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子撿了隻狗,養大後竟是保護動物貉,最古老且唯一冬眠的犬科?

作者:狸貓之一的動物圈
女子撿了隻狗,養大後竟是保護動物貉,最古老且唯一冬眠的犬科?

女子撿了隻小狗養大後竟是貉

今年4月期間的上海,正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有個朋友剛好在3月初前往上海打拼,結果被隔離了三個月,我對他的不逢時印象深刻。

此時的上海市民胡女士自然也處在隔離中,但她比大多數人好點,起碼是在老家的自建房住的,還有個院子活動。她在院子裡閑逛的時候,突然在落葉堆中發現了一隻超小的狗狗,它眼睛都還沒睜開,甚至連臍帶都還粘在身上,顯然是才剛出生一會兒,狗媽媽可能是聽到人的聲響就逃走了。

女子撿了隻狗,養大後竟是保護動物貉,最古老且唯一冬眠的犬科?

怎麼說也是一條生命啊,胡女士想都沒想直接收留了它,因為之前也養過小狗,是以她帶起這隻幼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她被這隻幼犬起名叫“吉祥”,寓意很明顯了。

吉祥一天一天地長大了,但它越來越不像小狗,其體型雖然變大了,但體重卻增長得很慢,看起來瘦不拉幾的。而且它的臉貌似有黑色的覆寫上了眼睛,莫名地看出了一股“保護”的感覺。胡女士又不是傻,她知道自己可能搞錯了,聯系專家之後,專家一下就确認“吉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貉。

女子撿了隻狗,養大後竟是保護動物貉,最古老且唯一冬眠的犬科?
女子撿了隻狗,養大後竟是保護動物貉,最古老且唯一冬眠的犬科?

現在“吉祥”被送至上海動物園收容暫養。胡女士雖然很不舍,但也知道養不了“吉祥”一輩子,隻希望它能健康成年。

為什麼會在自家院子撿到?

現在的城市綠化進展十分迅速,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侵占還是沒辦法停止,因為社會正在不斷擴張。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動物的栖息地碎片化,它們為了生存隻能向人類社會進發。公園,小區,工廠等綠化豐富的區域就會成為野生動物的臨時居所,人類活動區裡豐富的家鼠也是野生動物們的目标。

女子撿了隻狗,養大後竟是保護動物貉,最古老且唯一冬眠的犬科?

而在上海,從去年開始,就有資料統計過,在超過150個小區都發現了貉,它們的數量估摸着得有3000多隻,是以一些上海市民簡直看貉都看習慣了,主要是這些貉攻擊性都不強,遇到人都是躲起來的,是以沒有沖突。

有這樣數量的貉出現在上海,在胡女士院子裡繁殖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了。

犬科動物——貉

很眼熟吧?這個憨态可掬的身形和“黑墨鏡”?它其實就是俗稱的狸貓,但是它壓根不是貓科動物,而是犬科的,而且它在犬科裡的地位還很特别。

這種六分像浣熊,四分像狗的動物體長在45-67厘米左右,它們的英文名及其直白“Raccoon dog”,直譯就是“浣熊狗”。

女子撿了隻狗,養大後竟是保護動物貉,最古老且唯一冬眠的犬科?

它是最古老的犬科物種,可以追溯到數百萬年前。科學家曾在現在意大利,法國和羅馬尼亞的那塊區域的上新世晚期遺址中發現了貉祖先的證據,研究發現它們與犬科動物的祖先關系很近,在日本發現的貉的化石甚至可以追溯到258萬年前。

貉并不是優勢種群,不同地區的基因組顯示,它們在冰河時代幾乎要滅絕,被限制在東亞的一小部分地區,但一直頑強地撐着,保留了一些火種。等到冰蓋開始消融後,它們就抓準了時機,一舉沖入了東亞。不過它們比較謹慎,如果光靠本身繁殖的速度,到現在它們也隻能達到中亞,可事實上它們幾乎遍布了世界上大部分區域。

女子撿了隻狗,養大後竟是保護動物貉,最古老且唯一冬眠的犬科?

原因是人類的引入。1928-1957年,蘇聯将它們引進了其西部邊境的國家,目的是為了它們厚實的皮毛。很自然的,跟其他入侵物種一樣,貉開始大肆繁殖并擴張。

後記

動物城市化的進展似乎不可阻擋,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不都是人類逼的嗎?

很多人都會說現在看得到的動物都是“三有”,是保護動物。開玩笑,不這麼設定,這些動物早被一些沒意識的人吃光了!提出反對意見的,怕不是沒得吃在生氣?

女子撿了隻狗,養大後竟是保護動物貉,最古老且唯一冬眠的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