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埃塞俄比亞(上):意大利學日本侵華,非洲“小中國”如何反擊?

作者:小五影視大全

在遙遠的東非高原,有一個國家,因為學習了中國模式,被稱為小中國。這個國家是埃塞俄比亞。由于模仿到位,在中國模式的指引下,中國經濟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回顧埃塞俄比亞的曆史,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小小的非洲中國,在曆史的某個時期,與中國有着驚人的相似經曆,那段經曆就是第二次意埃戰争。

說到這場戰争,就不得不提埃塞俄比亞和意大利的往事。埃塞俄比亞,位于非洲東北部,是一個古老的農奴制國家,面積約100萬平方公裡。可惜英法意對這個國家虎視眈眈,但三位上司人似乎無法達成一緻,誰也不希望埃塞俄比亞成為某個國家的單獨殖民地。是以埃塞俄比亞一直保持着名義上的獨立,三國也心照不宣地保持着某種默契,誰也不會明目張膽地對埃塞俄比亞流口水。不得不說意大利的忍耐力最強,因為早在1885年和1895年,意大利就連續發動了兩場侵略戰争。在兩次入侵中,叛軍都被埃及軍隊擊敗,尤其是在1896年3月1日著名的阿杜阿戰役中,叛軍大敗。埃塞俄比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統治自己。

十萬大軍殲滅日軍一萬七千人,繳獲全部抗菌炮和大量武器裝備。戰後,意大利勉強簽約承認埃塞俄比亞的獨立和主權,并承諾賠償1000萬裡拉。對于這一點,意大利帝國主義一直懷恨在心,暗暗發誓要報仇雪恨。1922年10月20日,意大利法西斯黨奪取國家政權,墨索裡尼成為意大利的代言人。他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兩次提出征服埃塞俄比亞,卻被其他高官以各種理由阻撓。然而,墨索裡尼的決心絲毫沒有動搖。他日日夜夜夢想着在戰場上再次見到老對手埃塞俄比亞。墨索裡尼為什麼這麼執着?因為它不僅要複仇,還另有圖謀,試圖主宰地中海法西斯統治者的夢想,而吞并埃塞俄比亞就是墨索裡尼向他的夢想藍圖邁出的第一步。

我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說服自己和他人出兵埃塞俄比亞的機會。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墨索裡尼似乎看到了希望。英法等西方列強雖然對日本的侵略行為非常不滿,但當他們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和日本沒什麼差別,于是選擇視而不見。墨索裡尼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以為可以完全複制日本的成功,借日本侵華之機吞并埃塞俄比亞。為了發動戰争,墨索裡尼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他必須得到他的老朋友英國和法國的同意。就在他絞盡腦汁勸說英法不要幹涉他入侵埃塞俄比亞的時候,德國法西斯的崛起幫他解決了這個麻煩。為了對抗德國,法國急于拉攏意大利,是以聽說了意大利的侵略計劃後,假裝沒聽見。英國也有同樣的考慮,是以英國政府采取了寬容的态度。

1932年,墨索裡尼全力以赴備戰。戰争中最重要的是人和物資。于是墨索裡尼的第一個指令就是要求總參謀部在戰争爆發前向埃塞俄比亞的鄰國派出40萬軍隊、10萬騾馬、2萬汽車和10萬勞工。這樣,AtSomalia和厄立特裡亞成了意大利的軍火基地。墨索裡尼因為被埃塞俄比亞打得落花流水,不敢輕敵,于是在1934年規定六歲以上的兒童和會操作武器的老人必須參加軍事訓練。一切準備就緒。墨索裡尼認為是時候開戰了,但是無緣無故的打别人,勢必會招來公衆的譴責。于是,為了給入侵埃塞俄比亞披上正義的外衣,墨索裡尼下令駐索馬裡部隊故意制造事端。1934年12月5日,日軍開赴埃塞俄比亞瓦爾瓦爾。

負責保護的愛國衛隊部隊發動突襲,打死107名愛國居民,打傷45人,并順手占領了瓦爾瓦爾。意大利事後反咬一口,稱事件完全是埃及軍隊挑起的,隻是出于自衛。它還要求愛國政府道歉并承認意大利占領瓦爾瓦爾的合法性。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對意大利的無恥要求憤怒到吐血。他堅決拒絕了意大利的無理要求,并向國聯提出申訴,但國聯采取了縱容的态度。至此,戰争不可避免,那麼素有小中國之稱的埃塞俄比亞将如何抵抗反擊?

1935年10月3日淩晨5點,抑菌未宣戰,越過阿萊不和,僅用三天就占領了阿爾道伊勢。兩天後,意大利軍隊占領了愛國古城阿克蘇姆。叛軍大踏步前進,主要是雙方實力差距太大。意大利主要從南北腹地實施加薪攻擊。意大利僅在北線就投入了126架飛機、112輛坦克、3700輛汽車、580門新式火炮、4200挺機槍和35000頭騾子、馬和駱駝。相比之下,埃塞俄比亞的武器裝備簡直失控。隻有20萬支老式步槍,4000挺不同品牌的機槍,以及數百支19世紀生産的真槍。在實戰中,大多數人使用的是簡單的長矛和大刀。埃塞俄比亞實力也略遜一籌。雖然禁軍和封建領主有35萬軍隊,但隻有1萬人受過較好的訓練。

意大利總共動員了50萬軍隊,三站基本都是正規軍。實力如此懸殊,結果似乎顯而易見。但是埃塞俄比亞人民沒那麼容易欺負他。眼看該地區被意大利人占領,埃及軍隊的10萬援軍立即奔赴前線,與伊軍決一死戰。中國在小非洲的反攻正式開始。一戰給你留了點面子。叛軍死傷數千人,連指揮官德波諾都吓得不敢輕易進宮。看到這種情況,埃塞俄比亞人民聚集力量,發誓要打敗意大利軍隊。人們生活節儉,給前線官兵送去食物和水。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場景,意大利軍隊所到之處,人們藏糧填井。意大利軍隊哪裡見過這種戰鬥,戰鬥力瞬間被大大削弱。但是墨索裡尼不願意。他一再敦促軍隊奪取埃塞俄比亞首都,是以叛軍不得不忍痛投降。

經過五天激烈的潛艇戰,意大利軍隊傷亡慘重。雖然勉強占領了馬侃及其周邊地區,但一戰也大大削弱了叛軍的武器裝備和實力。埃及軍隊總司令海爾·塞拉西一世抓住了這個機會,立即發動反攻,收複了部分失地。意大利軍隊不得不逃回戰鬥開始的戰壕。意大利人民知道義軍戰敗的消息後,幾乎都認為戰敗幾乎不可逆轉。起初,就連意大利的支援者英國和法國也認為意大利打不赢這場戰争。但是墨索裡尼怎麼能就這麼算了呢?他想出了一個狠招,比如向戰區的湖泊和田野投擲毒氣彈。在毒氣的幫助下,戰争進入了轉折點。在空軍和坦克的配合下,意大利軍隊一路暢通無阻,27萬愛國軍民被日軍殺害。為避免更多無辜者傷亡,埃及軍隊不得不撤退,意大利軍隊乘勝追擊。

深入埃及防線400公裡。1936年3月31日,海爾·塞拉西一世親自率軍進攻起義軍,但還是沒能抵擋住數百架飛機的反複轟炸。4月7日,日軍占領了德軍的大學營埃塞俄比亞日程。接着,日軍繼續向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進軍。海爾塞拉西一世眼看城市就要淪陷,隻好帶着女王和少量随從登上一艘英國軍艦,流亡倫敦。埃塞俄比亞成了東非的殖民地。但是,埃塞俄比亞人民仍然沒有放棄戰鬥,抗戰進入了遊擊戰階段。1939年,中國有40.1萬遊擊隊。1941年1月20日,海爾·塞拉西帶着2000人的敢死隊回到埃塞俄比亞。三個月後,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回到埃塞俄比亞。今年11月,唉,所有的意大利軍隊都被轉移了。

他們都被趕出來了。最後,埃塞俄比亞揚眉吐氣,成為現代非洲曆史上唯一兩次擊退西方殖民者的國家。下一期,北韓戰争爆發後,海爾·塞拉西一世非常樂觀地認為,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會去東亞與上甘嶺的中國志願軍對抗。但是,這個曾經與中國為敵的國家,現在已經把中國的發展模式寫進了教科書。埃塞俄比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