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绮雯:演員需要沉澱,我選擇回到熟悉的大自然裡丨人物

作者:Beiqing.com
萬绮雯:演員需要沉澱,我選擇回到熟悉的大自然裡丨人物

如果說,香港回歸25年間,港劇是内地觀衆探知香港文化的視窗,香港演員便是窗邊的講述者。戲中,他們以角色動情演繹香港變遷,向内地娓娓道來香港故事;生活中,他們也親身感受着國家的日新月異,用心懷抱内地。

滄海浮沉随浪,戲中盡攬;今朝韶華共賞,此情依舊。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新京報獨家策劃專訪14位香港演員,他們中有些人如今依然堅守在電視業一線,有些人則過上了低調平凡的生活。但他們都是香港回歸的重要幕前見證者。通過他們的動人講述,我們試圖重溫香港電視劇最珍貴的黃金年代,喚起兩地血脈相通的情感共鳴。

演員萬绮雯做了一個決定,她要回到熟悉的大自然中去。

這些年,她移居内地,減少了拍戲産量,大多時間呆在“山裡”,經營着自己位于浙江莫幹山的民宿。和新京報記者通話之時,她正在研究怎麼制作手工蠟燭,“你知道嗎?做的時候,我特别像一個在深山野林中隐居多年的手工制作者,很有成就感。我特别喜歡貝殼,蠟燭裡面可以放些,再加點兒香薰……”聽着電話那頭的她分享着自己“手做”的細節,着實覺得如今的萬绮雯,絲毫不像片場裡忙碌的大明星,而是山野中最安之若素的淡然居客。

萬绮雯:演員需要沉澱,我選擇回到熟悉的大自然裡丨人物

如今的萬绮雯把更多時間用來經營自己開的民宿。 受訪者供圖

萬绮雯的經曆,更多像是一個關于心境的故事。她的人生中,有傳奇的、有熱血的、有低落的、有平靜的,這些片刻拼在一起,似乎成了一個童話。她就像自己所飾演的角色馬小玲(港劇《我和僵屍有個約會》)一樣保持着對表演事業的熱愛,也像馬小玲一樣聽從内心的聲音,忠于想要的生活。

她的經曆,不一定能複制,但又是我們每個人都曾向往過的。現在的她為自己高興,滿足于當下的生活狀态,惬意自如,靜谧悠然。她說,一定會繼續這樣走下去,做大家眼中那個“最不像明星的萬绮雯”。

做演員靠緣分

第一次表演,約等于“不斷重來”

亞洲小姐亞軍、憑《我和僵屍有個約會》成為“亞視一姐”……作為很多人的童年回憶,萬绮雯能分享的閱曆實在豐富,她把做演員這條路歸咎于緣分和“意想不到”。

入行前,她在婚紗店擔任兼職模特,期間被攝制組人員看到她的照片,邀請她去參選亞洲小姐。她對長相很沒自信,說自己“眼睛不大,臉很大,不覺得美”,加上讀書時的愛好,多是跳高、蹦床此類,面對“選美邀約”她說自己“肯定不行”。直到攝制組提出要在希臘拍外景,那時從沒出過國且向往旅行的萬绮雯,就因為這個簡單的理由一口答應參賽。盡管娛樂圈是個競争激烈的地方,但萬绮雯對當明星沒什麼概念,也不想要多出名。她最大的壓力就是“選美”期間吃不消的身體狀況:“我有個花名叫‘睡寶寶’,因為不管在哪裡、什麼情況下我都能睡着。但當時,我們十幾個女生要輪流化妝、彩排、拍照,每天都要熬夜,沒時間睡覺就會生病,一生病就變得很疲憊。是以我那時就總在想我為什麼要病,為什麼要來這裡?”

萬绮雯:演員需要沉澱,我選擇回到熟悉的大自然裡丨人物

參加亞洲小姐前,萬绮雯覺得自己沒有任何競争實力,沒想到最後拿到了亞軍。

萬绮雯原本打算初賽後就退賽,但由于已經簽約,主辦方拒絕了她的要求。她總覺得以她的性格很難入圍總決賽,索性就再熬一熬,結果19歲的她憑借極具個人特色的氣質,拿下了亞軍。

萬绮雯:演員需要沉澱,我選擇回到熟悉的大自然裡丨人物

港劇《司機大佬》是萬绮雯出演的首部作品。

同年,她就在港劇《司機大佬》中擔綱重要角色。那時,她整個人處于懵懂的狀态,該怎麼演、該怎麼做,什麼都不知道,隻知道馬上就要拍戲出鏡了,但也免不了心中的喜悅。“他們說,第一場戲不要那麼複雜,就一個簡單的過程——我拖着行李箱敲門,進房和上司講幾句話後出來,就這麼簡單。我一敲門,‘砰砰砰’,結果‘停,NG重來,你敲門力氣太大了,整個布景都動了’,我說‘對不起,我敲輕一點兒’;第二次開門進去,他們說‘停,再來,你走路走得太快,行李箱動靜太大,吵得周圍什麼都聽不到了’,我說‘好,我知道了,再溫柔一點兒’;再一次,好不容易到了和上司講話的階段,一開口又被叫停,我說‘又怎麼了’,他們說我語速太快了,再重來,又講慢了,再重來……”當時的她不知所措,隻能将第一次表演經驗描述成“不斷重來”,原本期待的心情也沉入谷底。好在她從小性格溫順,對别人的意見照單全收:“我感覺自己已經到了完全不知道要幹什麼的程度了,現場每個人都給你提個意見,有這樣的那樣的,我隻能聽話、乖乖的,他們說什麼馬上做,不對的立馬改掉。因為我從小到大特别怕被罵。”

轉不停的陀螺

進了攝影棚,先找有沒有睡覺的地方

初出茅廬、工作量大,再加上對表演的迷茫,讓萬绮雯吃了不少苦頭,問她彼時的自己是不是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她笑着大喊,“還想未來啊?能把當天的工作完成就不錯了!”她說當時自己就一個任務——好好研究如何才能迅速“上道”,“除了把我自己該做的做好,最重要的就是向旁邊人‘偷師’,沒有我的戲時,我就在旁邊看他們怎麼演,模仿、觀察,他們為什麼被罵我也記在心裡,盡量不犯同樣的錯誤,揣摩、消化,漸漸就知道了。”那時,萬绮雯拿到的角色和當時的她很像,“積極”“活波”“很愛叽裡呱啦”,她其實不需要用什麼技巧,隻要在鏡頭裡繼續做自己就可以了。但逐漸地,給她的機會越來越多,角色性格也越發不同,戲份也越來越重。萬绮雯覺得自己很幸運,“其實每一部戲靠的都是所有人的努力,要團隊好才能有一部好戲出來。劇組的同行也不會當我是主角什麼的,有吃一起吃,沒得吃大家都沒得吃、沒得睡,我們就這樣熬了過來。”

萬绮雯:演員需要沉澱,我選擇回到熟悉的大自然裡丨人物

以前拍戲節奏快,萬绮雯說自己每天都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 受訪者供圖

連軸轉的片場生活,讓萬绮雯每天都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不停地拍、不停地嘗試新的角色。最難的就是“根本沒有睡覺的時間”,她帶着哭腔回憶,“你們都不知道我為這件事哭了多少次,有時入戲太深,又覺得疲憊,索性對着鏡頭哭,眼淚一滴滴流下來,心裡默念着‘給我睡吧’,可還是要繼續哭、繼續演。”談起這段經曆,萬绮雯說“沒有哪個工作是不辛苦的,我也逐漸接受了人生大概就是這樣的”,“我記得那時通告表一出,就知道有多少天沒得回家。一進攝影棚,就在棚裡找沙發、床之類的,如果有可以躺的地方那就太好了,睡幾個小時,醒了吃個三明治,一邊吃一邊拍,日複一日。”但即使辛酸,她也心甘情願,因為如果做不好,她會認為自己沒資格拿到相應的報酬:“我覺得在片場比我辛苦的人多得是,有情緒上的、體能上的抱怨也很正常,但工作總有不同程度的辛苦。以我當時的年紀,做演員可以改善家裡人的生活,還可以學會表演,這個付出對我來說是值得的。”

也正是以,萬绮雯用堅持和敬業赢得了很多人的贊同,她至今對那些幫助過她的人心存感激:“大家都苦,但他們很照顧我,願意教我、帶我。當時我什麼都沒有,妝化沒人跟,流程繁雜,他們就教我怎麼安排、怎麼弄,學到的東西今天都還用得着。”

消耗之後停一停

演員需要沉澱,欲望太強心會亂

那之後,無論是港劇《精武門》中溫婉賢淑的武田由美,還是《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中願意為愛付出一切的藍鳳萍,每個角色都給了觀衆一份驚喜,也讓萬绮雯成了當之無愧的“亞視一姐”。1998年,由她主演的港劇《我和僵屍有個約會》系列播出,她憑借劇中馬小玲一角徹底“大火”了一把,影響力延續至今。

萬绮雯:演員需要沉澱,我選擇回到熟悉的大自然裡丨人物

港劇《精武門》中,萬绮雯飾演武田由美(左)。

萬绮雯:演員需要沉澱,我選擇回到熟悉的大自然裡丨人物

港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中,萬绮雯飾演藍鳳萍。

當年《我和僵屍有個約會3》拍攝期間,她遭遇意外,肋骨折斷,尾龍骨移位,影響到坐骨神經。為免影響拍攝進度,萬绮雯在休息了十多天後繼續開工,在片場痛得沒有辦法行動,“睡覺時不能動,一動就醒,一咳嗽更完蛋,痛到沒有辦法講話”。身體在報警,内心在掙紮。這之後,她停了很久,“再不減少工作量整個人大概會崩潰吧”。

“儲存夠了能量,才能重新出發。”這也是萬绮雯很早就意識到的問題,也是她這麼多年的“規定打法”,她不會為了多一些曝光瘋狂提高産量,基本堅持一年拍一兩部作品,因為她會将自己的全部心力用在這部作品上,但畢竟心力是有限的,她需要停一停:“我以前有個習慣,拍完一部戲第二天就馬上飛,出國旅遊,也不去人多的地方或逛街購物,就去大自然裡走走。可能因為我從小在郊區鄉村長大,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能治愈我,給我安全感。”被問到“難道就不想抓緊機會掙錢争名嗎?”萬绮雯說:“演員需要沉澱。入行頭幾年一年拍五六部,叫我拍我就拍,突然我發現讓自己休息是很重要的,如果我還在為了獲得什麼而不要身體,幾乎不可能再用好的狀态去拍戲了。機會、人氣、榮譽,屬于你的就是你的,都是看緣分。如果太在意、欲望太強,心會亂,也會迷失,我有我的生活,不需要亂七八糟的東西。”2012年後,萬绮雯重新出發,交出了港劇《老表,你好嘢!》《夥計辦大事》等,都成為一時的高收視名作。

繁雜中的純淨

山裡的感覺,挺适合我的

萬绮雯總會在言談中不自覺帶出“我有時候傻傻的”感歎,而她“從來不會想那麼多”的結果就是更專注本我性格,讓她成為繁雜娛樂圈中的“純淨之人”,任何時刻都可進可退。

對于未來,萬绮雯選擇順其自然,她喜歡演戲,也從未想過“息影”,一直渴望着有好的劇本出現:“我自認是一個有彈性的人,也一直對機會保持着平和心态,有好的劇本來了,合适、喜歡,我一定演,隻是這兩年想用心經營民宿,現在在山裡的感覺真的挺适合我的。”電話那頭的萬绮雯講到莫幹山,總是忍不住“安利”她那惬意自在的生活,這裡是她最靜谧的家,是她最純粹的心安之地:“山裡和我小時候呆的鄉下差不多,特别幽靜。我喜歡這種感覺,雨後人稀,去爬山、去呼吸新鮮空氣,那天我真的看到一朵花從花苞到綻放的過程,真的太奇妙了(笑)。”她說着,兀自笑了起來,提高音量,邀請更多的朋友“一起隐入塵煙,尋找靜谧生活”。

萬绮雯:演員需要沉澱,我選擇回到熟悉的大自然裡丨人物

萬绮雯說,在山裡生活讓她感覺到平靜、舒服。 受訪者供圖

若說有最自在、滿足的瞬間,當下的萬绮雯,即是。

同題問答

新京報:作為香港演員,你心中的港劇是什麼樣的?

萬绮雯:有趣、題材多樣、真情實感。

新京報:在你看來,哪個角色最能代表港人精神?

萬绮雯:電影《歲月神偷》裡的羅爸爸(任達華飾)。

萬绮雯:演員需要沉澱,我選擇回到熟悉的大自然裡丨人物

電影《歲月神偷》中,任達華飾演羅爸爸(左)一角。(右為吳君如)

新京報;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你個人在生活上和事業上最明顯的變化是什麼?

萬绮雯:來内地生活,和這裡溝通、交流多了以後,眼界和視野都更開闊了,發現了很多新事物,現在擁有的、能選擇的也更多了。但心态上一直沒有變化,我還是我,我喜歡的東西從小到大也沒變過。

新京報:你覺得在内地生活(或往來于香港與内地之間),最深刻的體會是?

萬绮雯:内地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在家就能買到所有需要的東西,交通也很友善,坐高鐵很快就能到達想去的地方。這些體會對我來說太棒了,你是什麼人、是什麼性格,就可以選擇你想要的生活,非常好。

新京報:學說國語的過程中,有沒有印象最深刻的詞?

萬绮雯:“自己”。這是特别普通的兩個字,但我到現在都很難說準确,每次都被人家笑話,是以我真的很難準确地表達自己(笑)。

新京報:來内地發展後,掌握了哪項新技能?

萬绮雯:學會了用社交媒體,還有短視訊拍攝,會拍些有趣的視訊。

新京報:作為很多人的“回憶殺”,最想和當年的劇迷說什麼?

萬绮雯:衷心地說一句,真的感謝所有劇迷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援,支援我拍的電視劇。感覺是,我的青春跟你們的青春是同步的,就是綁定在一起的感覺,謝謝你們。

新京報:用一句話形容你現在的生活狀态?

萬绮雯:享受當下。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首席編輯 吳冬妮

校對 趙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