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作者:館長微鑒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選上方的“關注”。歡迎您點贊評論轉發,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适的閱讀體驗。

在2017年,金立創始人劉立榮離開中國大陸,來到太平洋的塞班島,進行了一場豪賭。

劉立榮雖然身着西裝革履,卻面露癫狂之色,喊道:“來,再來。我不相信我的運氣會這麼差。”

金立集團的一些高層來到後,見到劉立榮,急忙跑上去拉住他,說道:“别再賭了,金立那邊很多人都在等你,快收手回來吧。”

劉立榮沒想到他們會追到塞班島來,說道:“别說了,最後一把,無論輸赢我都回去。”

金立集團的人以為他要收手了,誰曾想他一下子把最後的籌碼全賭了進去。

那麼如此有能力的公司董事長,怎麼會在賭場裡迷失了自己呢?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賭博賺錢 争取希望

2017年,在劉立榮一系列的操作手段下,金立的資金卻呈現出負增長的趨勢。

這危急存亡之時,總負責人劉立榮急需一大筆錢來回轉公司經濟營運。

在他的心中是不想放棄金立集團的,金立集團是他大半輩子的心血,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結晶。

同年年底,劉立榮離開并帶走了公司的緊急資金,這下子讓整個董事會成員都坐不住了,立馬私下叫人開始尋找劉立榮。

由于不能讓外界人員介入,這找人的難度就大大提升了。

劉立榮其實很喜歡博弈,自己以前就經常參加商界圍棋比賽,圍棋是自己生平三大愛好之一。

由于國内對賭博查得很嚴,他隻好前往了塞班島,可他未曾想到這是一條不歸路。

在塞班的賭場上,一開始來到這兒的劉立榮受人尊敬,加上自己手氣不錯,時常賺些,但這些哪夠公司的運轉呢。

看着手機上公司高管發來的短信,還有家裡人對自己擔憂的短信,劉立榮眼中流下了眼淚,但自負的性格讓他不願空手而歸,他不想輸,更不想接受失敗。

劉立榮開始賭得越來越大,甚至到了瘋狂的地步。

可是劉立榮也隻是個擅長博弈的普通人,哪有不輸的道理呢?

他下注的越多,輸的就越多,内心的瘋狂到越來越不可控制的地步了。

這次來到塞班島,劉立榮一口氣輸掉了20億元人民币。

在剛輸完一筆錢後,金立其實還是有救的,至少不至于到破産被很多人要債的地步。

但賭博對一個即将跌入低谷的企業家來說,就像毒品一樣,時常發作,難以戒掉。

賭博的根源就是貪婪。

希望能天下掉餡餅,于是就把自己的人生交給了命運來掌握。

幸運女神眷顧你,你就慶幸所赢來的錢财吧。

若是不幸運的話,隻好怨天尤人,因為你将人生交給了虛無缥缈的神來操控。

赢了錢,其實也不是好事,它讓你感受喜悅,正所謂輸錢皆因赢錢起,它将成為你犯下更大錯誤的誘惑之果。

而輸錢了呢,你開始坐立難安,不願輸掉。

暗自發誓馬上就要卷土重來,把輸掉的都赢回來。

劉立榮想着自己從前的風光,要是公司破産,自己還要負債。

這樣巨大的差異是讓劉立榮接受不了的,是以他一賭在賭,沉淪其中。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再次賭博 賭瘾不斷

劉立榮不甘心于第一次的失利,他開始籌備自己第二次的賭博,再次踏上了前去塞班島的航班。

而和他結交甚久的朋友看不下去了,朋友知道他需要錢,但是不想他再去賭博了,便開始勸阻他。

但劉立榮這樣自負的人,是不希望接受失敗的。

他說着和其他賭徒好似都說過的話一樣,“賭,就再賭最後一次,一定能赢,輸多了我一定收手。”

而輸到一定程度的他,怎麼可能收手呢?

這一次,又輸掉了整整七億美金。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兩次賭博輸掉大量資金,不僅沒有解決資金問題,還加大了公司經濟恢複的難度。

這樣的新聞傳開,事件在不斷發酵,大家都覺得金立集團即将倒閉。

劉立榮在這樣的輿論壓力下,隻好出來回應,“金立集團是我一輩子的心血,他的重要性甚至超過我本身。是以我不會放棄金立集團的。”

記者又問道:“那劉立榮先生,對于新聞報道您多次去賭博,金額達上億,是真的嗎?您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劉立榮聽到這樣的問題,面無表情地回答道:“對此我承認,賭博确實讓我犯下了錯誤。但我賭博輸掉的錢隻不過是金立集團發展的鳳毛麟角,不足以挂齒。”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記者不想錯過這次機不可失的采訪機會,又問道:“劉先生,流傳在社會上的消息說您用于賭博的錢是金立集團的公款,您對此有什麼看法嗎”

劉立榮回答道:“金立集團總共成立将近16年的時間,期間我并未設立公款,我的經濟花銷和公司收益密不可分。”

他整理了下西裝,欲要離開,最後說道:“鑒于外界對金立集團的各種猜疑,我都不想再去回應,我想現在我應該很少出現在大衆面前,謝謝各位。”

随後他便離開了。由于他賭博、投資失敗、廣告宣傳效果不好,到2018年的年底,金立集團來了幾輛警車,查封了金立集團的幾間廠房。

随後金立公司公開承認公司現在的窘境,并且開始裁員來調整公司經濟,保證今後發展的穩定。

林驚鳥四散,正如那句話“大難臨頭各自飛”。

金立集團衆多高層管理撤出了自己的投資,尋找其它公司 。

曾在金立公司當總裁的盧偉冰也離開劉立榮,到雷軍手下,當上了小米的副總裁。

2020年,金立集團的資産開始被售賣,最終被人收購。

金立的輝煌到此算是徹底結束了,賭徒劉立榮也消失在中國大陸了。

劉立榮的一生也算輝煌,大起大落,可謂精彩。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自小刻苦 一路攀登

劉立榮出生于湖南益陽的一戶農民家庭,家裡的條件自然是很一般的。

但是這不僅不影響到劉立榮,反而還成為了他變強的因素。

他不願意和父母一樣,一輩子待在小村莊裡,既沒有享受到什麼,也沒能讓其他人記住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

劉立榮知道想要走出小農村,必然要刻苦讀書,這是他唯一的出路。

他一直在學校裡的成績很好,考上了市裡最好的高中。

在上高中的他也沒有懈怠,看見其他同學殷實的家境,反而激起了他更強的學習欲望。

憑借着自己很好的成績,他很快在學校裡脫穎而出,在學習成績上成為一枝獨秀。

無論是老師還是其他同學的家長,都覺得他必然會考上好大學,在那個年代,考上大學的含金量就很高了,更不要說是優質的大學了。

在1990年的夏天,劉立榮帶着自己的野心坐在了聯考的位置上,他穩操勝券,下筆如有神。

數日的等待後,他的聯考成績耀眼地寫在學校聯考榜上的第一個,并且以此成績考上了中南大學。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考上中南大學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大部分的同齡人。

在大學四年中,劉立榮取得不少優秀的成績。

畢業後他進入社會,憑借着自己足夠的優秀,他直接進入了天津的一個研究所。

這樣的一個金飯碗,讓其他人羨慕得不得了。

但是他并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待在這樣的國企機關,隻會讓自己慢慢适應這種安逸的生活,進而喪失了為夢想拼搏的激情。

沒多久,他便将辭職信寫好交給上司,收拾好東西便離開了這裡。

沒有留戀,更多的是滿懷希望。

他來到了廣州,這個無數創業者來到的地方。

劉立榮先是在一家外企工作,後來他抓住市場時機,跳槽去了小霸王公司。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當時的小霸王公司處于一個蒸蒸日上的狀态,劉立榮可謂是找準了時機。

而且當時小霸王公司元老段永平帶領團隊離職,這樣剛好給了他展示才能的機會。

很快金子就綻放他的光芒,總經理楊明貴發現了劉立榮的才能,沒多久他就成為了公司的主幹,和楊明貴一同成為集團的重要人員。

建立金立 打造品牌

後來在1997年4月,楊明貴單獨創業并且帶走了劉立榮,公司名叫金正。

沒多久劉立榮就在金正集團當上了副總裁。

金正集團,作為一家電子企業,已經算很成熟的了。

而對于當時國内vcd行業紛亂的市場環境來說,金正集團要調整好目标與計劃。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在劉立榮等集團骨幹的帶領下,金正集團發展良好,營業額不斷上升,員工工資也越來越多。

可做生意哪有一帆風順呢?

金正集團發展得越來越好了,集團内便有人圖謀不軌,葉小凡等人偷偷走私公司晶片。

要知道,晶片是電子産品的大腦,晶片沒了,一切都不足以運作。

由于金正集團内人員犯走私罪,作為副總裁的劉立榮被警察抓走進行調查,幾天後被放出。

等到後來葉小凡被捕獲,楊明貴和劉立榮再次被警察找上門,不過楊明貴當時在國外,警方隻好先帶走了劉立榮。

警方對他進行了長達半年之久的監視。

半年後,重獲自由的他,想明白了如今的金正集團表面還光鮮亮麗,實則内部已經破敗不堪了。

他在金正集團賺下不少資金,再加上他本身就想幹出一番事業。

他辭去金正集團副總裁的職位,便出去另立山頭了。

他以自己名字中的立和金正集團的金結合,取名金立集團。

劉立榮了解當時中國經濟的大環境是很良好的,在這個大環境下的手機電子産品卻很空缺,大都由國外的品牌占領,如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

他決定開始做手機行業,一開始便以愛國風格打響自己的品牌,聲稱“我們要做出自己國家最好的手機,讓國人用着舒心,也安心。”

由于當時中國多個行業都在快速發展,國家正好需要打響本土的金牌産品。

很多投資商認可劉立榮,給他資金合作。

劉立榮本來計劃融資是4千萬,以用來第一批的手機制作和産品宣傳,誰能想到這次融資達到2個億。

正是這樣天命之子般的運氣,讓他在一開始的道路上就一番風順。

但是研究晶片哪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隻好先做一些低端機,他想用這些先試試市場。

憑借着金立第一批價格實惠的手機上市,金立集團拿下了很高的銷售量。

沒到半年劉立榮的公司便回本了。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第一年下來,就赢得了8個億的銷售總額。

第一年的順利讓劉立榮信心十足,到第二年他卯足了勁,銷售額更是翻了一倍。

劉立榮是個有眼光和格局的商人。

他明白做低端機自己本身的優勢就是在于成本效益上,而且對标的競争對手也是低端機開發商。

要想要在市場上占比更大,必須做出有品牌優勢的手機。

到2004年3月25日,劉立榮花費巨資成立了金立通信研究中心,用來研發金立手機的高端科技。

2005年,金立集團便不再做低端機了,開始打造除成本效益以外優勢的手機。

當時公司整個資金非常充足,他本人對于産品銷售的宣傳又是極為重視。

他花費重金請來了香港巨星劉德華為自己的手機代言,再聘請著名導演馮小剛拍攝廣告,這一下子,金立手機的名氣徹底被打響了。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2006年,金立手機的銷售量就達到了400萬部。

産品銷售量一直呈上升趨勢,到2008年,金立集團賣出了1000多萬部手機。

一騎絕塵的銷售量讓金立手機在人們的心中成為好手機的象征。

驕傲自大 棄而重歸

這樣子一帆風順的生意路,讓劉立榮一下子心裡膨脹了起來。

他開始一味地享受錢帶來的快樂,不再向從前一樣勤勤懇懇地工作了。

他頻繁進入賭博場所,開始享受賭場博弈的感覺。

這也為後來想靠賭博為公司續命埋下隐患。

劉立榮将金立公司交給了公司骨幹盧偉冰,自己看上了當時興盛的房地産行業。

可能時運不濟,自己在房地産行業沒做出什麼成就,賠了錢,他隻好轉回手機電子行業。

但是在盧偉冰的營運下,公司業績沒有什麼突破,金立手機的銷售業績開始呈下滑趨勢。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2009年喬布斯釋出蘋果,在市售一段時間後,憑借着高銷量和高品質成為了當年最好的手機。

而金立适應時代推出的智能手機,沒有很強大的功能,品質也不夠好,成本效益也并不是最高,唯一的優勢就是電池還可以。

劉立榮看見自己的品牌不行了,開始重整旗鼓。

集團的人看到公司的主心骨回來了,每個人内心都是充滿希望的,期待着他能再次鑄造輝煌。

劉立榮見到蘋果和三星的手機後,驚歎他們手機晶片的強大。

他知道在一段時間裡金立的手機硬體是超越不了他們的,而且那樣會花費大量的資金,實屬是铤而走險。

是以他把目标轉移到了高端使用者上,因為他一開始是向大衆賣低端手機的,銷售量很高。

他想如果把這些銷售放在高端使用者上,那樣自己一定會賺得更多。

就這樣,金立高端型号的手機相繼發售,例如金剛系列手機、W系列翻蓋手機等。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他希望和vivo、oppo等主打年輕人的品牌區分開來,目标客戶為有錢的使用者,以滿足他們的特别需求。

但是高昂的手機價格,讓很多用金立的老使用者開始放棄金立,吐槽金立品牌,這讓金立不僅流失了固定使用者,還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口碑。

其實當時劉立榮做出這個決定是很大膽的,做得好金立會成為一線品牌,做不好那他就得承擔後果。

因為當時國内智能手機三巨頭格局已經形成,一線品牌是蘋果、三星和華為。

二線品牌則是小米、oppo和vivo,他們占據了市場将近百分之七十。

是以金立要麼跟着各個品牌混飯吃,要麼自己突破重重阻撓,成為黑馬。

隻可惜他的決定并沒有改變局面。

再度失策 資金鍊斷裂

在第一批手機售賣效果不好後,劉立榮并沒有重新規劃,他認為大方向是沒錯的,隻是小細節上沒處理好。

他起家就是靠着不錯的宣傳,打出低端機的一片天下,是以他按照自己的經驗來看,他認為手機一定是宣傳不到位。

劉立榮直接調出資金中的60億,來進行廣告宣傳。

當時金立集團的有些骨幹勸阻他,認為這樣實在是亡羊補牢。

劉立榮不管其他骨幹的勸阻,堅持自己的計劃。

劉立榮在品牌宣傳上一開始請的是劉德華、濮存昕、郎鹹平等等這些廣受中老年人喜愛的明星,後來又請了當時深受年輕人喜歡的明星,如薛之謙、劉濤、柯潔等等。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在後期請來的代言人就可以看出,劉立榮其實有一定程度上是想要改變使用者群體的。

但是呢,目标的動搖,加上銷售的不如意,讓集團計劃混亂。

年輕人市場還有一直在做的oppo和vivo品牌,一時間金立手機比拼不過它們。

他除了請代言人,還贊助了東方衛視《笑傲江湖》、央視6套《國片大首映》、北京衛視《跨界歌王》等許多綜藝節目,很多00後看過這些節目的人,可能還對金立有所印象,但是年輕人大都沒有用過金立手機。

超級富豪變成“瘋狂賭徒”,一次輸7億美金,現如今杳無音訊

從2016年到2017,隻有一年的時間,劉立榮就在宣傳上花費多達60多億元,不僅投資費用很高,并且選擇的代言人也不是一帆風順。

先是馮小剛的陰陽合同僚件,一份真合同,一份是用來逃稅,馮小剛陷入此事風波,多次與網友互怼。

再到後來的薛之謙和李雨桐事件,金立可謂在薛之謙身上下足了功夫,可惜最後成了敗筆,讓金立集團雪上加霜。

在他的一意孤行下,金立集團資金上的一筆巨款也被浪費掉,金立集團面臨危機。

除了廣告宣傳的花費,他還多次進行投資。

九千萬元入股微衆銀行,還進行土地使用權的競拍,花費七個多億元,用來建設金立前海大廈總部,建大廈又是花費十三個億。

在2016年金立整年的利潤才十三個多億,而在2017年6月還花費12.18億元買入南粵銀行9.30%的股權。

金立集團每年的淨利潤都在銳減,加上劉立榮不合理的投資和廣告宣傳花銷,金立整個資金鍊出現問題,最終導緻負債,公司被收購。

現在劉立榮已經銷聲匿迹了,還負債200多億元。

我們不知道他現在在做什麼,不過像他這樣成功過的商人都會在賭博中迷失自我,那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更應該警惕賭博,遠離它的危害。

這便是金立手機的由盛轉衰的故事,希望讀者在評論區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