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作者:老康生活雜談

說起鍋包肉的起源,那就要從清朝說起了。有一位旗人鄭興文6歲随父來到北京,漸漸對廚藝産生了興趣,後拜淮陽菜傳人陳才保(音)門下。

1907年,鄭興文到哈爾濱濱江道衙門,當上官廚,給道台杜學瀛料理膳食。道台府裡經常會宴請國外賓客,尤其是俄羅斯客人。由于外國人喜歡吃甜酸口味。杜學瀛就命府内廚師變換菜肴口味。鄭興文就把原來鹹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這一改使哈爾濱成為鍋包肉的起源地。

這道菜讓俄羅斯客人非常喜歡,每次吃飯都要點這道菜。由于用急火快炒,把鐵鍋燒熱,把汁淋到鍋裡,浸透到肉裡,是以起名叫“鍋爆肉”。俄羅斯人發“爆”音為包,時間一長,“鍋爆肉”就演變成為“鍋包肉”。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現在的鍋包肉已經成為東北比較出名的家常菜,算是餐桌上的必點菜品。今天老康就來給大家分享下鍋包肉的家常做法。

準備食材和調味料:

1、裡脊肉洗淨切片備用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2、鹽、胡椒粉、料酒、洋芋澱粉、食用油、胡蘿蔔絲、蔥絲、香菜

好了,我們開始做鍋包肉。在切好的裡脊肉片裡加入鹽、胡椒粉和料酒,再用手抓勻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然後再加入兩勺洋芋澱粉、一勺清水,然後讓每一塊肉片均勻裹上澱粉汁,最後再封上一勺食用油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現在開始起鍋燒油,油溫五成熱肉片下鍋,開中小火炸制定型,撈出待油溫升高後,再次複炸一遍,炸制兩面金黃,外酥裡嫩,撈出備用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再用一個鍋倒入鍋包肉汁,可以倒入一半,開大火熬制粘稠,倒入炸好的裡脊肉片,

在撒上蔥絲、紅蘿蔔絲和香菜,翻炒七八下,外焦裡嫩,酸甜美味的鍋包肉就做好了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家常鍋包肉,外焦裡嫩,酸甜可口,又是餐桌上的一道硬菜

老康小提示:

1、裡脊肉切片不要太厚以免影響口感;

2、裡脊肉要均勻裹上澱粉,油炸時才能外焦裡嫩的口感;

3、鍋包肉汁超市裡就有售,也可以自己調制,把糖、醋、番茄汁根據自己适合口味配量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