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得州“移民卡車”51人遇難,美國兩黨上演“甩鍋絕技”|京釀館

作者:Beiqing.com
得州“移民卡車”51人遇難,美國兩黨上演“甩鍋絕技”|京釀館

6月27日,人們聚集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移民死亡事件現場附近。圖/新華社

當地時間6月27日傍晚,一輛冷藏集裝箱貨櫃車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附近被發現,車内塞滿了來自拉美的非法偷渡客,截至目前,遇難人數已升至51人。這是美國有記錄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陸路偷渡事件。

一再上演的“人間悲劇”

當地警方稱,6月27日17時50分左右,一名當地市政從業人員在聖安東尼奧南郊、靠近鐵路和35号州級公路一條人迹罕至的小道旁發現一輛紅色車頭的18輪40英尺冷藏貨櫃半挂車,車中隐約傳出呼救聲,車門被反鎖,駕駛室開着卻空無一人。

事發時當地氣溫高達38°C,聖安東尼奧一消防人員表示,“塞滿人的貨櫃裡既沒有水,也沒有正在工作的空調裝置”。

據悉遇難者中全部是成年人,其中22人為墨西哥籍,7人瓜地馬拉籍,2人洪都拉斯籍,其餘遇難者國籍待确認。

美國聯邦國土安全部表示,已逮捕涉嫌組織偷渡并與事故責任相關的3人,這輛貨櫃車可能因機械故障被抛棄在路邊。但附近居民表示,這一帶是“集卡偷渡客”傳統“下客點”,他們以前曾在這裡撞見背着行李的偷渡客下車,有些人還伸手向他們乞讨。

這是得克薩斯州21世紀以來第三起類似事件。此前,2003年5月14日,19名拉美偷渡客在南部邊界駛往休斯敦的集卡中死亡;2017年7月23日,聖安東尼奧沃爾瑪停車場,10名偷渡客在一輛集卡中被悶死。

越來越多的非法移民選擇“鑽車”

得州曆史上曾是墨西哥領土的一部分,被美國吞并後與墨西哥間曾存在漫長而疏于管理的共同邊界,一直是非法移民偷渡進入美國的重要通道。

在2001年“911”事件發生之前,最經典的偷渡方式是尋找美墨邊界上随處可見的無人漏洞,或賄賂當地經營牧場之類的邊民幫忙“指點迷津”。在這個階段,非法移民最大的生命威脅,是在偷渡過程中墜崖、落水,或被攔截、追捕的執法人員打死打傷。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全面加強邊界管控,拉美偷渡客被迫“鑽入車中”,有組織的人蛇集團應運而生,他們安排偷渡客在墨西哥境内登上集卡車,混過邊檢後再讓他們下車“自求多福”。

由于邊檢越來越嚴格,卡車偷渡的行程也越來越隐秘,偷渡客上車地點南移至遠離邊界的墨西哥内陸城市,下車地點同樣距離美墨邊界很遠,甚至内移到聖安東尼奧和休斯敦市區。

這種更隐秘、更長時間的車廂“旅程”,确實大幅減少了偷渡客的被發現率,卻也不可避免地令偷渡者更長時間滞留于密閉車廂内,這也增大了其人身危險系數。

據知情者稱,自拉雷多至聖安東尼奧的35号州級公路因為行程短、“卡子”少,已成為傳說中的“偷渡黃金通道”,而聖安東尼奧俨然是拉美偷渡客的“黃金集散地”。

得州“移民卡車”51人遇難,美國兩黨上演“甩鍋絕技”|京釀館

6月28日,警察封鎖美國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移民死亡事件現場。圖/新華社

悲劇已淪為黨争“素材”

這起“移民卡車”悲劇的發生,看起來是一起意外,其實和移民政策緊密相關,而移民問題也一再成為兩黨博弈籌碼。

2017年初上台的特朗普政府,在共和黨人支援下試圖用“邊界牆”等手段阻止拉美非法移民入境,并多次采用抓捕、驅逐手段驅趕已入境的拉美非法移民。2020年3月,特朗普政府以“防疫”為由,禁止拉美偷渡客在美國境内遞交庇護申請,進而刺激更多拉美偷渡客“鑽車”。

2020年大選前,拜登和民主黨曾猛烈抨擊特朗普政府的非法移民政策,拜登當選之初曾語意含糊表示“永遠對移民敞開大門”,卻随即在蜂擁而至的拉美偷渡客面前匆忙反悔,照單全收了前述特朗普的“防疫規則”。

出于黨争考慮,和偷渡客庇護申請有關的“第42款”和“移民保護協定”(MPP),僅允許驅逐拉美偷渡客出境,卻不用像特朗普時代受到法律的懲處。如此一來,不少偷渡客便反複重複“偷渡-被抓驅逐”的過程。

據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資料,僅2022年5月,在美墨邊界美方一側被拘留的拉美偷渡客人數,就達創紀錄的239416人,較去年同期劇增180597人,其中許多人是“二進宮”“三進宮”甚至“四進宮”。

近年來美國幾乎任何重大突發性事件,都會淪為黨争和族群割裂的“素材”。此次非法移民死亡事件也不例外。

正在西班牙通路的拜登将責任歸咎于“罔顧生命牟取非法暴利的人販子”,并炫耀自己上司下所通過的“有效打擊非法移民手段”。

共和黨籍得州州長阿博特則直接抨擊民主黨籍總統拜登所采取的邊境政策,稱“這些(移民的)死亡是拜登造成的”。

再過幾個月就是中期選舉,包括得州在内多個關鍵州也将舉行州長選舉。此時此刻,兩黨自然會将“甩鍋絕技”耍到淋漓盡緻。

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幾乎每一項涉及南部邊界和非法移民的法案和執法,都是兩黨“層累的結果”,如直接導緻拉美非法移民“鑽車率”劇增的“第42款”和“移民保護協定”,均系特朗普政府推出,卻被拜登政府原封不動照搬下來。

悲劇已然發生。不禁要問,美國兩黨在猛烈抨擊“對手責任”之餘,能拿出解決問題、避免悲劇重演的“藥方”嗎?

撰稿/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徐秋穎

校對/劉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