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A.5掀起新一波感染潮,美專家:迄今為止最糟糕的變異株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劉棟

7月6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公布的全球新冠疫情周報顯示,全球新冠病例數連續第四周增加,達到自今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準,病例數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傳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奧密克戎BA.4和BA.5變異株引發了全球新一波感染浪潮。

截至7月3日,世衛組織獲得的全球新冠病毒基因測序樣本統計顯示,BA.4和BA.5變異株的比例持續增加,其中BA.5增長更快,已在83個國家被檢測到,在所有樣本中占52%(上周為37%) ,與此同時BA.4占12%(上周為11%)。目前,BA.5已經取代BA.2成為全球主要毒株。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估計,截至7月2日,BA.4和BA.5已占美國現有新冠病例的70%。其中,BA.5就占53.6%。

世衛組織表示,BA.4和BA.5變異株的比例還在不斷上升,這與其有極強的傳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有關,尤其是它們擅長逃避疫苗接種和既往感染産生的免疫力。

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轉化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所長埃裡克 · 托波爾(Eric Topol)是長期關注新冠疫情的醫學專家,他坦言: “BA.5是我們迄今所見過的變異株中最糟糕的版本。它使已經廣泛存在的免疫逃逸達到新的水準,并且增強了感染性,遠遠超出了我們此前所見到的奧密克戎變異株。”

BA.5掀起新一波感染潮,美專家:迄今為止最糟糕的變異株

全球疫情再一次擡頭

為何BA.5最糟糕?

這或許是新冠病毒進化史中的又一次重大突變:BA.5突變獲得的更強免疫逃逸能力使其成為新的全球“毒株霸主”,而上一次如此重大的突變是去年11月出現的奧密克戎BA.1,其在随後幾個月裡替代了德爾塔變異株,在全球掀起了一波疫情巨浪。

托波爾在公開發表在研究所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中将BA.5稱為“迄今最糟糕”的新冠突變株,并解釋稱主要是基于BA.5遠超“前輩”的免疫逃逸能力和毫不遜色的内在傳播能力。

首先是從遺傳距離上來看,托波爾指出,在新冠病毒的演化路線上,BA.4/5是在BA.2的基礎上進化而來的;而BA.2卻并不是直接來源于BA.1。

BA.5掀起新一波感染潮,美專家:迄今為止最糟糕的變異株

奧密克戎BA.5遺傳進化距離

是以,BA.4/5對BA.1感染者的血清也有很強的免疫逃逸。這意味着此前感染過BA.1的康複者也很容易再感染。這在BA.4/5和BA.1最早的發現地南非已經得到了印證。

然後是抗原圖譜。新冠病毒S蛋白是人類免疫系統識别并結合的關鍵病毒結構,根據其差異可以描繪新冠病毒突變株的抗原距離。托波爾指出,BA.1已經發生了一次極強的免疫逃逸,BA.4/5在BA.2的基礎上再次發生了極強的免疫逃逸,使得抗原距離原始毒株非常遠。

目前接種的疫苗大都是基于原始毒株和BA.1S蛋白研發的,是以其針對BA.5産生的抗體效果非常低,防護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基于上述原因,BA.4/5對人群中現有的“免疫牆”有着極強的免疫逃避能力,加上其毫不遜色前輩的傳染能力,幾乎肯定将會在全球範圍内引發起新一波的疫情浪潮。

BA.5掀起新一波感染潮,美專家:迄今為止最糟糕的變異株

抗原圖譜顯示奧密克戎BA.5已發生很大漂移

變異正在加速

托波爾指出,現有研究已表明,BA.5與BA.1和BA.2之間的差異遠大于德爾塔、貝塔和伽馬變異株與原始毒株之間的差異。

從原始毒株到德爾塔出現之間有整整一年半的時間,而BA.5在奧密克戎BA.1變異株出現之後不到半年就出現了。這表明病毒變異正越來越快和頻繁。

在BA.5最早出現的南非,BA.5很快成為主導毒株,随後在葡萄牙等歐洲國家快速成為主導毒株。由于BA.5的上升與BA.2的下降在許多國家幾乎同時發生,而不同國家之間BA.2比例不同,是以BA.5的上升經常被掩蓋。

但不僅僅是上述國家出現了BA.4和BA.5的增長ーー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都在發生,而且發生得非常迅速。除了美國,英國7月2日釋出的資料顯示,盡管此前實作了較高程度的“群體免疫”水準,但由于BA.4和BA.5的傳播,上周該國報告的新冠病例确診數激增了30%以上。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BA.5是否更具毒性和緻病性?可否誘發更嚴重的疾病?對此,世衛組織在最新周報中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顯示BA.5會導緻更重或更輕的疾病。

6月28日,南非科學家在預印版開放平台medRxiv釋出了首個BA.4/5感染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文章。研究者将2022年5月1日至21日Omicron BA.4/5流行期間的病例與之前疫情期間經實驗室确診的病例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與BA.1病例相比,BA.4/5病例發生病死/危重症的風險無差别,均低于更早的毒株。

目前的疫苗對BA.4和BA.5的保護力還有多少? 多國政府和科學家們已開始研究和解決這個問題。盡管世衛組織強調應當謹慎下結論,但托波爾表示,考慮到BA.4和BA.5的特性,假使出現疫苗對防止住院和死亡的保護力進一步下降,也并不令人驚訝。

BA.5掀起新一波感染潮,美專家:迄今為止最糟糕的變異株

全球各地的住院率再一次擡高

我們該怎麼辦?

對于BA.4與BA.5蔓延,托波爾的建議是:佩戴高保護力口罩(N95/KN95);保持社交距離;接種疫苗加強針。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檔案,55歲以上人群接種第4劑疫苗,可以在2劑或3劑接種的基礎上将病死風險再降低4倍,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或者願意接種加強針。

另外一個關鍵問題是:面對免疫逃逸能力極強的BA.5,我們要等開發針對BA.5的特異性疫苗嗎?

最大的問題是“時間”。奧密克戎BA.1加強針的研發花了7個多月,其被研發出來的時候,已經是BA.1疫苗已經被BA.5嚴重逃逸的時候。

同樣,現在關注的是BA.5,無人可確定針對BA.5的疫苗被研發出來後,那時的主流毒株會是什麼樣呢?

不過,病毒進化專家白特福特(Trevor Bedford)支援對BA.5疫苗的研發,他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盡管毫無疑問新冠病毒将繼續進化,但新的毒株最大可能是在BA.4/5基礎上進化來,是以針對BA.4/5特異性疫苗的研發既有必要、也有可持續性。

美國疫苗研發公司諾瓦瓦克斯(Novavax)預計,可在今年第四季提供為奧密克戎BA.4和BA.5變異毒株量身定制的新冠疫苗。

另外,托波爾也再次指出:研發口鼻吸入型疫苗對于誘導黏膜免疫,進而在感染之初就阻斷傳播鍊非常關鍵。而這正是我們目前缺乏的。

本期編輯 周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