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T之父——布菜姆·科恩

作者:勇遠裴你

孤獨的天才

BT之父——布菜姆·科恩

1975年,布菜姆·科恩出生于美國紐約上西區的一個普通家庭,那時正是計算機技術步入繁榮的年代。像許多偉大的程式員一樣,童年時代布萊姆就在某些方面表現出天賦。5歲時,他開始在父親那款新式的Timex Sinclair鍵盤上學習c語言,16歲時,他已經可以用三種語言程式設計。這位某些方面表現出天才的人,自小就發現跟同齡人之間總有隔閡,并且從小就很難和别人交朋友,這讓别人認為他很叛逆或者很懶散。

1993年,布萊姆進入紐約大學主攻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并在網絡共享技術上有着獨到的見解。但由于對計算機技術過分癡迷,大學一年級,他的數學課差點沒有通過。有一次考試時,他做完第一題就交卷走人,拒絕做剩餘的49道題目,他說因為那些隻是第一題的簡單變形而已。

布萊姆卻在程式設計方面保持着天賦。還在紐約大學時,布萊姆參加了一個計算機講座,主講人是來自著名的貝爾實驗室的巴特·塞爾曼。布萊姆問了塞爾曼許多問題,這給塞爾曼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塞爾曼決定:向這個年輕人提供一個暑期實習的機會,并向他介紹一種軟體中的新算法。

他對于計算機技術的過分癡迷,導緻對其他課程不聞不問,學校是以對他極為不滿,師生間沖突不斷。1994年,他終于做出了退學的決定。後來,他對《商業周刊》說,如果有機會重來,他連高中的時間都不願浪費,應該早就辍學去開發程式。

窮困潦倒

辍學後的布萊姆開始四處求職。不久以後,網際網路浪潮出現。在一家又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打工後,布菜姆厭倦了這種挫折感十分強烈的生活。由于個性原因布萊姆很難在一家公司長期幹下去,他對自己的行為也非常困惑。在大量閱讀資料後,他發現自己患有Asperger綜合症。這是一種通常被稱為“小博士綜合症”的精神疾病,類似孤獨症的病情能夠讓患病者擁有超人般的能力專注在某件事情之上,但同時會讓患者缺乏社會交際能力,他們會把任何人視為陌生者。

布萊姆不得不訓練自己在和别人談話時直視對方的雙眼。但另一方面,Asperger綜合症令他在工作上十分有利,他能夠強迫自己反複考慮如何解決下載下傳的問題。自從網際網路建立後,人們就為如何經濟高效地傳遞如音樂、電影、遊戲軟體等大塊頭檔案而頭疼。一方面,是源于當時的帶寬問題還遠遠沒有達到今日的狀态,另一方面,在像Napster和Kazaa這樣舊有的檔案共享系統下,實際上隻有一小部分人把檔案向世人分享,大部分使用者都隻是簡單地下載下傳。

“我很清楚,實際上有很多的帶寬擺在那裡,但是它沒有被恰當地使用。還有許多上傳容量是人們沒用到的。”布萊姆後來接受采訪時說。要做出一個與Napster和Kazaa不一樣的下載下傳系統,調動所有的人都參與分享,這是布萊姆當時的一個想法。“雖然我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計劃,但我一點兒也不擔心,部分原因是我認為我在做一件很酷的事情,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當時我的生活已經很糟糕,我還擔心什麼呢?”

那時的布菜姆,窮困潦倒,隻有興趣在指使他瘋狂地程式設計。最初他依靠自己在網站繁榮時代工作的積蓄為生,花光後就靠信用卡度日,最後,他隻好利用一張信用卡的免息期來透支,以填補另一張信用卡的賬單。他正在傾盡全力來解決一個一直在困擾他的難題,但是依然沒有結果。

BT問世

1999年,布萊姆加盟了一家名為NajoNation的網絡公司,開始從事他最為擅長的“網絡資料分布傳輸技術”的研發工作。

幾個月後,在他的帶領下,一種專供NajoNation使用者共享資料的應用程式誕生了。這個程式首次使用了“種子”的概念,把每個使用者作為一個傳輸中心,資料的上傳和下載下傳再也無需特定的伺服器,而且速度高得驚人。他找到NajoNation的老闆,希望把這項技術推廣出去,沒想到老闆拒絕了他,理由是這種邊緣性技術毫無商業價值。

重新回到家裡的布萊姆就像從世界上蒸發了一樣,他整天坐在家裡設計所謂的“理想工具”。一次吃午飯時,全家都在觀看電影《上帝的寵兒》,片中講述了大音樂家莫紮特如何堅信上帝的訓示,最終創作出一系列經典曲目的故事。影片《上帝的寵兒》讓他找到了精神動力,他像着了魔一般一遍又一遍地觀看這部電影,然後對他的妻子說:“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要做下一個‘莫紮特'。”

在“莫紮特”信念的推動下,BT的Beta則試版在2001年問世了。在同年的一次Linux開源軟體大會中,他的BT軟體首次亮相。試用時,那些熱衷于免費軟體的Liux極客們驚喜地發現,在傳輸百兆以上的大型檔案時,BT的速度要比普通的ADSL快上千倍,而且使用的人數越多,種子就越多,速度也就越快,是以資料傳輸不再受帶寬和流量的限制。

2002年,在一場黑客論壇上,他公開了BT的所有源代碼,表示希望以開源的方式讓BT更加完善,這一舉動讓BT聲名大噪。

BT獲得的第一次機會是在2003年,開源軟體公司Red Hat?釋出了它的Red Hat Linux9作業系統。由于需求量極大,軟體下載下傳者很快就把Red Hat公司的下載下傳伺服器擠爆了。

一個叫做福斯特的家夥已經得到了一份Red Hat Linux9,他使用BT将Red Hat Linux9釋出,并将下載下傳連結貼到了熱門科技網站Slashdot。人們蜂擁而至,短短3天内Red Hati愛好者們共交換了高達21150G位元組的資料,這一資料相當于美團國會圖書館藏書量,峰值時大約4500台電腦在同時交換檔案碎片,每秒鐘上傳和下載下傳量達到了1.4GB.

福斯特估計如果租用網絡線路來應付如此大的流量,他将會花費2萬至6萬美元,而現在他隻需支付日常的伺服器賬單99美元。

此後,遊戲廠商暴雪、SUN、動畫影片巨頭ADV Films等都使用BT釋出他們的遊戲、大型軟體和卡通片預告片等。風投最終給布菜姆投下875萬美元,這筆錢讓布萊姆從西雅圖搬回了自己熟悉的舊金山,但他依然蓬頭垢面,穿着印有BioTorrent:字樣的黑色T恤衫。

BT之父——布菜姆·科恩

孤獨依舊

當各大媒體都在為“BT效應”大做文章時,料恩是沉默的。他的妻子描述到:“布萊姆每天的生活就如同一杯“白開水'。早上起來後,他先去做早餐,再把孩子們送到學校,然後回到他的電腦前,看看自己的PayPal的賬戶上又存入了多少美元,

最新的BT使用者數量又增加了多少。午餐後他就在房前的花園裡散步,有時靈感來了會突然回到電腦前打上幾行程式,有時會在花園裡一直呆到晚餐。他在晚上打一會兒電腦或是看看電視,高興時與孩子們玩一陣,一天也說不上幾句話。”的确,在妻子和孩子們眼中,他就像是一個毫無趣味的居家男人。他本人也曾透露,他是一個性格孤僻的人,不擅長與外人打交道,隻喜歡獨處。

BT的成功讓他的知名度迅速攀升,“BT之父”的頭銜似乎預示着一條金光大道擺在眼前。然而,由于BT的應用加速了盜版傳播,他時時刻刻都有被告上法庭的可能。

對此,他的妻子也十分無奈:“布萊媽一開始就知道BT将面臨盜版糾紛,是以他可能是BT使用者中準一不用BT下載下傳任何影音和非授權軟體的人。他知道那些反盜版組織正在尋找機會在法律上教訓他,他不想有任何把柄落入他們的手中。他觀看的電影全部是從商店裡買來的正版DVD,這簡直太滑稽了。”

“我從不擔心BT的命運,隻是希望人們将之用于正途。”他在接受采訪時說到,“就像預先編寫的遊戲程式,隻要慢慢玩下去就不會錯過精彩的結局,就算Game Over(遊戲結束)後,我依然還有機會。”

BT之父——布菜姆·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