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羲茗茶業 || 緻中和

作者:家家美學空間

茶道是在吸收儒、釋、道三教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雖然三教對“和”的解釋各不相同,但“和”則是三教共通的哲學思想理念。

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指出了“和”與“中”的關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

儒、釋、道三家“和”的哲學思想貫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規律與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展現,同時也是特定時代的文人雅士人生價值追求的目标。

羲茗茶業 || 緻中和

家家美學空間—— 好岩茶·原産地·手工茶·匠心制

“和”是人們認識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華,鐘山川之靈秀,具有“清和”的本性。

陸羽在《茶經》中把茶性與自然規律結合起來,表達了“和”的思想與方法。煮茶時,風爐置于地上,為土;

爐内燃燒木炭,為木、為火;爐上安鍋,為金;鍋内有煮茶之水,為水。煮茶實際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達到平衡的過程。

羲茗茶業 || 緻中和

家家美學空間—— 好岩茶·原産地·手工茶·匠心制

另外陸羽對采茶的時間、煮茶的火候、茶湯的濃淡、水質的優劣、茶具的精簡以及品茶環境的自然等方面論述,無一不展現出“和美”的自然法則。

中國茶文化對于“和”的精神,主要表現在客來敬茶,以禮待人,和誠處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方面。

通過飲茶、敬茶,形成了茶禮、茶藝、茶會、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學等多種茶的表現形式。

羲茗茶業 || 緻中和

家家美學空間—— 好岩茶·原産地·手工茶·匠心制

而實質内容則是以茶示禮,以茶聯誼,達到的目的則是以茶健身,以茶養性,以茶表德。

客來敬茶,以茶示禮,既是一種風俗,也是一種禮節。人們通過敬茶、飲茶來溝通思想、交流感情,營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之間的友情。

這種習俗和禮節在人們的生活中積澱,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處世觀念和行為規範。展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人們的行為上,

羲茗茶業 || 緻中和

家家美學空間—— 好岩茶·原産地·手工茶·匠心制

就是以和諧、和睦、和平為基本原則,達到社會秩序的穩定與平衡。如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誠信、寬厚、仁愛待人是為了“和”;

遇到沖突時,求大同、存小異,這是一種“和”;在激烈的競争中,堅持平等、公開、公正的原則,也是一種“和”;

羲茗茶業 || 緻中和

家家美學空間—— 好岩茶·原産地·手工茶·匠心制

對待紛繁、浮躁的世俗生活,平心靜氣,則是另一種“和”。誠如《中庸》中所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者也,天下之大學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