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人口日 | 80億倒計時

作者:蓋茨基金會

據聯合國最新預測,未來人口增長量的一半以上将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這會造就年輕的非洲大陸,但也可能加劇該地區的貧困和不平等。

人口是個動态發展的領域。近年來,各國和各大洲的出生率和人口軌迹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然而,全球人口依然保持着每年8000多萬的增長,如果不采取行動,本世紀餘下的時間裡,人口仍将持續增長。而人口的快速增長及其原因,将對實作可持續發展目标構成重大障礙,特别是在消除饑餓和貧困、實作性别平等以及改善健康和教育等方面。

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目前世界人口:7,951,913,200(這個數字每秒都在增長,該數字截至到7月9日上午9點)

世界人口日 | 80億倒計時

■ 1050年以來的人口增長 / 聯合國

直到拿破侖時代,地球上任何一個時間點的人口數量都不到10億。二戰以來,每12至15年,世界人口就會增加10個億。今天的世界人口是1970年的兩倍多。

我們将去向何方

世界人口日 | 80億倒計時

■ 聯合國人口預測,至2100年(确定範圍95%) / 2019聯合國資料

世界人口日 | 80億倒計時

■ 綠:+半個孩子;藍:中位預測;黃:-半個孩子 / 2019聯合國資料

聯合國每兩年就會對未來人口的增長進行一次預測。據最新預測,在中等程度的增長情況下(也是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達到97億,2100年為109億。因為很多因素都會影響人口增長,是以聯合國會根據不同的假設條件給出一個預測範圍。在95%的确定範圍内,2100年人口預測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間的差距幾近40億——超過我們今天人口的一半。

上面第二張圖顯示的情況是:假設平均每兩個家庭,就有一個比中位預測少一個或多一個孩子,那麼在這三種條件下的人口将會如何變化。

這表明,家庭規模的微小變化就會導緻總人口的巨大差異。如果能實作出生嬰兒的适度減少,到2100年就會減少30多億人——世界總人口也将低于今天的數量。

人口增長将發生在哪裡

世界人口日 | 80億倒計時

■ 各大洲人口增長預測2020-2100 / 2019年聯合國資料

世界人口日 | 80億倒計時

■ 人口最多的國家2020-2100 / 2019年聯合國資料

● 到2050年,9個國家将占預計人口增長量的一半以上:印度、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坦尚尼亞、印度尼西亞、埃及和美國。

● 預計到2027年左右,印度将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 預計到2050年,将有55個國家出現人口減少的情況。

(2019年聯合國人口基金提供的資料)

人口的快速增長及其原因,将對實作可持續發展目标構成重大障礙,特别是在消除饑餓和貧困、實作性别平等以及改善健康和教育等方面。貧困也是人口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和預測因素。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國家”的總人口預計将從2020年的略高于10億增長至2050年的17.6億。

在本世紀剩餘的時間裡,世界人口增長量的一半以上将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雖然世界總體生育率(即每名婦女的平均生育子女數)在下降,但大多數非洲國家的生育率仍然很高(原因見下文“降低生育率”)。由于高生育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非常年輕:60%的人口不到25歲。這意味着許多人正進入育齡期。同時,得益于獲得醫療保健機會的改善,預期壽命在增加,兒童死亡率在下降,這也意味着現在有更多“幾世同堂”的家庭出現。

對不同大陸和國家人口的預測,已将未來移民的情況納入考量,但這個因素具有非常高的偶然性。此外,氣候變化、貧困和人口本身的壓力也将導緻全球人口高度流動,非洲可能成為最大的移民來源。

不平等的影響

看這些數字,重要的是記住一點:雖然全球南方的人口增長率最高,全球北方大部分地區的人口增長率較低,但世界上最富裕地區的消費、資源利用和碳排放都要高得多。這意味着富裕國家中的每個個體對全球環境的影響,遠遠高于貧困國家——富裕國家的家庭規模和整體人口影響也更大。

世界人口日 | 80億倒計時

■ 2017年消費帶來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

生育率和人口

世界人口日 | 80億倒計時

■ 人口最多的國家的生育率

“總生育率”(TFR,Total Fertility Rate),指每個婦女一生的生育量,這個資料表明了家庭規模的變化情況。TFR達到2.1時,被稱為“替代率”(replacement rate),該國人口最終會趨于穩定。

聯合國對全球TFR的最新估計略低于2.5(盡管最近的估計為2.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TFR最高:4.6

現在,全球近一半人口生活在TFR低于2.1的國家或地區。

全球範圍内的生育率預計都将下降,到2050年,沒有一個國家的生育率将超過每名婦女生育5個孩子。

人口還受到死亡率、淨移民和育齡人口比例的影響。生育率低于更替水準的國家的人口往往會在一段時期内繼續經曆自然增長(出生數減死亡數)。特别是在最近出生率很高的地方,當這一時期出生的嬰兒進入育齡時,他們就會增加家庭數量,即使他們的家庭規模小于上一代人。這被稱為“人口動量”(demographic momentum),意味着生育率變化的影響通常需要幾十年才能反映在人口之中。

移民的影響

由于淨移民為正值,許多替代率低的國家人口也在增長。移民進口大于移民出口時,就會直接增加人口,同時也會增加出生率。這通常是因為移民更多是處于工作年齡的年輕人,是以比現有人口的平均水準更有可能生孩子,而且在某些情況下,他們更可能來自注重生育和家庭規模較大的國家或文化。

在淨移民為負值的國家,他們的人口正在減少,或者增長速度低于他們應有的速度。如果離開的人處于育齡期(通常情況就是如此),這會導緻該國生育率進一步下降。在某些情況下,這類國家的生育率本來就很低了(如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

降低的生育率

世界人口日 | 80億倒計時

■ 1960-2015的生育率

世界人口日 | 80億倒計時

■ 有效的國家計劃生育政策

目前,開發中國家有2億多婦女的自主計劃生育需求尚未得到滿足,這意味着雖然她們不想懷孕,卻沒使用避孕方法。古特馬赫研究所發表的研究表明,這通常是因為她們無法獲得避孕工具,但更常見的原因是錯誤資訊的誤導或擔心副作用。還有近四分之一的情況是因為其男性伴侶或與她們關系密切的人,反對她們使用避孕工具。避孕措施的提供必須伴之以教育、支援和女性解放才能奏效。

避孕措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理想的家庭規模。宗教、文化和社會,以及經濟和政治因素都在這其中發揮了作用。在無法靠國家養活的地方,人們往往追求大的家庭來確定有人給他們養老。在兒童死亡率仍然很高的地方,人們也希望多生孩子。在這些地方,婦女和女童的“價值”可能通過生育子女的數量評價,重視大家庭的傳統往往内化了。

本文編譯自英國公益組織Population Matters的官網文章《人口問題》(Population:the number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