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作者:百年檔案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日戰争結束。戰争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混亂,還有人們内心的恐懼、不安。群眾們渴望和平,不希望再有戰争。可是,國民政府不這樣想,國民政府想要一黨專政,不允許我黨存在。

于是蔣介石暗中調集軍隊,集中兵力,明面上三次緻電我黨,邀請毛主席前往重慶,來一場重慶談判。如果我黨不去,他可以直接以我黨不主張和平為由,開啟内戰。毛主席如果前去,深入虎穴,危機四伏。

為了和平,為了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毛主席決定前去,并挑選陳龍作為自己的貼身護衛。在重慶談判中,陳龍表現出衆,毛主席大為贊賞。後來中央三次請陳龍回到主席身邊,保衛主席,都被拒絕。毛主席心情低落,稱: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吧。

那麼,為什麼毛主席對陳龍如此看重?陳龍又為什麼拒絕中央的邀請?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毛主席

重慶談判,保衛毛主席

蔣介石三次緻電,邀請毛主席去重慶參加談判。毛主席不顧其他人的反對,決定前往談判,他組織代表團,還有挑選警衛人員。

毛主席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是以,選出的警衛人員,必須是十分負責,能力超群的人。

毛主席在選警衛人員時,同相關部門李克農、康生進行協商,他們挑選出部門裡十分優秀的人員,好不容易篩選完畢,隻剩幾個絕佳的。可是,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毛主席的貼身警衛,他們都開始發愁,兩人斟酌着,選擇部門裡自己最看中的。

“你們部門是不是有個叫陳龍的?”毛主席這樣問李克農。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我軍部隊

李克農有些驚訝,回答說:“确實是有這樣一個人,他是個東北人,能力也很出衆,但就是脾氣不太好,特别容易暴躁,我怕他到時候會有些行為,惹主席不高興。”

毛主席笑笑說:“沒關系,人無完人嘛,就讓他這個武夫來吧。”

李克農找到陳龍,說要交給他一個重要的任務。陳龍很奇怪,一般部長說任務都是直接說,這次怎麼還賣起關子來了。他對陳龍說:“這是一次很重要的任務,你要被派過去保衛毛主席,保證毛主席參加重慶談判的安全。”

陳龍又驚訝又激動,沒想到自己居然會擔任這麼重要的任務。這是對他這麼多年努力的肯定,他十分堅定地說:“我一定會完成任務。”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陳龍

李克農還補充說:“你是毛主席親自點名的,足以看出毛主席對你的器重,不要辜負毛主席的期望。”他頓時感覺自己的使命更加沉重,他必須對得起主席的看重。

此後,為了讓槍法更加精準,實作一發即中的目标,他每天去山裡練習發射。他的槍法本就打得準,現在更是出神入化了。當時有人看到,他在山上點了一炷香,然後站在十幾米外用槍射擊,一槍就打中了那炷香。

他不僅僅隻精進自己的槍法,同時聯系曾與重慶國民政府交過手的同志,打探重慶的消息。做好一切的準備工作,他跟随着毛主席出發了。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登上飛機的那一刻,陳龍的警惕就不敢再松懈了。

圖丨飛往重慶

下午到達重慶,毛主席一下飛機,就被許多記者圍了上來。許多群眾也來看毛主席,向主席打招呼,主席回答着記者的提問,同時對群衆作出回應。陳龍則密切關注周圍的人,以防有人趁機行動。

一會兒後,國民政府派來的接機代表沈鈞儒,将毛主席帶出人群,再請主席上車送到蔣介石的官邸。蔣介石特地備好了菜,接待我黨代表團。

蔣介石與毛主席歡快地交談,蔣介石稱主席為“潤之”,主席稱蔣介石為“蔣先生”。

陳龍吃不下幾口飯菜,隻想着保護主席的安全。他一直關注着其他人的動态,有什麼異常舉動就警惕起來。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合照

一個國民黨軍官似乎瞧不起陳龍,就想諷刺他幾句。那位軍官說:“陳先生這體型,看着不像是湖南人,不知是哪裡人?”陳龍聽着軍官的一股浙江口音,緩緩吐出幾個字:“東北人。”

軍官很驚訝,說:“毛主席是湖南人,身邊的親信怎麼會是東北人呢,陳先生在說笑吧。”

陳龍一想,蔣介石是浙江人,是以他身邊的進階軍官也都是浙江的,看來蔣介石喜歡用自己親近的人。但是任人唯親會錯失很多人才,毛主席就明白這個道理,是以不論出身,任用賢能的人。

陳龍問軍官:“在座的軍官,難道都是浙江奉化人嗎?”軍官笑着點了點頭。陳龍也笑笑,說:“那可真是不巧,毛主席的秘書和警衛,還真沒有一個是湖南人。”

軍官沒想到一個警衛員都這麼會說話,隻好轉移話題。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國民黨軍官

國民黨的軍官總是有意無意地打探消息,詢問關于毛主席的問題。陳龍才不會讓他們得逞,一點消息都沒有透露出去。

那些軍官又想靠喝酒來灌醉他,多杯酒下肚,那些軍官倒先受不了了,倒在餐桌上。陳龍可是東北人,酒量比南方人好得多。

飯後蔣介石提出,讓毛主席在他府上住下,主席推脫幾次也沒辦法,隻好同意。

主席到了住處,陳龍首先走進去檢查了一遍,确認沒有任何問題後,再請主席進去。主席在床上睡,陳龍就在沙發上躺着。一聽到腳步聲,他就會醒過來,随時準備射擊。

一整夜,陳龍都沒有睡着,他必須保證主席的安全。

第二天,談判開始了,雙方就一些問題展開讨論。但是國民黨根本沒有議和的意願,是以在一些上司的重要問題上,他們不妥協,場面就一直僵持着。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毛主席

在9月1日時,毛主席被蔣介石邀請去參加雞尾酒會。那是中蘇友好文化關系協會舉辦的,不去的話就會破壞中蘇關系,但去的話人多眼雜,可能會發生一些動亂。

陳龍聯系重慶的地下工作者,希望他們能來湊湊人數,也更能保護主席。

主席到達宴會廳,看見二樓還有畫展,就上二樓看,記者和群衆們一看主席上了二樓,也擠着上去。這樣壓力就大了,陳龍感覺到地闆都在抖動,趕緊拉着主席跑下了樓。

逃過一劫後,陳龍密切關注國民黨的一舉一動。一次,他獲得情報,國民黨裡有人想不顧生死,除掉毛主席,一命換一命,為國民黨做貢獻。

陳龍趕快找到周恩來商量對策,周恩來也非常重視。想辦法加大保護毛主席的力度,另一方面努力讓國民黨早日做決定,放主席回去。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周總理

可是談判越來越陷入僵局,幾個關鍵性問題彼此都不肯妥協。

于是,周恩來提出:“既然這幾個重要的問題一直沒辦法解決,那就要從長計議,我希望可以讓主席先回延安。”1945年10月11日,毛主席登上飛機,回到延安。陳龍43天警惕着的心,終于可以放松放松了。

對于這次的談判,毛主席特别欣慰,能有這樣一位極其負責的警衛在身邊,在談及他對陳龍的評價時,他說了四個字:忠心耿耿。

毛主席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武夫”呢?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毛主席

忠心耿耿的陳龍

陳龍在1910年出生在遼甯撫順。年紀小的時候,就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像趙子龍、嶽飛那樣精忠報國的人。

他上完中學以後,看到東北一片混亂的局面,就沒有再讀書了,選擇加入東北軍。可是,東北軍在面臨日本軍隊的時候,受到蔣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指令,選擇退避,退回關内,任由日本軍隊占領東北,他很看不起這樣的行為。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他再也忍不住了,帶領一部分東北軍進行起義,保護東北。後來又一起加入吉林自衛軍。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保衛東北

我黨的李延祿、周保中十分看重這個軍隊。在陳龍身上,看到了他強烈的愛國決心,他不服從國民黨人的安排,他堅持為人民謀幸福,保護人民的安全。

他希望能将陳龍帶到自己的抗聯隊伍裡來。就這樣,陳龍從一位起義軍人變為一名黨員。

他十分感激二位黨員的賞識,讓他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他也沒有讓我黨失望,一直為東北人民貢獻力量。1935年時,我軍與日軍在團子山開戰,但是日軍沒有派自己人出戰,而是派出日僞軍,來跟我軍打。

陳龍一看,是中國人和自己對戰,就拿大喇叭大喊:“咱們都是中國人,按理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他們現在占領的,是咱們中國的地盤,如果你們願意,我們就聯起手來,一起打日軍!”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作戰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有人決定不上前了,但還是有人往上沖。一進入我軍的視野,我們就開打,沒過一會那些人就撐不下去了,撒腿就跑,場面一片混亂。日軍首領鳳島大佐一看我軍火力強盛,就選擇撤退。

我軍決不允許他們跑了,乘勝追擊,抓獲投降的日僞軍100餘人,殲滅200多人。

陳龍還想抓獲鳳島大佐,是以繼續追,最後在八棵樹屯找到鳳島大佐,并将他擊斃,那些日僞軍幫着日本欺負中國人,陳龍也沒有留,大部分被槍斃。這次戰鬥增強了東北抗聯的士氣,也讓我軍更有勇氣。

1936年,陳龍因為能力超群,受到周保中的贊賞,将他送到蘇聯軍事學院學習。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剿滅

周保中曾說,陳龍總能在危機中尋找生機,帶領軍隊有自己的主見,總能憑借自己的能力突圍,是個可塑之才。

兩年學成歸來後,他被派到延安,擔任中央社會部偵查科科長,開始做警衛的工作,由前線轉向幕後。

毛主席在了解到他的生平時,就很欣賞這位将士,在他心裡也留了個不錯的印象。是以後來的重慶談判,他想用用這個被埋沒的千裡馬,果然,他沒有讓人失望,很出色地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毛主席

三次拒絕中央任命

中央知道這樣一位人物後,希望他能留在毛主席身邊,一直保護毛主席。

但是陳龍不這樣認為,自己脾氣不好,說錯了話、做錯了事都會讓毛主席不高興,還是不想走在最前頭。他想去東北支援他的弟兄們,現在那些弟兄們還很辛苦,對抗着國民黨軍隊,他想去幫幫他們。

他找到毛主席,并說明來意,毛主席雖然有些遺憾,但還是很支援他的想法。他拿出重慶談判時一起拍的一張照片,說:“這張照片上有咱倆,你留着做個紀念,希望我在這邊,能聽到東北傳來的好消息。”

陳龍很感動毛主席的支援:“我會像保護您一樣,盡全力守護東北,不辜負您的期望。”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守護東北

到東北後,他憑借着自己對國民黨的了解,以及在暗地裡獲得的情報,阻止了一次又一次的破壞,保護着東北。

在遼沈戰役裡,他幫助三位首長,給國民黨制造幻覺,然後偷偷将各地的軍隊,集結到遼北甯線,讓國民黨軍隊無處可逃。這一做法給遼沈戰役的成功埋下了伏筆。

開國大典在即,毛主席在一次會議上,又提到了陳龍。是以,中央給陳龍寄信,希望他能回到毛主席身邊工作,保護中央上司人的安全。

可是陳龍覺得自己不适合坐在辦公室裡,那樣自己的優勢無法被發揮。自己更适合站在前線,殺敵報國。

是以,陳龍給中央回信。說自己熟悉東北,在東北作戰有很多經驗,想留在東北,繼續為東北做貢獻。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留在東北

陳龍在寄出信後遲遲未收到回信,不知道主席是否是生氣了。開國大典以後,公安部長羅瑞卿說南京的敵特很多,讓陳龍前往南京,在隐蔽戰線上工作,消滅他們。

陳龍接受指令,前往南京會經過北京,他在北京找李克農叙了叙舊。李克農提到那封信,說:“毛主席看信時一直皺着眉頭,看完後就說你不願意來,就算了吧”

陳龍聽完,知道自己讓主席難過了,就去找毛主席解釋。主席看到陳龍,還是很熱情,問他在東北的情況。

陳龍也詳細回答,在說到警衛時,他向主席解釋不來做保衛的原因。現在到處都是敵特勢力,他無法發現,也就隻能防禦。他希望能主動發現敵特,消滅他們。

主席聽了,認為他說的很對,贊美他的遠見,同意他去幹想幹的事。

中央三次調陳龍保護毛主席,都被拒絕,主席:人家不願意來就算了

圖丨毛主席

1954年,汪東興覺得一個人管理中央警衛工作有些困難,想請陳龍來幫他。但他從羅瑞卿口中得知,陳龍患上了心髒病,一直在家休養,沒辦法赴職。

就這樣,他拒絕了中央三次任命。

1958年,他因心髒病發作未搶救過來而逝世,年僅48歲。

陳龍忠心耿耿,為國家、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一生,是一位英雄。

毛主席被三次拒絕,也沒有責怪陳龍,反而很了解他,這也展現一位革命家的胸懷。他們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