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實主義畫派先驅者——居斯塔夫·庫爾貝

作者:寓教于樂之大情懷

文/風清氣正

圖/網絡

人物介紹

“現實主義”也稱“寫實主義”,強調以我筆畫我心,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真誠。現實主義的起源幾乎于一八四八年法國革命同時出現,其中,庫爾貝是法國著名的畫家,也是現實主義畫派的創始人、先驅者,是最有名的代表性人物。

現實主義畫派先驅者——居斯塔夫·庫爾貝

居斯塔夫·庫爾貝

庫爾貝全名居斯塔夫·庫爾貝’1819年出生于法國奧爾南市,自幼天賦聰穎,從小就立志做一名畫家,在皇家美術學院和貝桑松美術學院學習。他的作品雖帶有浪漫主義色彩,但卻以現實為依據,主要描繪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表達人民的苦難,是以而受到上層保守勢力的抨擊,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廣泛支援。

現實主義畫派先驅者——居斯塔夫·庫爾貝

《塞納河邊的年輕女士》,1856年,巴黎小皇宮收藏

早期雖然優秀作品很多,卻沒有自成一派的風格。“現實主義”叫法的出現,源于一場意外。1855年,在萬國博覽會上,庫爾貝帶着自己當時最為得意的兩幅油畫《奧爾南的葬禮》和《畫室》參加展覽,這種宣傳自己的機會,十分難得,庫爾貝對此信心滿滿。

現實主義畫派先驅者——居斯塔夫·庫爾貝

《奧爾南的葬禮》,1849年

沒成想他的畫作與當時主流的傳統藝術家的風格大不相同,别說獲得大獎,就連參加正式展覽的資格都沒有,直接被評選團否決了。自小高傲自大、自命不凡的庫爾貝向“權威”發起了挑戰。就在離博覽會不遠的地方,他搭了一個簡易帳篷,舉辦了一場“現實主義”作品展覽,将自己40件作品免費讓大家參觀。同時,也不忘向大衆闡述自己的主張,他認為,現實主義就是民主的藝術,反映社會當下和人民痛苦,就是現實主義畫作的存在意義。

他的這次展覽和表達的藝術理念很快得到了很多年輕畫家的欣賞,其現實主義畫法也由此傳播開來。

代表性作品

正是由于畫作的靈感和題材來源于大衆,是以他的作品表現十分廣泛。代表性作品有油畫《石工》(1849年),《鄉村姑娘》(1851年),《篩麥的女人》(1854年),《浴女》(1853年),《畫室》(1855年》,《奧爾南的葬禮》(1849年)。法國評論家曾稱:沒有庫爾貝,就沒有馬奈;沒有馬奈,就沒有印象派。接下來,帶大家一起賞析他的一些名作。

現實主義畫派先驅者——居斯塔夫·庫爾貝

《篩麥子的女人》,1854年,法國南特藝術博物館藏

這幅油畫是以普通勞動人民為主角,也叫《篩麥婦》,是庫爾貝畫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張。畫中描繪的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勞動一幕,一個年輕的紅衣女子,體态圓潤結實,雙手用力搖動篩子,将麥子裡面的雜物篩下去。旁邊一位着黑灰色的女子,因為辛苦勞作,此刻正安祥的睡着了。畫中右邊一個小男孩,正打開櫃門,不知在裡面找尋什麼。該畫作有正面、背面、側面等人物描寫,而主角紅衣女子的背影,是不是誰大家想到了我們日常勞作的一幕?

現實主義畫派先驅者——居斯塔夫·庫爾貝

《畫室》,1855年,巴黎奧賽美術館藏

這幅名叫《畫室》的大型油畫,這幅畫也叫“我的前半生”。庫爾貝對這幅畫的解釋是:我在中間作畫,右邊是我的同道,我的朋友、勞工們、熱愛世界和熱愛藝術的人們,左邊是另一個世界,是剝削者和被剝削者,受苦的與幸福的人們。他身邊的女模特是維吉妮。

這幅畫中的人物和道具都有一定的寓意,諷刺着現實中的虛僞,以及對僵化了的學院藝術的諷喻。

現實主義畫派先驅者——居斯塔夫·庫爾貝

《與黑狗的自畫像》,1841年,巴黎小皇宮博物館藏

這幅畫是庫爾貝的自畫像,當時他年僅20多歲,正在巴黎念大學,他早年的作品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用寫實的手法去真實的反應現實生活。畫中背景是一片空曠的山野,主人公帶着他心愛的黑狗,從他那傲慢的眼神,仿佛就在藐視一切權貴和看不起他的人。

現實主義畫派先驅者——居斯塔夫·庫爾貝

《鄉村戀人》,1844年,法國裡昂美術館藏

鄉村戀人這幅畫作,正是以畫者庫爾貝和他的初戀女友維吉妮·比奈,為原型而創作的,他們共同生活了十年,有一個私生子,但庫爾貝終身未婚。

現實主義畫派先驅者——居斯塔夫·庫爾貝

《石工》,1849年,1945年被毀

現實主義畫派先驅者——居斯塔夫·庫爾貝

《早安,庫爾貝先生》1854年,蒙彼利埃法布爾美術館

1877年,58歲的庫爾貝因過量飲酒引發肝病去世,他被葬在瑞士小城拉圖爾德佩。

庫爾貝用他一生踐行着所追求的“現實主義”,善于發現日常中底層人民的美,用手中的筆去構給他們,獨特的視角和樸實的外光技巧,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和震撼。

今天的名作欣賞就介紹到這兒,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覺得可以,請關注我的首頁,如果文中哪裡講的不正确,也請大家提出指正。

(文中圖檔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參考資料:《庫爾貝藝術履歷》人民網,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