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作者:金錯刀的博物學劇場

下面的篇章将會把中國古籍中的一些文獻彙集在一起,這些文獻在進入不同文本之前已經被翻譯過,它們的圖解也通過木刻印刷的方式被複制,這是一種陌生且有極大趣味的印刷方式。

有關鴕鳥的讨論在中國有極長的記錄,起始于早于耶稣誕生前兩個世紀的使者張骞,《史記》記錄了張骞自己關于西域各國的報告,他在讨論其他事物的時候講到條支國(卡爾迪亞王國?):“這兒有一種巨大的鳥,其卵如同陶器。”公元726年評注從《廣志》中引證了有關鴕鳥的說明,這本書結尾寫道:“此鳥伸展脖子有八、九尺,展開的兩翼有十尺多,它們食大麥,卵巨大如同陶器。”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制造的駝鳥卵杯,形制很像陶器

《史記》和《後漢書》在安息國(帕提亞)下寫道:“在章和元年,安息國派遣使臣貢入獅子和福鹿,福鹿很像麒麟而無角。永元十三年,安息王滿屈複獻獅子及條支大鳥,時謂之安息雀。”《魏書》載波斯:“此地産著名的馬匹,大驢和駱駝,這些牲畜每天可以跋涉七百裡,富有的家庭擁有數千頭駱駝。此地也産白象、獅子和巨大的鳥卵,這種鳥形似駱駝,它們擁有雙翅且能飛行,但飛不高,它們食草和肉,也能食火炭。”《唐書》載吐火羅:“永徽元年入貢高七尺的黑色大鳥,兩足如同駱駝,在鳥翼的幫助下它們日行三百裡,它們可食火炭,我們通常稱其為鴕鳥。”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唐乾陵的鴕鳥石刻(圖檔來自網絡)

周去非所著《嶺外代答》,其序言寫于1178年11月16日,書中提到昆侖層期有駱駝鶴,其身體與脖子有六七尺長,它們具有兩翼能飛,但飛不高。它們吃各種食物以及火炭,人們甚至給其飼喂加熱的銅或燒紅的鐵。相似的記載出現在《諸蕃志》和參考了弼琵羅的《異域圖志》中,《諸蕃志》中載:“此地也産一種駱駝鶴,其身長最大可達六七尺,有翅膀可飛行,但飛不高。”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唐惠陵的鴕鳥石刻(圖檔來自網絡)

《異域圖志》載:“此地産駱駝鶴有六七丈長,它們有翅可飛,食各種食物,人們甚至給它們飼喂加熱的銅或燒紅的鐵,它們的卵像可可果實,假如你打破它們,它們就像打破陶器一樣發出悅耳的回響。此國之人喜歡狩獵,每日都射殺食用野生動物。”這三條文獻都源自于一些我所不知的正常出處。《異域圖志》說到滑國王國擁有:“諸如黃色的獅子、白色貂皮長袍、兩隻腿的駱駝(鴕鳥?)和帶角的驢子”。《宋書》簡要的記載阿拉伯地區:“這裡擁有七尺高的鳥類”。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乾隆時期清宮依照荷蘭進獻的鶴鴕繪入清宮《鳥譜》的圖像,明代文獻記載的駝雞,也可能是産自東南亞的鶴鴕

馬歡所著的《瀛涯勝覽》在講述祖法兒國(阿曼佐法爾)時說到:“山中亦出駝雞,土人捕來賣。其身扁、頸長如鶴,腳高三四尺,每腳止(趾)有二指。毛如駱駝,食綠豆等物。行似駱駝,是以名駝雞。(國王)入貢駝雞”,亞丁地區“出産青花白駝雞,它們類似于福鹿。”費信的《星槎勝覽》在Chu-pu、亞丁和祖法兒國詞條下提到駝蹄雞。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清 楊大章 額摩鳥圖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黃省曾的《西洋朝貢典錄》講到祖法兒國:“這兒有一種鳥,它們具有修長的身體和鶴一樣的脖子,腿和腳都很長,具有兩趾,體型很像駱駝,其被稱為駝雞。它們被飼喂五種谷物”。這本書在講到麥加的物産時再次題到鴕鳥。

《明史》記載:“祖法兒國出産駝雞,它們脖子細長如鶴,腿有三四尺高,羽毛的顔色類似駱駝,行走也如同駱駝。它們常被當做禮物供給。”在該書的亞丁和霍爾木茲詞條下也提到鴕鳥。

最早提到斑馬的文獻,似乎出現在《山海經》之中,不過這是值得懷疑的。書中載:“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山海經》時一部地理專業著作,它可以追溯到耶稣之前的很多個世紀,我們現在已知的文本或多或少不會遲于郭璞編輯的時代,貌似可以确信這些文獻不是現代篡改的文本,郭璞給鹿蜀寫有一個贊詞:“鹿蜀之獸,馬質虎文”。《佩文韻府》公正的寫道鹿蜀的描述近乎起始于《山海經》,它的第一個章節專用于介紹中國情況,并沒有講述域外的情況。《字源》明智的避免将鹿蜀鑒别為斑馬。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明代 胡文煥 《圖本山海經》中的鹿蜀

幾個世紀之後,我們看到了《諸蕃志》,它的文獻如下注釋到:“柏培拉也出産一種稱為徂蠟的動物(長頸鹿),形似駱駝而大如公牛,身體黃色,前腿長,有五尺;後腿短,有三尺,頭高而向上看,皮膚稍厚。這兒也有一種具有紅、白、黑三色的騾子,條紋類似腰帶圍繞。這裡有所有山林荒地的野生動物,也能看到各類駱駝,這裡的人們喜愛追逐獵物,有時候使用毒箭獵殺它們。”這或許是我們在中國古書中第一次确信無誤發現的描述長頸鹿和斑馬的記載。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異域圖志》中的“福鹿”,極可能就是斑馬

《元史》載:“1289年,馬八兒王國入貢兩頭花驢(變種驢子)。”這很有可能就是斑馬,特别是馬可波羅告訴我們馬八兒在那時每年從亞丁、祖法兒國和霍爾木茲進口上百匹馬,依據十五世紀的中文文獻,這些地區恰好是與斑馬有聯系的地方。花驢在羅存德的《英華字典》中與斑馬等同。

另一部權威著作是《異域禽獸圖》,它是上面引述的《異域圖志》中的附錄,這部書的劍橋版本中出現了十三種動物複制圖像,其中第一幅圖就是斑馬,第二幅是長頸鹿。接近頁面的上部可以分别看到福鹿和麒麟的名稱。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異域圖志》中的“麒麟”,畫中動物前腿長後推斷,可能就是長頸鹿

我們或許在此可以摘錄部分《明史》的内容,雖然它的編纂遠遠遲于之後将要引注的書籍。在亞丁詞條下出現的文字:“在永樂十九年(1421),宮廷大臣去采辦麒麟(長頸鹿)、獅子、花貓鹿(斑馬)、金錢豹(獵豹)、駝雞(鴕鳥)和白鴿,他或許帶回的是國産動物,這些是其他國家無法獲得的動物”。“麒麟的前腿九尺高,後腿六尺高,脖子有十六尺長,它具有兩個短角,一根牛尾和鹿的身體,他食用小米、豆類和面食。獅子體型像虎深黃色而無條紋,頭大嘴闊、尾尖。其吼聲如雷。所有的動物看到獅子都會平躺于地。”在不喇哇詞條下可以讀到:“這裡的出産包括馬哈獸,體型類獐;花福祿體型類驢、犀牛、大象和駱駝。”在忽魯谟斯(霍爾木茲)詞條下載下傳:“作為禮物的有獅子、麒麟、駝雞、福祿(斑馬)和靈羊。”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明代 《沈度題麒麟圖》軸 絹本設色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現代字典《字源》載:“明宣德年間許彬進獻給皇帝一首贊頌四種瑞獸麒麟、獅子、斑馬和玄虎的詩歌。

作于1461年5月25日的《一統志》記載如下:“忽魯谟斯國當地物産:大馬、西洋布、獅子、駝雞,昂首高可七尺、福祿,似驢而花紋可愛、靈羊,尾大者重二十餘斤,行則以車載尾、長角馬哈獸,角長過身。”

“祖法兒國當地土産:西馬、鶴頂、駝雞、福祿。”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異域圖志》中的獅子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明 周全 獅子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以上這些材料被收入《廣輿形勝》中,但是書中載忽魯谟斯條遺漏了福祿,祖法兒國條則将其寫為“福鹿”,我在這些書中都沒有發現長頸鹿的記載。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異域圖志》中的“金線豹”

但是《異域圖說》中展示了一對無角闊尾的羊(很像《瀛涯勝覽》中的大尾無角綿羊),它們被稱為阿萆羊。Ling有多種寫法,來自于不同時期異域的說明介紹以及古代的《爾雅》和《說文解字》中,在這些地方ling被定義為一種大型山羊,它在《爾雅圖》中被描繪為長有一對大型稍微彎曲角的山羊形象,以及《嶺外代答》中的胡羊和《異域圖說》中的類似文本。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異域圖志》中的“阿萆羊”

犀鳥也很有可能在其在歐洲知名前很早時候就為中國所知曉。它們被稱為鹲䴀,之後又被稱為鶴頂,“鹲”來源于《康熙字典》,它和其他随後被受關注到的字被收集。唐代的kuang yun(《廣輿》?)記載:“鹲䴀是一種鳥。”劉欣期的《交州志》記載:“鹲䴀水鳥也,出九真、交趾,大如孔雀,喙長尺餘,黃白黑色,光瑩如漆,南人以為飲器。”洛克希爾(《通報》,1915,p.139)寫道:“《東西洋考》載:鶴頂取自鹲䴀,這是一種水生鳥類,黃色的喙有一尺多長。它們常被南方人用來做酒器。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異域圖志》中的“鶴頂”即犀鳥

依據《華夷考》這種土産來自于一種大型海鶴。它們産自島嶼,于晚上它們回到懸崖邊的巢穴時捕殺。”《康熙字典》引證《竺真羅浮山疏》:“鹲䴀不食魚類,隻吃樹葉。它的糞便類似陸熏香焚燒的香味,被用作藥物以治療各類出疹。它的其他名稱象鵰,這參考了它的較大體型,以用常見的“象”替換“鹲”?另外的名字鶴頂,在《丹鉛錄》中記載:”鹲䴀即鶴頂,他們通常利用鳥喙制作杯具。”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中國古籍中的域外鳥獸(譯文連載一)

乾隆年間繪制的清宮《鳥譜》中的“努克鴉克”,産自東南亞的斑冠犀鳥

《瀛涯勝覽》在舊港條記載:“鶴頂鳥,大于鴨,毛黑,頸長,嘴尖,腦骨厚寸馀,外紅裡如黃蠟之嬌,甚可愛,謂之鶴頂,堪做腰刀靶鞘、擠機之類。”《星槎勝覽》在舊港和阿魯條提到了鶴頂。《一統志》在孟加拉、蘇門答臘和祖法兒國詞條提到鶴頂。《明史》在孟加拉、馬六甲詞條将其稱為鶴頂和金母。很顯然鶴頂被用于稱這種鳥或它的角,我不知道是否金母鶴頂是一種不同的鳥類,或許是将黃金鑲嵌在其上。《異域禽獸圖》複制的圖像展示了巨大的喙和角、顯著的眼睫毛略長的脖頸和尾巴,這些都是犀鳥的外形特征。(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