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作者:瘦馬老德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尼泊爾時尚女孩

帕坦梵語意為藝術之城、美麗之城,在加德滿杜都東南5公裡,恒河支流巴格馬提河畔,是尼泊爾最古老的城市、古代商貿中心。公元前650年就有人居住,299年始建城,15世紀末至1867年馬拉王朝期間是獨立的帕坦王國的首都,至今仍保持完整的風貌。與加德滿都古城相比,帕坦少了些喧鬧,更加顯得深遠、靜寂。帕坦工匠的雕刻藝術聞名于世,加德滿都幾乎所有的廟都出自帕坦人之手。

整座城市是按照佛教經輪形狀設計的,以王宮為中心向四方呈放射狀分布,據說城市四角的佛塔是阿育王約公元前250年修建。曾有寺廟等136座,現存皇宮及廟宇50多座,多建于16-18世紀,稱為紐瓦麗式建築,被譽為露天博物館、精緻藝術之都。帕坦的餐館和旅店不多,可1-2日遊,打車到加德滿都400盧比、到巴德崗600盧比。

帕坦Patan杜巴廣場在老城中心,由中央摩爾、桑德利和克薩爾納拉揚3個小廣場組成,帕坦的主要商業區MangalBazar就在廣場南部。售票處在廣場最南端,門票1000盧比,個别景點另收門票,想多次遊覽要把簽證的有效日期寫在門票背面。王宮、金廟、塔萊珠神廟、曼嘉噴水池在廣場東部,比濕奴神、黑天神等寺廟及塔柱、雕像在廣場西部。從杜巴廣場往回走幾步又能看見一座印度風格的石廟,是仿克利須那神廟修建的烏瑪梅哈什沃UmaMaheshwar神廟。

王宮包括4個連着的庭院和3座Taleju女神廟,主體建于17-18世紀,早于加德滿都和巴德崗的王宮。桑達裡sandari院在廣場南面,面積稍小,1樓是馬廄、警衛室和兵器庫,2樓國王及家人居住,3樓是餐廳和廚房,可由最南邊的宮門進入,宮門入口有猴王哈奴曼神像。院外面有花園和大型遊泳池,院内浴池建于17世紀晚期,中央鎏金銅雕水龍頭,池壁嵌着86塊石雕,技藝細膩繁複,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穆爾院是王宮的中心,是國王理政的地方,宗教活動也在這裡舉行。一般不對外開放,但塞給管理者點小費,他也會帶你偷偷地參觀。兩層四合院建于15世紀,規模最大也最古老,木質的回廊上雕刻着各種印度教的傳說故事。院中心金頂小廟高約3米,德賽節期間活女神庫瑪麗會在廟中接受供奉和膜拜,兩尊石獅雕于1665-1666年,3座Taleju女神廟圍繞在庭院的周圍。TalejuBhawani神殿在庭院的南邊,兩側有腳踏神龜的恒河女神Ganga和騎乘鳄魚的Jamuna;Degutalle神廟在庭院東北角,建在二層庭院上,頂端是3層的八角形大廈,下圖右面。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塔萊珠Taleju女神廟在摩爾院北側,穿過黃金門就是,廟前有國王柱像。金頂三重檐高32米,1660年建在三層閣樓上,非印度教徒不許入内,也不許照相,否則會有持槍的英俊士兵會來制止你。上圖左側,下圖最高的。往深處走就是長方形露天浴室,池邊兩條巨蟒環繞。蟒蛇是國王的象征,博物館裡的國王黃金寶座即由88條黃金蟒蛇纏繞而成。女神廟斜對面的大鐘挂于1736年,人們可以敲鐘申冤。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南黑天神廟krishnatemple或ChyasimDeval在大鐘南面,桑達裡喬克Sundari Chowk小廣場中央,造型精緻優美,是廣場上的建築精品、世界石建築中的傑作。和北黑天神廟同屬印度錫克拉式寺廟風格,八角形石質建于1723年。台階對着王宮桑達裡庭院,廟前兩尊石獅也不是尼泊爾造型。濕婆廟在南黑天神廟南面,1674年國王下令修建。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哈裡桑卡HariShankar寺在大鐘北面,三重檐四層,供奉半毗濕奴和半濕婆神的化身。尤加•瑪蒂公主Yoga Mattie為紀念父親在1704-1705年修建,大門和門柱上都飾有精美的雕刻。梁柱都是通體雕成,上面雕刻着死後在地獄中受折磨的場景。下圖左是哈裡桑卡神廟,2015年地震中完全倒塌。中間塔式為納辛哈Narsingha神廟,印度風格建于1590年,供奉毗濕奴的人身獅面化身納辛哈。右邊是吡濕奴廟。拜依德嘉BhaiDega寺在哈裡桑卡寺後面,外觀很普通,供奉濕婆,據說廟内有根很精緻的林迦。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尤加納蘭德拉Yoganarender(1684-1705年)國王和王後的柱像在廣場中心,國王頭頂蓮花面對王宮,王後在國王身後,眼鏡蛇華蓋上有隻鳥,王宮有扇窗開着,房間内備有床和水煙袋,時刻準備迎接國王的歸來。傳說隻要鳥在國王就能回宮殿,如果鳥飛走了,Vishwanath神廟面的大象就會去MangaHiti水渠喝水。據記載國王因兒子少年早逝,把大權交給了大臣們,自己則帶着王後和妃子等30餘人去昌古居住,并死在那裡。彌留之際對大臣們說,隻要我雕像頭上的那隻鳥不飛走,你們就應該确信我還活着,遺憾的是2015年地震雕像墜落了。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國王和王後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伽魯達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哈裡桑卡廟前跪着的石象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嘉格那揚廟門的兩對石獅

凱斯那揚院KeshabNarayan(KeshavNarayan)在廣場最北面,前後兩進,黃金門檐上雕刻着濕婆神、帕爾瓦蒂、象神和庫瑪麗女神,門口兩尊是毗濕奴的人獅化身納辛哈。金門上方有金色的窗戶,國王就在這裡接受百姓朝拜。據643年的石碑記載,初為李查維王朝的王宮,馬拉王朝時擴建,現為1734年修建,是王宮最新的部分,現為博物館。帕坦博物館是個新舊交融的綜合體,有很多現代建築的元素。館内主要是銅雕、石雕和木雕,有佛教、印度教共3個展室,還展示有許多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帕坦風貌照片。10:30-17:30開放,門票250盧比,館内可以拍照。圖書(圖檔)館在博物館後面,裡面用很多用圖檔對宗教藝術的詳細介紹,門票1000盧比,參觀兩處博物館需1-2小時約,内有洗手間,館内允許拍照。庭院後面的花園餐廳,是馬拉王朝時期的劇場所。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嘉格那揚Jagannarayan也稱恰爾納那揚CharNarayan愛神廟在國王柱像旁,古城北河邊,兩重檐三層建于1565年,傳是廣場上最古老的寺廟,二層圍廊的雕門精美漂亮。供奉毗濕奴的化身納那揚,内有許多彩雕和傳神的性愛浮雕。廟前有守衛和雄獅,2015年地震中倒塌下圖。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北黑天寺Krishna Mandir在廣場西北面中央,北面進入廣場後第三座寺廟就是。正方形3層台基上為3層角亭,5層尖頂建于16367年。1樓刻有《摩河婆羅多》,描繪印度王族的史詩;2樓刻有《羅摩衍那》,講述菩薩的故事。1層由8根雕花石柱支撐,2/3曾均有8座小塔亭,4層4座塔亭上聳立着寶塔,最上面是鎏金寶頂,整座廟宇共20座塔亭,有21個镏金尖頂。除塔頂外其餘全用石頭建造,無木無釘,是世界石建築傑作、廣場上最精美的工藝珍品。供奉毗濕奴的第8個化身克利須那與情人拉達,相傳帕坦國王希迪.納拉.辛哈.馬拉夢見了他,遂在夢中所見之處修建了神廟。毗濕奴坐騎金翅鳥王迦魯達,手臂交叉跪在廟前圓柱頂上,廟東邊有對石獅子。據說帕坦國王去世時,有9位王妃陪葬(燒死),其中一位王妃的女兒為紀念母親,建造了此廟。每年8月/9月有克利須那節,期間會舉行慶典以慶祝克利須那的誕生。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曼嘎MangaHiti(Mani Mandapa)水渠在王宮北面、黑天神廟對面,有三條鳄魚頭出水口,十字形建于1700年,是附近居民取水洗衣服的地方。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維什瓦娜特神廟Vishwanath(विश्वनाथ द्य)在曼嘎水渠對面,兩重檐三層,印度和尼泊爾建築風格相融合。正門有石人騎大象,另側有濕婆坐騎神牛南迪跪守。正面裝飾非常華麗,雕刻繁複精緻,廟外支柱也都是通體雕成。建于1627年,是求子廟,供有濕婆的生殖器林迦。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比姆森寺Bhimsen(भीमसेन मन्दिर)在廣場最北端,供奉貿易和商業之神,碗勺和杯子作為祭品被釘在神廟的檐柱上。神廟三重檐四層,始建于1605年,1682、1934、1967年先後三次重建,比巴德崗的比姆森寺要精美許多。廟前廣場上有石柱獅子,北面有咖啡館和象神廟。比姆森是《摩诃婆羅多》(Mahabharata)中強壯的英雄,尼泊爾有很多比姆森廟,右面是對面象神廟。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紅觀音廟也稱麥群卓拿,在廣場正南,建于1408年,供印度和佛教徒都信奉男觀音瑪琴德拉納特。這尊觀音像傳說是在旃檀樹中自生而出,每年有半年供奉在帕坦麥群卓拿,半年供奉在布加馬提,兩者之間的遷徙盛典,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車節。麥群卓拿Machhendra在印度教中被認為是濕婆的化身,掌管雨水、豐收之神,佛教中就指觀音菩薩。紐瓦麗人裡面,印度和佛教的神靈幾乎通用。大車節又稱紅觀音雨神節或大祭Rato Machhindranath,是祈求風調雨順、稻谷豐收、長達一個月的節日,是尼泊爾諸多節日中耗時最長、也是帕坦最盛大的慶典,比新年還要隆重,每12年就要舉行一次重大儀式。巴德崗的捕魚節會持續半年,但遠不如紅觀音節重要。一根釘子也不能用的高大戰車拉着古老的泥塑紅觀音,在未來的十來天裡将沿着帕坦城的主要街道繞一圈,所到之處家家前去點燈祈請膜拜,并當天宴請親戚。布加馬提Bungamati村在加德滿都西南約10公裡,巴格馬蒂河谷中,始于16世紀,主要是紐瓦麗人,村裡房屋原始古樸。村西廣場上也有紅觀音廟,白塔式錫克哈拉風格。廟内還有多尊銅制菩薩像,廟檐上雕有今世菩薩,雕像下面是惡人被打入地獄後被嚴刑拷打的種種慘狀。附近還有濕婆神廟,巨大的巴伊拉布是濕婆恐怖化身。從帕坦杜巴廣場向南走,穿過熱鬧的商業街,就是Lagankhel汽車站,要問清楚當地人和售票員,去布加馬提的汽車在哪裡,上車前要向司機或售票員确認清楚。客車會一路攬客,開到布加馬提村大約需要50分鐘。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千佛塔Mahabouddha Temple又名大覺寺,在廣場東南500米,沿曼加爾集市走大10分鐘,仿印度Bodhgaya菩提迦耶的MahabouddhaTemple金剛寶座塔。釋迦族人1585年始建,曆經三代耗時36年完成。主塔5層高30米,塔基高5米,磚砌呈赭紅色,四角各有小塔,共用巨型陶磚9000塊。每塊磚上都有釋迦牟尼佛像,是尼泊爾陶藝建築的傑作。Ukubahal神廟在大覺寺附近,院内到處都是雷電符号、大鐘以及各種各樣的雕像,有孔雀、大象、迦盧荼、山羊、匍匐的信徒和拉納家族的将軍。獅子造型非常奇特,他們被固定在柱子上擡着前爪敬禮。院北面有許多雕刻精美的木梁,寺後面有座猴廟式的小佛塔。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黃金廟Golden(Kwa Bahal也稱Hiranya Varna或Suwarna Mahavihara)在廣場北端的巷子裡,純銅鑄的古代藝術珍品,建于12世紀,院内金頂小廟建于1409年,屋頂極為絢麗。門口有兩尊兇猛的石獅,是帕坦最著名的神廟,進入寺内必須除去鞋和身上所有的皮革制品,教徒覺得皮制品都是不潔之物,會污染神廟,亵渎神靈。廣場徒步10分鐘到,門票50盧比。矩形三重檐,正面純銅鍍金,主殿有尊精美的釋迎牟尼神像,殿内不許拍照。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坎貝士瓦寺在廣場正北,五重檐建于1392年,這座濕婆神廟以其完美的比例和精緻的木雕而著稱,一尊巨大的公牛南迪雕像正對着寺廟。寺廟的平台上有兩座池塘,據說水源于Gosainkund聖湖。巴伊拉布神廟BhairabTemple在院東南,隔壁是更加興旺的單層的帕爾瓦蒂Baglamukhi神廟。坎貝士瓦寺庭院的西側是巨大的KontiHiti水槽,這是深受當地婦女歡迎的一個聚會地點。從坎貝士瓦寺到杜巴廣場,中途會經過兩層烏瑪梅哈什沃寺UMAMAHESHWARTEMPLE,寺内有帕爾瓦蒂靠在濕婆懷中的黑石浮雕非常精美,金廟旁邊寺廟中也有座類似的浮雕。從廣場向南走右西邊有座小廟,拐入西面的巷道,裡面有磚結構的Bishwakarma寺,供奉工匠神,寺廟表面全部鑲嵌着純銅浮雕,旁邊有金屬作坊。繼續向南有座兩層的小紅麥卓拿寺,據說建于3-9世紀,檐柱上有色彩絢麗的多臂女神雕像,廟前面有座大水池。紅麥群卓拿寺在廣場南邊馬路西側,方形底座,三層建于1673年,四個大門都有雕一對獅子,支撐屋頂的每根支柱上都有尊菩薩像,下方是人在地獄中受盡折磨的畫面。寺廟北面有幾根柱子,柱頂有孔雀、馬、公牛、獅子、大象和蛇面。從杜巴廣場的最南端取道向西,經過CafedePatan,很快就能到達HakaBahal,這是一座帶有内部庭院的矩形建築。按照傳統習俗,帕坦的活女神應該從這座寺院衆多祭司的女兒當中産生。尼泊爾動物園在帕坦西南,有大河馬、懶熊犀牛、孟加拉虎、雲豹、熊貓、鳄魚等。加德滿都Ratna停車場有公共汽車到帕坦大門。

帕坦活女神廟在居民區裡,和加都的一樣有兩座彩色獅子,但門口還有兩個很小的獅子。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活女神廟

吉爾蒂布爾(柯提普)Kirtipur鎮在加德滿都西南5公裡,離坦帕近些,特裡布文大學也在這。居民多為尼瓦爾族人,始建于11世紀,适合自然風光攝影。巴格·拜拉瓦神廟在半山腰,廟裡有幾棟紅磚建築,尼瓦爾族女子拿着祭品穿行在高低不一的覆缽式石塔間祭拜,中間白色金頂的石塔醒目。沿着青石小路去山頂,路旁民居似中國藏區的碉樓,門窗雕刻非常精美絕倫。山頂奇蘭喬佛塔三層三重檐,四坡屋面攢尖式頂,門窗木雕精細華麗。二層斜木支撐上雕刻精美生動,有四臂交腿的佛教度母和印度教象鼻神。鎮上中心廣場中有個巨大的畜水池,周圍是紅磚建成的三層民居,這是鎮上的主要市場,有衣服、拖鞋、玩具、蔬菜等。其中的菠菜别名叫菠斯草,2000多年前由波斯人栽培,據《唐會要》和《新唐書·西域傳》記載,尼波羅國王那陵提波将菠菜、酢菜、渾提蔥作為禮物647年送到長安,從此菠菜在中國落戶。加德滿都市中心羅納公園Ratna park旁的巴士總站21号巴士可直達,騎山地車大概需耗時1小時。

尼泊爾旅遊4—坦帕古城

資料圖檔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請告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