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今天:支付寶推出條碼支付;分時系統之父誕生;世界上第一支電視廣告

作者:CSDN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曆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7 月 1 日,在 1646 年的今天,戈特弗裡德·威廉·馮·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誕辰。萊布尼茨生于德意志萊比錫,是曆史上少見的通才,素有“十七世紀的亞裡士多德”之美譽。他在 70 年的生命中為數學領域作出了重大貢獻,并以電腦的形式完成了一些早期的計算機工作。萊布尼茨還發展了現代形式的微積分和微積分。1716 年 11 月 14 日,萊布尼茨于漢諾威孤獨地過世。

回顧計算機曆史,7 月 1 日這一天還發生過許多影響我們如今科技生活的關鍵事件;讓我們先回到 1926 年,看看圖靈獎得主、分時系統之父科爾巴托是如何影響了 Unix 的誕生。

1926 年 7 月 1 日:分時系統之父 Fernando Corbato 出生

曆史上的今天:支付寶推出條碼支付;分時系統之父誕生;世界上第一支電視廣告

圖源:維基百科

費爾南多·科爾巴托(Fernando José “ Corby ” Corbató)出生于 1926 年 7 月 1 日,他是美國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以開發分時作業系統而著稱。科爾巴托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但他的父親是來自西班牙比利亞雷亞爾的西班牙文學教授,是以他就有了一個西班牙名字。1930 年,科爾巴托一家搬到了南方的洛杉矶,他的父親也開始在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工作。1943 年,科爾巴托跟随父親的步伐,開始就讀于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但由于二戰的影響,他在第一年就被海軍招募。

在戰争期間,科爾巴托接受了電子技工教育訓練。二戰末期,雷達已經廣泛運用于海戰,戰艦大炮的硬撼被航空母艦的到來打破,海軍部隊需要有人服務、維護和調試先進裝備;科爾巴托親身經曆了這些事情,而這段經曆讓他對跟蹤錯誤和調試系統饒有興趣,這一愛好甚至伴随了他一生。科爾巴托于 1946 年離開海軍,就讀于加州理工學院。1950 年,取得加州理工學院碩士學位。1956 年,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實體學博士。在畢業後,他進入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中心工作,并在 1965 年成為教授。而這一留,便是一生,科爾巴托從此在 MIT 待到了退休。

在一段固定時間内,不管他使用的是什麼程式設計語言,一個程式員能寫作的源代碼行數是固定的。

——費爾南多·科爾巴托

曆史上的今天:支付寶推出條碼支付;分時系統之父誕生;世界上第一支電視廣告

年輕時的科爾巴托,圖源:維基百科

1961 年,費爾南多·科爾巴托在 MIT 的計算機中心主導建立第一個分時作業系統:相容分時系統(CTSS)。在這個系統中,要使用一個指令 LOGIN,來登入系統,同時使用密碼(passwords)來作為檔案存取保護,這是首次在電腦上使用密碼作系統保護;是以,科爾巴托也被業界普遍認為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密碼來保護通路一個大型計算機系統上的檔案的人,盡管他後來聲稱這種基本的安全方法在當時就已經擴散并且變得難以管理。

CTSS 開發成功引起了美國國防部的高度重視。作為計算機的最大使用者的美國國防部立即作出反應,于 1962 年由 ARPA 出資 300 萬美元啟動著名的 MAC 項目,MAC 的目标是完善 CTSS,實作第二代分時系統。美國本以為可以聚集全國最先進的科技力量共同開發 MAC 項目,當時的美國有着九大計算機公司:其中 IBM 最大,Burrough、霍尼韋爾、NCR 公司、控制資料公司(CDC)、通用電氣(GE)、數字裝置公司(DEC)、RCA 和 Sperry Rand 八個公司緊随其後。但 60 年代的 IBM 正在研究 360 系列、DEC 則在開發 PDP 系列……大家都在忙着商戰,沒空參與分時系統的開發。

最後,在科爾巴托的上司下,MIT 隻請到了通用電氣公司 GE 的計算機部門,以及貝爾實驗室作為 MAC 的主要成員,三方共同研制 MAC 項目,并于 1969 年推出了著名的 Multics。在 10 月 30 日和 2 月 4 日的專欄裡,我們便曾介紹過 Multics,Multics 開創了現在在現代作業系統中使用的許多概念,包括分層檔案系統、面向環的安全性、通路控制清單、單級存儲、動态連結以及用于可靠服務的廣泛線上重新配置。

在 Multics 的研發過程中,貝爾實驗室選擇了退出,該項目也被通用電氣用于其高端計算機系統,後來被霍尼韋爾收購。Multics 雖然本身在商業上并不特别成功,但直接啟發了 MAC 項目當時的參與人員,也就是貝爾實驗室的 Ken Thompson 開發 Unix,其直系後代仍在廣泛使用;Unix 還作為許多其他後續作業系統設計的直接模型。

1990 年,科爾巴托獲得圖靈獎,得獎理由為:組織起一個通用的、大規模、分時、共用資源的電腦系統的概念,并上司它的發展實作,因為這些先瞻性工作而獲得此獎。2012 年,科爾巴托成為計算機曆史博物館院士。科爾巴托有二段婚姻,在第一段婚姻中育有兩個女兒,在第二段婚姻擁有兩個繼子。由于糖尿病并發症,費爾南多·科爾巴托最終于 2019 年 7 月 12 日在馬薩諸塞州紐伯裡波特去世,享年 93 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41 年 7 月 1 日:世界上第一支電視廣告誕生

曆史上的今天:支付寶推出條碼支付;分時系統之父誕生;世界上第一支電視廣告

圖源:維基百科

世界第一支電視廣告:“美國以寶路華的時間運作”

電視廣告,又名 TVC 廣告,是一種經由電視傳播的廣告形式,通常用來宣傳商品、服務、組織、概念等。大部分的電視廣告是由外面的廣告公司協同廣告制片公司所制作,并且向電視台購買播放時數。電視廣告的英文在美國為“television commercial”,而在英國則為“advert”;日本則以和制英語“Commercial Message”的簡寫“CM”指代電視廣告。電視廣告發展至今天,其長度從數秒至數分鐘皆有(也有長達 10 分鐘的廣告雜志,以及長達整個節目時段的“資訊型廣告”)。各式各樣的産品皆能經由電視廣告進行宣傳,從家用清潔劑、農産品、服務。

史上第一支電視廣告是在 1941 年 7 月 1 日晚間 2 點 29 分播出的,由寶路華鐘表公司(Bulova Watch Company)以 9 美元(約人民币 71 元)的價格,向紐約市的全國廣播公司(NBC)旗下的“WNBC”電視台購買棒球賽播出前的 10 秒鐘時段。當時的電視廣告内容十分簡單,僅是一支寶路華的手表顯示在一幅美國地圖前面,并搭配了公司的口号旁白:“美國以寶路華的時間運作!”

英國的首個電視廣告在 1955 年 9 月 22 日的 ITV 頻道播出 ,為 Gibbs SR 牙膏做廣告。在亞洲,東京的日本電視台于 1953 年 8 月 28 日播出了第一個電視廣告廣播,宣傳日本的本土企業、世界上第一款石英表制造商精工社(後來的精工),它還顯示了一個帶有目前時間的時鐘。1979 年 1 月 28 日,農曆正月初一,上海電視台播出了中國曆史上首個電視廣告:參桂養榮酒,但原始片段現已遺失。同年 3 月 15 日,上海電視台播出中國曆史上第一條外商電視廣告——瑞士雷達表。從此之後,中國大陸的各家電視台紛紛開始播出廣告。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79 年 7 月 1 日:索尼推出“随身聽” Walkman

Walkman,是日本索尼公司(Sony)在 1979 年所推出的一個随身聽品牌,中文的“随身聽”一詞即是由“Walkman”轉變而來。Walkman 由索尼的記者用小型錄音機 Pressman 改造而來,特色就是便攜、音質好,由索尼的兩位創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主導研發。Walkman 市場定位青少年,強調年輕與時尚。Walkman 本是産品系列名,因過于流行而成為所有此類産品的代稱。2010 年 10 月,Walkman 停産。

曆史上的今天:支付寶推出條碼支付;分時系統之父誕生;世界上第一支電視廣告

圖源:維基百科

1979 年 3 月,在索尼公司聯合創始人井深大的要求下,音響部門将記者用的小型錄音機“新聞人”(Pressman)修改成體積更小的錄音機,在得到公司内部許多人的良好評價後,在盛田昭夫的主導下,索尼在 1979 年 7 月 1 日開始推出了 Walkman(随身聽);盛田昭夫将 Walkman 定位在青少年市場,并且強調年輕活力與時尚,并創造了耳機文化,1980 年 2 月開始在全世界開始做銷售,并在 1980 年 11 月開始全球統一使用“Walkman”這個不标準的日式英文為品牌。直到 1998 年為止,“Walkman”已經在全球銷售突破 2 億 5000 萬台。

1991 年開始,Walkman 開始推出 MiniDisc 系統,并繼續在全球處于第一名的地位。2000 年開始,MP3 音樂格式逐漸盛行,低價競争者陸續推出采用緩沖存儲器可支援 MP3 的 U 盤,使 MP3 從個人電腦漸漸轉移到随身聽市場,Walkman 采用全新的商标,象征網絡的互聯,并推出線上音樂下載下傳服務“PlanetMG”。但由于音樂過少及必須使用“ATRAC3”格式,線上音樂下載下傳服務的市場接受度始終低落。是以 在 2000 年,索尼推出支援 MP3 以及可連結電腦同步的《Net MD》系列。

曆史上的今天:支付寶推出條碼支付;分時系統之父誕生;世界上第一支電視廣告

圖源:維基百科

2001 年後,蘋果電腦采用以 1.8 吋硬碟的高容量 iPod 并且搭配“iTunes”線上音樂商店服務,在美國及全世界推出,在 2 年内立即在全球随身聽市場造成轟動,2004 年 7 月索尼再推出高達 1GB 容量的“Hi-MD”,但由于推出時間點過晚,而且 Walkman 堅守自家之 ATRAC3 檔案格式,使 Walkman 逐漸下滑市場占有率,造成蘋果電腦的 iPod 數字随身聽在全球熱賣取代了 Walkman 地位。

2004 年開始,為了搶回過去随身聽的地位,索尼在美國推出“Sony Connect”線上音樂、日本則以“日本索尼音樂”聯合其他音樂唱片公司投資 Mora 線上音樂網站,并推出以緩沖存儲器、硬碟式的“Net Walkman”系列。2005 年第 2 季開始,子公司索尼愛立信推出“Walkman”聯名品牌的音樂手機,并與索尼博德曼音樂合作推出“PlayNow”服務,成功內建索尼集團的電子、娛樂事業資源,并于全球熱賣,奠定索尼愛立信的 Walkman 聯名品牌在音樂手機成為上司品牌。

2010 年 10 月 22 日,索尼公司宣布,由于錄音帶随身聽 Walkman 銷售凝滞低迷,已正式決定停止生産;日本最後一批錄音帶随身聽 Walkman 的出廠日期是在 4 月,此批産品銷售完畢後,錄音帶随身聽 Walkman 的曆史也将就此劃下句點,但以 Walkman 品牌出品的收音機和 MP3 随身聽仍然維持發售。随身聽的時代已經過去,MP3 從主流的象征變成了音樂發燒友的小衆愛好,但人類聽音樂的方式已經被 Walkman 徹底改變;你現在是用手機聽音樂更多,還是會購買專業的播放器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11 年 7 月 1 日:支付寶推出了條碼支付

1949 年,IBM 工程師伍德蘭和西爾弗基于摩爾斯電碼發明了環狀條形碼,他們就是條形碼概念的最初提出者。此後,許多組織和個人為條形碼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其中最為突出的要數勞雷爾,他提出了斑馬條紋狀條形碼,并設計了如今流行的通用産品代碼的編碼和模式。如今,二維碼在網絡世界無處不在,二維碼誕生于條形碼(屬于一維碼)之上,多了一個次元讀取資訊,存儲資料量大,讀取速度快。二維碼極大地友善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支付掃碼、騎車掃碼、公交地鐵、圖書管理、郵政管理還是銀行系統等等……

2011 年 7 月 1 日,支付寶推出了條碼支付,使用移動裝置進行付款的服務開始正式走入大衆的視野内。在不需使用現金、支票或信用卡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使用移動裝置支付各項服務或數字及實體商品的費用。雖然使用非實體貨币系統的概念已存在許久,但支援此系統的科技直到近期才開始普及。在中國大陸,因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移動付款技術為 QR 碼支付技術。這也使得 QR 碼支付在中國大陸社會極為普遍,甚至已經領先于其他已開發國家。

近幾年,一個同樣被發明很久的詞彙再次火了起來,那就是 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消費者須使用配備有智能卡的行動電話,并将行動電話置于感應器子產品前。大多數的交易并不需要額外授權,但也有部分交易在完成前要求輸入密碼或使用指紋授權。支付的款項可由預付賬戶或銀行賬戶中扣除,或計入電信費用中收取。NFC 服務中,最常見的是 Visa Paywave、MasterCard Contactless、Apple Pay 及 Google Pay,目前已經在歐洲、北美為主的發達國家有極高的普及率。

在大陸,和條碼支付不同,NFC 移動支付的普及速度與範圍目前面臨嚴峻的挑戰,這是由于缺乏支援 NFC 支付的基礎設施、複雜的生态系統、營運商架構和标準所緻。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是未來幾十年内都繞不開的熱門話題,你目前最常用的支付方式是什麼呢?歡迎參與本期投票,在評論區分享你心目中最友善的支付方式。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曆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