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上吹麻灘——段芝堂創始人翟立冬遊記

重上吹麻灘

歲月往悠悠,時光逝水流。

吹麻灘裡事,綽影難永休。

在八歲那年,母親因響應林彪的一聲号令;“把醫療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六二六訓示]。于是北京被拆分了四大醫院,派往全國各個最落後,最貧窮沒有就醫條件的地方。我們随着媽媽被配置設定到了甘肅/臨夏/吹麻灘的偏遠山區。那個年代的人們,中央的号令,軍令如山。沒有抱怨,沒有逃離。即使家屬是文化部部長,也必須放棄崗位陪同前往。毅然放棄了大城市優越的生活。

大家帶着神聖的使命都在準備整物遷移。就這樣把北京的房子留給了北京人民。從此,把我八、九、十歲的童年記憶深深的刻在了那連綿無邊的大山深處~~~。

又踏萬重山

百觀山未老,再見本歸真。

入目深千尺,波湧舊日痕。

因幼童時期夥伴的多次邀請,終于決定踏上曾經回“家”的路。心中五味雜陳,不能自己~~~。

收拾行囊,趕往闊别五十多年的首站--蘭州機場,剛下飛機被夥伴的兒子(某縣長)接去我們曾經居住過的地方。路間遙望窗外,窗外的大山喚醒了我當年的記憶—烙印在心靈深處的銘文。

是以,它遠遠超出了故事的層面,蒙上了一層神秘而使靈魂臣服的光輝。

我們這個站點一共被配置設定了130多戶人家。朦胧記得乘坐的是一列綠皮火車,因座位有限,媽媽把我放在了行李架上,由于暈車,我一直昏睡,不吃不喝。偶爾被大人的驚奇聲和興奮的叫喊聲驚醒。再看站外紅土山,岩石山。紅、灰、黑連成一片,連綿萬裡,峭壁陡立,層巒疊嶂。途經曲曲彎彎,聲明遠播的六盤山時,被皚皚白雪覆寫的山脈所吸引,宛如潔白的聖女一般,聳立雲端,那雄偉壯觀的景象被從未見過的叔叔、阿姨們引得驚歎、呐喊,捧雪入口。卻絲毫沒有去想未來迎接他們的是多麼艱難的挑戰。

轉瞬到了安排我居住的地方,展望周邊俨然天翻地覆,現代化的道路設施和層層疊疊的高樓大廈。居然還有熟悉的萬達身影。北京至此才走了六個小時(當年我們火車走了兩天兩夜,又坐汽車輾轉颠簸行進了八小時,才到達了居住地)。以宇宙大爆炸的速度在發展。心裡禁不住贊歎祖國的強大,現代化的發展程序已經延伸到了每一個大山深處。

重上吹麻灘——段芝堂創始人翟立冬遊記

第二天清晨被幾十年沒有聽過的雞鳴叫醒,回歸自然的本真。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

洗漱餐食之後,坐上等候的轎車,首先來到了我們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在一個奔騰不息的泉水邊,要上三個長長的大慢坡被圍起來的大院。是當地政府給我們特殊建造的一排排磚瓦房(當地老鄉都是泥土房)。眼前的場景已經看不出原貌。不禁讓我想起當年哥哥年僅12歲,為了供給家人洗衣、做飯,澆地他每天要往返大桶擔水無數趟的勞頓,也真是心都疼了。當地方言:“疼着疼着疼地狠-------呀(音拉的越長就代表疼的更加嚴重)” 。

重上吹麻灘——段芝堂創始人翟立冬遊記

滿滿的回憶

曆曆栩如生,習習往日風。

心頭騰百感,如夢影疊升。

當年入駐吹麻灘并安頓後大家開始正常工作,盡管條件艱苦,連一顆糖都買不到的地方,卻絲毫聽不到任何的抱怨。看到的全是大人們臉上洋溢着神聖的使命感和責任。常常半夜來急診随時備戰出征。

媽媽由于會紮針經常挽起褲腿赤腳走泥潭,一走就是幾十裡,回來已是三更天。沒有聽到任何人叫苦喊累,讨要加班費。在她們身上看到了一代人的奉獻精神與醫者仁心的風骨!

大山裡,我們小孩子沒有任何零食可吃,隻有媽媽在看好一個病人後,淳樸的老鄉為了感恩會送一些水果和糧油。我便偷偷的拿出去分給我身邊的小朋友吃。對那時的我們來說簡直是人間仙果。等媽媽想拿出來給哥哥吃的時候,卻看到見底空無一果。于是我被打得“皮開肉綻”。然而打一次我就發一次燒,媽媽也不覺悟,是嚴重傷害到了女兒的自尊。就是這樣也還是沒能抵擋一次接着一次的發生“偷盜事件”。是以大院得一綽号“缺根弦”。 第二天的我依然歡天喜地,又是一片豔陽天。我的媽媽呀,你怎麼就沒有發現你的女兒有多麼大的隐忍之心和博大而寬廣的胸懷啊。

大院人能回北京探親的人很不容易,媽媽好不容易求人千裡萬裡買回來一斤糠果,又怕被我偷去送人,特意鎖在縫紉機的抽屜裡。對我來說天下無難事,于是用改錐伸進去把鎖撬開,還是偷出來分給了所有小朋友(稀少零食啊),小朋友的滿足和歡喜讓我從中體會到了無比的快樂。也正是兒童時期讓我感悟到了“不舍不得,大舎大得”的人生哲理。盡管等着我的又是一頓狂揍。媽媽你沒有看到女兒懂得施舍而大氣的精神品質啊!

偷食品送小朋友也就算了。還跟男孩子玩(我不喜歡女孩不給她糖就不跟我玩的小心思,是以總結出人不能慣啊),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也隻能跟男孩子玩了。男孩子心靈純粹,沒有小的東西。這才是我人生挑戰的開始,他們生理天性勝我一籌。我學會了鬥志鬥勇,跟他們翻牆、爬樹、走峭壁、翻跟頭,練就了一身鋼筋鐵骨。結果玩圍棋我是第一,打乒乓球我是第一,玩百米賽跑也居然第一。練就了一身鐵骨、剛毅、俠肝義膽、頑強不屈的精神。這下更氣壞了媽媽,在極其封建的甘肅小山村,男女授受不親的年代,這可是大逆(他們當地的女孩子是不能上學的)。媽媽也是禦醫後代的大家閨秀,豈能容你。又少不了一頓頓狂揍。全院人稱外号“瘋丫頭”。我相信天道有輪回,也正是摧其體膚的虧欠,日後媽媽的皇家禦友善落到了我的手裡。

也就是這個“瘋丫頭”卻有着媽媽和全大院都沒有看到的經濟思維。利用當地老鄉把鹽水瓶當作“古董”一樣喜愛,我就學會了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易貨”。因為那個時代的地區還沒有貨币交換的意識。我可以用一個瓶子換十個雞蛋,換來了一大抽屜的銅錢(現在也價值連城了)。媽媽一分錢不給我,我就換了雞蛋來賣,買來我最最喜歡的小人書,成為了全院小人書最多的人。換來了各種各樣不同的花種子,春天到了,五顔六色的花朵,争豔芬芳,引來了全院人的駐足與欣賞。

重上吹麻灘——段芝堂創始人翟立冬遊記

對媽媽的了解

母性耀光輝,慈心百轉回。

利他人樂善,好施盛譽歸。

再說說我的媽媽,我們深處偏遠的大山,哪裡有理發店和裁縫鋪啊。她就犧牲掉了所有休息的時間,為院裡人們理發,制衣(因為她有一台結婚時外婆從香港定制給她陪嫁的全套家私之一的縫紉機)。那個年代可不得了啊,人間一大件。知道感恩的人們會送給我們穿舊的衣服。不送的她也從不抱怨。這就是毛澤東思想的光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正因如此,所有的家務都落在了我和哥哥稚嫩的肩膀上,擔水、劈柴、做飯、收拾房間等等。我們分工明确,各有擔當。媽媽嚴重偏袒哥哥,好吃的東西都給哥哥一個人吃。有錢也都給哥哥花。誰讓人家是超級學霸。可是到最後就是這個“瘋丫頭”成為了分擔媽媽強大體力透支的“出氣筒”。更是真正成為媽媽一生遮風擋雨唯一的肩膀。

第三天的行程是我童年記憶最深刻的地方。離我們居住地不遠有一個一望無際的泥石流留下的大沙灘,一個個石頭可以與一棟别墅比大小的石海。一潺潺清澈見底的小泉眼,裡面漂浮着小蝦嬉戲。渾然天成,氣勢磅礴!引得小朋友歡呼跳躍、翻跟頭。真正的刻錄了我們釋放天性的童真時刻。我走過歐、美、澳、東南、亞無一可以與大自然給人類留下的如此遼闊壯觀的自然景觀石海相比。可謂是“天下第一石灘”!可眼前的原始景态已經蕩然無存,太是令人扼腕歎息。

重上吹麻灘——段芝堂創始人翟立冬遊記

再放眼望去,一片片森林,是我們小姐妹拎着籃子去摘草莓、采蘑菇的地方,有草莓的季節,就有染紅滿山的枸杞子。正是滿山紅綠紫黃青。八方聞聽鳥語聲。沒有經曆那種原始狀态的采摘如論如何都無法體會到,當我們大城市的孩子第一次走進大山和森林的感受,發現有草莓和蘑菇隐隐泛着白光的時候立刻撲上去的那份欣喜,如同找到寶藏般若狂。無比的治愈。一切傷痛抛之腦後。這就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生命魅力,便是我被打不爛的鋼筋鐵骨。也不改初心的原由。

更有一件沒有人經曆過都無法相信的自然原始景态。一次我與小姐妹采蘑菇發現了一片原始森林,探身進入,驚得異鳥齊飛,裡邊長滿了蘑菇,大的有草帽那麼大,無間隙落腳(因為當地人不知道蘑菇能吃)是以不知道它們在那裡生長了多少年。我們欣喜若狂,狂奔回大院,叫來了所有閑雜人等,帶來了幾十個大框,驚歎歡呼下,一會大框都裝滿了,可才采了森林的不到十分之一。也可能就是那次的采摘讓當地人知道了蘑菇的價值。從此破壞了原生态“世界第一蘑地”的景觀。但凡是經曆過那次采摘的人們會留下深刻的記憶,永生的向往!

這裡的土地非常肥沃,原生态種植,所有的東西都比我們心中的大好幾倍。包心菜可長成方向盤大小,根部挺拔有力,排排整齊,同學們可坐在上面開班會。一次老鄉送來了一麻袋洋芋,打開一看才六個,足足是我們眼中的十倍大小。我後小院種植的向日葵,最大頭盤就有草帽大小。前院的牡丹花最大的可以開到三十公分大,還有更多匪夷所思的物種-------

重上吹麻灘——段芝堂創始人翟立冬遊記
重上吹麻灘——段芝堂創始人翟立冬遊記
重上吹麻灘——段芝堂創始人翟立冬遊記
重上吹麻灘——段芝堂創始人翟立冬遊記

返京心語

久有思鄉情,千裡尋故親。

舊貌變新顔。攬閱迎春豔。

山峰躍九天。高樓入雲端。

留連心往返,回首悅心帆。

幾日的融入和陪伴,讓我感受到了三世同堂大家族的溫暖,其樂融融的氛圍,淳樸而清明,沒有事故的煩擾。絕不是位高權重,萬貫家私,賣弄幾個文字,學幾個化學符号便可以洞穿的人性光輝。正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充分展現。天貴有太陽,人貴有德行。

重上吹麻灘——段芝堂創始人翟立冬遊記

再見了吹麻灘!此一遊心中跌宕起伏。留下了對大自然的眷戀和敬畏。帶走了一代人的奉獻、擔當、與責任的精神與品德風貌。感悟到生活在現代高速發展的時代給人們帶來的精神豐富和物質生活是多麼的值得珍惜。印記在骨子裡的起起伏伏,依然笑傲江湖的堅韌。鼓舞着我帶上鐵打的身軀繼續敞開胸懷,抱着醫者仁心的良知,行駛在還未完成的使命和遠大精神追求的路上。以求坐化之日無愧我心。

重上吹麻灘——段芝堂創始人翟立冬遊記
重上吹麻灘——段芝堂創始人翟立冬遊記

作者:段芝堂創始人—翟立冬

畢業于對外經貿大學:國際金融 研究所學生

北京華遠公司原老

1990年下海自主創業。

北京第一屆私企協會會長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新興經濟産業研究所:

客座教授

榮獲傑出中醫藥人才金獎

2020年中國十大傑出女性企業家

暫五個公司董事長

于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