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2006年5月12日,北韓大榆洞迎來了一位特殊的中國客人。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北韓大榆洞志願軍司令部

76歲的她踉踉跄跄地走到毛岸英同志犧牲的地方,哭得撕心裂肺,泣不成聲,因為這是她第一次來到毛岸英犧牲的地方。

這位“遲到”的客人,便是毛岸英犧牲前的妻子——劉思齊。

2006年5月13日,劉思齊帶着她的孩子,還有毛主席的所有子孫,再一次來到毛岸英的墓前: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劉思齊

“岸英,今天我帶孩子們來給你掃墓,一旦我不能再來給你掃墓,他們便會替代我,你永遠都是我們的親人”。

身為長輩,劉思齊必須佯裝雲淡風輕,但是她心裡知道,2006年極有可能便是她最後一次親赴北韓,為自己曾經的夫妻掃墓。

因為劉思齊老了。

2022年1月7日,劉思齊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但是在劉思齊的葬禮上,齊齊站立的卻有四個孩子。

他們分别是誰?毛岸英同志犧牲之後,劉思齊是否擁有新的婚姻生活?

擁有“兩個父親”的孤兒

“孩子是烈士的遺孤,你既然攬下了這份責任,你就要好好照顧她,把她撫養成一個對革命有用的人。”

彭老總将劉思齊拉到自己的懷中,眼眶中充盈着的卻是心疼的淚水。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彭德懷

因為劉思齊實在是太可憐了。

她的父親名為劉謙初,在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的時候因為積極響應愛國運動,被反動當局勒令退學。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劉謙初

但是強逼的隻是暫時,活絡的精神卻是永存。

1922年的時候,劉謙初考入燕京大學,與李大钊上司的學生組織建立了密切的聯系,革命的思想複燃,劉謙初在1927年1月的時候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1929年的時候,因為叛徒的出賣,劉謙初被捕入獄,山東軍閥韓複榘為了向蔣介石邀功,在1931年的4月将20餘名黨員殺害。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蔣介石

其中就包括劉思齊的父親劉謙初。

父親壯烈犧牲的時候,出生于1930年3月2日的劉思齊剛滿一歲,但是從其呱呱墜地,至父親離世,父女二人都沒有機會見上一面。

劉謙初留給女兒的,隻有劉思齊這個名字。

“不管你們流落到哪裡,要思念齊魯,思念故土,不忘大地的養育之恩”,這是父親的期翼,也是他對孩子的美好祝福。

父親離世之後,母親張文秋便獨自一人帶着劉思齊生活,直至1937年的時候,劉思齊有了第二個父親。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張文秋

劉思齊的繼父名為陳振亞,是彭老總的部下,在1930年江西宜昌的一場激戰中失去了自己的左腿,雖然身體有恙,但是陳振亞對待劉思齊及其母親卻是極好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彭老總才願意将烈士的遺孀遺子交予他撫養照顧。

但是命運卻是如此多舛,1941年的5月,劉思齊卻再次經受了親人離世之痛。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陳振亞

1939年8月,中央軍委決定讓陳振亞等殘疾軍人去蘇聯安心休養,避免在紛連的戰火之中四處遷徙,但是在1939年的11月30日,蘇聯卻突然向芬蘭發動進攻,蘇芬戰争由此爆發。

蘇聯因戰事暫時推卻了對中國殘疾軍人的接待,陳振亞等人隻能暫住迪化。

可誰料想,在1941年5月的時候,陳振亞和張文秋卻因一架橋梁的坍塌被掩埋于下,母親幸免于難,但是陳振亞的左腿卻被再次砸傷,因為傷勢過重,住院沒幾天便離開了人世。

麻繩專挑細處斷,命運偏尋苦命人,陳振亞離世,留下了劉思齊和邵華交由張文秋一人照顧。

邵華是劉思齊同母異父的妹妹,但是在陳振亞離世之後,她們三人卻擰成了一股繩,下定決心拼命活着。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劉思齊和邵華

1946年6月1日,在黨中央的安排之下,劉思齊一家坐上了回延安的卡車,她逃脫了難纏的厄運,也在延安邂逅了自己的夫妻毛岸英。

毛岸英是主席的兒子,在1936年的時候,被安排進蘇聯學習,直至1946年3月才回到延安,回到主席父親的身邊。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毛主席

父子闊别十年,毛岸英長高了不少,毛主席日夜思念着自己的這個兒子,但是在兒子回到身邊之後,毛主席又“迫不及待”地将其送走,讓他親身經曆革命的第一課——去農村。

農村是革命的根據地,唯有深入民生,才能在革命生涯之中“對症下藥”于是在1947年的11月,毛岸英便出現在了陽新縣,參加土改工作。

在農村的時候,毛岸英和當地的居民同吃同住,絲毫沒有主席兒子身份的架子,當地居民在毛岸英同志的有意隐瞞之下,甚至就連他的真實身份也未嘗得知。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毛岸英

因為胡宗南的進犯,解放軍在1948年的4月22日勝利收複延安,毛岸英也結束了自己的工作,回到了中央所在地。

而延安一見,毛岸英便對劉思齊一見鐘情。

新婚一别,再見已是天人兩隔

1946年7月11日,劉思齊曆經路途坎坷,順利抵達延安,開始了嶄新的生活。

對于劉思齊,毛主席是極為看重的。

因為她的生父劉謙初和母親張文秋是毛主席的革命戰友,在劉思齊尚在母親腹中的時候,毛主席就說“如果生下的是個女兒,我不僅要做她幹爹,我們還要結為親家。”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毛主席

毛主席一語成戳,張文秋果然生下了個女娃娃,毛主席很是高興,一直都視劉思齊為幹女兒對待。

而毛主席的小女兒李讷,也總跟在劉思齊屁股後面,一口一句姐姐親切地叫着,劉思齊也時常牽着李讷的小手,陪她嬉鬧玩耍。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李讷和毛主席

在1946年的時候,毛岸英也與劉思齊打過幾次照面,但是雙方卻都因父輩的“娃娃親”略顯拘謹,交流的機會并不多。

但是在1948年5月,毛岸英重回延安之後,他卻覺察自己對劉思齊生出了一種“異樣”的感情。

看不到劉思齊的時候,毛岸英的心中會止不住的想念,但是劉思齊真真站在自己身邊的時候,毛岸英卻又緊張無措到不知該如何是好。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劉思齊(右一)

而劉思齊這邊亦是如此。

愛情的甜蜜在少男少女的心間滋生,在西柏坡上,兩人許下了甜蜜的愛情誓言。

知曉這件事情之後,毛主席很是高興,在1949年10月15日的中南海,親自為二人主婚,祝賀佳人喜結連理。

兒子結婚是家門幸事,但是毛主席一生節儉,是以他送給兒子的新婚禮物也略顯“簡陋”,隻是一件大衣。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毛岸英和劉思齊

不過,劉思齊和毛岸英卻甚是感恩。

因為衣着厚薄,冷暖自知,毛主席所送的大衣,溫暖的不僅是身體,還有心靈。

更何況,在毛主席身體力行的熏陶之下,毛岸英和劉思齊也并不在意物質上的充裕。

雖然李敏在1949年的時候,才回到毛主席的身邊生活,但是劉思齊卻和李敏一見如故,絲毫未有生分,三人既為姑嫂,也都是毛主席的女兒,可謂是親生加親。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毛主席和李敏

在劉思齊和毛岸英結婚的時候,看着打扮簡樸的新娘子,李敏和李讷還費盡心思找到一朵絨花,戴在了劉思齊的胸前。

絨花雖小,但卻讓劉思齊新婚的喜悅更上一層樓。

如果時間停留在幸福的一刻就好了,如果北韓戰争沒有爆發就好了,如果1950年10月的時候,劉思齊讀懂丈夫所言的深意就好了。

但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一場“精心計劃”的告别還是在1950年的10月發生了。

“思齊,你知道北韓這個國家嗎?”

“知道,那裡正在打仗,很危險。”

這段對話發生在醫院,因為身體不适,劉思齊在1950年的10月住進了醫院,她不知道丈夫所言的深意,她隻以為這是夫妻的閑聊。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毛岸英和劉思齊

但是在說完這些話之後,毛岸英卻突然告知劉思齊自己要去參加工作,可能得過一段時間才能回來,劉思齊點了點頭。

病體抱恙的劉思齊當然希望自己的丈夫能陪同在自己的身邊,但是國家大事要緊,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勉強起身,送自己的丈夫一程。

看着站在醫院門口的妻子,毛岸英深深地鞠了一躬,因為他不舍,因為他知道這次的工作危險重重。

但毛岸英沒有猶豫,在1950年的10月,同中國人民志願軍一起,奔赴北韓。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志願軍奔赴北韓

“戰士們都是有父有母的人,他們都不怕,我毛岸英也不能退縮”。

是以,毛岸英成為了彭老總的部下,也在1950年11月25日,犧牲在美軍空襲投擲的汽油彈之下。

隐瞞三年,悲痛欲絕下領命探望

“主席,爸爸,岸英已經好久沒有給我寫信了,您知道岸英最近的消息嗎?”

毛主席沒有立即回答,沉思之後才緩慢地吐出一句“岸英1950年的時候已經犧牲了。”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劉思齊

短短一句話,毛主席卻宛若被抽空了全身的力氣,而聞此噩耗的劉思齊,大腦瞬間空白,隻是一味地哭泣,哭聲把整個中南海都驚動了。

劉思齊很難過,因為她是毛岸英的妻子,但是這件事情她卻被隐瞞了整整三年。

她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之中,毛主席握緊劉思齊的手,耐心寬慰。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毛主席

一開始的時候,主席的手是溫熱的,但是漸漸地,劉思齊卻發現主席的手變得冰涼,一瞬間,劉思齊好像頓悟了。

因為主席心中之痛不會低于她半分,她不敢想象三年裡,主席是如何強壓心中的悲痛,與自己“自如”地講述着毛岸英小時候的趣事。

毛主席表面上笑得多開心,心裡的痛就有多深,因為兒子犧牲了,記憶中的音容笑貌就是毛岸英留給毛主席最後的東西。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毛主席和毛岸英

但是身為國家的主席,身為人民的主心骨,面對自己兒子的犧牲,毛主席卻隻能強裝無事,甚至在兒媳崩潰大哭的時候,毛主席也是耐心寬慰。

劉思齊很傷心,但是卻在覺察到主席的悲傷之後,停止了哭聲,還為自己的爸爸端來了一杯熱茶。

“岸英已經沒了,那我更應該好好照顧父親”,劉思齊這樣想,但劉思齊也隻這樣想。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毛主席

因為劉思齊“自閉”了。

除了毛主席,劉思齊很少再與人講話,她在毛主席看不見的角落,自吻夫妻離世的傷口,但這些毛主席又怎會不知。

為了讓劉思齊振作起來,毛主席在1955年的時候用自己的稿費贊助其前往莫斯科留學,在留學期間,毛主席也經常給劉思齊寫信,鼓勵其振作生活,也希望其另尋良緣,不要浪費自己的大好年華。

但是“解鈴還須系鈴人”,于是在毛主席的安排之下,劉思齊在1959年的2月第一次趕赴北韓為毛岸英掃墓。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毛岸英同志墓

“思齊,告訴岸英,讓他原諒爸爸,告訴他,我很愛他”

這是毛主席對劉思齊的囑托,也是一個父親“無力”的呐喊。

毛主席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去北韓見自己兒子一面,但是毛主席卻不能這樣做,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顧好劉思齊,鼓勵其開展新的生活。

1962年2月,劉思齊在毛主席的牽線之下與楊茂之結婚,作為新婚禮物,毛主席送去了自己親筆所寫的兩首詩詞還有300元錢的禮金。

毛主席是真的将劉思齊當做自己的親人對待,在劉思齊的心中,也同樣從未忘記過毛主席和毛岸英。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毛岸英

2006年5月,劉思齊和四個孩子一起出現在北韓的大榆洞,回鄉的時候,劉思齊從毛岸英犧牲的土地上帶回了一罐土。

因為劉思齊覺得那片犧牲的土地浸透了毛岸英的鮮血,她擔心年邁的自己沒有下次前來探望的機會,她想給自己留個念想,她覺得自己帶回的是毛岸英的英靈。

2006年5月是劉思齊對北韓的第五次奔赴,2013年的時候她還去了一次,雖然沒有機會親眼相見,但是毛岸英的墓碑也見證了劉思齊從妙齡至古稀,宛若他們共同經受年輪衰老一般。

2022年1月7日,劉思齊去世了,妹妹李敏和李讷得知之後,心中都是非常的難過,但是他們也都年過古稀,即便她們特别想出席劉思齊的葬禮,但卻也是有心無力。

但是在李敏和李讷的心中,劉思齊卻始終是自家人,為了表示她們的緬懷,李敏和李讷不僅送上了花圈,還讓自己的孩子“替母上陣”。

2022年劉思齊病逝:李敏李讷無法到場送别,四個孩子同框場面感人

花圈

孔東梅、孔繼甯、王效之、毛新宇四個晚輩都出現在劉思齊的葬禮之上,和劉思齊的孩子一起操持着長輩劉思齊的後事。

劉思齊的一生命途多舛,但是毛主席給了她如父的疼愛,毛岸英給了她一個溫暖的家,李敏和李讷給予了她渴慕的陪伴,楊茂之陪她度過了難捱的後半生。

命運不公,戰火奪去了她的夫妻,隻希望若有來世,戰火不會再在神州大地紛飛,人民可以安居樂業的生活,不會有人在戰火之中犧牲,這樣,或許劉思齊就可以和毛岸英過上幸福的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