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反向貨币戰”已打響!美元是赢家?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全球反向貨币戰争已開始,原因是為了抑制物價上漲,各大央行競相提高貨币購買力,讓貨币升值,但這損害了出口商的利益。這場危機始于歐洲央行執委Isabel Schnabel。今年2月,她批評,歐元兌美元匯率大幅下跌。兩個月後,加拿大央行行長Tiff Macklem對加元的貶值感到惋惜。瑞士央行行長Thomas Jordan暗示,他希望看到瑞郎走強。

今年以來,由于美聯儲為積極對抗通貨膨脹而大幅加息,美元一直在飙升——今年已經上漲了7%。其他央行行長們,同樣不顧一切地抑制持續不斷飙升的通脹,開始一個接一個堅定地發出鷹派的信号,表示他們歡迎貨币升值——這有助于通過提高海外購買力來降低進口成本。這種幹預如此罕見,以至于僅靠他們的喊話就能影響市場。

6月16日,其中兩個國家加大了賭注:瑞士自2007年以來首次加息,令交易員感到意外,導緻瑞郎飙升至七年來的最高水準。幾個小時後,英國央行宣布了自己的加息計劃,并暗示将進行更大幅度的加息。

貨币價值在通貨膨脹影響因素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高盛經濟學家Michael Cahill表示,他還沒有想到發達國家的央行曾經如此積極地讓貨币升值。外彙市場将其稱為“反向貨币戰争”——因為十多年來,各國都在尋求降低貨币價值;貨币貶值意味着國内企業可以以更有競争力的價格向海外銷售産品,進而有助于經濟增長。但随着燃料、食品、家電等所有商品的價格飙升,增強國際購買力突然變得更加重要。

衆所周知,貨币戰争是一場零和遊戲。德意志銀行首席國際政策師Alan Ruskin表示,每個國家“都想要同樣的東西”,但是“在外彙世界裡不能有這樣的情況”。

少見的政府匯率幹預

政府對外彙市場最引人注目的大規模幹預之一發生在1985年。在美國總統裡根(Ronald Reagan)總統的第一個任期内,在長期利率不斷上升的背景下,美元匯率飙升,美元兌英鎊匯率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準。

裡根政府最初認為這是對美國經濟實力的肯定,但弊端很快就顯現出來。裡根面臨着來自美國制造商的壓力,他們發現越來越難以在海外出口自己的産品。時任機械巨頭卡特彼勒首席執行官Lee Morgan當時估計,由于美元走強,數百家美國公司每年在國際訂單中輸給日本競争對手,損失了數十億美元。

1985年9月,美聯儲主席在紐約廣場酒店會見了法國、德國、日本和英國的央行行長。在著名的《廣場協定》中,他們提出了一項計劃,在接下來的兩年内将美元匯率壓低40%;直到1987年2月,七國财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巴黎盧浮宮達成協定,簽署了《盧浮宮協定》,采取聯合措施,在國内宏觀政策和外彙市場幹預兩方面加強緊密協調合作,以阻止當時的美元币值下滑,保持美元匯率的基本穩定。

自那以後,各國政府很少如此明确地幹預以影響貨币價值,較為簡潔、暧昧的措施更為常見。2010年,巴西财政部長Guido Mantega指責瑞士和日本等國故意壓低本币匯率,以提高其在海外的競争力。這種緊張關系加深了新興市場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裂痕。

如今,或許沒有哪個國家更能比日本以控制本币匯率而聞名。日元貶值讓豐田汽車和任天堂等公司賺了不少錢。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繼續發出鴿派立場的信号,但同時承認日元暴跌不利于經濟。今年以來,日元兌美元匯率已下跌逾18%,外彙交易員越來越多地押注日本央行官員别無選擇、隻能改變鴿派立場的那一天。

美元是赢家?

在今天的反向貨币戰争中,強勢美元無疑是最大的赢家。事實證明,2022年,美元上漲對美聯儲來說是件好事,因為美聯儲正試圖應對40年來最快的價格上漲,美元升值有利于降低進口通脹。美國财政部長耶倫強調了拜登政府對“市場決定”匯率的承諾,但這并未阻止政界人士“慶祝”美元升值。賓夕法尼亞州共和黨參議員Pat Toomey今年5月表示,在抗擊通脹方面,“美聯儲必須履行其職責——必須堅持到底,美元走強“起到了很大作用”。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Jeffrey Frankel指出,開發中國家,尤其是阿根廷和土耳其等出口國,是最脆弱的。許多新興經濟體以美元計價的債務多于以本國貨币計價的債務,他說:“這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情況是:當你有美元債務時,你的貨币對美元貶值。”

目前還不清楚美元升值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抑制通脹。前美國财政部和美聯儲官員、花旗全球首席經濟學家Nathan Sheets指出,事實證明,所謂的傳導率(即匯率對消費者價格指數的影響程度)是被證明很小。但在一個通貨膨脹猖獗的時代,這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好處。Sheets指出,以前美元升值10%隻能抑制通貨膨脹約0.5個百分點,今天可能達到“整整一個百分點”。

貨币升值的“危險遊戲”

但是,這是一個危險的遊戲。如果不加以控制,這種國際競争可能會引發最主要貨币價值的劇烈波動,打擊依賴出口的制造商,颠覆跨國公司的财務狀況,并轉移全球的通脹負擔。

美國享受這種優勢的時間可能不會太長。瑞士央行和英國央行的加息已經對美元構成了壓力,歐洲央行加息也即将到來;美元在6月早些時候出現了自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兩日跌幅。

專家警告稱,任何政府幹預都有較高的失敗風險。美國财政部前進階官員、現任“官方貨币和金融機構論壇”美國主席Mark Sobel表示:“盯住匯率可能是一種非常反複無常、徒勞無益的做法。預測外彙市場對給定政策選擇的反應往往是徒勞的。”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