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磅!竟為歐洲大毒枭洗錢,這家國際大行“栽了”!年初曾被曝服務1.8萬名罪犯,股價大跌40%

作者:證券時報

日前,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被瑞士聯邦刑事法院(Federal Criminal Court)裁定有罪,原因是在一起涉及保加利亞販毒團夥的曆史案件中未能制止客戶洗錢。瑞信随之成為瑞士曆史上第一家在刑事案件中被判定有罪的大型銀行。

一直以來,瑞士的銀行業以嚴格的保密制度而聞名,也被稱為全球“最安全”的銀行,但同時也成為不少貪官污吏、富豪奸商、恐怖分子及犯罪組織藏匿不法資産的避風港。今年2月,瑞信被曝出接受包括寡頭、毒販和人販等在内的超過1.8萬名罪犯客戶,并為洗錢提供幫助。

有法律專家認為,瑞士法庭對瑞信這樣的全球性大行采取法律行動,釋放出強烈的加強監管信号。

未能阻止客戶洗錢活動,瑞信被罰

當地時間6月27日,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因未能發現涉及販毒集團的洗錢計劃而被判有罪并被罰款。

據報道,該銀行的一名前雇員在2004年至2008年間從一個保加利亞可卡因走私團夥那裡收受了約1.46億瑞士法郎(合1.52億美元,約合人民币10.25億元)的銀行存款,同時隐瞞了這些資金的犯罪來源。

瑞士聯邦刑事法院(Federal Criminal Court)在本周一表示,瑞信未能發現該計劃,也未能執行反洗錢規定。根據瑞士法律,一家公司可能因未能采取措施防止犯罪而被追究責任。

該法院周一表示,他們發現瑞信在客戶與犯罪組織的關系管理以及反洗錢規定執行情況的監控方面存在缺陷。法院表示:“這些缺陷使該犯罪組織的資産得以被收回,而這是該銀行前雇員被判洗錢的基礎……如果該公司履行了其組織義務,本可以防止侵權行為的發生。”

瑞士信貸目前面臨200萬瑞士法郎(210萬美元,約合人民币1400萬元)的罰款,并需要向瑞士政府支付約1900萬瑞郎(約合1.3億元人民币)的賠償,約等于因瑞信漏洞導緻政府無法追回的洗錢金額。

而這名前雇員也被判處20個月監禁,緩期執行,并以洗錢罪罰款。法院還下令沒收該販毒集團存放在瑞士信貸賬戶中的1200萬瑞士法郎的資産(約合人民币8400萬元)。

瑞信周一表示,将對這一判決提出上訴,案件涉及的事件發生在近14年前,檢方提起訴訟所依據的規定和原則在當時并不适用。瑞信還表示:“瑞信正在不斷測試其反洗錢架構,并根據不斷變化的監管标準,逐漸加強該架構。”

明知故犯?涉事客戶乃歐洲大毒枭

一直以來,瑞士的銀行業以嚴格的保密制度而聞名全球,而瑞士的兩個超級大行——瑞銀集團(UBS)和瑞士信貸也在全球私人理财領域頗負盛名。有法律專家認為,瑞士法庭對瑞信這樣的全球性大行采取法律行動,釋放出強烈的加強監管信号。

“這次案件對瑞士來說可能是一個分水嶺。”瑞士巴塞爾大學的洗錢問題專家Mark Pieth在庭審前夕表示。“案件的重要性在于,瑞士對一家銀行采取了法律行動,而且這家銀行非同一般——瑞信是瑞士(銀行業)皇冠上的那顆明珠。”

在本案中,被判洗錢罪的瑞信前雇員也被媒體曝光了身份,她是前保加利亞網球明星潘普洛娃·貝戈米(Elena Pampoulova Bergomi),曾在瑞信擔任客戶關系經理一職,2010年就已經從瑞信離職。

檢察官表示,潘普洛娃·貝戈米憑借體育與前保加利亞摔跤手伊夫林·巴涅夫(Evelin Banev)建立了非正式的财務關系,後者是歐洲一個大型可卡因走私團夥的主要人物。法院獲悉,這位前網球選手定期從這位摔跤手圈子裡的人那裡獲得“裝滿現金”的袋子,常常價值四五十萬瑞士法郎,并且其中還包括2005年在索菲亞一家餐廳外被槍殺的一名客戶。

據悉,2017年,巴涅夫在意大利被判販毒罪,2018年在保加利亞被判洗錢罪。他不是瑞信案件的被告。失蹤後,他于去年在烏克蘭被捕,目前正面臨引渡至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進一步刑事指控。

在今年2月份的審判中,潘普洛娃·貝戈米聲稱,多年來,瑞信在争取東歐富裕客戶的過程中,幾乎沒有關注合規問題。

法官裁定,瑞士信貸忽視了明顯的危險信号,包括巨額現金被帶進手提箱和兩起謀殺案,這些信号暗示了這些資金可能的犯罪來源。瑞士聯邦刑事法院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法院發現,在所涉期間,該行在管理客戶與犯罪組織的關系方面,以及在監督管理層、法律服務部門和合規部門執行反洗錢規則方面存在不足。”

這位瑞信前雇員說,公司上級部門已經了解到與一個保加利亞團夥有關的2起謀殺和可卡因走私,但仍繼續為其管理現金。瑞信否認這些資金來自非法管道,稱相關客戶(前保加利亞摔跤手巴涅夫)自稱擁有建築、租賃和酒店等合法業務。

瑞信在27日的聲明中表示,瑞信一直在持續測試和加強反洗錢系統。而涉案前雇員潘普洛娃·貝戈米的律師則表示,瑞信對她的教育訓練不夠充分,她也将提起上訴。

曾被曝擁有1.8萬名罪犯客戶

近年來,瑞信深陷各種醜聞,連續虧損。2021年,在家族理财辦公室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爆倉事件中,瑞信損失超過50億美元。

今年4月27日,瑞信公布了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務業績,連續兩個季度報告虧損。資料顯示,瑞信Q1淨營收為44.12億瑞士法郎,同比下降42%。歸屬于普通股股東淨虧損為2.73億瑞士法郎,上年同期虧損為2.52億瑞士法郎,分析師預期虧損1.149億瑞士法郎。

今年以來,瑞信的股價已經下跌了約4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瑞信被曝出接受包括寡頭、毒販和人販等在内的超過1.8萬名罪犯客戶,并為洗錢提供幫助。

根據外媒引述調查組織“有組織犯罪和腐敗報告項目(OCCRP)”稱,瑞信有逾18000個賬戶的持有人為罪犯、侵犯人權者或被制裁人士,這些賬戶的開設時間從20世紀40年代到2010年代。這些賬戶總共涉及3萬個人和公司實體,因為一些賬戶由多個客戶共同控制。

根據資料檔案顯示,賬戶持有人包括被指控與嚴刑逼供有關的葉門間諜首領、涉及貪腐醜聞的委内瑞拉官員,菲律賓人口買賣集團、巴爾幹販毒集團頭目,以及埃及前獨裁者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的兒子。

此外,根據舉報人提供給媒體的檔案顯示,這些賬戶最高資産的平均值為750萬瑞郎,總涉及的資金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

(爆料檔案稱瑞信是“間諜的銀行”,并指恐怖組織的一些間諜和他們的家庭成員都在瑞信銀行有賬戶 來源:OCCRP指控報道頁面)

根據公布的資料,2007和2008年之間開戶的數量達到巅峰,之後在2014年又迎來了銷戶高峰,因為那時瑞士引入法律将向一部分國家自動交換外國公民的涉稅資料(共同申報準則CRS)。

2月20日,瑞信在一份近400字的聲明中“強烈否認”了對其商業行為的指控。瑞信表示,這些主要是曆史問題,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還稱這些問題描述是基于部分、不準确或選擇性的資訊,脫離了事件真實背景,進而導緻了有傾向性的解讀。

瑞信還表示,在媒體調查開始之前,洩露的賬戶中約有90%已被關閉或正在被關閉。令人“放心”的是,其餘的賬戶都經過了适當的審查。

可以看到,過去,瑞士銀行業因為嚴格的保密制度赢得了全球客戶的信賴。與此同時,還應該看到,瑞士銀行也成了不少貪官污吏、富豪奸商、恐怖分子及犯罪組織藏匿不法資産的避風港。

責編:戰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