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位老兵的三次“轉身”

作者:大江網

16歲參軍入伍,赴北韓參加抗美援朝戰争;1958年退伍轉業,放棄“鐵飯碗”回鄉擔任村支書;卸任後,在缺少教師的村小講台上默默奉獻……

作為一名抗美援朝的老英雄、老黨員,廖學經用三次角色轉變,交出了一份與衆不同的人生答卷。

貫穿廖學經一生的,是從未改變過的共産黨員的鮮亮“底色”。每一次的身份轉換,都更加擦亮了他作為一名黨員展現出的理想信念的政治底色、勤勉敬業的奉獻底色和幹淨擔當的清廉底色。初心引領着廖學經用一生在踐行着共産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文/圖 新法制報首席記者吳強

老人摩挲着一枚枚勳章,思緒也被拉回到從前……

88歲老黨員 退休不褪色

“他這一輩子就是愛較勁。”7月5日,廖學經的妻子鄧建秀談起丈夫時這樣說道,廖學經則坐在一旁滿臉笑意。

這位已經88歲的老人婉拒了兒女的照顧,如今和妻子一起生活。知道記者要來采訪後,他提前安放好待客的大圓桌,幾經擦拭才真誠地請記者坐下。

整潔的白襯衣,這是廖學經待客時常穿的,襯衣紐扣嚴謹地系到領口。老人的脊背雖然有些彎了,但腰闆卻挺得筆直,說起話來輕柔而不失沉穩。

廖學經是一名榮譽累累的老兵,可在他的家裡卻很難見到這些印證他光榮事迹的物件。廖學經很少講戰場上的事,他把各種榮譽證書和舊時的照片都收進了自己的卧房。

廖學經上過戰場,幹過民兵連長、村黨支部書記,後來甚至當上了村小的民辦教師,“兜兜轉轉的,全是為别人考慮”。

今年“七一”,迎來了中國共産黨101歲生日,廖學經受邀到小松鎮江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講課。作為國家由弱變強的一名見證者,這是他退休以來一直在做的,“講講我們國家經曆的故事,可以讓人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廖學經從房間裡取出了一套軍裝,軍裝上挂滿了記錄他英勇作戰的紀念勳章,“這是中朝友誼勳章、抗美援朝紀念章,上面有北韓字……”

老人摩挲着一枚枚勳章,思緒也被拉回到那段戰争歲月。

去抗美援朝 經曆上百次戰鬥

1950年,剛滿16歲的廖學經志願參軍,成為石城縣大隊三連的一名通信員。

北韓戰争爆發後,他第一時間向連隊請戰,在1952年被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21軍61師183團。其所在部隊駐紮北韓“三八線”一帶,負責全團的炮火打擊任務。

初入北韓戰場,廖學經所在的炮兵營負責炮擊敵方陣地,支援部隊争奪高地。當時,他所在的陣地就是北韓中線的門戶五聖山,那一帶山勢險峻,懸崖峭壁随處可見,敵機就在頭頂盤旋轟炸,廖學經和戰友頂着炮火在後方和陣地間來往。

上甘嶺戰役打響後,高地争奪戰趨近白熱化。那是一場無比慘烈的戰争,美軍調集大炮、飛機,對志願軍所在陣地肆意傾瀉炮彈,陣地山頭被削低了兩米,整個上甘嶺成了一片焦土。

1953年3月,183團在“三八線”附近與敵軍發生遭遇戰。雙方激戰數小時後,全團兵力不足,前沿陣地武器彈藥輸送受阻。緊急時刻,廖學經所在的隊伍臨時承擔起運輸任務,來往穿梭于前線,他是以親眼見到了許多戰友沖入敵陣的決絕與悲壯……

“那個時候,部隊裡的黨員幹部永遠是帶頭沖在最前面的。”廖學經說到這裡有些動容。

為保障前線彈藥充足,廖學經與戰友一刻不歇,在後方和陣地間來回數十趟。在一次運輸彈藥的過程中,敵人的子彈從他的後背右側打進腹部,擊穿了胃髒,血流不止,可他還是堅持把彈藥送到了指定火力點。

随後,他被戰友緊急送往後方搶救。休養3個月後,傷未痊愈的廖學經又傳回炮兵營繼續戰鬥,直至随部隊回國,才将身體内的子彈碎片完全取出。

在北韓戰争中,廖學經經曆大小戰鬥上百次,被炮彈炸傷、子彈打傷十餘處。他身體上留下的一道道傷疤,仿佛一枚又一枚無法磨滅的“軍功章”。

在1956年,廖學經光榮入黨,完成了一直以來的心願。

廖學經的床頭擺着一張與戰友們的合影,他說照片裡那些“最可愛的人”大多已經不在了。“比起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友,我這點傷算不了什麼。”

放棄“鐵飯碗” 回鄉帶領村民緻富

1958年11月,随部隊回國的廖學經,複員轉業到山西一家建築公司工作,工資待遇較好。

“我當時也去了山西,被安置配置設定了工作,大兒子就是在山西出生的。”鄧建秀告訴記者,安穩的生活還沒過上幾年,廖學經就開始“待不住”了。

自參加抗美援朝以來,廖學經還未回過家鄉。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描寫農村生産建設的報道,其中的場景,讓他不禁想起了石城縣小松鎮江口村。在他的印象裡,老家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村民的生活并不富裕。

1962年,廖學經以“水土不服”“思念親人”等理由,向機關提出辭職,放棄當時的“鐵飯碗”,帶着妻兒毅然傳回了石城。

當時的江口村,有3個村小組的群衆出行得走山路,翻山越嶺危險不說,種糧運糧也費力氣。于是,廖學經動起了修路的念頭。可大家那時連吃飽飯的問題都尚未解決,修路需要的資金和勞工就更不知道從哪裡找。

江口村村民廖學海記得,有一年夏天,田裡的稻谷還沒成熟,可大家都到了等米下鍋的境地。就在大家都發愁的時候,廖學經站了出來,硬着頭皮去隔壁鄉鎮幫大家借糧食,解決了當時的吃飯問題。他也借此獲得廣大村民的認同,為後來的修路打下了基礎。

1963年,廖學經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開始組織村民義務投工投勞,每天起早貪黑,終于修通了一條能夠容納手扶拖拉機通過的土路,讓各個村小組與外界連通起來。

在修通了路後,廖學經開始利用當地的山林資源,動員大家進山種油茶,還組織村民開辦手工粉幹廠、家禽養殖場、榨油工坊等村辦企業。直到現在,油茶依然是小松鎮的特色産業。

江口村現任村支書廖學銮說起村裡現在的經濟發展,對廖學經當年的遠見佩服不已,“我們村現在人均集體年收入達3萬多元,位居全鎮前列,這離不開以前打下的良好基礎”。

卸任村支書 成為“廖老師”

1971年,卸任村支書後,廖學經沒有閑着,自薦成為江口村國小的一名民辦教師。那時的民辦教師課程多、收入少,很多人都勸廖學經再考慮考慮,可是他沒聽勸,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講台。

“他每次都是最早去學校的那個。”廖學經的兒子廖新平記得,有一陣子家裡正在蓋新房,但父親依然是早出晚歸,家中的事根本就顧不上,全靠母親一個人操持。“一開始我們也不了解,後來常常聽父親的學生講起從前的故事,漸漸地我們也都非常敬佩他。”

當時的農村教育很薄弱,有些學生開學還在學校,不久後就沒了蹤影。廖學經看不下去,在白天為學生上完課後,晚上還要去沒來上課的學生家中,給家長做說服,防止學生辍學。

廖學經的學生廖賢富現在也在家鄉工作,他一直念着廖老師對學生們的照顧。廖賢富讀書時家裡窮,要緩繳學費,等來年家裡賣了稻谷再到學校補齊。然而,貧困的學生不少,很多時候學校也很為難。“學校催收學費的時候,廖老師就會用自己的工資替貧困學生先墊上。到來年,有的學生家裡還是沒錢,最後就這樣不了了之,老師也不氣不惱。”

當時民辦教師的待遇很低,隻發放少許工分,與廖學經同批進入學校的民辦教師,很多人沒幹多久都相繼辭職,而廖學經卻堅持了18年。

“現在到處都是柏油馬路,家家戶戶都有小轎車,學校裡的老師都是大學生。”說起現在村民的生活,廖學經感慨萬千。鎮裡每年的新兵入伍歡送儀式,他都會去給即将踏入兵營的新兵上一堂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課。每當鎮、村黨組織的工作需要動員和支援時,他總會主動到現場,以老黨員的身份帶頭支援。

“廖老師的一生,非常具有傳奇色彩,他把名利看得很輕,他看重的,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無私奉獻、清正廉潔的黨員品質。”廖學經的學生廖成輝曾擔任過小松鎮的鎮長,他覺得自己的這位老師,幾十年來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共産黨員的使命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