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62億美元收購Lithea公司 贛鋒锂業資源量比肩Atacama鹽湖

作者:王琦 785

即便已掌握3600萬噸LCE(碳酸锂當量)的資源量,贛鋒锂業(002460.SZ)仍在不斷加碼锂資源。

7月11日晚間,贛鋒锂業公告,拟通過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收購Lithea公司100%股權,交易對價不超過9.62億美元(約合人民币64.4億元)。

Lithea公司主要資産為位于阿根廷的PPG項目,該項目由Pozuelos和Pastos Grandes兩塊锂鹽湖資産組成,測算資源量合計達1106萬噸LCE。

在此之前,贛鋒锂業已經取得阿根廷Cauchari-Olaroz項目46.67%股權,以及Mariana項目的100%權益。

對比上述兩個鹽湖,此次贛鋒锂業計劃拿下的PPG項目資源量介于二者之間。若此次收購如期達成,公司掌握的權益锂資源量将達到4700萬噸,幾乎比肩全球在營運規模最大智利Atacama鹽湖的資源量,稱之為“囤礦狂魔”毫不為過。

需要指出的是,前幾年贛鋒锂業處于锂鹽産能擴張狀态中,資源端開發進度較慢,使得公司原料自給率處于較低水準,這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今年的利潤彈性。

“公司锂鹽産能規模太大,現有原料自給率在40%左右,短期可見的資源增量主要來自澳洲Mount Marion的擴産,以及Cauchari-Olaroz鹽湖的投産。”贛鋒锂業相關人士12日指出。

這意味着,中短期内公司锂鹽産能的自給率的提升空間仍十分有限。

欲購南美“察爾汗”

南美鹽湖資源,主要集中在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

僅就資源量來看,玻利維亞、智利呈現單體鹽湖資源量巨大的特點,如Uyuni、Atacama資源量分别達到11219萬噸LCE、4905萬噸LCE。不過,Uyuni尚未開發,在營運鹽湖隻有Atacama。

相比之下,阿根廷鹽湖單體資源量較小,普遍在2000萬噸LCE以下,但是整體數量更多,幾乎占據了全球鹽湖資源儲量榜的3至10位。

這也是為何已經進入锂礦争奪“後半場”,贛鋒锂業仍然能夠獲得鹽湖資源的原因之一。

紫金礦業(601899.SH)在收購拉過錯鹽湖時,曾釋出一項全球主要鹽湖锂資源量排名,其中國内察爾汗鹽湖資源量為1049萬噸LCE,位列全球第7位,國内第1位。

若按照贛鋒锂業給出的測算資源量資料,PPG項目資源量為1106萬噸LCE,這與察爾汗鹽湖基本相當。

從衡量鹽湖品質的另一個名額锂濃度來看,PPG項目459毫克/升,低于贛鋒锂業已有的Cauchari-Olaroz項目、紫金礦業的3Q項目,但是略高于Mariana锂濃度。

與阿根廷已知鹽湖相比,PPG項目屬于一個資源儲備規模較大、資源禀賦中等的锂資源;與贛鋒锂業已取得的阿根廷鹽湖相比,主要資源名額則介于Cauchari-Olaroz、Mariana兩個項目之間。

隻是,公司此前已經在阿根廷布局上述兩個鹽湖項目,并且權益資源量已達3600萬噸LCE的天量儲備,為何仍然要推動對PPG項目的收購?

贛鋒锂業官方回答為,“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加強上遊锂資源布局,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資源自給率,增強核心競争力……”

不過,有一點不容忽視,即此次收購的定價、估值是要低于紫金礦業此前收購的3Q項目。

按每萬噸碳酸锂當量的收購花費計算,PPG項目以锂資源量計算的估值為0.86倍,紫金礦業收購3Q項目時的估值則為0.98倍。

相比之下,距紫金礦業收購3Q項目已經過去8個月時間,這期間锂礦、锂鹽和锂資源行情水漲船高。若考慮這一行業背景,贛鋒锂業此次收購價格并不算貴。

至于贛鋒锂業所說的提高資源自給率,更多則集中在鹽湖提锂層面,與公司國内的礦石提锂産能沒啥太大關系。

盤點贛鋒锂業已掌握的锂資源,鹽湖端以上述阿根廷鹽湖、青海一裡坪鹽湖為主,锂輝石則包括了澳洲、非洲馬裡等地,以及墨西哥的锂黏土資源。

“非洲項目也要等到2024年,礦石端的增量主要以Mount Marion的擴産項目為主。”上述贛鋒锂業人士指出。

Marion項目計劃,今年下半年進行技改更新以及增加接觸礦産能,預計完成後年産能規模将提升20%-30%。

考慮到上述開發周期,Marion将繼續扮演公司原料主要供給方的角色,至于有望在下半年投産的阿根廷鹽湖項目,未來将直接以碳酸锂的産品形式對外出售。

“锂業雙雄”的不同選擇

通過盤點上述資源布局可知,贛鋒锂業資源具備總量可觀,但是類型、分布龐雜等特點,這與另一家锂業巨頭天齊锂業(002466.SZ)對比很明顯。

“礦石端,格林布什是全球在産産能規模最大、礦石品位最高的礦山,通過入股SQM公司又參與到了智利Atacama的資源開發。僅就資源禀賦而言,天齊拿下的都是最好的鹽湖和礦山,雖然公司此前因借債收購,經營風格相對激進而飽受诟病。”成都一位锂鹽行業人士指出。

相比之下,贛鋒锂業的資源布局屬于“零敲碎打”,很多資源隻是通過參股,并簽訂包銷等方式擷取資源。

近兩年因锂礦石公開拍賣“走紅”的澳洲礦商Pilbara公司,贛鋒锂業亦持有其6.16%的股權,并約定每年由Pilbara方面供應不超過16萬噸6%的锂精礦。上述資源端的不同選擇,在上半年锂精礦、锂鹽産品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兩家公司表現出了不同的業績彈性。

一季報資料顯示,當期贛鋒锂業淨利潤為35.25億元,同期天齊锂業淨利潤為33.28億元,利潤規模相差無幾。

但是,兩家公司産能、産量規模卻相差懸殊。2021年,贛鋒锂業锂鹽産能合計12.6萬噸,産量8.9萬噸,同期天齊锂業産能為4.48萬噸,産量為4.37萬噸。

主要原因,就是贛鋒锂業産能規模更大,原料自給率、锂鹽利潤率跟不上,天齊锂業則在享受锂鹽産品上漲的同時,還可以擷取一部分锂精礦上漲的利潤加成。

以上是“锂業雙雄”在資源端擷取、布局不同,在産業端兩家公司同樣存在不小差異。

贛鋒锂業,近幾年強調的打造“贛鋒生态系統”,打造锂資源、锂鹽、锂電池、锂電池回收的全産業鍊模式。

天齊锂業,前期受制于收購SQM股權遺留的債務問題,發展相對滞後,目前仍然處于産能擴張階段,重點推進澳洲奎納納兩期合計4.8萬噸的氫氧化锂項目,暫時未有明顯的向下遊延伸的實質性動作,動作相對滞後于贛鋒锂業。

隻是,不管是從上遊資源儲備,還是向産業鍊下遊延伸兩個層次來看,尚無法斷定兩家公司選擇的對錯。

因為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行業利潤會在産業鍊内部不斷轉移,相應的不同經營路線的結果存在明顯差異。

行業景氣度上升期,業務集中在礦石、锂鹽層面的企業,盈利彈性會更加明顯。

行業下降周期當中,産品覆寫産業鍊上、中、下遊的綜合性企業,成本優勢會相對突出,抵禦周期波動的能力也會更強一些。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