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西問丨奧斯佐森:我眼中的中非體育交流

作者:MtimeTime.com

(東西問)奧斯佐森:我眼中的中非體育交流

中新社約翰内斯堡6月24日電 題:我眼中的中非體育交流

——專訪南非政府體育部前副部長奧斯佐森

中新社記者 王曦

東西問丨奧斯佐森:我眼中的中非體育交流

作為世界體壇的兩大重要參與者,中國和非洲的體育各具特色。近年來,中非關系日益密切,對中非體育的發展推動作用顯著,中非體育交流從中受益,深度和廣度日益加深。

作為南非著名政治家,南非政府體育部前副部長奧斯佐森(Gert Oosthuizen)近年來專注于中非體育交流,對非洲體育向中國的推介工作不遺餘力。奧斯佐森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暢談中非體育的發展特點,以及中非體育交流的意義。

現将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作為中非體育交流領域專家,請您介紹一下中非體育的發展概況和特點。

奧斯佐森:非洲與中國的體育交流始于20世紀50年代。1957年,中國和埃及建交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内,中國就派出乒乓球隊通路埃及,成為第一支踏上非洲大陸的中國體育隊伍。此後,中國和非洲的各級足球、籃球、排球隊也均有過交流比賽的經曆。

進入21世紀,雙方的交流内容及形式更為多元化,例如中國派遣羽毛球、乒乓球等優勢項目教練員到非洲國家開展體育技術合作;中國為非洲國家建設、維修和更新改造體育運動場館;中國為非洲國家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提供相關技術教育訓練和指導;非洲則定期派遣體育項目留學生前往中國交流學習。

東西問丨奧斯佐森:我眼中的中非體育交流

2007年1月,山東省舉行中國援非青年志願者出征儀式,赴辛巴維(威)服務隊15名成員接過授旗。中新社發 金雲 攝

在公共外交日益重要的時代背景下,體育在非中關系中始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橋梁作用。非中體育交流使雙方加深了解與互信,促進雙方友好關系持續發展。正是在中國的幫助下,非洲的乒乓球、排球等以往相對弱勢的項目,如今有了顯著提高,這些項目的一些運動員甚至已成功登陸奧運賽場。

中新社記者:作為中非體育交流最為重要的一部分,體育場館援建一直備受世界矚目,請您介紹一下其發展曆程。

奧斯佐森:中國援建非洲體育場館大緻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55年至1980年,主要集中在坦尚尼亞、索馬裡和塞拉利昂等非洲國家,但受經濟條件限制,中國援建項目整體數目較少,影響力也相對有限;第二階段為1980年至2005年,随着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對非體育場館援建項目數量更多,影響力也更大。在此期間,中國援建了非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場館項目;第三階段從2006年至今,總體援建規模持續擴大,形式也更為多樣化。

目前,中國在非洲援建的體育場館中較大規模的約有80多個,總座位數約300萬個,其中加蓬國家體育場、赤道幾内亞巴塔體育場都曾舉辦過非洲杯足球賽。

總而言之,以體育場館建設為主的中國援非基礎設施項目,對非洲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提升和增加就業機會具有顯著影響,同時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非中友好關系。

中新社記者:除體育場館援建項目外,中非民間體育交流還有哪些亮點?

奧斯佐森: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架構下,非中體育交流更為頻繁熱絡,同時也從官方逐漸擴充至民間。

東西問丨奧斯佐森:我眼中的中非體育交流

2019年8月,一名來自南非足球隊的隊員在青島舉行的2019“哥德杯中國”世界青少年足球賽開幕式會場舉起手機拍照。中新社發 王海濱 攝

有中國企業自2014年開始在非洲投資體育産業,采購世界知名體育賽事版權,建成自辦高清體育頻道,面向撒哈拉以南非洲觀衆播出足球、籃球、網球和賽車等項目賽事。針對非洲群眾普遍喜愛足球運動的特點,該中國企業還特别轉播制作了非洲本土足球聯賽欄目,因而赢得了大批當地觀衆。

今年,該中國企業還成功面向非洲大陸全程轉播了北京冬奧會的盛況。尤其在冬奧會期間,該企業制作的超過30集的專題片重點介紹中國場館和各項賽事,友善非洲群眾了解冬奧會項目和北京冬奧會。可以說,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如今正作為非中體育交流的橋梁,向非洲大陸的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體育賽事資源,既豐富了非洲人民的生活,也将羽毛球、乒乓球等中國優勢體育項目推廣到更多非洲國家。

東西問丨奧斯佐森:我眼中的中非體育交流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圖為迪妮格爾-依拉木江和趙嘉文将最後一棒火炬留在“大雪花”中心。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中新社記者:中非體育交流的意義主要展現在哪些方面?

奧斯佐森:主要展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作為雙方外交手段的重要輔助和補充,體育以其獨有的文化屬性,成功化身為非中友誼的橋梁,既加深了彼此之間的了解與信任,同時也促進了各自體育事業的發展。

二是中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展現。非中關系的發展曆程也是非中體育交流發展的曆程,中國在60餘年對非體育交流的過程中,為非洲大陸及人民提供了巨大幫助,中國人民的真誠熱情早已赢得非洲人民的認可。我記得在2018年金磚國家運動會上,南非群眾自覺為中國女排加油助威,毫無疑問,那一幕令人動容。

東西問丨奧斯佐森:我眼中的中非體育交流

2017年6月,2017年金磚國家運動會在廣州開幕,來自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中國的運動員代表一同出席開幕式。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三是推動非洲體育事業發展。在過去半個多世紀裡,中國為非洲體育貢獻了大量人力物力,提升了非洲體育事業的硬體水準,同時也将乒乓球、羽毛球、國術等以往弱勢項目帶上了新高度。例如非洲乒乓球頭号選手阿魯納,當年正是通過中國援非教練員的帶動,才一步步走上了乒乓球這條道路。

盡管非中體育交流之路注定不會平坦,但我始終對其充滿信心。在我看來,非中體育交流正是非中友好關系的縮影之一,始終展現着非中人民之間的真摯友誼。還有一年,南非世乒賽就将在德班舉行,這是世乒賽時隔近一個世紀後再次來到非洲。屆時中國隊将再度來到非洲大陸,扮演非中體育交流的使者。(完)

受訪者簡介:

東西問丨奧斯佐森:我眼中的中非體育交流

奧斯佐森(Gert Oosthuizen),前南非政府體育部副部長,南非資深政治家,近年來專注于中非體育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