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了,老朋友安倍晉三?

别了,老朋友安倍晉三?

别了,司徒雷登!

就像司徒雷登一樣,安倍也離開了。兩者的不同在于司徒雷登是活着的告别,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安倍是生離死别,他也不算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安倍被槍擊的事件,已經過去四天了。安倍雖然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由他這件事引發的輿論風暴,卻在國内風起雲湧愈演愈烈。我大體梳理了一下就安倍這件事,網絡上大體有這幾種類型的論調:

第一種、秀下限為了流量型。

此類人群的觀點不知是否是出自真心,但他們是真的聰明,是真正玩轉了網際網路,掌握了流量密碼。用短短的幾個字,大概不到30-50個字把自己推到主流觀點的對立面,上來就是王炸各種反駁,各種憐憫,真不真心不知道,感情有多深不知道,但是底下對他們敵視和謾罵的評論是相當多,甚至看到有個不足30字的文案,其内容也是語不搭調,就是因為他利用了群眾的怒火,流量是相當可觀的,30字的文案閱讀量都達到了500多萬,9000多的評論,5萬多的贊。實在是秀下限讓人大跌眼鏡,本身文案内容就是空洞沒有邏輯的,還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尊重生命。這些人為了自身的流量,無良地利用群眾的怒火故意引戰,其實就是對生命徹徹底底的的漠視,對民族大義的漠視,為了點收益吃人血饅頭的無恥之徒。

别了,老朋友安倍晉三?

第二種、聖母白蓮花型。

這類人群的觀點,首先也是把自己推到主流觀點對立面,用篇幅累牍的文案,闡述應該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其次用文案構織的宏大價值觀,哲學觀把這件事情說得不可觸碰,認為對立的觀點就是十惡不赦,泯滅人性的狂徒。這些人在表達一件事情的時候缺少最起碼前因後果的邏輯,沒有把握部分和整體的互相聯系。尊重生命,試問安倍晉三在參拜靖國神社的時候、有對在二戰日軍鐵蹄下無辜逝者的尊重?一直緻力于修改日本國民基礎教育教材,極力否認日本二戰時候對各被侵略國造成的傷害,極力否認侵華的事實,否認日軍在南京犯下的獸行。在面對鐵的事實,二戰親曆者和受害者慰安婦問題上,安倍為什麼不奔走相告于日本國民間,讓日本國民去了解這些問題,去承認并承擔他們先輩的責任?事實卻是安倍一直緻力于日本修憲為日本的極右翼軍國主義勢力招魂,修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讓日本軍事武裝合法化,從日本自衛隊變為日本常備軍,知道這對周邊國家的影響有多壞嗎?

别了,老朋友安倍晉三?

且不說這些政治和曆史的問題,看到過很多聖母白蓮花說什麼他們不懂曆史,不懂政治,隻知道敬畏生命,或者是抛開政治,抛開曆史,共同向前的論調。就拿身邊發生的事實來說,安倍晉三作為一名日本前國家上司人,作為一名受過良好教育的社會精英,會不了解731部隊犯下的罪行?在大庭廣衆媒體之前,坐于标有731數字的戰鬥機裡面揮手拍照,還神清氣爽,并翹起大拇指微笑示人,請問聖母白蓮花們安倍晉三這是何居心?是對二戰無辜逝者的尊重,還是對那些倒在731部隊魔爪下怨靈的告慰?如果感受不到這些,前幾年中日釣魚島的風波和一觸即發的南海局勢聖母白蓮花們總會切身感受過吧?這就是你們口中為國為民

别了,老朋友安倍晉三?

(日本)彬彬有禮,謙謙君子的安倍首相任期内挑起的事端,還看不清他的狼子野心嗎?退休之後的安倍也不安分,到處宣揚台灣的事情,就是日本的事情,妄圖把水攪渾,挑撥兩岸關系。聖母白蓮花們不要在大言不慚的說什麼對逝者的尊重,那也要看對象是誰?作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這次不是安倍晉三而是熱愛和平的動畫大師宮崎駿先生,雖然他同為日本人,但整個國内,整個世界都會為此悲傷,都會為他流淚,都會為他送上最真摯的祈禱。如果聖母白蓮花們看不懂曆史和政治,也不想去了解曆史和政治,建議你們去閱讀《伊索寓言》好好讀一下【農夫與蛇】的故事,最後送一句詩給這些聖母白蓮花們“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别了,老朋友安倍晉三?

相信國内很多人都喜歡日本動漫,日本音樂,日本的文化,推崇日本現在較高的國民素質。是的,我也很喜歡看日本動漫,日本的漫畫人物精美,劇情熱血勵志,可以說陪伴了80-90這代人的成長。作為球迷的我,對日本足球更是欣賞和喜愛,從中田英壽,中村俊輔,稻本潤一,香川真司都是我喜歡過的日本球星。但是,這并不會影響我對自己所處民族的認同,和對真實曆史的混淆,而國内卻有以唐山石教授為代表的一些人,公開因為安倍晉三的事情辱罵自己的民族,其字眼狠毒之惡劣,我相信就是日本極右翼勢力也不敢這麼明目張膽的發表在網際網路上。之前在網上看到過很多精日言論,但像石教授這麼公開谄媚,對自己民族這麼惡言相向的例子實屬少見,實在不知道安倍老人的離去,觸動了她什麼敏感複雜而又狂躁的神經?

最後我隻想說,每個人都有自己說話的權利,也有表達自己觀點的自由。安倍老人,已經與這個世界徹底告别了,無需再過度的去消費。近代大哲梁啟超說過“少年強,則中國強”,吾輩當以此為勵精圖治的基礎,從電子科技,汽車工業,國民素質上去務實發展,去努力超越。從這件事上發現小我與民族大我的意義,去努力奮鬥生活好每一天,才是真正的奮發圖強,愛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