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曼谷大皇宮玉佛寺裝排水管道意外挖出中國石雕,帶神秘色彩

作者:泰曼房産客

世界日報訊 曼谷大皇宮玉佛寺近期出土了一批文物,雕工十分精美的石雕人像,多達130多件,而且全都來自中國,有超過100年的曆史。專家初步調查考證,是第五世王時期為慶祝曼谷建都百年從中國引進的石雕像,被埋入玉佛寺地下,原因不明。

泰國一名網友在其臉書上貼文,驚奇發現玉佛寺内出現了大大小小100多件新的石雕,這些石雕與玉佛寺内原有的人物與吉祥獸石雕大不相同,多數用大理石精細雕成,制工精細,表面光滑,看似嶄新的藝術作品,但洋溢着古香古樸的風格。經向玉佛寺官員打聽才知道,這些石雕是玉佛寺内最新出土的文物。

曼谷大皇宮玉佛寺裝排水管道意外挖出中國石雕,帶神秘色彩

網友指出,近期趁新冠肺炎疫情遊客稀少的機會,宮務處對玉佛寺西側厚牆外側,鄰近國防部一側進行全面修繕,開挖土層以安裝新的排水管道,竟意外出土了130多件精美的石雕,全部傳遞給藝術廳進行修複清潔後,近期擺放在玉佛寺的空地位置展示。

經考證,這些石雕隻有大約100多年曆史,并非與大皇宮玉佛寺同齡。因為大皇宮玉佛寺正式啟建成于公元1784年,之後多次修繕與擴建,至今仍在使用,已有238年曆史。而在公元1882年,第五世王帕尊拉宗大帝年僅30歲,風華正茂,下令舉行曼谷建都百年慶典,并對玉佛寺與大皇宮進行大規模修繕。一位王室高層當時從中國采購了大量的石雕人像,擺放在玉佛寺内作為裝飾物,但之後130多年裡,這些石雕人像神秘消失,原因更令人猜不透,而且這些石雕的存在早已被人遺忘。

曼谷大皇宮玉佛寺裝排水管道意外挖出中國石雕,帶神秘色彩

在發現這些石雕之前,玉佛寺和大皇宮内的石雕人物和神獸全都是灰色的沙岩或花崗岩材質,有以千計的石雕擺放在玉佛寺和大皇宮内,全都來自中國。這些石雕像絕大多數露天擺放,曆經百年的風吹日曬與雨打,表面粗糙,風化迹象較為明顯。但新出土的石雕主要是大理石材質,表面十分光滑,而且百年來被埋在地下,基本上沒有受到風化影響,許多石雕看上去像新的一樣。

至于為什麼這些石像都來自中國?追溯百年前曆史,泰國王室與民間跟中國有着緊密而繁榮的貿易往來關系,特别是第二世王至第四世王時期,第三世王登基前經營對華貿易主業,素有「座山」之美稱,也使泰國當時十分富裕。當時的出口貿易主要靠遠洋帆船,泰國出口中國的商品包括大米、皮革、獸角、象牙、幹魚、木材、鐵、錫、鉛等,還有活的大象。而回程時從中國購買磁器、絲綢布等重量較輕的商品,但如果貨物太輕,貨船吃水淺,海中行船不穩,甚至容易翻船,所有回程有必要購買大量的石雕作為壓艙石,保持航船穩當行駛。

曼谷大皇宮玉佛寺裝排水管道意外挖出中國石雕,帶神秘色彩

「壓艙」一詞也傳入泰國,在潮語中發音為「炎陳」,久而久之,泰國人發音為「仰曹」,而且賦予新的意思,意為「心情壓抑、不悅」。

而從中國采購的壓艙石形式多樣,包括石獅、門神、八仙、羅漢、洋人等形象,甚至還有石雕的寺廟殿宇,在泰國沒有這樣精細的雕工,運到泰國之後可以裝飾在王宮和佛寺裡,平添審美趣味,而能展現泰中文化交彙融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