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作者:紀中百事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文 | 紀中百事

編輯 | 紀中百事

2007年,一個9歲神童考上香港浸會大學,隻用4年時間他就完成了本碩連讀。

他是怎麼做到的?後來他怎樣了?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沈詩鈞

無憂無慮的童年

這個神童就是沈詩鈞,說起他身上的奇迹,絕對離不開家族的栽培和影響。

沈詩鈞的曾祖父沈清江,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愛國企業家,祖籍在中國福建,後舉家搬遷至香港,至今擁有億萬家産。

都說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在沈家卻并未展現出來,沈清江十分重視兒女的教育,10個子女中9個都是大學畢業。

這個優秀的傳統在家族裡代代相傳,沈詩鈞父輩祖輩裡人才輩出。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家族智商的遺傳,但也與出色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沈詩鈞和父親

1998年,沈詩鈞含着金湯匙出生,他在家排行老二,有一個8歲的哥哥。

哥哥沈怡謀自幼聰慧過人,連連跳級,14歲便考入了英國牛津大學。

在哥哥的光環下,弟弟沈詩鈞顯得格外普通。在上幼稚園期間,和普通小孩子比,并沒有任何過人之處。

他喜歡玩樂高積木、拼圖和大富翁的遊戲,每天嘻嘻哈哈,自由自在的。

沈父看着兩個兒子的明顯差異,心中不但沒有絲毫的偏袒,反而覺得小兒子可以無憂無慮地成長,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沈詩鈞

沈父每天不管再忙,都會在睡覺前和孩子們分享有趣的故事,或者暢聊15分鐘,密切關注他們的心理動向。

不管是天資聰慧也好,還是智商平平也罷,他都希望兩個孩子心理上是健康且積極向上的。

父親沈振雄秉持着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陪着兩個孩子成長。

由于父親的影響,兩個孩子都很喜歡看書,沈詩鈞最喜歡看的是《三國演義》,他最崇拜的是諸葛亮。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2004年,沈詩鈞升入國小一年級,開學第一天學校發了新書。沈詩鈞一拿到書,不管是數學還是國文,就從頭看到尾。

他放學回家拿出書和父親分享,告訴父親書裡的内容對他來說太簡單了。還一邊翻書一邊給父親講了一遍,沈父感到十分驚訝。

于是他找來二三年級的書讓兒子看,沈詩鈞還是一會就看完了,對他來說沒有一點難度,尤其是數學。

沈父這時才發現小兒子也是天資聰慧,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大兒子當年的身影。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他将更高年級的書拿給沈詩鈞,讓他好好看認真學習。

沈詩鈞上課時被老師發現他在看六年級的課本,老師先是批評了他,然後将此事告知了沈父。

沈父向老師解釋,沈詩鈞對書中内容了解得很到位,完全可以自學更高年級的課本。老師卻覺得沈父有些揠苗助長。

老師的看法也不無道理,沈父其實内心也害怕被老師說中,開始糾結到底要不要讓他超前學習。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這一年,14歲的沈怡謀考上了牛津大學,沈詩鈞跟随着爸爸和哥哥,一起來到了英國,開啟了陪讀生涯。

在哥哥的影響下,6歲的他接觸了微積分,在數學上的天賦很快展現出來。

沈父陪着他在家自學初高中的課程,僅僅隻用了一年的時間學完了初高中三門必修課,第二年自學了剩餘6門輔修課。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英國牛津大學

2007年,沈父鼓勵沈詩鈞參加英國聯考。作為一個18歲的成年人,參加聯考還會緊張地雙手顫抖,心跳加速,更何況是9歲的沈詩鈞。

似乎早就看出來沈詩鈞的不自信,沈父一直不斷地鼓勵他,讓他重視過程,不要太在意結果。

讓他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去考考看,實在不行可以入學複讀一年,來年再戰。在父親的鼓勵下,沈詩鈞參加了英國聯考。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考場

本碩連讀

沈詩鈞來到考場,看着眼前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心中有些發怵,父親安慰他放平心态,這隻是一場簡單的測試,盡管放手幹。

當沈詩鈞坐在考場中,衆人都忍不住看向他,猜疑和好奇聲傳來,沈詩鈞努力讓自己不去理會外界的聲音。

他調整好呼吸,讓自己淡然面對,并最終取得了2A1B的好成績。

沈詩鈞和父親對這個成績非常滿意,他們信心滿滿地開始報考大學,但是迎來的确實一重又一重的打擊。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沈詩鈞

英國各大高校都不願錄取這個隻有9歲的男孩,他們認為孩子年紀太小,根本無法像正常大學生一樣生活學習,他身邊甚至還時刻需要父母,替他打點生活。

無奈之下,沈父決定帶沈詩鈞回國,來到香港後,各大名校就像商量好了一樣,也都拒絕了沈詩鈞,他們聲稱隻要3A的學生,沈詩鈞不符合他們的入學要求。

一時間,香港的一些無良媒體開始批判和諷刺沈詩鈞,說他9歲就想上大學,結果無人敢要,終究是太自負,才落得沒有大學錄取的下場。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沈詩鈞

沈詩鈞找到父親說:

“爸爸,我可以複讀,我今年才9歲,晚上一年對我來說不是什麼大事。”

沈父默默點了點頭,他告訴兒子,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給你一個好消息,再給你一個壞消息,看開一些也是好的。

就在沈父正在為兒子挑選高中的時候,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件事又迎來轉機。

香港浸會大學表示願意錄取9歲的沈詩鈞,讓他進入數學系學習,并且還為他量身定制了5年本碩連讀計劃。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沈詩鈞9歲上大學

沈詩鈞被這突如其來的好消息高興壞了,他沒想到事情還能絕地反轉。他很感謝香港浸會大學,也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進入大學的沈詩鈞看着身邊的同學談戀愛玩電腦,在大學中逐漸迷失自我。

他也嘗試過玩電腦打遊戲,但是無論如何他都喜歡不起來,和數學相比,這些遊戲對他來說沒有一點吸引力。

他覺得這個現狀讓他很不了解,曾在學校大會上批判道:“大學裡拍拖、玩遊戲的人,真的很幼稚。為什麼不去好好學習?”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沈詩鈞

是以他在大學裡,可以說是獨來獨往,沒有關系特别好的朋友。

最主要還是大家覺得,他的年紀太小了,又一心埋在學習裡,和同學們都沒有共同語言,也自然是玩不到一起。

他的導師曾說,沈詩鈞是他帶過最輕松的學生,雖然他年紀小,但他做事情比較專注,能心無旁骛紮在課題研究裡,讓人很省心。

原計劃5年的本碩連讀,沈詩鈞憑借着一腔熱血和日複一日的努力,僅用了4年就完成了學業。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這也就注定沈詩鈞要走上和大多數畢業生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2011年,13歲的神童沈詩鈞畢業,獲香港浸會大學碩士學位。

在這四年的學習之中,沈詩鈞接觸到了美國德州農工大學一位數學教授的兩篇論文,裡面的一些研究讓沈詩鈞很感興趣,他決定美國深造。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攻讀博士

哥哥14歲上牛津大學,沈詩鈞14歲讀博士。

沈父一提到這兩個兒子,就高興地合不攏嘴,很多人慕名找他咨詢,在教育孩子上,有什麼妙招。

沈父說:“我從來不逼迫孩子們讀書,學習的内驅力都是來自于他們的感興趣。”

但是也不否認,年少有為的确要有一定的天賦傍身,持之以恒的自律更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2013年,沈詩鈞來到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攻讀博士。

與該校的數學專家共同進行數學課題研究,在這裡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沈詩鈞覺得自己隻有在數學的世界中,可以忘記時間,可以忘記自己身在哪裡,他為此癡迷。

興趣固然很重要,但是毅力同樣也不能少,沈詩鈞為了弄清楚一個公式或者一個答案,他可以不吃不喝不休不眠,一直工作。

甚至有段時間,沈詩鈞的身體也是以出現了一些問題,暴瘦二三十斤,家人見了十分心疼。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後來向學校請假,回香港休養了一個月,父親再次充當生命的導師,勸他對待生活,要放松一點,别把自己逼得太緊。

過猶不及,繃得太緊弦總有斷的一天。

沈詩鈞再次從父親這裡學會如何更好地面對生活,回到美國後,沈詩鈞忘卻自己“神童”的光環,再次以一個虔誠的學者,來到學校。

精神壓力得到緩沖以後,沈詩鈞在學校裡,開始社交,主動找人搭話。

有一次在餐廳裡,他主動幫助同學拿了一套餐具,這小小的一件事,就讓沈父覺得是很大的進步。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沈父鼓勵他走出自己的世界,多交朋友,和生活擁抱。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當導師再次看到此看到沈詩鈞時,覺得他變得外向陽光了一些。

經曆幾年的蛻變,沈詩鈞俨然已經褪去身上的稚氣,成為一個成熟的大男孩,不但長出了胡須,就連頭發上也夾雜着幾根白發。

2017年,沈詩鈞終于攻破了自己的課題,完成學業,取得了博士學位。

這個消息讓爸爸和哥哥都為他感到高興和自豪,覺得他最終還是突破了自己,完成了他的夢想。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即便是神童,也會有煩惱和一些解決不了的事情,但幸運的是,沈詩鈞能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态,找到正确的道路,走出人生的迷途。

博士畢業後,年僅18歲的沈詩鈞受到了很多美國名企的邀請。

但是對這樣的天才少年沈詩鈞來說,追名逐利他從來都是不屑一顧的。

從他踏出校園的那一刻開始,他就一直在思考,該如何選擇未來的人生道路和方向?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教書育人

2018年,沈詩鈞向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遞交了自己的履歷,他想當一名數學老師。

當學校收到這份履歷時,一眼就被這個男孩給吸引了,大家都很吃驚,18歲就敢來應聘教授,他憑什麼?

随着對沈詩鈞的了解,最終還是被他的優秀所折服,加利福尼亞大學同意了他的求職申請。

沈詩鈞如願以償,來到這裡任教。

前來上課的學生們也是對這個老師充滿了好奇。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因為大部分的學生也都是十八九歲,而他們的數學老師,竟然和他們一樣大,這不得不讓他們對這個東方面孔感到敬佩。

有的學生在網絡上發表動态,表示:“不敢想象,我比我的大學老師還大一歲,他真的太厲害了!”

沈詩鈞的課堂,受到了很多學生的追捧,裡面不乏一些人是為了他這個人而來的。

沈詩鈞看着面前一群同齡人,全然沒有老教師身上那種盛氣淩人的樣子。

他和學生們的關系相處得很好,在這裡他不僅收獲了一份職業,更是得到了一種特别的交友體驗。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但是在加利福尼亞的任職,并不是沈詩鈞這一輩子的選擇,隻是他人生中的一個跳闆。

他和學校簽了5年的合約,等時間一到,他将會再次面臨人生道路的選擇。

當父親問他,要不要回國時,沈詩鈞仔細思索過後,堅定地對父親說:“我一定回國發展的。”

這也正是沈父一直期待的,他希望兒子能回到香港,來香港任教。

沈父連忙點頭,意識到兒子看不見,他又趕忙回答:“好,好,回家就好。”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小結

有人學有所成是為了掙錢,這也是母親很多人的選擇,但還有一些人,他們願意教書育人,拿着不高的工資,卻做着最偉大的事。

像北大韋東奕韋神,美國各大高校和企業重金聘請他,他都不為所動,始終堅持自己的初心,兩個饅頭一瓶礦泉水,就可以滿足他的生活需求。

但兩人之間不同的是,沈詩鈞家财萬貫,韋東奕卻兩袖清風。

即便是身世上有着天壤之别,但是在人生之路的選擇上,他們都選擇了自己想要做的事。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韋東奕

或許在真正的學者心中,做老師要比很多高薪工作更能吸引他們。

與其用“神童”來形容沈詩鈞,不如用“學霸”更為準确。

在許多領域,智力是一個門檻,足以把很多人擋在外面,而“神童”們基本都能越過這道門檻,輕松入門。

但入門之後,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就,還取決于智力之外的很多因素,比如堅持、自律、努力等。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是以,如果一個“神童”沒有取得特别出衆的成就,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大可不必像某些媒體那樣去一驚一乍。

現在社會出現一種現狀“雞娃”的現象,就是當父母的,着重培養自己的小孩,努力讓他們成為“神童”一樣的孩子。

比如從學說話起,就是雙語啟蒙,培養雙語寶寶;從幼稚園開始,就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一天必須讀完十幾個繪本;2歲上早教課,3歲報興趣班,有的還不止一個課外班。

而這些家長無一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認為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神童”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現狀如何

但這樣的想法和做法,難免會剝奪孩子們享受童年的權利,時間都被用于學習了,那就沒有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了,孩子們的幸福感也會降低。

家長們大可不必把自己的社會壓力,強加到一個孩子身上,除非是孩子是自願的,就像沈詩鈞一樣。

我們應該向沈詩鈞的父親學習,不管孩子聰不聰明,隻要孩子積極向上,有一個正确的價值觀,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行。

社會的包容性很強,如果孩子不是“神童”,請不要逼迫他,給他一點自由地生長的空間,說不定過段時間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人生不止一種活法,一種出路,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在了解孩子的基礎上,幫助他們過上他們喜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