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爾·卡耐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最應該有的表現

作者:格命草
戴爾·卡耐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最應該有的表現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會找借口去逃避困難,而是去想盡辦法克服、戰勝困難。要想擺脫不幸的陰影,最好的一種方法便是提升自我去幫助别人。

一、勇于擔當責任是成熟人生的開始

1. 孩子們喜歡責怪那些沒有生命的東西,或是毫不相幹的人物,似乎這樣做就可以減輕自己跌倒的痛苦。

2. 一個人要讓自己變得成熟,首先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學會承擔責任。

3. 把人的生活改造得更美好才重要,而不是整日沉溺于自憐的深淵。

有一天,我正在學走路的小女兒達娜想将客廳的一把小椅子搬到廚房去,因為她想站上去拿冰箱裡的東西。我看到這一情景,急忙沖過去,但還是沒能阻止她從椅子上摔下來。當我走到她身邊扶起她,看她摔傷沒有時,隻見她朝那張結結實實的椅子狠狠地踢了一腳,并且還十分生氣地罵道:“都是你這壞家夥,害得我摔了一跤!”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留心一下幼兒的生活,你一定會聽到或見到更多類似的故事。在孩子們的眼裡,他們的這種行為是極其自然的。他們喜歡責怪那些沒有生命的東西,或是毫不相幹的人物,似乎這樣做就可以減輕自己跌倒的痛苦。他們的這種表現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了。

但是,如果一直将這種反應行為模式和習慣持續到成人期,那就需要重視了,因為它會為你帶來許多麻煩。白古以來,人們就普遍存在着一種诿過于人的不良傾向。

一個人要讓自己變得成熟,首先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學會承擔責任。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須面對生命中的許多責任,在受難或跌倒的時候,絕不可像孩子一樣去踢椅子出氣。

那為什麼生活中有如此衆多的人都喜歡讓他人去承擔責任呢?細想一下便會知道,因為責怪别人比自己承擔起責任肯定容易得多。想想你自己是否經常喜歡責怪父母、老闆、師長、丈夫、妻子或兒女,我們甚至喜歡責怪先祖、政府,以及整個社會,甚至責怪自己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上。

在不成熟的人眼裡,他們永遠都可以找到一些理由,而且是外部環境的理由,通過這些來解脫他們自身的某些缺點或不幸。比如,他們的童年極為窮困、父母過于貧苦或過于富有、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教導方式過于嚴格或過于松懈、健康情況惡劣等。

在家庭生活中,也有人埋怨丈夫(妻子)不了解自己,或是命運與自己作對——你有時不禁要感到奇怪:為什麼這個世界要一緻起來欺負這些人呢?對這些人來說,他們從沒想過要怎麼去克服困難,而是先去找一隻替罪羔羊來頂替。

在英國的都铎王朝中,存在着一種奇怪的習俗,就是皇家的小孩都要請一名所謂的“挨鞭子的男孩”。由于冒犯皇族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是以皇家的小孩也不可随便侵犯。但小孩難免都有頑皮和不守規矩的時候。為了讓屬下謹守不冒犯皇族的規定,便用錢請來一個“替罪羔羊”,以承受王家小孩應受的責罰。據說這種職位還相當熱門,許多人都搶着要做。這不僅是因為可以支領薪水,也是因為以後可以進一步進入皇家工作,是以許多人都熱衷于去做這個“工作”,并且還把這當作是追逐的目标。

當然,這種行業現在已經不存在,但對許多幼稚或不成熟的人來說,這種“替罪羔羊”的形式仍然存在。假如他們找不到人可以當作責怪的對象,還可以責怪多變的時代、國際形勢的混亂、現代生活的不安全感及其他聳人聽聞的情況等。

曾經在我班上,有一名學員跑到辦公室來找我。那天,我們的課程是訓練學員記憶别人的姓名。我記得那位學員向我這麼說道:“我希望你不要指望我能記住别人的姓名,這正好是我的弱點,我的記憶力一向都不好。”“為什麼呢?”我問道。

她回答道:“這是我們這個家族所遺傳的。我們家族的記憶力一向都不好,是以,我也不期望在這方面有什麼改善……”

我誠懇地說道:“姑娘,你的問題不在于遺傳,而是一種惰性。因為你認為責怪家族的遺傳要比努力提高自己的記憶力要容易得多。你現在坐下來,我可以證明給你看。”

在她坐下來之後,我幫助她做了幾個簡單的記憶訓練。由于她十分專心,是以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當然,要她改變原有的觀念還需要一些時間。由于她願意接受我的建議,終于克服了記憶上的困難,記憶力得到了大大地改善。

我們不得不承認,如今的為人父母者,除了記憶力衰退之外,還有各種大小事情會受到兒女的抱怨。舉例來說,我認識一名年輕女孩子,她常常抱怨她的母親使自己的一生受到了影響。

原來,這個女孩在幼年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家裡的重任落在了母親身上。母親隻得外出工作,以維持生活并教育年幼的女兒。由于這位母親非常能幹,又非常努力,是以後來成為極有成就的女實業家。在這期間,她細心照看女兒,讓女兒受最好的教育,然而結果卻不是母親所想看到的。女兒把母親的成功視為自己前進的最大阻礙!

這名自認為很可憐的女孩子宣稱:自己的童年完全被毀壞了,因為她無時無刻不處在一種“與母親競争”的生活環境裡。她的母親迷惑不解地說道:“我實在不了解這孩子。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努力工作,為的就是想給她創造更好的條件。但從實際看來,我的這種行為隻是給她增添了一種壓力。”

令人驚奇的是,像喬治·華盛頓這樣的人,雖然沒有高貴的出身和功績顯赫的父母,但他卻照樣能推動曆史,成為世界上舉世聞名的人物。亞伯拉罕·林肯幼年時的物質條件極為匮乏,一切須靠辛勤勞動,這也沒有對他産生什麼不良影響。而且林肯也沒有想着去把責任推卸于他人。他曾在1864年作過這樣的陳述:“我對美國人民、基督教世界、曆史,還有上帝最後的審判——均負有責任。”

林肯的這番話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最勇敢的宣言。除非我們也能在其他人面前以同樣的勇氣承擔下自己的責任,否則我們不能算作是成熟的人。

著名醫師威廉·戈夫曼曾寫過一篇極精彩的論文《乳兒精神病學》。文中提到目前日益增多的“心理密醫”是如何寵壞大家的。戈夫曼醫師指出,許多向心理醫生求助的人通常喜歡為自己的弱點及與世俗格格不入的行為找出一個心理學上的借口。這樣他們就仿佛得到了某種精神上的安慰。當心理學一直為那些不能面對成人世界的人尋找托詞的時候,更有許多人繼續把他們所遇到的困難,歸咎于各種外界因素。

如果你看過《聖經》中對耶稣事迹的描述,你便會明白耶稣最引人注意的品質之一,便是他擇善固執、毫不妥協的性格。當有人找他幫忙或醫病的時候,他不會浪費時間去細查對方的潛意識,或去找出何人或何事該為此人目前的困境負責任。

“拿起你的被褥回家吧!不要再犯罪,你的罪已被赦免……”

耶稣要表示的态度很顯然:把人的生活改造得更美好才重要,而不是整日沉溺在自憐的深淵。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參觀一個書畫展。那位朋友時常誇耀自己對現代藝術的知識掌握得多麼精深。當時,我看到一幅畫,畫風十分草率,便無意中說出自己對這幅畫的感受。我對那位朋友說:“我家裡有個3歲的小孩,說不定可以畫得比這還要好。假如這是藝術,我便是米開朗琪羅了。”這位朋友回答道:“你對人類精神的痛苦,難道沒有絲毫感覺嗎?這位藝術家所要表現的,是原子時代人類精神上的壓力與迷惑。”

不錯,就連一位畫得不知所雲的藝術家,也可以把自己的無能歸罪于原子時代!

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假如原子時代能為人類帶來任何希望或滿足,而不是破壞或死亡的話,那麼我們需要的是堅強、成熟的個人,即那些能夠而且願意為自己行為承擔責任的人。

對那些希望自己邁向成熟的人來說,他們要記住的第一個法則應該是:要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光踢椅子!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