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剛剛過了一周時間,這個星球上已經發生了太多讓人錯愕的事情,6日,前一天還在奈及利亞舉辦的21屆石油天然氣會議上講話的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多突然去世,7日英國首相約翰遜辭職,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街頭演講遇槍擊身亡。新冠病毒繼續變異疫情再次在歐洲、南美等多地爆發,我們國内疫情形勢也仍然不太平。非常時期,經濟衰退擔憂籠罩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出現了恐慌性大跌,油價也在過去一周出現了劇烈的波動,2天時間暴跌16美元,這種暴跌幾乎讓油價一夜變天,油價的牛市格局迎來今年最大的挑戰,市場信心遭到沉重打擊,牛市面臨被終結的風險。不過随後EIA的周度資料顯示美國成品油市場需求仍然較為旺盛,這讓市場情緒回穩,油價又在關鍵支撐區域止跌反彈收複了部分跌幅。油價出現如此劇烈的波動的同時,華爾街出現了花旗和摩根大通為代表的多空陣營極端觀點的碰撞,一方面花旗分析師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受經濟衰退影響,油價在年底前可能跌至65美元/桶,到2023年底或降至45美元/桶。摩根大通分析師則警告說,如果美國和歐洲的制裁促使俄羅斯實施報複性減産,全球油價可能會達到每桶380美元,之是以出現這樣的局面顯然是因為目前原油市場的上空籠罩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6月中旬開始的這輪大宗商品全線大跌行情不同于去年10月的大級别調整,此次大宗商品回落背景是全球經濟面臨高通脹壓力,全球流動性收緊和經濟衰退擔憂主導了宏觀層面大類資産的配置思路,股市、大宗商品市場進入擠泡沫階段,不管是從風險管理還是對沖角度,資金都在減少多頭配置同時,加大對大宗商品的做空力度,可以看到國内商品期貨持倉量不斷重新整理曆史記錄,截至7月5當周WTI原油期貨投機性淨多頭頭寸削減40598手至195557手,洲際交易所ICE資料顯示上周布倫特原油期貨投機性淨多頭頭寸減少54197至143002手。SC原油也在近期油價暴跌過程持倉量有所放大,而成交量更是重新整理了曆史記錄。油價原有的強勢格局已經出現松動,月差結構仍然較為強勢,絕對價也守住了高位區間下沿,最大的變化是成品油市場降溫明顯,裂解差從高位大幅回落,仍遠高于曆史同期表現。展望後期就如我們在半年報中提到的,随着多空消息的此消彼長,三季度大機率會成為油價的一個轉勢階段。
需求隐憂暫緩,供需演繹仍是關注焦點
油價能從125美元的高位到7月一度跌破100美元關口,這樣的表現背後與6月底EIA資料汽柴油消費明顯下滑同時累庫超預期有很大關系,這也讓美國汽油從6月高點一度下跌超25%,遠超原油市場跌幅,這也讓歐美成品油裂解利潤大幅收縮。要知道4月底之後油價的這一輪上攻行情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歐美成品油價格因為供應緊張而出現大幅上漲的帶動,考慮到成品油市場需求明顯有受到高油價抑制迹象,如果後續資料進一步證明這一現象,市場擔心從需求端推動油價上行引擎就此失速。是以市場開始高度關注需求端的表現,投資者擔心原本全球經濟衰退前景不容樂觀,如果高油價再進一步抑制燃料需求,那油價很可能就會形成轉勢。而好在本周EIA資料暫時緩解了這一擔心,資料顯示美國截至7月1日當周EIA汽油庫存實際公布減少249.7萬桶,預期減少105萬桶,精煉油庫存實際公布減少126.6萬桶,預期增加100萬桶。而之前出現了大幅回落的美國汽柴油消費資料,雖然同比仍是有所下降,但與上周環比回升明顯,這也緩解了需求被抑制的擔憂。這也大大了本周超預期的823萬桶的原油庫存累積帶來的利空沖擊,原本分析師預計減少155萬桶。庫存增加大一方面是因為原油淨進口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因為繼續向市場投放了近600萬桶戰略原油。油價在庫存資料之後仍然有較強勢表現,與成品油需求好轉改善市場預期有很大關系。
原油市場供應層面在過去一周也出現過包括挪威石油産業勞工罷工,OPEC産量減少,利比亞原油産量持續不穩定,裡海管道聯盟(CPC)可能出現的石油供應中斷,俄羅斯法院已公布裁決,要求該聯盟暫停營運30天等,市場也一度以此來炒作供應端脆弱,但最終還是被宏觀層面全球經濟衰退前景抑制燃料需求的擔憂壓制,油價也是以出現了大幅下挫的表現。不過接下來7月中旬拜登會見海灣地區上司人将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雖然此前拜登強調此行并不是專門去要求沙特增産,但還是會在合适時機與沙特國王及其團隊見面,希望會談時讨論“能源安全”問題;美國正在探索與中東國家整合防空系統,以“應對伊朗日益增長的威脅”;與沙特王儲首次會晤,如果美國和沙特關系重新緩和,沙特或轉為支援增産助力拜登政府控制通脹壓力,這是後續需要關注的影響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全球疫情再次擡頭,雖然目前各國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應對疫情将對經濟沖擊降到最低的經驗,但是疫情還是多少會影響到經濟恢複,影響到對大宗商品市場的需求,這對油價來說也不是好消息。中國在今年4月之後的疫情高發階段國内成品油消費大幅下滑,原油加工量出現斷崖式下降,時間已經進入7月,原油加工量仍遠低于正常水準,這也意味着中國原油消費恢複緩慢,而近期國内多地又零星爆發疫情,給恢複程序又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經濟衰退壓力VS美聯儲收緊步伐
中原標準時間周五(7月8日),美國勞工局公布6月非農資料顯示非農就業人數增加37.20萬,5月份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從39萬人下調至38.4萬人;4月份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從43.6萬人下調至36.8萬人。美國就業資料又一個強勁增長,進一步凸顯出就業市場的韌性與經濟前景的黯淡形成鮮明對比。彭博分析師稱6月非農這對白宮來說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因為他們想要展示持續的就業增長和持續的工資增長是一件好事。但另一方面,在沒有出現一定放緩的情況下,通脹增加了通脹壓力——通脹無疑是美國家庭最擔心的問題。
非農就業報告鞏固了美聯儲7月将加息75個基點的觀點,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John Williams表示,通貨膨脹“高得離譜”,是對經濟的最大威脅,決策者“堅定緻力于”讓通脹率回到2%的目标水準,加息速度将取決于經濟形勢。美聯儲6月升息75基點“是從疫情初期非常寬松的貨币政策立場快速轉向的關鍵一步”;在确定未來加息的速度和幅度時,我們将密切關注經濟狀況,探查金融環境收緊對經濟的影響,及通脹,通脹預期和經濟前景的變化情況。我們将依賴于資料,并保持靈活性;
因為高通脹壓力下全球央行加息步伐提速,導緻流動性收緊及對經濟層面帶來的壓力是導緻看多資金撤離大宗商品市場的重要原因,而最新一期的非農資料超預期加大了美聯儲繼續大幅加息預期,這對大宗商品市場來說不是好消息,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時間進入年中之後,宏觀因素對大宗商品的影響力度逐漸變大,這推動了越來越多的商品終結牛市進入技術性低迷的市場。
雖然經濟衰退的擔憂已經讓越來越多的大宗商品進入低迷的市場,但對于原油來說毫無疑問仍然是當下大宗商品中表現最為抗跌的品種,雖然驚險的暴跌行情一度也引發市場恐慌,迫使投機多頭離場避險,但目前油價仍面臨衆多的不确定性,是以才會出現極端的多空觀點。通過上半年我們跟蹤地緣因素對油價的影響來看,很多預期對油價的影響都是反應過度了,下半年對于脆弱的供應端,能源危機炒作估計還是會有,但從宏觀角度和高油價背景下供需的強弱轉換這是大勢,油價在大波動中逐漸完成築頂然後重心逐漸下移仍是比較大機率,隻是在節奏上對于投資者來說仍是考驗,需注意節奏把握。
本文源自能源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