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作者:澎湃新聞

小犀 綜合編譯

澎湃新聞獲悉,北歐國家最大的藝術博物館——挪威新國家博物館(The new National Museum)近日在奧斯陸開放。新國家博物館(The new National Museum)由挪威國家美術館、建築博物館、裝飾藝術與設計博物館和當代藝術博物館所組成,耗資約5億英鎊,可供超過 6500 件藏品展出。“我們的願景是讓每個人都能接觸到藝術,并反映我們的時代和我們生活的社會。”新國家博物館館長說。

随着老國家美術館于2019年關閉,挪威的許多藝術珍品如世界名作《呐喊》等已經遠離公衆視野好幾年了,新國家博物館為愛德華·蒙克專門設立“蒙克廳”,陳列包括《呐喊》在内的18件蒙克核心作品。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挪威新國家博物館

當奧斯陸另一座閃亮的新大型博物館“蒙克” (Munch) 引人注目地聳立在海港上空,新開放的挪威新國家博物館(The new National Museum)則更加低調和退隐,盡管它也有着優越的區位,坐落在峽灣邊緣,毗鄰輪渡港口,對面就是著名的奧斯陸市政廳。新博物館優雅地坐落于兩座舊火車站建築後面,其中一座現在是諾貝爾和平中心所在地。這座建築低而狹長,除非從空中俯視,否則很難看出它的真實規模。

它是北歐國家最大的藝術博物館,總面積54,600平方米, 展覽面積13,000平方米,可供超過 6500 件藏品展出,這不僅是舊博物館所能容納展品的兩倍,而且比享譽世界的大型博物館——阿姆斯特丹的國立博物館或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還要大。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展覽現場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展覽現場

新國家博物館(The new National Museum)是由挪威國家美術館、建築博物館、裝飾藝術與設計博物館和當代藝術博物館合并而成的一個大型博物館,這是該國國營展覽館更大規模整合的一部分。其中老國家美術館就像一位優雅的老婦人——早在1842年就建立了,自1882年以來一直在其先前的建築中。美術館收藏了無與倫比的挪威藝術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愛德華·蒙克的《呐喊》。其他被合并的博物館是那些緻力于當代藝術、建築、藝術與設計的機構。

新國家博物館館長卡琳·海因茲博(Karin Hindsbo)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挪威的決策者決定将這四家機構的藏品合而為一,以便建立一個能夠完整講述從古至今關于視覺藝術和文化故事的機構。其結果是建立了一個包羅萬象的收藏機構,在它近100個房間裡,觀衆會看到形形色色的藝術品,從古董雕塑、明代花瓶到最新的當代藝術……設計展覽則展示了大多數挪威人家中的日常器用,而時裝展覽則包括挪威女王的加冕禮服。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開幕展之一的“太陽以東,月亮以西”展出的臨時版畫和繪畫作品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開幕展之一的“太陽以東,月亮以西”展出的臨時版畫和繪畫作品

作為一家位于市中心的博物館,它包含一個可容納40萬件藏品中大部分物品的庫房,以及辦公室、保護和攝影工作室等,這是很不尋常的。“我們開始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合作,獲得關于我們藏品的新知。例如,我們最近發現了蒙克《麥當娜》的底稿,證明了國家博物館的版本即是蒙克繪制的第一版。還有跨部門間的合作,當我們都聚集在同一屋檐下,文物攝影和文保工作也變得容易多了。”卡琳·海因茲博(Karin Hindsbo)說。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愛德華·蒙克 《麥當娜》1894—1895

擁有一座全新的建築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當你從頭開始建造一個全新的國家博物館和進行新的收藏展示時,沒有那麼多參考點。”卡琳·海因茲博(Karin Hindsbo)說,“你有一塊空白的畫布,當然很難選擇要做什麼。”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山中冬夜》展覽現場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哈拉爾德·索爾伯格(Harald Sohlberg)的《山中冬夜》(Winter Night in the Mountains,1914)被評選為挪威最受歡迎的畫作。

經過長時間的讨論,博物館決定使用相對傳統的年代模型來展示這些藏品。一樓展示古代到現代的設計、手工藝品,以及繪畫、雕塑、建築。在這裡,觀衆可以找到包括哈拉爾德·索爾伯格(Harald Sohlberg)的《山中冬夜》(Winter Night in the Mountains,1914)在内的藝術品,這幅畫被評選為挪威最受歡迎的畫作。它此前一直被放在挪威國家美術館的核心位置,畫中深藍色的蒼穹閃耀着星光,雪山連綿,光秃秃的樹木刺穿靜夜,營造出一派靜谧的挪威冬夜。展廳中還穿插着國際上對挪威藝術産生特别影響的著名藝術家作品——塞尚、畢加索、梵高。此外還展示了博物館的一系列當代收藏。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展廳内部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展覽現場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展覽現場

合并藏品并重新布展迫使國家博物館審視其館藏中的差距。“我們看到了明顯的性别差異,尤其是在老作品方面。”卡琳·海因茲博(Karin Hindsbo)說,“實作當代藝術的平等比較容易,但對于19世紀或15、16世紀的藝術來說就不那麼容易了。是以,我們的策展人在研究和定位作品方面投入了大量時間。我們也在關注薩米人藝術(Sámi art),許多人并不認為我們有這樣的空間。”

“講述從古代到今天的故事”

薩米人( Sámi)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北部的原住民。挪威新國家博物館對薩米人藝術的關注從走進博物館那一刻就顯而易見。入館的第一件藝術品“Pile O Sápmi Supreme”是藝術家MáretÁnne Sara 2017年的作品。這位藝術家目前的作品也正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北歐館展出。四百個馴鹿頭骨,骨頭被打磨得閃閃發光,像一面面令人毛骨悚然的旗幟懸挂在門廳裡。這項作品抗議挪威政府強制執行的馴鹿撲殺。

博物館擴大作品展示的另一種方式是與弗雷德裡克森家族收藏(Fredriksen Family Collection)合作。盡管博物館的當代藏品主要是挪威藝術家的作品,他們将能夠從過去90年來開創性的國際藝術寶庫中補充作品。藏品包括由億萬富翁凱瑟琳(Kathrine) 和塞西莉·弗雷德裡克森(Cecilie Fredriksen )姐妹為紀念她們的母親英格·阿斯特魯普·弗雷德裡克森(Inger Astrup Fredriksen)而收集的藝術品。這些作品将在正常當代展覽旁邊的專門空間展出——開幕展覽包括傑出的女性藝術家,如西蒙娜·利( Simone Leigh)和希拉·希克斯( Sheila Hicks)。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漢斯·古德(Hans Gude)和阿道夫·泰德曼(Adolph Tidemand)的《哈當厄爾峽灣上的婚禮隊伍》(1848)是2019年國家美術館關閉後在挪威巡回展出的作品之一。

收藏和展覽部負責人斯蒂娜·赫克維斯特(StinaHögkvist)表示:“從弗雷德裡克森家族收藏中,我們重點關注開拓性女性藝術家,她們對挪威藝術史和藝術家都有着重要的影響,很多藝術家至今仍然可以激發當今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但這些藝術家在北歐國家可能還沒有得到足夠多而廣泛的展示。”

漫步在新博物館周圍,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博物館完工後的裝修和材料的品質。新國家博物館的成本一直備受争議——耗資約5億英鎊,但不難看出預算的去向。整座建築由灰色的挪威片岩覆寫,造型四方端正,線條簡約,遠看就像一個巨大的“灰色盒子”。嫩綠的藤蔓開始在上面生長。地闆是橡木的,固定裝置是青銅的,頂部壯觀的“光之廳”由大理石玻璃砌成。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挪威新國家博物館外觀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挪威新國家博物館外觀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建築頂部壯觀的“光之廳”

這是一座設計出來可為未來幾個世紀可持續使用的博物館,環保問題是其着重考慮的。新國家博物館在設計上踐行環保理念,與同類建築相比碳足迹僅為它們的一半,使用峽灣的水進行加熱和冷卻。就可持續性而言,博物館使用的材料非常重要,例如,它使用的是一種可回收的鋼材,外牆上的石闆也是一種可以使用數百年并緩慢老化的石頭。橡木地闆也一樣,也許使用油氈地闆會更容易也更便宜,但可能在五年到十年内就需要置換它們。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夜幕下俯瞰挪威新國家博物館

當然,挪威因石油而緻富,但是就像海灣國家一樣,它需要最終過渡到一個沒有化石燃料的未來。其中方法之一是吸引更多的遊客。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連同去年新開放的蒙克博物館、2007年的歌劇院和2012年的阿斯楚普 ·費恩利現代藝術博物館(Astrup Fearnley Museum)共同構成了奧斯陸港口沿線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文化地标的一部分。

挪威在文化方面進行了巨大的投資,尤其是過去十年在奧斯陸。“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需要密切合作以保持我們現在的發展勢頭,讓藝術在社會上占據一個重要地位,并通過藝術使挪威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Hindsbo說,她同時指出,國際遊客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們也是國家博物館,是以我們立足挪威,講述我們藏品的故事,通過這藏品和故事将全國聯結起來。”

“我們的願景是讓每個人都能接觸到藝術,并反映我們的時代和我們生活的社會。如果我們成功做到這一點,我們相信博物館可能成為社會上最重要的聚會場所。”Hindsbo 說。

國家博物館的開放标志着一個漫長過程的結束,這一過程因新冠疫情和工期延誤而進一步延長了。2003——2005年,博物館在行政上進行了合并;2008年,標明了新博物館位址;2009年舉行了一次建築競賽,德裔意大利建築師克勞斯·舒維克獲勝(Klaus Schuwerk),并于2014年開始建設。它本應在2020年開放,但推遲至今年的6月11日。

是以,挪威的許多藝術珍品如世界名作《呐喊》等 已經遠離公衆視野好幾年了,因為老的國家美術館于2019年閉館。為了幫助緩解這一問題,館藏的一些重要作品此前一直在全國各地巡回展出。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文創商店

新國家博物館的四個關鍵空間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建築頂部的“光之廳”

“光之廳”(LightHall)

博物館的标志性空間位于建築的頂部。它的外牆是半透明的“大理石玻璃”,這種材料由兩層透明玻璃和一層薄薄的大理石構成,呈現出與雪花石膏同樣朦胧的半透明效果。内部則有9000盞可調節的節能LED燈,從接近奧斯陸加勒穆恩機場的飛機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就像泰特現代美術館的渦輪大廳一樣,它将成為奧斯陸這座城市的新地标。

弗雷德裡克森家族收藏室

新國家博物館設立一個核心空間來展示弗雷德裡克森家族收藏的作品。

藏品包括 Kathrine 和 Cecilie Fredriksen 為紀念他們的母親 Inger Astrup Fredriksen 而收集的藝術品,展示了過去 90 年來開創性的國際藝術作品。

現在,參觀者有望看到一系列不斷變化的收藏品,其中将增添新作品,包括抽象表現主義作品、極簡主義和充滿政治隐喻的具象繪畫。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二樓沙龍區域

沙龍

盡管大多數畫廊都沒有窗戶或俯瞰内部庭院,二樓的沙龍區域提供奧斯陸海港的寬屏景觀。它将有一個提供飲料和便餐的酒吧,以及一個供遊客休息的區域。在這裡可以俯瞰博物館前、舊火車站建築後面的庭院咖啡館。

蒙克《呐喊》的新家:挪威新國家博物館開放

蒙克《呐喊》

蒙克房間

三年多來,奧斯陸已經失去了它的一個标志性空間。2019年,老國家美術館的關閉意味着告别了這座城市最著名的藝術之子的空間。新國家博物館為愛德華·蒙克專門設立的“蒙克廳”,陳列了包括《呐喊》在内的18件蒙克核心作品。

(本文綜合編譯自《藝術新聞》、挪威新國家博物館官網、挪威國家旅遊局等)

責任編輯:陳若茜

校對:劉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