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聊密雲養蜂那些事——“愛美達人”蕭太後喜食檀州産的蜂蜜

作者:筆底文章悅人目

宋朝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經濟文化相對較發達的時代,也是中蜂人工飼養發展的重要階段,家庭養蜂較為普遍,出現了專業養蜂場。

聊聊密雲養蜂那些事——“愛美達人”蕭太後喜食檀州産的蜂蜜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宋遼對峙,密雲屬檀洲。遼國蕭太後,名綽,小名燕燕,是遼景宗的皇後,聖宗的生母,即評書《楊家将》裡多次打敗宋軍的遼邦蕭太後。聖宗當皇帝的時候年僅12歲,蕭太後臨朝攝政。會同元年(938年)遼将今天北京所在地幽州提升為陪都南京,又稱燕京。蕭太後與宋真宗簽訂《澶淵之盟》,兩國以白溝、拒馬河、海河一線為分界,開創了宋遼和平發展時期。蕭太後積極調整賦稅政策,保護和發展農業生産。統和七年(989年)二月,蕭太後遷徙三百戶居民到檀、順、薊三州,為他們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援,鼓勵他們進行耕種。同年六月,蕭太後又将燕樂、密雲二縣的荒地無償讓于百姓耕種,并免其租賦10年。

聊聊密雲養蜂那些事——“愛美達人”蕭太後喜食檀州産的蜂蜜

圖為遼國蕭太後

相傳蕭太後的娘家就在太師屯鎮的城子村。城子村地處潮河南岸,離高嶺很近,在兩鎮交界的地方,當地流傳着一個故事:蕭燕燕被遼國皇帝選為皇後,當地官員看這個村狹小散落,遂建了一座方方正正的城池,并把原來蕭家村改名為城子。

蕭太後往返燕京與上京之間,留有諸多與蕭太後相關的曆史遺迹。比如北京唯一以人物命名的河——蕭太後河,遼景宗專為蕭燕燕建造的黍谷山華林、天柱行宮遺址,通州皇家春獵之地——延芳澱等。

在民間傳說中,蕭太後還是“愛美達人”。延慶關溝有水盆石,稱“燕窩”,乾隆《延慶志略》稱:“在上關東山之巅,有石似盆,石刻‘燕窩’二字,傳遼蕭太後梳妝處。”雍正《密雲縣志》雲:“看花台,在縣西北二十裡大水谷,蕭太後登台賞花,遺址尚存。”

蕭燕燕在密雲長大,其生長的地區有很多養蜂人,是以,她對家鄉的潮河白蜜情有獨鐘。蕭太後駐跸華林、天柱行宮時,經常喝的就是檀州産的蜂蜜,并用蜂産品美容“秘方”,膚如凝脂、豐姿綽約。人到中年依然容顔不老,足見蜂蜜的美容養顔之功效。

遼國皇帝知道蕭太後喜歡潮河白蜜,命禦醫專為她以潮河白蜜為原料,配置了蜂蜜柚子茶,深得蕭太後喜愛,自此,潮河白蜜也成為了遼國皇後的貢品。

蜂蜜柚子茶不僅味道清香可口,更具有美白祛斑、嫩膚養顔功效。蜂蜜中所含有的L-半胱氨酸具有排毒作用,經常長暗瘡的人服用以後能有效緩解皮膚疾病,具有一定的祛斑效果。

“藥食同源”。蜂蜜醫用“秘方”,始于公元前三世紀。最早醫書《神農本草經》将蜂蜜列為藥品中的上品。曆代醫學家都推崇蜂産品對人類健康的作用,中醫學有“蜜蜂全身皆寶”之稱。唐朝百歲名醫甄權《藥性論》記載:蜂蜜“常服面如花紅”“神仙方中甚貴此物”。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系統地總結了大陸明朝中期以前藥物學的成就,促進了中國藥物學的發展,總結蜂蜜入藥之功有五:清熱也;補中也;潤燥也;解毒也;止痛也。

現代研究表明,蜂蜜的确具有補髓益精、明目悅顔的功能,能使“老者複少,少者增美。”

聊聊密雲養蜂那些事——“愛美達人”蕭太後喜食檀州産的蜂蜜

圖為奧金達“花彤”牌蜂蜜

聊聊密雲養蜂那些事——“愛美達人”蕭太後喜食檀州産的蜂蜜

圖為奧金達“花彤”牌蜂蜜生産線

密雲(檀州)産的蜂蜜常與中藥通用,作為“君臣佐使”中的“使者”,起到溝通身體各器官的作用,夏可防暑清心,冬又溫陽滋補,調解身體陰陽平衡,延年益壽,美容養顔。深得蕭太後的喜愛,成就了當地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