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永明:略談略談

作者:啟明星在閃耀
胡永明:略談略談

詩人、作家、學者胡永明

略談略談

胡永明

我想,許多人看了我這篇文章的題目《略談略談》都會覺得有問題吧。所謂略談,就是簡明扼要地談論問題并表明自己的觀點。略談與略談連用,不是同義重複嗎?其實不然。漢語方塊字很奇妙。《略談略談》就展現着漢語的妙處:略談略談,其實是漢語中的一個簡單句,由被省略的主語“我”+謂語“略談”+賓語“略談”所構成。誰略談?當然是我略談,這是不言自明的,故省去此主語。兩個略談中,前一個略談系動詞作謂語,後一個略談系名詞作賓語,意為對“略談”的略談。有人可能會說,你這不是搞文字遊戲嗎?非也。我要對“略談”作略談自有我的道理。

現在是網絡時代。網絡把全世界聯系起來,網絡的傳播速度是任何交通工具所無法企及的,是以地球上的天涯海角也不再遙遠,地球成為了“小小寰球”的地球村。網絡還造成了資訊大爆炸,一個重要的、敏感的資訊可以很快在局部甚至全世界形成熱點。網絡也打破了報刊的一統天下,讓網媒放射出耀眼的光彩。當然,傳統的紙媒和當代的網媒并存更符合大衆的需求。

我已結緣網媒十多年,在網媒上釋出了數以千計的詩文、圖檔、音頻和視訊,對網媒釋出的及時性、影響力是深有感觸的。如2020年2月21日,《都市頭條》釋出的我的論文《略談我的新韻詩詞和系列韻書——兼議詩歌創作中的“新舊并行”和“求正容變”》閱讀量達11.6萬多;同年5月27日,我在新浪微網誌上釋出的原創詩歌《金澤水庫》閱讀量達1.4萬。又如今年6月30日,我在《今日頭條》《企鵝号》《知乎》《簡書》上釋出了《略談“打赢大上海保衛戰”》,《騰訊新聞》轉發後,閱讀量迅速升至2900多,32條評論彙集了人們的各種心聲,我和此文也因融入大衆關注的上海疫情及其抗疫的熱點而被加熱了(同年7月3日,《網易新聞》又轉發了此文)。我在報刊上也發表過一些詩文,如《組織人事報》2016年4月26日發表了我創作的新風詩《贊公務用車改革》和《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2019年第10期發表了我撰寫的報告文學《德文雙馨吳歡章》等等,其中《組織人事報》印着“走進中南海的黨建權威報紙 全國第一張組織人事專業報”,《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是全國報告文學國家級的權威刊物,但在這些紙媒上發表的詩文究竟有多少人閱讀過,讀者又有何評論,我是全然無從得知的。而網媒上釋出的詩文和視訊等閱讀量、評論、點贊等等都是即時更新、一目了然的。特别是《今日頭條》還有“展現”(即平台推薦數)。如今年6月4日,我在《今日頭條》釋出的“昨夜,我和妻子自3月9日離開上海市區家因疫情被封在郊區家近90天後終于回到市區家……”這則微頭條迄今已被平台展現8042、讀者閱讀1119并有6個點贊。

我現在注冊的網媒主要有《中國作家網》《中國詩歌網》《中華詩歌網》《今日頭條》《百家号》《企鵝号》《360doc個人圖書館》《知乎》《簡書》《部落格網》《新浪微網誌》《百度貼吧》和《抖音号》《西瓜視訊》(排名不論先後)等十多個,都是很好的平台(而非我釋出的,釋出我作品的其他平台如《人民日報》網絡版、《台灣好報》和《新看點網》《中詩網》《詞曲網》等更多)。其中《今日頭條》有“問答”,《知乎》有“提問”和“回答”,而且每天都會主動發問題給我邀請回答,不少是我感興趣并樂于參加讨論的問題。如“你說一個人活在這世上的意義是什麼?”“人的一生到底該追求什麼?”“自由和生存哪個更重要?”“人的孤獨,其本質源于哪兒?”“為什麼我覺得周圍沒有人婚姻是幸福的?”“為什麼現在社會呈現一種傾向,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如果有一天你老了,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人生在世,最後什麼是你的” “看書的本質是什麼?”“我努力讀書是為了什麼?”“你認為什麼是詩?”“寫詩就一定要在意格式嗎”“不明白用新韻有何不妥有何鄙賤之處?”和“分享你的今日感悟”等等。這就觸發了我的許多思考,想來給網友們提供可資參考的回答。

我認為自己原來的寫作範圍還是比較廣泛的,有工作以後的公文寫作、論文寫作和新聞寫作,有從小開始的詩歌創作和業餘時間、退休以後的評論文章、報告文學等寫作。對于網友們提出的一些問題,我開始時隻是簡單寫個回答發在問題下面。但許多問題并非寥寥幾句就能講清楚的,如“寫詩就一定要在意格式嗎”等等。這樣,我漸漸就把簡單的回答寫成了雜文來釋出。這些雜文開始時的标題是并不統一的,後來我覺得還是把這類雜文在标題之前冠以“略談”來形成系列更好些。等“略談”系列雜文寫多了,我可以收集起來彙編成冊,以《感想略談錄》或《略談現實生活中的人情事理》等為書名,出版一本我的雜文集。

我退休以後,主要是圍繞從小結緣的詩歌來推進我的事業的,創作詩歌,撰寫詩論、詩評文章,創新編著我已出版的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系列詩歌韻書《通用規範漢字詩聲韻》的更新版等等。原來雖然喜歡閱讀魯迅等名家雜文,但并未想過自己要寫雜文,更沒有要出版自己雜文集的想法。現在,自己居然被《今日頭條》《知乎》等平台和網友們所觸動、感動和推動,寫起了“略談”系列雜文,并打算出版以“略談”為書名的雜文集了。

我想,這就是我今天想要略談的“略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