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信步往山裡去,發現好幾處的合歡樹都開了,遠遠的,極是漂亮,可惜手機拍不太清楚,隻能再借用一張網絡上清楚的圖檔了。​小時候

作者:後園白話

信步往山裡去,發現好幾處的合歡樹都開了,遠遠的,極是漂亮,可惜手機拍不太清楚,隻能再借用一張網絡上清楚的圖檔了。

​小時候,老家這種樹也挺多,一直很喜歡,可惜,後來随着鄉人對樹木的濫砍濫伐,很多古老的樹種都已不見,包括合歡樹,之後在老家再也未見。

​合歡樹,又稱夜合歡、棔、苦情花。對于“棔”字,本不認識,更不知何樹何花,及至讀《紅樓》,黛玉與湘雲聯詩,有“階露團朝菌,庭煙斂夕棔”句,對“棔”字極是好奇,檢索查找後,才知即是合歡樹的名稱,據說此樹的樹葉,一到夜間便成對閉合,也是以對這裡的“庭煙斂夕棔”的“斂”字用法很是歎服。

​宋慶齡故居曾是清康熙年間明珠的府邸,納蘭性德便出生于此,院内有兩棵合歡樹,據說便是納蘭所植。并專門寫有一首《夜合花》,有“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之句。

​至于苦情花之名,有一傳說,據說其最初是不開花的,是以後來又開花了,是因傳說而來,情節有點老套,無非是如陳世美般的秀才,進京趕考,高中後抛棄了結發妻子,而發妻在家悲情等待,及至得了重病,亡前在苦情樹下用生命發下重誓:“如果夫君變心,從今往後,讓這苦情開花,夫為葉,我為花,花不老,葉不落,一生同心,世世合歡!”于是,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樹就都開花了,是為合歡!

信步往山裡去,發現好幾處的合歡樹都開了,遠遠的,極是漂亮,可惜手機拍不太清楚,隻能再借用一張網絡上清楚的圖檔了。​小時候
信步往山裡去,發現好幾處的合歡樹都開了,遠遠的,極是漂亮,可惜手機拍不太清楚,隻能再借用一張網絡上清楚的圖檔了。​小時候
信步往山裡去,發現好幾處的合歡樹都開了,遠遠的,極是漂亮,可惜手機拍不太清楚,隻能再借用一張網絡上清楚的圖檔了。​小時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