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維他奶走下神壇,中國内地收入持續下滑|看财報

作者:钛媒體APP
維他奶走下神壇,中國内地收入持續下滑|看财報

維他奶2021财年業績出爐:中國内地收入下滑28%,經營虧損2.13億港元。

6月29日,維他奶釋出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1财年業績公告。财報披露,維他奶實作營收65.01億港元,同比下滑14%;淨虧損1.59億港元,上财年同期盈利4.48億港元;經營虧損2.13億港元,上财年同期溢利8.43億港元;毛利潤為30.71億港元,同比下跌22%,毛利率則由53%下跌至47%。

維他奶走下神壇,中國内地收入持續下滑|看财報

圖檔來源:維他奶财報

對于營收淨利雙下滑,維他奶将其歸因于新冠疫情以及中國内地業績表現不理想。維他奶表示,2021财年因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持續肆虐,加上中國内地的業務表現未如理想,維他奶集團的營商環境面臨挑戰。

受此消息影響,維他奶國際今日股價持續走弱,截止收盤股價報13.720港元,市值已不足150億元。

業績承壓之下選擇提價

2021财年,維他奶毛利潤為30.71億港元,上财年為39.54億港元,同比減少22%,主要由于銷售表現下降。毛利率從上财年53%下跌至47%,主要由于銷量下降、銷售組合、原材料成本上漲,及推廣費用支出較高所緻。

維他奶走下神壇,中國内地收入持續下滑|看财報

圖檔來源:維他奶财報

業績承壓之下,維他奶選擇提價。維他奶在業績報告展望中表示,“我們已在部分市場調高價格,并将繼續選擇性提價,并采取嚴格的内部成本控制措施以保障利潤率。”

維他奶首席财務總監吳茵虹在交流會上表示,原材料價格過去一年内上升幅度不少,相信有關趨勢将持續至本财年,預期不同材料價格将有機關數至雙位數增幅。

她還提到,集團已經接觸了不同供應商進行一系列價值工程,包括簽定合約鎖定原材料價格等,嘗試降低成本。

此外,财報披露,物流費用上升,不能單靠成本控制保持盈利,維他奶在過去6個月内于部分市場進行了一定程度提價,2022财年将繼續審視不同市場狀況,于适當時候因應個别産品提出價格調整。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根本上來說,維他奶提價一方面是想消化原料成本上升帶來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通過提價改善其與管道的盈利關系。但目前維他奶不僅要面對植物奶市場伊利、蒙牛等巨頭的競争,還要應對茶飲領域康師傅、農夫山泉等的擠壓。

龍頭企業通過規模效應大打價格戰,不斷壓低售價,此時維他奶漲價需要承受的壓力不容小觑。

中國内地收入持續下滑

維他奶表示,公司最大的市場中國内地市場上半年銷售疲弱,但下半年銷售情況已改善。是以,盡管于香港特别行政區、澳洲及紐西蘭及新加坡等其他市場營運機關均有穩定增長,但于本财政年度全年收入下跌14%。

因為公衆事件觸動衆怒,衆多内地網友自發抵制,維他奶在中國内地的收入持續下滑。去年三季報披露,截至去年9月30日止6個月的2021财年,維他奶淨利潤為3280.4萬港元,就已同比暴跌95.1%。其中,維他奶在中國内地業務虧損3300萬港元,利潤同比暴跌95%,股價也幾近“腰斬”。

最新财報披露,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的2021财年,中國内地業務持續大跌,營收大跌23%至39.13億港元,按人民币口徑下滑了28%,同時由盈轉虧,從盈利人民币4.57億元轉而虧損人民币2.8億元。

從具體區域來看,在澳洲及紐西蘭,維他奶收入以當地貨币計算增長12%;在新加坡,維他奶收入以港元及當地貨币計算均有所增長,年度經營虧損為219.8萬新加坡元。

但香港市場其實同樣難言樂觀。維他奶銷售收入提升4%至19.34億港元,但由于疫情相關政府補貼按年顯著減少,以及下半年原材料成本、油價上升,經營利潤下跌44%至1.99億港元。

事實上,維他奶業績下滑頹勢早已顯現。作為曾具有家國情懷的香港老品牌,80多歲的維他奶經曆過曆史的沉澱,擁有老字号的口碑,但在去年7月初因為釋出關于黑暴員工的不恰當内容,引發了消費者強烈抵制。這成為引起維他奶股價業績雙殺的直接導火索,也使得公司品牌瞬間失去人心。

在去年7月份的不當言論事件被曝出之前,維他奶的業績就曾一度陷入滞漲期。從2016到2020财年,維他奶營收分别為54.06億港元、64.65億港元、75.26億港元、72.32億港元,同期經營利潤分别為6.18億港元、5.86億港元、6.96億港元、5.36億港元,業績增長并不明顯,利潤甚至還有下滑的趨勢。

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維他奶集團4月-9月的收入出現了6%的下滑,淨利潤因為政府補助的情況下實作8%的增長,但如果沒有這項補貼,實際經營利潤則是下滑21%。再此之外,維他奶還屢次被爆出産檢問題。

關于未來如何提振中國内地市場,維他奶在最新财報中披露,内地市場将為維他奶及維他品牌舉行營銷活動,提升品牌價值。

除支援核心産品組合外,維他奶将延續推動産品創新,例如 VITAOAT 燕麥奶、維他氣泡茶及蜜桃茶,新添産品系列,政策性打入新興潛力市場,把握新商機,并将繼續選擇性逐漸将産品供應擴充至中國内地更具潛力的地區。

不過,在内地市場,植物豆奶的市場空間正在被蒙牛、伊利和雀巢等傳統奶企擠占,每日盒子、植物标簽等植物奶新品牌也在搶占市場佔有率。維他奶收複内地這塊寶地,也急需做出下一個爆款大單品。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柳大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