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公司各有所圖,能否再次掀起元宇宙熱潮?

作者:钛媒體APP
網際網路公司各有所圖,能否再次掀起元宇宙熱潮?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網際網路最前線,作者 | 趙李廣

2021年以來,元宇宙成為網際網路舞台上的焦點,無論是創業公司、遊戲公司、還是網際網路巨頭,隻要與元宇宙産生關聯的項目,都賺足了熱度。

在國内,頭部網際網路企業開始了元宇宙布局,位元組跳動收購重新開機世界和Pixsoul兩款産品,騰訊有遊戲+社交的超級QQ秀,網易有重社交的瑤台,百度的希壤也更強調産品的社交功能。

近日,騰訊将新成立的拓展現實部門(XR)置于互動娛樂事業群,此事業群之前即主要開展網絡遊戲、電競等互動娛樂業務,以遊戲基本盤布局元宇宙,這次成立XR 部門,被看作是進一步建立起騰訊元宇宙的軟硬體基礎。

映客和國美也在近期入局元宇宙,和騰訊布局不同的是,這兩家企業是在探尋新的增長方向。6月15日,“直播第一股”映客宣布映客互娛集團更新為映宇宙,将全面進軍元宇宙,同時,公司英文名也改成了Inkeverse,并布局相關業務産品。

而國美将元宇宙定為最重要戰略,元宇宙項目總負責人已于6月入職,來自職場社交平台脈脈的公開資訊顯示,上述元宇宙項目業務範疇包括元宇宙世界、元宇宙電商、數字人、虛拟偶像、數字藏品等。

映客和國美有一點相似的是,都曾在各自領域占據領先位置,但都在近些年的發展中逐漸掉隊,失去了過往的市場地位。

元宇宙大浪潮下蘊含着新機會已經成為共識,沒落的“大哥”們再來追一波風口,其實也不難了解,畢竟在全新的賽道面前,各家幾乎都處于同一起跑線,在元宇宙裡沖出重圍,要比固守傳統業務更有前景。

但是,各有所圖的公司,能否讓元宇宙的熱潮持續?

元宇宙是虛火還是真火?

人們對元宇宙的認知,還停留在比拼想象力的階段。然而,無論元宇宙是“虛火”還是真火,它都為全世界的網際網路公司營造了講故事的技術。

如今,元宇宙這個技術整合的名詞,對科技公司的吸引力,不亞于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在這個虛拟世界裡,網際網路公司更具優勢重建人類現實世界裡的一切,同時栖身于現實與虛拟的這兩個“平行”世界,網際網路巨頭更是以自身優勢為基礎躬身入局,押注這條關于未來的賽道,在一場科技革命之前,誰也不願意落伍。

騰訊很早就與Roblox達成戰略合作,後來更是直接投資,成為Roblox的股東之一,并在多次會議中提及元宇宙。

百度也沒有放棄元宇宙的試驗田,先是釋出VR産業平台,再是試水強社交APP希壤,大舉元宇宙大旗。

阿裡的入局則顯得比較低調,去年,阿裡成立XR實驗室,探索下一代移動計算平台這件與元宇宙相關的事。

誠然,每一次計算平台的更新都會帶來新的一輪洗牌和機會。以應用作為基礎的移動網際網路成就了以蘋果為首的智能手機時代;4G網絡的發展讓短視訊進入千萬家,成就了抖音的火熱;平台級的演進往往是一系列技術綜合發展的結果。

是以,自從元宇宙概念火熱後,各大網際網路企業都把元宇宙當做很長時間的發展要點。

從國内外網際網路企業的布局來看,不同的企業各有所圖,參與者以自己的方式不斷豐富着“元宇宙”的含義。

但是,聚光燈下的“元宇宙”,也并不見得就是網際網路真正的未來,雖然已經掀起了一波狂歡,但沒有人知道這到底是又一次内容消費革命,還是一場與泡沫的共舞。

畢竟元宇宙産業的打造終歸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通過爆款應用收割一波紅利,而是一場元宇宙擁抱諸多新興技術長跑。

概念發展需要時間

對于網際網路科技企業來說,能講的故事越來越少了,除了元宇宙之外,還有一個更加虛幻的Web 3.0。Web 3.0的核心思想是将生産和所有權交還給參與生态、使用平台的使用者,而不是由網際網路平台或者說控制網際網路平台公司的少數人擁有。

曾經,Web 1.0留下了開放協定,讓今天的網際網路變成了可能,然而,人們在 Web 1.0上大部分時刻是閱讀靜态的網頁,而且大部分網絡是使用 HTTP、SMTP 和 FTP 等“開放協定”建構的。

當Facebook、微網誌、貼吧出現的時候,就預示着Web 1.0的終結,同時催生出Web 2.0,掀起了一波網際網路創新浪潮,網際網路大廠、網際網路創業、網際網路紅利在Web 2.0的基礎上蓬勃發展。在 Web 2.0時代,人們開始建立和釋出自己的内容,積極參與網際網路,而非被動閱讀已經釋出的内容。但是在網際網路上的大部分活動都由大公司組織、變現,而且這些公司也保留了大部分的資金和控制權。

作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設想,Web 3.0更是引得網際網路企業趨之若鹜。因為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再成熟,依然會觸碰到天花闆。在元宇宙和Web 3.0的時代裡,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一樣重要,更為恐怖的事,當實體和現實的鴻溝被打破之後,會催生出一個又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在性質上,Web 3.0将Web 1.0的開放和 Web 2.0 的公衆參與這兩個特點結合在一起。一些 Web 3.0支援者認為,Web 3.0是元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允許使用者創造出不受單個公司的規則束縛的世界。

元宇宙已經讓人暈頭轉向了,那麼,Web 3.0會是一張好餅嗎?從2020年開始,國内廠商陸續加入到Web 3.0闆塊的布局中。IT桔子資料顯示,小米在2020年、2021年和今年1月份連續三年參與3D模組化、遊戲化虛拟空間平台SaaS以及拟⽣命AI技術等Web 3.0概念投資。

除了對互動裝置和遊戲領域的投資,阿裡、騰訊和位元組三大巨頭更是在近年陸續布局NFT與數字藏品領域。

2021年6月,支付寶小程式“鲸探”(原名螞蟻鍊粉絲粒)首發限量版敦煌飛天和九色鹿數字藏品。根據财聯社報道,從支付寶首發NFT數字藏品以來,截止今年1月,通過螞蟻鍊累計發行有46套、237種合計294.5萬份數字藏品,銷售額達到3778.7萬元。

不同于阿裡直接在支付寶小程式中開發NFT數字藏品平台,騰訊選擇的是釋出獨立NFT交易APP。2021年8月,騰訊上線旗下NFT交易軟體“幻核”,首期限量發售300枚“有聲《十三邀》數字藝術收藏品NFT”。

同年10月,位元組跳動旗下TikTok推出首個NFT系列——TikTok Top Moments,TikTok還在《紐約時報》買下整版廣告宣傳“将引入NFT以獎勵内容創作”。

即使巨頭已經開始争相布局Web 3.0,可似乎并沒有人真的告訴大衆“Web 3.0到底是什麼?”事實上,到目前為止,Web3.0的定義在學術上并沒有統一、規範的回答,從業者和投資人也處于“仁者見仁”的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當一個行業無法被明确定義的時候,一方面意味着還具有豐富的想象空間;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行業缺乏标準,亂象叢生。

但是,無論是元宇宙,還是Web 3.0,都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實作的“超前概念”,其發展過程必然是漫長的,需要參與其中的人保持理智,靜待花開。

元宇宙正在迅速崛起

當然,元宇宙不會突然起來,也不會由一家巨頭獨立完成,它會以實體世界為藍本,經過漫長的演化才能拼成完整的宏圖。

如果需求分層、行業分工、技術邏輯這些拼圖沒有嚴絲合縫,那麼元宇宙世界也隻能是天方夜譚。

不可否認的是,無論元宇宙現在是真火還是虛火,它已經在迅速崛起,逐漸打開人類認識自身的全新視角,也許,人類無邊際的想象力真的能創造出一個完全數字化的虛拟世界。

如果那天真的來臨,那就是一個新世界的開端,你我,都将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