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作者:京報網

1992年的今天

鄧穎超同志逝世

她是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

政治家

20世紀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

“個人名利淡如水

黨的事業重如山”

這是鄧穎超和伴侶周恩來同志

一生的真實寫照

是一位被大家親切地稱為

鄧大姐、鄧媽媽

鄧奶奶的人

深切緬懷!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婦女先驅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

婦女解放等各種新思潮湧入中國

鄧穎超等進步女青年

為婦女解放奔走呼号、宣傳呐喊

為天津早期婦女運動的發展

作出了重要貢獻

啟發婦女覺醒,打破男女界限

1919年五四運動波及全國

天津人民起而響應

最先覺醒的是男女學生

但受封建思想的束縛

男女學生不能一起參加運動

最先成立的是以男學生為主的

天津學生聯合會

女學生本着愛國不分男女

救國不能落人後的原則

于5月25日成立以女學生為主

以職業婦女及家庭婦女為輔的

女界愛國同志會

這是天津婦女界第一個有組織的團體

為了喚醒人數衆多的女同胞共同救國

女界愛國同志會十分重視宣傳的力量

成立了諸多講演隊

由于運動初期

婦女們不能到街頭抛頭露面

鄧穎超便帶領講演員

在各宣講所或深入各家進行講演

随着講演的深入

講演内容随之發生變化

轉向争取婦女獨立

反對封建婚姻制等

後來又有了集會講演

遊行講演等講演形式

廣大婦女勇敢地走上街頭

通過聽講演

有了愛國、抵制日貨

和追求自身解放的意識

1919年12月10日

由天津學生聯合會

和女界愛國同志會共同發起

天津男、女學校學生合組的

新天津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

即“新學聯”成立

鄧穎超被選為教育委員會委員

和講演委員會委員

後選為講演委員會委員長

在“新學聯”的組織上司下

包括天津各校女學生在内的廣大婦女

繼續參加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

廣大婦女在運動中也得到自我覺醒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追求男女平等,探索婦女解放之路

1920年夏

鄧穎超女師畢業後

在北京擔任國小教師一職

1922年夏

鄧穎超應達仁女校校長馬千裡之聘

回到天津

在該校任教的同時

她積極參加天津的婦女運動

時值直奉戰争後

黎元洪複任總統

恢複舊國會,大唱制憲高調

全國女同胞借此機會

掀起了赴國會請願參政、在國家憲法中

規定男女平等權利的運動

受北京女權同盟會的委托

1922年11月26日

鄧穎超、王貞儒發起

成立北京女權同盟會直隸支部

該支部以

“擴張女子在法律上之權利及地位”為宗旨

鄧穎超當選為評議委員

而後王貞儒、鄧穎超被選為代表

遞交請願書

她們具書給國會的請願呈文共七條

訴求的女子權利十分廣泛

正當鄧穎超為力争女子取得

與男子同等權利奔走呼号之際

1923年3月24日

她的女師同學、覺悟社社員張嗣婧

受封建婚姻制、封建家庭的迫害去世

張嗣婧的悲慘遭遇

是當時中國千千萬萬婦女命運的一個縮影

引發鄧穎超對婦女解放問題的一系列思考

她号召女權同盟會的會員們行動起來

擔負起改造社會環境的責任

為受壓迫婦女提供援助

這些對鼓舞婦女奮起

與舊禮教、舊家庭抗争

起了一定作用

由于當時社會少有人注意婦女問題

在李峙山、鄧穎超等人的籌備下

1923年4月25日

研究婦女問題的團體——女星社成立

女權運動同盟會直隸支部的主要成員

大部分加入女星社

該社的宗旨為:

“實地拯救被壓迫婦女

宣傳婦女應有的革命精神

力求覺悟女子加入無産階級的革命運動”

并出版刊物《女星》

女星社成立的時候

天津還沒有成立黨組織

也沒有團的支部

随着馬克思主義

及其婦女觀影響的逐漸擴大

鄧穎超在《經濟壓迫下的少女》一文中指出

廣大婦女同受舊經濟制度壓迫的事實之後

向婦女們發出号召:

“現在是無産階級

已開始向資本主義進攻的時候

受壓迫的朋友

還不快快起來加入經濟革命麼?”

由于缺乏強有力的宣傳品

中國婦女運動難以快速發展起來

1924年1月1日

鄧穎超等女星社主要成員

創辦了《婦女日報》

該報是當時中國唯一一張

專門讨論婦女問題的日報

被時任中共中央婦女部部長的向警予贊為

“中國沉沉女界報曉的第一聲”

這一時期鄧穎超

通過組織多個婦女進步團體

辦刊物,設學校

鼓舞了婦女沖破舊禮教、舊制度的束縛

廣大婦女掌握了一技之長

進而能在社會上立足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引領廣大天津婦女投身大革命洪流

1924年春

鄧穎超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5年3月

轉為中共黨員

擔任中共天津地委第一任婦女部部長

在鄧穎超的具體上司下

天津婦女運動進入了

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時期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1924年10月北京政變後

馮玉祥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

在國共兩黨上司下

全國掀起了國民會議運動熱潮

為響應國民會議運動

鄧穎超發動群組織了

天津婦女參加國民會議促成會運動

通過以往所上司的婦女運動

鄧穎超認識到婦女要求得解放

首先必須解決社會政治問題

而不是同男子進行鬥争

1924年12月21日

鄧穎超發起成立了

天津婦女國民會議促成會

該會的宗旨為

“促成國民會議早日實作

代表婦女的利益而奮鬥”

鄧穎超被推舉為委員

并當選為總務股長

1924年年底至1925年年初

以鄧穎超為代表的

天津婦女國民會議促成會

又參與了天津國民會議促成會的發起

1925年2月1日

鄧穎超、江韻清作為

天津婦女國民會議促成會的代表

赴京參加國民會議促成會籌備會及成立大會

在鄧穎超的上司下

通過國民會議運動

天津廣大婦女加入到

為争取政治民主

國家獨立而進行的政治鬥争中

1925年3月8日

天津婦女國民會議促成會舉行婦女紀念會

這是天津曆史上

第一次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

鄧穎超在會上發表講演

鼓勵女同胞認清了目标

就要毫不妥協地做下去

“認清了吾們的敵人

帝國主義者軍閥

給他一個總攻擊

從根本上謀改革

參加國民革命運動”

正當鄧穎超為把天津婦女聯合起來

籌備全國各界婦女聯合會天津分會

即天津婦女聯合會之時

在上海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為了聲援上海人民

6月10日

鄧穎超發起組織了天津各界聯合會

并當選為各界聯合會主席團委員

6月30日

天津各界市民十餘萬人

舉行全國總示威運動

并追悼滬漢等地被慘殺的同胞

鄧穎超主持大會并緻開會詞

号召“全國聯合一緻,抵抗萬惡的英人

謀吾們的民族解放”

在該組織的上司下

參加五卅運動的天津婦女人數多、規模大

特别是廣大女工通過罷工參加反帝鬥争

勞動婦女已成為婦女運動的一支生力軍

通過鬥争,廣大婦女進一步覺醒

認識到民族解放是婦女解放的先決條件

婦女解放必須同民族解放結合進行

1925年7月

鄧穎超奉黨的訓示

離開天津,南下廣州

這一時期鄧穎超上司的天津婦女運動

與反帝反軍閥的民族民主革命相結合

突破了以往婦女運動

局限于知識婦女的範疇

勞動婦女被廣泛發動起來

婦女解放運動需要婦女

自身主體意識的覺醒

廣大婦女通過鬥争

認識到隻有參加國民革命運動

根本變革社會的政治制度

自身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鄧穎超不止一次地說“我對婦女工作的關心和責任一直承擔到生命的終止”

革命伴侶

“他長得真漂亮”

這是鄧穎超初見周恩來時

心底的話

彼時正值“五四”運動浪潮

周恩來留日歸來

在天津學生界頗有名氣

鴨舌帽、西服、白皮鞋

器宇軒昂,是“民國四美男”之一

鄧穎超那時

在北洋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讀書

是“女界愛國同志會”的講演隊長

第一次見面

正是在師範學校的禮堂

鄧穎超站在台上,談青年的命運

談家國,談理想,經天緯地,慷慨激昂

多年後

鄧穎超回憶初次見面:

“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

他生得那樣漂亮

我又不大好看,沒往那方面想”

她不知道

她的才華、英姿飒爽,和滿腔熱情

也已在台下的周恩來心裡

投下一圈漣漪

後來

因為話劇,他們又見過幾次

周恩來指導她們演話劇

面對年長6歲有餘的他

鄧穎超一直相信

他隻将自己視作小妹

那年,她15歲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一年後,周恩來前往巴黎

赴法勤工儉學

鄧穎超則去師大附小做了教員

兩人鴻雁往來

聊革命,聊戰争,聊自由

通過250多封信

每一封信

都是一場思想的碰撞,靈魂的共鳴

1923年

鄧穎超突然收到周恩來

從法國寄來的一張明信片

印有革命家李蔔克内西

和羅莎盧森堡的畫像背面

是周恩來剛俊挺健的筆迹:

“希望我們将來

也像他們兩人一樣,一同上斷頭台”

就這樣告白了

那個年代的情書,寥寥幾字

卻承載了生命的全部重量

直到那刻

鄧穎超才讀懂周恩來的深情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這是他們結婚期間留影,這一年,他27歲,她21歲

1946年5月11日

周恩來和鄧穎超在南京出席了

中共代表團從業人員李晨和陳浩的婚禮

在婚禮上

鄧穎超提出了夫妻間

應該遵循“八互”

即“互敬、互愛、互助、互勉

互信、互慰、互讓、互諒”

周恩來仔細聽着鄧穎超

講述“八互”的内容

一點兒也沒有打斷她

鄧穎超從周恩來的表情上也看得出

他是支援她提出的“八互”的

就這樣

“八互”成為兩人間和諧相處的準則

在工作上恪守原則的同時

兩人互相勉勵,共同進步

生活上,兩人有很多共同的愛好:

電影、戲劇、健身等

有好看的電影,他們就向對方推薦

他們,互相扶持 不離不棄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周恩來和鄧穎超在延安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1926年,鄧穎超同周恩來在汕頭

由于客觀條件所限

不能在一起

即便工作再忙

也要書信傳情

不缺席對方的每一段經曆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1940年8月8日,周恩來和鄧穎超結婚15周年“水晶婚”紀念,在重慶合影

1947年3月

鄧穎超和中直家屬隊已離開延安

向東撤往山西

留在陝北的周恩來

于3月17日寫信告訴“小超”:

“今晚李讷小侉子去後方,我托她帶一封信給你,問你好。延安天天來飛機,但是一個人也沒有打死。大家在此都很好,望你們放心。”

信很短

但在那個“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的年代

寥寥幾十字足以讓人感到寬慰

1954年5月4日

周恩來正在參加日内瓦會議

鄧穎超寫信告訴他:

“我從報上、《參考消息》上、收音機上,及時地知道了會議的情況和你們的活動……為你能夠得到國際活動的鍛煉及直接向蘇聯同志學習的機會而歡欣……我要去參加今晚中山公園的五四運動三十五周年紀念大會,并和北京市的青年們一起歡度這個節日遊園一番。”

寄信的同時

鄧穎超還把在郊區的山坡、泉水之旁

采的野花和在院子裡采的幾朵

他們最喜歡的海棠花一并随信寄去

“給你的緊張生活,加上一些點綴和情趣”

6月13日

周恩來在百忙之中回信:

“你還是那樣熱情和理智交織着,真是老而彌堅,我愧不及你。來日内瓦已整整七個星期了,實在太忙,睡眠常感不足 ,每星期隻能争取一兩天睡足八小時。所幸并未失眠,身體精神均好,望你放心。”

并在信中附上他在日内瓦

采集的芍藥花和蝴蝶花

“聊寄遠念”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1950年,周恩來與鄧穎超結婚二十五周年紀念照

他們把愛融化到革命戰友的遺孤上

衆所周知

周恩來和鄧穎超沒有子女

早在新婚之初

鄧穎超曾兩次懷孕

第一次是在1925年10月

周恩來率領東征軍去了汕頭

鄧穎超留在廣州工作

“當時,家裡就鄧大姐一個人

正協助何香凝做婦女工作

才打開一點局面

她覺得沒時間帶孩子

就自作主張去街上買了

一些打胎的中成藥吃了,孩子流産”

鄧穎超的秘書趙炜說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1944年,鄧穎超同周恩來在延安

周恩來得知後

指責鄧穎超是形而上學

怎麼能把生孩子和革命工作對立起來?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可你又随便糟蹋自己

不愛惜身體,這是不負責任的态度”

周恩來說

“我知道是自己錯了

就向他承認自己的輕率和幼稚

後來他也不生氣了

還反過來安慰我要多注意身體”

鄧穎超後來談及此事

後來,鄧穎超第二次懷孕

并于1927年3月21日生産

那一天正好是周恩來在上海

上司勞工進行第三次武裝起義成功的日子

可惜胎兒過大,出現難産

醫生使用了産鉗

結果孩子的頭顱受到傷害

剛生下來就夭折了

“他們把愛融化在

不幸犧牲的革命戰友的遺孤身上

把孫炳文的兩個女兒孫維世、孫新世

錢壯飛的兒子錢江

李少石的女兒李湄

何洛的兒子劉則仁等烈士遺孤

看作是可愛的兒女”

中央文獻研究室

第二編研部原研究員劉春秀說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1940年周恩來在莫斯科治療臂傷時,與鄧穎超一起到國際兒童院看望烈士子女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1970年周恩來與鄧穎超結婚紀念照

“你的眼神是一首詩

刻在初春的暖風裡

我的情愫是一封信

藏在無法投遞的想念裡”

他們一同為革命事業奮鬥過

一同對理想與信念的孜孜追求

彼此有同志式的關心與叮囑

也有夫妻間的情感交流

更有對新朋舊友的關照

還有對長者晚輩的親情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1971年周恩來和鄧穎超

1976年1月8日

周恩來總理逝世後

鄧穎超堅持按照他的遺願

親手奉上周恩來的骨灰盒

拜托飛行員将骨灰

撒向他熱愛并為之操勞一生的祖國大地

12年後

中南海西花廳海棠盛開

鄧穎超寫下了

《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一文:

“春天到了,百花競放,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走了十二年了,離開了我們,他不再回來了。”

她守着他最愛的海棠花

守着他們倆的家

守着他們倆的愛情

兩份遺囑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1982年

鄧穎超先後寫了兩份遺囑

将自己的後事和遺物作了安排

第一份遺囑寫于1982年6月17日

是在1978年7月1日

寫給黨中央的一封信的基礎上

重抄并作了補充

遺囑在鄧穎超逝世後

于1992年7月12日

在人民日報全文公布

主要内容為:

1.遺體解剖後火化2.骨灰不保留,撒掉3.不搞遺體告别4.不開追悼會5.所住房舍及原同周恩來共住房舍為全民所有,交公使用,不搞故居和紀念6.對周恩來的親屬,侄兒女輩,勿以因周恩來的關系或以對周恩來的感情出發,不依據組織原則和紀律給予照顧安排7.公布以上要求,作為其已逝世的消息

鄧穎超認為

“共産黨員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

所作(做)的工作和職務

也都是黨和人民決定的”

她以自己

“從未以我的關系

提出任何要求和照顧”的遠房侄子為例

特意在遺囑中提及

要正确對待

自己和周恩來的後輩及親屬

以端正黨風

并表示

“這是周恩來同志生前一貫執行的”

也是她“堅決支援的”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此外

作為一位唯物主義者

鄧穎超面對生死也非常豁達

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

她要求自己的後事從簡

反對大辦喪事和在家吊唁

第二份遺囑

寫于1982年11月5日

她委托身邊從業人員組成小組

負責處理她的遺物

主要内容有:

1.在其患病無救時不采取搶救2.未用完的工資,全部交黨費3.和周恩來共住的房子交公處理4.中辦發周恩來的大字理論和曆史書籍,退還原機關,其他圖書出版物交共青團中央酌分給青少年集中閱讀的機關5.個人檔案、來往通訊、文書類檔案、講話、談話錄音、其與周恩來的所有照片,均交中央文獻研究室存儲清理酌處6.可交公的遺物交公或交有關機關使用7.個人遺物、服裝雜件,交配置設定合用的及身邊工作同志、有來往的一部分親屬留念使用

遺囑除再次強調房子交公處理外

鄧穎超将個人所屬

檔案、照片、圖書甚至衣物的處理

都作了細緻安排

鄧穎超的兩份遺囑

既是她向黨和人民交出的答卷

又是一面映照個人品行的鏡子

诠釋了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将終身奉獻給黨和國家的

高尚品格和人生境界

晚年歲月

“春天的後面不是秋

何必為年齡發愁……

人民的事業與世長久

誰的生命與它結合

白發就上不了他的頭”

這是鄧穎超喜愛的詩句

也是她晚年精神風貌的生動寫照

發揮餘熱、為黨分憂

新中國成立前的多年艱苦生活

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繁重工作

使鄧穎超的身體受到嚴重損壞

但當1976年12月

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

增補她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時

鄧穎超仍然服從黨的決定和人民的需要

毅然走上了黨和國家的重要上司崗位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1976年後,鄧穎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四屆、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此後

鄧穎超肩上的擔子開始不斷增多

1978年12月

連任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

副委員長的鄧穎超

參加了具有曆史意義的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被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并被選舉為剛恢複設立的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書記

此後不久

由于她在統戰工作中的人脈和聲望

中央又決定讓她出任新成立的

“中共中央對台工作上司小組”組長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1978年9月8日至17日,中國婦女四大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的2000名婦女代表出席了大會。這次大會上鄧穎超當選為全國婦聯名譽主席并緻開幕詞

據統計

1977年至1981年的五年間

鄧穎超參加各種重要會議

出國通路、接待外賓、看望同志

高達1612次

除去生病住院的192天以外

她幾乎每天都在緊張、繁忙地工作着

就在黨和人民需要她

做更多工作的時候

鄧穎超的健康出了問題

1980年6月、1981年7月

鄧穎超連續有兩次摔跤

雖然經過與病痛頑強鬥争

終于恢複了健康

但遺留問題對行動已形成妨礙

1981年底

鄧穎超又患病

先後經曆兩次大手術

1982年9月召開的

黨的十二次代表大會和

随後召開的十二屆一中全會

鄧穎超又繼續當選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983年6月

鄧穎超又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第六屆全國委員會主席

為了能夠擔負起黨中央托付的重任

鄧穎超堅持鍛煉身體

終于使自己身體的各種功能逐漸恢複

擔任全國政協主席時

鄧穎超已經79歲高齡

但身兼數職的她隻要身體許可

仍然堅持出席

中央會議、人大和政協會議

1988年4月

全國政協主席一職任期屆滿後

鄧穎超正式離職休養

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以後

鄧穎超的奉獻精神依舊沒有減退

她關心國家的改革開放事業

惦記一切為祖國的建設事業

努力奮鬥的人們

1992年7月1日

就在她逝世前的20天前

鄧穎超在《人民日報》上發表

《慶祝黨的生日,加快改革開放》一文

總結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

審視國際風雲的變幻

囑托各條戰線上的共産黨員

充分發揮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建設強國而努力奮鬥!

嚴以律己、廉潔奉公

黨風建設一直是

黨的建設的關鍵問題

鄧穎超是實踐和發揚

黨的作風的優秀楷模

她始終堅持黨性原則

襟懷坦白,廉潔奉公

原中顧委秘書長榮高棠曾評價她:

“她的一生都是為黨

沒有私心、不計名利”

鄧穎超在生活上

對自己要求很嚴格

吃飯都很簡單

經常叮囑廚師不要浪費

她規定自己的食譜

每頓飯一葷、一素、一湯

最多加一個小菜

從業人員知道她的身體不太好

從健康的需要考慮

提出意見讓她吃得好一點

但鄧穎超總是說:

“我吃得夠好的啦,老百姓吃什麼?

你們不要忘記

還有少數老百姓生活不太好

有極少數人溫飽問題還未解決

想想他們,我的生活夠好的了

你們的心意我了解

但你們也得了解我的心情才行”

鄧穎超的衣着也是如此

衣服總是補了又補

從業人員都看不過去了

她卻說:

“穿在裡面怕什麼,别人也看不見”

當從業人員告訴她說: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準普遍提高了

像這樣破的襯褲連我們也不穿了”

她卻堅持說:

“你們不穿我穿

生活好了,也不能鋪張浪費

還得提倡勤儉節約、艱苦樸素”

1977年開始

鄧穎超出國通路

她就交代,不用公款制備服裝

用她在國内穿的衣服就行

甚至有些在國内穿的衣服

是用周總理的舊衣服改的

她說:

“穿在身上也看不出來”

有些衣服扣眼壞了

她就讓從業人員再縫縫

後來連續出國

在從業人員說服下

她才終于同意做衣服了

卻再三交代不許用公家的錢

她說:

“這也是為國家省點錢

這對國家、個人都有好處”

中央有關報告稿征求意見時

鄧穎超隻要看到裡面

沒有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内容

就總是提出要加上

她認為

黨的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

一定不能丢掉,這是根本

1976年12月

鄧穎超當選為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後

有人提出要為她換車

她說:

“我對我的司機和其他幾個從業人員

做工作,不要換車”

十一屆三中全會她被增補為

政治局委員後

又有人建議要給她增加秘書、警衛員

當時鄧穎超隻有四個從業人員

(秘書、服務員、司機、廚師)

鄧穎超對他們說:

“我還要堅持原來的那樣

一切待遇不變

我們一切照舊啊!”

對此,鄧穎超經常說:

“職位變了

隻是加重了我對人民服務的任務

加重了我的責任

在我們黨内也好,政府機關也好

隻是分工不同,承擔的任務不同

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

隻是責任輕重大小的不同”

西花廳的主人走了院子裡的海棠花依然開着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鄧穎超生前再三交代

身邊的從業人員:

“我死後

你們一定要保證給我穿上

平時穿過的那套舊衣服

用恩來用過的骨灰盒裝我的骨灰

骨灰盒隻是一個形式

骨灰撒掉了,骨灰盒就沒用了

如果再買新的太浪費

有一個就行

這也是為國家節約一點錢”

1992年7月11日早晨

鄧穎超陷入昏迷

她沒有再醒來,享年88歲

鄧穎超逝世後

遵照鄧穎超的遺願

從業人員取出儲存了16年的那套舊西裝

和同志們一起

流着眼淚,把西裝縫補好

然後,仔細擦拭了精心儲存了

16年的周恩來的骨灰盒

鄧穎超就是穿着這套舊西裝

用總理的骨灰盒而去的

1992年7月18日

按照鄧穎超的遺願

她的骨灰撒入天津海河

海棠花又開了

西花廳的主人

卻永遠不會再來

鄧奶奶,我們想您了!

30年前,鄧穎超赴周恩來之約:合用一個骨灰盒,骨灰撒向祖國同片江河……

來源:共青團中央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