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場驚魂、半場暴擊,中國男籃上半場隻赢4分,驚吓一衆“專家”

作者:吳法複制
半場驚魂、半場暴擊,中國男籃上半場隻赢4分,驚吓一衆“專家”

看完中國男籃對陣中國台北隊的比賽,球迷有種滄海桑田的感覺,上下半場截然不同的表現讓人迷惑不解。

上半場,中國男籃打得極其郁悶,被對手帶着節奏走。上對抗裁判就響哨;不積極又挨教練罵,在惶恐和混亂中迷失。

第二節居然輸給對手5分,讓第一節後半段建立的優勢化為泡影,可是下半場卻好似換了一支球隊一般,一路開挂,周琦、郭艾倫和胡明軒輪番站出來。内線予取予求,外線三分屢投屢中,隻用三分鐘時就建立起十多分的優勢。

半場驚魂、半場暴擊,中國男籃上半場隻赢4分,驚吓一衆“專家”

發生了什麼呢?

總體上,這場比賽上半場的意外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台北教練針對性的布置讓我們有些猝不及防;二是裁判神一場鬼一場的吹罰,讓人摸不到頭腦,三是輕敵的思想和大戰之後的疲勞感。

半場驚魂、半場暴擊,中國男籃上半場隻赢4分,驚吓一衆“專家”

中原標準時間7月1日15:30,中國男籃以94比58擊敗中國台北,四節比分為:26比17、16比21、30比10、22比10。

針對性的布置

這場比賽開場台北隊就擺出決一死戰的氣勢,全隊不惜體力,表現得異常積極。移動快速,出手堅決,完全不計後果的犯規,目的就是破壞中國男籃的進攻節奏。

半場驚魂、半場暴擊,中國男籃上半場隻赢4分,驚吓一衆“專家”

第一節台北隊犯規次數多達11次,這很是罕見,往往是看到中國隊可能得分的機會,一定用犯規去阻止,這種戰術其實并不高明,在CBA季後賽經常可以見到的,比如北京首鋼就是如此,從一開場就千方百計不讓對手打順了,甚至是讓你打急了。

半場驚魂、半場暴擊,中國男籃上半場隻赢4分,驚吓一衆“專家”

台北隊教練的戰術讓中國男籃球員有些始料未及,而且在前二節是成功的,當然這并不是全部原因,按說我們的球員也是久經沙場,對這種打法也早就熟悉了,更重要的是裁判在吹罰尺度上的默契配合,這才讓中國球員無所适從。

任性的吹罰

半場驚魂、半場暴擊,中國男籃上半場隻赢4分,驚吓一衆“專家”

松一場緊一場,裁判吹的是個什麼?

從上場極度寬松,強烈鼓勵身體對抗,到這場“沾衣十八跌”,稍有擠靠動作,就哨音如催魂一般響起,這讓我們剛剛經曆了一場強身體對抗的球員很迷惑。

都說國際籃球不是鼓勵對抗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場比賽,趙繼偉防守時把對手擠出邊線,裁判卻認為是推人犯規,讓繼偉一頭霧水。

對陣澳洲,最少有三次趙睿和王哲林被澳洲球員生生擠出底線,在CBA一般認為是防守阻擋犯規,可是在這裡沒有這個概念,以先行建立防守位置為理由,進而解釋為鼓勵對抗,說實話當看到這樣的吹罰出現時,不少球迷還在貶斥CBA的哨,過于頻密。

半場驚魂、半場暴擊,中國男籃上半場隻赢4分,驚吓一衆“專家”

顧全持球,人都快被擠出邊線,轉身持球推擠對手,馬上也被判推人,要知道他的圓柱體已經快讓對手全面侵占了,對手的屁股下面就是他一支腳在勉力的占據着位置,這樣也行啊?

同樣的情形出現在女籃世界杯上,當立陶宛球員也是如此防守時,被更強壯的萬濟園轉身時放倒,裁判吹罰雙方犯規,我可以了解這個吹罰,對手侵占圓柱體犯規,而萬濟園動作過大違體了。

這場比賽可倒好,顧全隻是用持球推開對手,動作不大也判罰犯規了,怎能不令人詫異!

隻要中國隊上身體對抗,等到的必然是走上罰球線,比賽就此被吹得支離破碎,這正是台北隊期盼的,他們的進攻核心點少,能走上罰球線肯定是最穩妥的得分方式。

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何吹罰任由他們掌控。

輕敵思想和疲勞感

半場驚魂、半場暴擊,中國男籃上半場隻赢4分,驚吓一衆“專家”

當然沒想到對手會如此打,教練組也沒想到裁判會這樣吹,配合得天衣無縫,似乎這樣就可以把中國隊擊敗一般。

整體上從球員到教練皆沒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上場比賽消耗太大,比如周琦,上場比賽總要面對包夾與對手力搏,又比如老将顧全,本就腳步慢,全力調動全情投入,在這場比賽的上半場就顯得很懈怠,在一次暫停遭到杜鋒”吹風機“的問侯。

瘋狂過後是委頓不堪

半場驚魂、半場暴擊,中國男籃上半場隻赢4分,驚吓一衆“專家”

當然對手采用如此瘋狂的打法,肯定是要遭到懲罰的。

一頓飯把一天三餐的量全幹完了,後面就隻剩餓肚子了。

台北隊教練隻高興了半場,球隊上半場把體能耗盡,下半場成為砧闆上的魚肉,任由中國隊宰割。

半場比賽比分42比38。

下半場哨音吹響,中國隊早早進入狀态,傳切配合更加默契,三分,上籃,反擊全有了,最誇張的是周琦與趙繼偉的空中接力,燃爆全場,快結束前一次後場封蓋,帶球一條龍上籃得分;郭艾倫如何會讓周琦獨美,第三節曆來就是他的時間,頻頻沖擊籃下得分。

單節赢了對手20分。

半場驚魂、半場暴擊,中國男籃上半場隻赢4分,驚吓一衆“專家”

第四節,狂歡繼續,上半段郭艾倫仍然是全力沖擊,直到對手暫停時,杜鋒站起身迎接,拍拍他的腦袋以示嘉許,就此打卡下班。胡明軒見狀,開始了自己的獨舞,徐傑分外體貼,每每接球就喂給胡明軒,讓他也打嗨了。

22比10再赢12分。

其實就是一場很普通的比賽,實力上的差距不可能依靠一些極端戰術去完全扭轉的,籃球可不同于足球。

半場驚魂、半場暴擊,中國男籃上半場隻赢4分,驚吓一衆“專家”

為何一衆“專家”們又開啟總結之聲呢?

看了一些媒體言論,不少人認為中國隊應該總結。為什麼對陣孱弱的中國台北男籃也能讓對手赢一節。

其實個人認為,這并不是什麼大問題,狀态的起伏,對手針對性的布置,以及裁判的魔幻般的吹罰,都會讓意外發生,生活中不總是有意外嗎?

半場驚魂、半場暴擊,中國男籃上半場隻赢4分,驚吓一衆“專家”

總結這話有點沉重,也過于老套了,之前在中國女籃出征塞爾維亞時就已經對這些見風就是雨的議論很不感冒,當這些自诩為“專家”的家夥,總以一種愛“學習”的态度,強調好好總結時,在中國女籃連勝兩場後,吹毛求疵,進而預測中國隊會輸給法國,最終被打臉,個人心中暗自竊喜,也發文痛批。

這次又老調重彈,讓杜鋒做好總結。不是不懂球,就是很壞,故意黑杜鋒和中國男籃。

毛主席說: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懂得如何抓重點。比如下場迎來與澳洲的二番戰,這才是要好好思考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