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作者:3DM遊戲網
裡面都是好康的

你應該還記得,在電影《頭号玩家》中,主角韋德和他的朋友們,曾數次造訪過一處名為“哈利迪紀念館”的虛拟博物館。在電影的世界觀中,這是根據遊戲“綠洲”的創始人——哈利迪的生平經曆,所建造的一座虛拟博物館,遊客可以通過影像、文檔、音頻乃至虛拟場景等形式,回顧哈利迪的一生。其中還有一段還原經典恐怖電影《閃靈》的劇情,想必也曾讓不少熒幕前的觀衆,感歎過未來虛拟世界的無所不能。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盡管這些都隻是電影中的情節,但最近在虛拟社交軟體VR Chat裡,也有一座虛拟博物館悄然落成。而更為特殊的是,這是一座完全由中文社群玩家所建造的,有關中文網際網路在過往20多年裡所形成的獨特梗文化的博物館——它的名字就叫“中文梗博物館(Chinesememes Museum)”。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根據博物館館長,B站UP主@四迹的介紹,這所虛拟博物館彙集了從2000年左右至今的,數百個中文網際網路上相較流行的梗,将作為一個公益項目,借用VR Chat的平台,免費向所有使用者開放。大約在兩三個月前,四迹和他的朋友們,做出了這個虛拟博物館的DEMO,并在網上獲得了一定的關注。當時放出内容量,大概隻有實際館藏的20%。而最近,他們終于完成了博物館的整體建設工作。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進入中文梗博物館的步驟并不複雜,你隻需要在Steam上下載下傳一個免費的VR Chat,登入後在搜尋界面輸入“中文梗博物館”,點選進入相應的世界即可。即便是沒有VR的玩家,也可以在第一人稱視角模式下流暢參觀整個博物館。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整個中文梗博物館的構造非常正規,從進入館内最先看到的前台開始,整個博物館被分成了七個展區,遊客隻要順着設計好的路線參觀,就能完整遊曆整座博物館。而無論是從博物館内部的裝潢設計,還是各個主題展區中展品的展出形式,都和現實中的博物館幾乎無異,加上又是采用了VR的形式呈現,是以遊客在參觀時的代入感,幾乎和在現實中參觀博物館沒什麼兩樣。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館内的七個主題展區,分别對應了中文網際網路梗文化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曆程,以及其在不同領域誕生的一些最具代表性的名梗。而每一個展區都會配有數量衆多的展品以及對單個展品的文字介紹,完整參觀下來,最少也要花費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最開始的“梗起”展區,負責介紹中文網際網路最早期的一些經典梗,這些梗因為年代久遠,且大多出自貼吧、論壇等,國内最早一批的社交平台,是以展出的形式,主要也以網頁截圖和年代感十足的網絡圖檔為主。其中諸如“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震驚了”“不要迷戀哥,哥隻是個傳說”等當時的流行語,相信不少80、90後的網上沖浪選手,看到後都會倍感親切——畢竟,這些句式放在當年,都有着極高的普及度,相關的原帖和博文,基本都獲得過百萬以上的點贊和數十萬條回複,在那個網絡環境還是一片混沌的時代,它們為沖浪選手們帶來了最簡單純粹的樂趣。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這一階段的展品中,也包含了不少網際網路時代最早期的網紅們。比如網紅小胖、後舍男生、鳳姐、叫獸,這些中文網際網路的初代網紅們,如今有的已經銷聲匿迹,做回了普通人,有的則還在試圖重返大衆視野,比如我們之前介紹過的B哥。但無論怎麼說,他們的形象已經刻入了幾代網民的記憶中,如今能在梗博物館中再次看到他們當初的模樣,多少有些令人感歎。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這一片區域的展品,大多都隻配有圖檔、模型和簡單的文字說明,介紹了這些中文網際網路上最古早的梗,都是如何誕生的,形式上和現實中的博物館似乎沒什麼差別。而到了下一個展區“梗承”中,博物館的設計者們,就開始給遊客們整活了。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位于“梗承”展區的展品,大多是網際網路逐漸發展起來後,通過網絡視訊平台所誕生出的新梗,其中又以鬼畜視訊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博物館對各種如今已耳熟能詳的鬼畜作品,進行了出處的科普,除了和之前一樣配有文字說明外,為了展現原視訊内容和鬼畜空耳素材的特性,也加入了對應的音頻素材以及原場景的1比1複刻模型。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遊客可以按下每個展品說明邊上的喇叭按鈕,之後周圍就會開始播放該鬼畜素材的原聲片段,比如元首的“氣死偶咧”,狄仁傑的“元芳,你怎麼看?”。而像是偷電瓶車的周某、更衣室大戰這類鬼畜區的名場景,則被一比一複刻到了博物館中。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除了文字介紹和音頻外,這些場景還會自帶一些基礎的互動功能,比如移動人物立牌的位置、拾取場景中的道具等。除了給遊客帶來更沉浸的看展體驗外,如果你是和好友一起來參觀,而你們又都各自擁有一套VR裝置,那麼借助這些名場景來整活,也能讓你從中獲得現實看展難以實作的樂趣。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你甚至可以自己上台表演 圖源:B站UP主@四迹

這塊區域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部分,就是在參觀完兩個大的展廳後,你會進入一個根據名場面“波瀾哥參加中國夢之聲”而打造的專屬展區。與之前“梗承”展廳其他鬼畜名場面們,相對來說并不算大的占地面積相比,這塊專門隔出來的展區,不光可以讓遊客們在這裡身臨其境的體驗這一鬼畜區經典素材的原場景,而且在遊客通過走道進入這塊區域時,周圍走道的裝飾、耳邊的背景音,也會相應變成當國中國夢之聲節目舞台的樣式,讓遊客們不自覺地代入到當初從這裡走上舞台的波瀾哥的視角,重新回味這段名場景。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在這之後的“梗興”“梗繁”展區,展品展出的形式,大抵就是之前的“梗興”和“梗承”的結合體,圖文說明搭配一些名場景的複刻和音、視訊素材。介紹的則是更加貼近我們當下所處年代的網際網路名梗,比如《亮劍》中的意大利炮、諸葛丞相與王司徒的舌戰、傑哥不要等等。這兩個區域旨在向我們展現,在如今日新月異的網際網路環境中,梗的新舊交替會變得更加頻繁,它們的發源也變得愈發多樣,除了最常見的鬼畜視訊外,各種新聞節目和社會事件,哪怕是已經存在許久的素材,某一天也可能被網友們發現并再度爆紅,經過腦洞大開的二創後,就成了中文網際網路上風靡一時的梗,比如“二仙橋大爺”“雞湯來了”與“華強買瓜”。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不可否認,這些梗如今的傳播能力和影響力,都達到了空前的水準。而且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爆款梗會在何時何處出現,也不知道它們究竟會火多久。而有這樣一個記錄它們存在的博物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件好事,也許在中文網際網路的下一個五年過後,當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些當年火爆一時的梗,也許心境和觀念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除此之外,館内還專門設有“二次元”和“玩家”這兩個展區,可以說是相當精準地把控住了博物館閱聽人的喜好。“二次元”展區顧名思義就是展出一些動畫作品中的名梗,比如某個名場面、某句名台詞,以及國内觀衆喜歡的歌曲和台詞的空耳等,整個展廳也為部分動畫作品設立了單獨的展區,供遊客在其中打卡拍照和整活。比如,你可以看到一比一複刻的“團長之死”,此時周邊的背景音樂,也會換成那首經典的《フリージア》(小蒼蘭),而當你走到邊上《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的展台時,音樂也會立刻更換成了經典的“書記舞”配樂。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你也可以和團長躺在一起了

這種獨特的名場面重制方式,在如今也隻有通過VR虛拟現實才能實作。就比如,如果想在現實中看到下面這樣等比例制作的高達,那麼國内除了上海和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外,其他城市壓根不可能具有展出相關模型的條件,真正能到這些城市觀賞展品的遊客,也終究隻是少數。而借助VR裝置,人人都可以足不出戶參觀這些現實中難得一見的展品,極大降低了看展的門檻。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我個人最喜歡的,則是館内的遊戲區。主要原因,除了它展出了大量遊戲相關的梗之外,進入該區域的方式,也令我對在虛拟世界中逛展這一行為,有了新的認識。設計者非常巧妙地将玩家館的入口,設計成了初代《超級馬裡奧兄弟》裡最經典的下水道入口的樣式,遊客從綠色的管道往下跳,落地後映入眼簾的,是周圍依照初代遊戲地圖而搭建的遊客通道——牆上有帶問号的方塊轉,周圍則有栗寶寶等遊戲中最經典的敵人充當背景闆,讓人感覺好像真的穿越到了馬裡奧的世界中,非常有趣。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在逛完前面六個館,了解了中文網際網路上繁多的梗和背後的造梗文化後,博物館最後的“家”館,則給人一種回歸初心的感覺,這個館展出的主要是過往春晚上的經典作品,比如陳佩斯、朱時茂的《主角與配角》、黃宏的《裝修》、趙本山的《賣拐》,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影視作品裡的名場面。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這些都是在網際網路時代到來前,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接受快樂的主要方式,而如今,這些經典作品和片段,依舊深刻地留存在幾代人的記憶中。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細節是,“家”館的背景樂,不是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二次元和遊戲歌曲,而是最能引發遊客現實共鳴的,千家萬戶在合家歡聚時,熱鬧的交談聲。雖然看上去,這個館和之前六個館,在風格上有着明顯的差異,但歸咎到“制造快樂”這一建館的主旨上來說,這個館的設計,可以說是拔高了整個“中文梗博物館”的立意。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目前,中文梗博物館已經基本竣工,感興趣的遊客,可以随時通過VR Chat,參觀這座虛拟的線上博物館。當然,博物館本身依舊有部分缺陷存在,比如大量梗的素材,沒有直接調用原視訊,而是隻以圖檔和音頻的形式呈現,這或許是受到VR Chat本身的技術限制,但的确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看展的樂趣。而如果是平時不怎麼接觸梗文化的遊客,也可能無法隻通過圖檔和文字說明,了解梗本身的趣味。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有視訊當然是最好的

但無論怎麼說,在虛拟世界中擁有一座中文梗博物館,對于國内熱衷上網沖浪的網友們來說,終歸是件好事。中文網際網路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裡,經曆了飛速的發展,在如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或許的确該有這樣一個地方,去儲存幾代人關于網際網路梗文化的記憶。我們每天都在腦海中進行資訊的新陳代謝,很難保證随着年齡的增長和時代的進步,一些古早的網際網路文化符号,不會逐漸被現實和虛拟世界所淡忘。但有了中文梗博物館和更多類似的虛拟博物館,多年以後的我們或許還能夠回憶起,當初那些為我們帶來最純粹快樂的事物。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四迹和他的朋友們,之是以要打造這樣一座虛拟博物館,也同樣有着現實和虛拟的雙重考量。

一方面,因為疫情防控的影響,現實中很多博物館和展會,都無法正常開放給普通遊客參觀,即便是像E3遊戲展、ChinaJoy這樣每年慣例會舉辦的展會,近幾年也普遍推進的不算順利,不是被取消,就是改為線上舉辦,對遊客和參展方,都帶來了諸多不便。四迹和他的朋友們,最初也是因為上海疫情的原因,在家被封了兩個多月,在沒法出門的日子裡,誕生了建造這座虛拟博物館的想法。

本質上,虛拟博物館完全不用擔心上述這些問題,隻要有網絡,遊客就可以随時随地去參觀。盡管以如今的技術來說,這些還無法做到和現實相同的臨場感,但随着相應技術的逐漸成熟,未來現實和虛拟展會同步舉辦,應該會成為一種流行趨勢。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另一方面,正如四迹在中文梗博物館入館處的牆壁上所說的,他們希望借助中文梗博物館,去“探索和啟發未來網際網路内容的消費模式”“重新思考衆說紛纭的元宇宙産品更合理更有意義的發展方向”。這雖然看上去是個很宏大的命題,但你也知道,目前網際網路對于“元宇宙”這個概念,依舊是衆說紛纭的,有人認為它是未來人類的主要生活方式,也有人認為它隻是一個資本用來炒作的噱頭,畢竟我們目前能在現實中看到的,元宇宙最直覺的展現,恐怕也隻有價格被炒上天的NFT産品,以及各種打着“元宇宙”旗号,但并沒有拿出什麼實際産品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相比之下,四迹和他的團隊所建造的這座中文梗博物館,以及背後的VR Chat,或許是目前為數不多的,接近網友們理想中元宇宙模樣的産品,它們并沒有提出多麼宏大的元宇宙概念,功能也都相對單薄,但它們存在的目的,都是借助虛拟現實技術,為使用者在現實之外,尋找一處可以制造樂趣的容身之所,這或許才是現階段元宇宙最應該呈現出的狀态。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中文梗博物館上線後,也引發了外界不少的關注,一些知名的UP主,比如B站的逍遙散人等,也通過視訊的形式,讓更多觀衆知道了這家位于虛拟世界的梗博物館,不少觀衆慕名前來打卡參觀。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我看我自己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幾乎每次上線,也都能看到不斷有遊客進入博物館參觀,他們會在那些經典名場面前合影留念,也會通過語音和動作進行彼此間簡單的溝通。即便有時語言不通,但逛展的歡樂,消除了這層語言所帶來的隔閡,讓整個博物館充滿了歡快的空氣。

每個熱愛上網沖浪的人,都該來逛逛中文梗博物館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速通”博物館

這種獨特的逛展體驗,或許值得每一位熱愛上網沖浪的網友,都來嘗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