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日本前首相的逝世代表着什麼呢

作者:布裡啾啾蒂布力多

在朋友圈各大論壇媒體短視訊評論區裡,我能感受到中國人仿佛如過年一般的開心,同時作為中國人,我對一個參拜靖國神廁的首相也沒有一絲好感。但是随後我發現了問題的所在後,就立刻開心不起來,因為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我直接說我的結論:這是一場政治鬥争,是民主黨幹的,是拜登為了中期選舉和2024大選主導的陰謀。

我們先從英國首相的“衆叛親離”始末講起

一是最近的一個導火索,其所在保守黨内在下議院的副黨鞭平徹在6月底的一次俱樂部活動中,對兩名男性“動手動腳”。盡管這位議員曆來有此“癖好”,但約翰遜堅持任命其為下議院黨内副黨鞭,遭到外界非議後也沒有改變立場。這次平徹“性騷擾”事件引發外界強烈指責,黨内也有呼聲要求其撤銷平徹的職務,但約翰遜對此輕描淡寫,未能回應黨内外的要求。

二是他在今年年初曝出一次關于違反防疫規定的“拍拖門”醜聞。在年初疫情肆虐的當口,約翰遜政府下達了關于嚴禁英國群眾聚衆活動的指令。但他自己卻在首相府的小花園裡和下屬“聚衆”,忘情歡飲,一遭曝光,輿論嘩然。好在當時防疫緊急關頭,需要穩定的政局,以齊心抗疫,在黨内力保和自身強硬堅持下,約翰遜得以在議會不信任投票中僥幸過關。對政治有一定了解的人肯定知道,這是多大點的事?一個自己下屬一直有鹹豬腳的癖好,但個人癖好跟他的工作能力并不相關。再來就是在唐甯街跟自己下屬聚一起喝酒,美其名曰在疫情防控期間聚衆,可是現在是2022年,英國開放已經多久了?早在21年就躺平的英國,約翰遜政府在22年初下達了嚴禁英國群眾聚集???約翰遜政府裡哪個部門可以釋出此類指令?疫情防控跟什麼部門與誰相關?英國衛生大臣賽義德·賈維德(Sajid Javid和财政大臣裡希·蘇納克(Rishi Sunak)群眾聚衆喝酒多大問題?那去年在溫布利組織歐洲杯決賽豈不是更大的犯罪了?明顯的欲加之罪,在其拒絕辭職後,近50位内政大臣包含了前文說的衛生大臣,經濟大臣,的帶頭辭職爆發了一場衆叛親離的鬧劇。(有興趣的可以百科下辭職的官員跟美國的關系)有此可見,這是一場有人精心醞釀的政治陰謀。

但畢竟同屬北約,歐美隊伍裡,自己辭職退了的話,民主黨并不會對其下殺手。在拜登中期選舉期間,約翰遜是川普的厚密這個雷,必須鏟除。

再來就是今天事件的主人公,安倍晉三。

06年至20年,是日本在任最長的首相,從近年來的事件中,安倍早年親華,被他爹搞下去後一直蟄伏,看起來是強硬的反華派系,實則是個中間派,一方面是因為不敢得罪美國,另一方面是跟中國合作拿到了各種實際的好處,從安倍經濟學對内帶來戰後最長的經濟繁榮,安倍是日本政壇裡給日本經濟帶來好處的實際政客,安倍政府一直是一個左右逢源的政府,他不極度站隊任何一邊,在每一邊都留一手。安倍政府在我看來是一個日本民族主義政府,他雖表面跟美親密,但同時也在跟周邊國家修複關系,在美國對華貿易戰的時候對美國的制裁令陽奉陰違,氣的川普找他收軍費,在大國博弈的複雜局勢中左右逢源,他是明面依靠美國軍事力量,暗地裡跟中國等亞洲國家各種合作,發育日本本土力量。在安倍政府在任期間,日本的經濟發展穩定,安倍在日本民心也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狀态。而且其跟川普關系要好,走的太近,是以在拜登選舉勝利後,安倍立馬辭去職務,妥協并扶持岸田文雄,想避開與拜登的鋒芒。但是安倍實際還是日本的權力核心,岸田文雄隻不過是日本跟拜登政府妥協的産物。目前日本國内沒有一個政客有安倍強大的實力,如果安倍沒了,那麼日本内部派系和政客必然開始争,如果沒有強大的政治人物出現,那麼必然會出現一個由美國扶持的代理人,是一個甘願為了美國主子不惜犧牲日本為代價的人,徹底淪為美國控制的馬前卒。

再來談槍擊事件,首先此人叫山上徹也,是日本自衛隊成員,首先!最大的問題是日本的“防衛省”原來叫“防衛廳”是沒有省的地位,就在2007年安倍上台後升格成省的,是以,對自衛隊成員來說,軍隊的升格和待遇的提升對其本人是有好處的。

行兇者本人服役時間是從20002到2005年,而2006年上任的安倍不僅提升了其衛隊的地位,更不可能與其有任何怨仇,是以這場陰謀并不是一場仇殺。

再來就是從安保的角度,一個國家的前任上司人的安保團隊幹什麼吃的?從微信群等流傳的視訊我看出,其安保人員一直在演啊!我過去在泰國見到泰王的車隊,附近安保非常非常的嚴密,連我一個穿着短袖短褲手無寸鐵隔着起碼十幾米遠的外國人都被緊緊盯着。而且安保團隊居然對聚叢集衆沒有一絲的防備和安檢,這并不合乎常理。

是以從搶手的個人的經曆和動機來看,這是一場陰謀,并不是一場激情犯罪或者仇殺

我認為這次事件是民主黨放出的底牌之一,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拜登的中期選舉和2024的大選,想盡辦法不讓川普回歸與其競争,畢竟英國跟日本不同,同屬歐盟和北約相對好控制。而安倍這名中美制衡派在拜登為首的民主黨眼裡,是一個不确定因素,而且拜登政府早期已經發出信号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對手,是以日本作為美國在亞太最大的軍事堡壘,必然是中美博弈的主戰場。

從16年的南海危機中,我已經看出了五角大樓并不想在中國近海與中國發生沖突,因為勝算實在太低了!同時補給和港口也是最大的問題,如果日本當局還是安倍這類的制衡派的話,日本必然不會成為美國的前沿陣地。那怎麼樣才能讓日本甘願成為美國的馬前卒,讓日本本土成為中美的戰場呢?答案就是“權力鬥争”先是讓日本内部混亂,群龍無首美國再培育扶持代理人,因為美國扶持對象肯定是“政治素人”讓美國全面控制日本。

在小國政治裡,最可怕的不是政治強人,而是政治素人。日本的經濟和政治命脈是控制在門閥手裡,簡單來說就是現代的“大名”跟日本近代史發展相關,天皇也隻不過是幾個藩的大名妥協的成果罷了,這些大名其權力,财力來自于家族,家族跟日本本土的利益集團是有大量關聯,可以了解為一個互通的網絡。而且其團隊裡必然有“公關”私底下跟各國勢力溝通的人物,這個方面不友善展開細說。讓他們糟蹋本國?他們背後的家族和利益集團第一個不答應。

而政治素人,第一和本國利益集團沒有關聯,第二沒有自己的幕僚團隊,必然限制與人,第三沒有跟各國公關的“線人,代理人”那麼這樣的政治素人一上台,必然就是美國的提線木偶,全然受控于美國。

我認為,離中美決戰的日子不遠了,近幾年新的鐵幕已經落下,從尹錫悅當選南韓總統,約翰遜辭職,安倍遇刺等等事件來看,拜登最擅長的就是拉大圈子孤立小圈子,讓中國周邊全是其美國控制下的政治人物。而且美國最近一系列修訂的全面針對中國的法案,和破壞我們内部和平(不友善細說)和美國扶持的大量輿論戰水軍漫天撒謊的情況來看,山雨欲來風滿樓,和平已成過去式,放棄幻想,準備鬥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