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南山區驚現的“白鳳凰”,是什麼物種?

作者:北極的月亮

大陸的華南地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有大面積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華南林區也是中國的三大林區之一。最近,不少驢友前往華南的山區旅遊宿營。在山中旅行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少的“白鳳凰”,在林間翩翩起舞。

華南山區驚現的“白鳳凰”,是什麼物種?

在林間起舞的“白鳳凰”

這些“白鳳凰”的體态酷似中國民間所說的“野雞”,但這些“白鳳凰”有着鮮紅的臉龐,上體是黑白相間的條紋,而腹部下體的羽毛則為藍黑色,并且拖着長而潔白的尾羽。給人一種高雅脫俗之感。它們三三兩兩地在林間的空地中踱步,時而低頭覓食,時而警覺地擡頭張望。

後經林業局的專家鑒定,這種“白鳳凰”就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鹇。

華南山區驚現的“白鳳凰”,是什麼物種?

白鹇

白鹇,别名銀雉、銀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分布在中國的華南地區以及東南亞。喜歡栖息在中等海拔的常綠闊葉林、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山地季雨林中。

在現代,白鹇并不為大多數人所熟知。但是在古代,白鹇曾在中國的文化中占據過重要地位。

唐代的詩仙李白,在黃山腳下的歙縣,見到當地農戶所養殖的白鹇時,曾經賦詩一首。

《贈黃山胡公求白鹇》

請以雙白璧,買君雙白鹇。

白鹇白如錦,白雪恥容顔。

照影玉潭裡,刷毛琪樹間。

夜栖寒月靜,朝步落花閑。

我願得此鳥,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贈,籠寄野人還。

華南山區驚現的“白鳳凰”,是什麼物種?

詩仙李白

在宋代,白鹇更加被文人墨客們所推崇,梅堯臣曾經就将一對白鹇送給了歐陽修,并且賦詩一首。

《白鹇》 梅堯臣

喬木暗青山,晴川下白鹇。

春雲生嶺上,積雪在嚣間。

綠草張新翳,柔冠總翠鬟。

時哉養文素,不是雜斑斑。

到了明清時期,官員的官服上,均按照品級的不同,繪有不同的鳥類圖案。其中,五品文官官服上畫的就是白鹇。

華南山區驚現的“白鳳凰”,是什麼物種?

五品的補子—白鹇

白鹇的主要食物是地面上的種子、野果。偶爾也會吃昆蟲和蝸牛。白鹇喜歡結伴而行,通常它們會結成幾隻到十幾隻不等的小群,群體的頭領通常是一隻成年的雄性白鹇。

白鹇和孔雀一樣,都是雄性毛色鮮豔,而雌性毛色暗淡。

華南山區驚現的“白鳳凰”,是什麼物種?

棕色為雌性,白色為雄性。

白鹇的生存能力也很強,即便是在次生林或者樹種單一的人工林中,他們都能很好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