運輸機進行彈藥補給。11月29日下午,兩架C119運輸機和一架直升機飛臨新興裡上空。運輸機投下了守軍急需的彈藥,直升機運走了負傷的美31團3營營長賴利中校和美57炮兵營營長布雷恩中校。但兩位營長被運走,這對新興裡守軍的士氣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11月29日下午,美第7師副師長霍茲組織美31團坦克連和團部連試圖再次打通新興裡——後浦公路。中國242團依然像磐石一樣卡斷着費斯特遣隊向南的退路,第二次打通公路的嘗試也失敗了。
同日黃昏,美10軍軍部向所屬部隊下達了東線的撤退令。第31團級戰鬥隊歸陸戰第1師節制。可是,陸戰第1師的第5、第7團兩個團都自身難保,下碣隅裡的陸戰隊自顧不暇,根本無力分兵去長津湖東岸救第31團戰鬥隊。除了提供空中支援外,什麼也做不了。而美第31團2營依舊停留麻田洞苦等車輛,30日早上,第31團2營終于開始向下碣隅裡北上,沒走多遠就接到了軍部的直接指令,要他們開往古土裡,協助陸戰1團2營在那裡進行防禦。
在新興裡的第31團戰鬥隊身陷重圍,成了一支真真正正的孤軍。出路隻有兩條:依靠空中支援守住新興裡,等待陸戰隊幾天之後前來救援;向南突圍,退入下碣隅裡,和陸戰隊彙合。無論是哪一條出路,都具有相當的危險性。
11月29日夜,重圍中的新興裡渡過了相對平靜的一夜。11月30日白天,美陸戰隊的“海盜式”飛機繼續在新興裡附近盤旋,為新興裡守軍提供強大的空中保護。11月30日這一天,第27軍調整了部署,第 81師第241團經過多日異常艱苦的行軍,終于從赴戰湖方向趕到長津湖東岸,加入了對新興裡的圍困。這樣,中國軍隊用以圍困新興裡的兵力達到五個團之多(第80師的三個團、第81師的第241、第242團),決心在30日夜發起總攻,殲滅第31團級戰鬥隊。
入夜後,新興裡籠罩在一片黑暗中。風雪交加,氣溫在零下三十度以下。晚上10點,第80師第241團首先動手,呐喊着從村西南方向向美第32團A連發起了猛攻,但沒有成功。随後,第241團又把進攻轉向北面的美第32團C連,試圖從這裡打開突破口。第241團的官兵們不顧C連的猛烈火力,前仆後繼地向前反反複複地展開突擊。到午夜時分,第241團損失嚴重,隻得停止對C連的進攻。
子夜零點剛過,第80師在新興裡東面由北到南依次排開第240、第238、第239團,向新興裡東面的美第31團3營K、I兩連發起了猛攻。到淩晨3點,第240團從東北面突破了K連的陣地,環形陣地的東北面撕開了一個大口子。不久之後,又有四處相繼突入K連和I連的陣地。但由于缺少現代通訊手段,盡管部隊已經打開了突破口,卻無法聚集後續力量發展進攻,突入敵陣的官兵隻能在原地各自為戰。
這樣,在那個環形陣地東北面的突破口和四個突入點處,志願軍和K、I兩連殘部形成了對峙,一直到天亮時分。在村内的費斯中校立即指令美第32團D連(重武器連)組織起一場反擊,重新堵上了新興裡環形陣地東北面的突破口。這時天已經大亮,經過半夜激戰,美軍守住了新興裡環形陣地的東半部分。
天亮以後,狂風暴雪籠罩着新興裡,這就意味着新興裡環形陣地無法得到空中支援。在風雪的掩護下,志願軍繼續進攻,以第241團從西面、第80師的三個團從東面、南面,展開了新一輪攻勢。到早上10點,四個中國團和費斯特遣隊圍繞新興裡的攻防進入了白熱化狀态。第31團戰鬥隊很快就要撐不住了,費斯中校開始考慮撤出新興裡的問題。
這時,一架海盜式飛機突然從雲層中出現,來到新興裡上空,與地面建立了聯系,并告訴費斯中校,當天中午天氣可能會好轉,陸戰隊的飛機将全力掩護特遣隊突圍到下碣隅裡。一小時後,雪漸漸小了,天氣果然開始好轉。
費斯決心将突圍的時間定在下午1點。第31團級戰鬥隊各部立即開始依費斯的指令行動,決定丢棄所有笨重的裝備,輕裝突圍。第57炮兵營打光了所有剩餘炮彈,然後破壞了105榴彈炮、炸毀拖炮車;第15防空大隊D連則破壞了幾乎所有的自行高炮,隻留下一輛M19自行高炮和一輛M16半履帶自行四聯高射機槍用以在撤退時負責在前面開路。留下的22輛卡車和吉普車留給600名傷兵中的重傷員用,其他人員則必須步行撤退。
下午1點,第31團級戰鬥隊開始向西南方向退卻。隊伍最前面,由M16自行高射機槍搭載C連3排排長莫特魯德中尉和幾名士兵,負責開路;其後是第32團C連,再後面就是運載着重傷員的22輛車和M19自行高炮,輕傷員則扶着車步行前進。車輛縱隊西側是冰封的長津湖湖面,東面則是第32團A連和B連。A連在前,B連在後,在公路東側行進,保護着車隊的東側。車隊身後,則是步行人員,由前到後依此是第57炮兵營A、B兩連、第32團重迫擊炮連、第31團3營、第15防空大隊D連。
第31團級戰鬥隊的隊伍剛開出新興裡就遇到志願軍第241團的頑強阻擊。在村西南面的公路上,設定的路障擋住了車隊的去路。正在頭頂盤旋的4架“海盜式”飛機見狀,立即向路障投下了凝固汽油彈。凝固汽油彈擊破了路障,但也擊中了縱隊前列的C連3排,那輛原本用于開路的M16高射機槍頓時燃燒起來, C連隊形亂了起來,後面的傷員車隊也跟着亂了。随後,其他步行人員就像多米諾骨牌般紛紛陷入隊形混亂中,很快各部就攪在了一起,亂哄哄地順公路向南走着。
公路東面志願軍第241團的官兵以輕武器向公路上不斷開火,給美軍制造了更多的混亂。結果,車輛縱隊的隊形更加混亂得不可收拾了。擔任前衛的美32團C連和前側衛的A連已經完全失去了建制。兩個連的官兵三五成群,混雜在隊伍的前前後後。見此情景,費斯中校隻好讓相對還保持着一定秩序的B連擔任新的前側衛。
在隊伍的最前面,指揮C連的莫特魯德中尉帶着11名士兵一邊順公路向南狂奔,一邊向東面開槍,一直跑到新興裡西南面約3公裡的地方。在這裡,一條冰凍的山溪橫在他們面前,溪上有座被志願軍炸斷的橋。他們剛跨過冰溪,踏上南岸,就遭到了殘橋南面的制高點1221高地上志願軍第242團3營的射擊。莫特魯德中尉頭部中彈,昏倒在地。跟在他身邊的十幾名士兵逃跑心切,抛下了他,一哄南去。這時,時間是下午2點多。
1221高地位于新興裡西南面約4公裡處。高地西坡下是長津湖的冰面,東坡下則是公路——在這裡,公路圍繞1221高地的整個東半邊繞了一個半圓,然後才直指向南。是以,該高地是封鎖新興裡——下碣隅裡公路的鎖匙。志願軍占據了此處,就能用火力控制高地一段約1公裡長的公路。如果第31團戰鬥隊無法摧毀志願軍在1221高地上的陣地,就根本沒法逃出去。
到下午3點,擠成一團的車輛縱隊也開到了冰溪斷橋的北端,1221高地上的第242團3營立即集中步機槍火力向縱隊射擊起來。現在,第31團戰鬥隊的官兵已經鬥志盡喪,紛紛躲向車輛,仿佛這樣就能更安全似的。費斯中校見狀異常着急,于是,他指令車輛不惜一切代價沖過溪去,然後開始組織步兵們鼓起勇氣向1221高地進攻。
在費斯的嚴令下,傷員車隊開始冒着壓塌冰面的危險過溪。首先行動的是那輛M19自行高炮。它冒着彈雨開到了南岸,接着,開始把車輛一一拖到南岸。過了溪的車子沿公路繼續南下,一直開到1221高地的東坡下。在這裡,車隊被迫在一個路障前停了下來。1221高地上志願軍第242團3營的步機槍火力随之向車隊傾瀉而來,而車隊周圍的美韓輕傷員則依托車輛開槍還擊,雙方對射起來。
同時,費斯和幾名軍官正在動員着美韓步兵們組織起來進攻1221高地,很快就聚集起了600人以上。在“海盜式”飛機的掩護下,他們由東到西分成如下四路開始進攻:費斯身先士卒地帶領350人向1221高地的東坡迂回而去;美第31團K連連長基茨上尉率210人沿公路進攻;美第32團D連連長比格帶領75人(大部分是輕傷員)從正面壓向1221高地;美第32團A連連長史密斯帶領15人進攻1221高地西坡上的一個小山頭。然而,當這四路人馬開始進攻時,縱隊中沒有組織起來的其他官兵大多數一哄而散,紛紛向西面的長津湖冰面逃去。
進攻1221高地的四路兵力中,其他三路在占領了1221高地後均向西面長津湖冰面逃去。隻有費斯中校那一路的350人迂回到了1221高地東南面,來到路障後面,費斯中校帶領少部分人實施突擊,打通了公路。但費斯中校被手榴彈炸傷腎髒,生命垂危,很快便傷重而亡。
時間是下午6點半,天已經黑了。傷員車隊繼續南下。此時,傷員車隊的車輛已經減少到15台,那輛M19自行高炮因為沒油也被遺棄了。整個車隊由在車兩邊步行的輕傷員和未受傷的士兵掩護着,在寒冷的夜暗中緩緩向南。到晚上8點,車隊接近後浦,官兵們看到了28日那天美第31團坦克連在公路上留下的兩堆坦克殘骸。繞過了坦克殘骸,車隊又向南走了1500米,到達了後浦。
由于後浦的美第31團坦克連和團部連在11月30日撤到了下碣隅裡,志願軍第242團1營已經占領了後浦,等待美軍多時了。車隊裡的軍官經讨論認為,志願軍已經占領了後浦,車隊和掩護車輛的少量步兵如果想沿公路強行穿過後浦,将是自殺。為今之計,隻有讓步兵們向西穿過冰面,自行逃生,車輛則強行穿過後浦,碰碰運氣。總的來說,就是能逃一個算一個。這樣,掩護車輛的步兵很快就逃散了一半,還有約100人自願留下來。随即,他們中的70多人向後浦發起了一次試探性攻擊,遭到頑強抵抗,并很快就撤回到車輛跟前。
到晚上10點,志願軍第242團3營南下開始攻擊車隊的後尾。車隊先頭開始進入後浦,剛要進鎮子,就遭到了志願軍第242團1營從道路兩邊劈頭蓋臉打來的機槍火力。片刻之間,頭三輛車的司機就中彈斃命。三輛車一下子撞成一團,路就被堵死了。車隊裡能走的官兵隻好紛紛棄車逃命,把滿車的重傷員全部留在了原處,曆盡曲折的傷員車隊撤退以失敗告終。 就這樣,在12月1日夜,美第7師第31團戰鬥隊被中國第27軍徹底殲滅了。三個營損失了所有車輛和重裝備,逃到下碣隅裡的官兵隻有490人沒有受傷,在陸戰第1師的撤退中被編為陸軍營。美第31團級戰鬥隊隊所遺棄的物資和裝備中,志願軍第239團的官兵找到了一面旗子.旗上有北極熊一隻,正是第31團的團旗。今天,這面旗子依舊被放在北京的軍事博物館中展覽,供遊客參觀。
北極熊團團旗
三、美第31團級戰鬥隊覆沒的原因
1、弱旅孤軍
在北韓戰争初期,美第7師的原本任務是留守日本。作為一支留守原地的占領軍,該師的戰鬥力和人員素質甚至比不上同為陸軍的美25師、美2師、美24師、美騎兵1師等部,更是遠不如海軍陸戰隊,所有這一切,都已經為第31團級戰鬥隊後來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11月30日下午,阿爾蒙德、美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美7師師長巴爾和副師長霍茲在下碣隅裡舉行會議,作出了短時間内不能救援費斯特遣隊的決定。犧牲第31團級戰鬥隊隻影響到長津湖東岸的戰局,而長隘路被切斷則會使美陸戰第1師無法撤出蓋馬高原。在兩者之間進行取舍,自然以長隘路為重。身為陸軍的第31團級戰鬥隊隻能被美10軍暫時抛棄,成了一支真正的孤軍。
第31團級戰鬥隊本身官兵戰鬥意志不堅決,組織指揮不力,撤退時機選擇不利。在撤退的過程中,出了新興裡行軍隊形就被打亂。途中更是在冰溪斷橋前、1221高地、後浦三次出現了官兵潰散的現象。面對志願軍在冰天雪地中舉世罕見的勇敢戰鬥,最終土崩瓦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驕縱狂妄
此戰,盡管雙方的火力差距十分懸殊,但第31團級戰鬥隊卻屢犯兵力分散的大忌,其環形陣地配置也十分松散,遠不如陸戰隊的幾個環形陣地嚴密。11月27日夜,當美陸戰1師主力正在柳潭裡打起十二分精神迎接着志願軍進攻的時候,這些美第31團級戰鬥隊的官兵們卻倒頭大睡。志願軍第80師的官兵們沖進新興裡環形陣地内,用刺刀把許多仍在夢鄉裡的美國兵和南北韓兵捅死在睡袋裡。沖入新興裡村内的志願軍,用沖鋒槍和手榴撣一間屋子一間屋子地肅清睡在裡面的美軍。
11月28日下午,美10軍軍長阿爾蒙德乘坐直升機飛抵内洞峙,由此展開了一場鬧劇般的授勳儀式。阿爾蒙德指着地圖對麥克萊恩團長和費斯營長說:“眼下阻擊你們的隻是北逃的中國軍隊殘部。我們仍要進攻,仍要打到鴨綠江邊。不要讓幾個中國洗衣匠擋住了你們!(在美國的華人很多從事開洗衣店的職業,此為對中國人的蔑稱)” 是以,第31團級戰鬥隊的兩次撤退行動都是在戰鬥中臨機決定的,沒有很好地計劃。
3、脫離後方
陸戰第1師師長史密斯在向柳潭裡的進軍過程中,沿途建立了一連串的補給據點,并由其第1團負責保護其後勤運輸線。在真興裡、古土裡、下碣隅裡、柳潭裡儲備的補給品使陸戰隊能夠及時得到補給。在下碣隅裡修建的飛機場運出4500名傷員,使陸戰隊的撤退行動減輕負擔。
相反,第31團級戰鬥隊則是輕兵猛進,後方根據沒有可靠的保障,一旦被志願軍第242團切斷了後路就成了孤軍。其在新興裡的突圍也比較倉卒,撤退沒有得到彈藥物資的補充,有的輕武器隻剩下一個彈匣;車輛縱隊攜帶了600名傷員,隻能沿着公路撤退;後浦第31團級戰鬥隊的兩個連被撤回至下碣隅裡,撤退行動失去了接應。戰場上的撤退行動是最艱險的,依靠孤軍作戰是很難獲得成功的。
抗美援朝長津湖之戰,志願軍在新興裡基本全殲美第7師第31團戰鬥隊,擊斃團長繳獲團旗,創造了志願軍在整個北韓戰争中惟一一次全殲團建制美軍的戰例。即便是陸戰第1師,用當時師作戰處長在晚年接受電視台采訪時所說:“如果中國人有一定的空中力量和後勤保障,陸戰1師肯定一個也别想活着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