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賈探春:從家族棄子到皇後,遠嫁海外之後,開創了一段輝煌人生

作者:秋葉侃史

衆所周知,“金陵十二钗”乃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塑造的經典藝術群像,指的是小說劇情裡,最核心發生地金陵的“十二冠首女子”。

在金陵十二钗正冊中,為首的是林黛玉,其次是薛寶钗、賈元春和賈探春等十二位姑娘、小姐、奶奶。在正冊的排序中,三小姐賈探春緊接着身為皇妃的賈元春位列第四位,可見這位三姑娘是個不一般的人物。

且看曹公為賈探春寫的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說明探春實為賈府出類拔萃的女子,既有才幹又有遠大志向,隻可惜生不逢時,她還未來得及大顯身手便踏上了遠嫁之路。

賈探春:從家族棄子到皇後,遠嫁海外之後,開創了一段輝煌人生

許多看過《紅樓夢》的讀者朋友,都會格外憐惜探春,隻覺得這樣一位有骨氣、有才情的女子卻被迫遠嫁,實在可惜。探春既身為賈府三小姐為何會遠嫁呢?

她去了異國他鄉,還能憑靠自己的聰明才幹收獲美滿的生活嗎?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賈探春的故事。

“玫瑰花”三姑娘

《紅樓夢》中,很多人物都有着十分形象的專屬外号,譬如賈迎春的外号叫“二木頭”,正是賈府的人暗諷她懦弱、木讷的性格,非常的形象。

賈探春:從家族棄子到皇後,遠嫁海外之後,開創了一段輝煌人生

賈探春在“四春”中排行第三,也稱“三姑娘”,三小姐賈探春則是人稱“玫瑰花”,玫瑰美麗卻多刺,更是淋漓盡緻地展現了她姿容美麗、精明能幹有個性的特點。

她是榮國府賈母的二兒子賈政與妾室趙姨娘所生,還有一個弟弟名喚賈環。也就是說,探春雖然是賈府三小姐,賈元春和賈寶玉的親妹妹,可她卻是庶出,地位身份遠不及嫡出的元春和寶玉。

古代的官宦世家最重嫡庶尊卑,有了這樣的庶出身份,探春不得不變得敏感、要強,還好她從小跟寶玉一起在賈母身邊撫養長大,跟王夫人也比較親近,所受教育還是極好的。

王熙鳳曾經有一次跟平兒感歎,說隻可惜三姑娘不是托生在太太肚子裡,說明在賈府的人看來,探春的為人處事更像是王夫人所生的嫡出女兒,實在不像是趙姨娘那樣的人生出來的庶出女兒。

賈探春:從家族棄子到皇後,遠嫁海外之後,開創了一段輝煌人生

探春的生母趙姨娘是奴婢出身,身份微賤、舉止粗俗,弟弟賈環也是不學無術到處惹是生非。趙姨娘覺得女兒親近王夫人和賈母,嫌棄自己的親娘和親弟弟,是以也沒少給探春氣受。

而探春面對如此“上不得台面”的親娘和弟弟的為難、指責,更是委屈至極。然而,探春并不是自怨自艾之人,她心性高貴,工詩善書,、品味高雅,帶領姐妹們和寶玉在大觀園建“海棠詩社”。

後來,她奉王夫人之命代鳳姐理家,主持大觀園改革。可以說,探春雖然出身上不如其他嫡出的姐妹,但是她精明能幹、是非分明,有遠見、有抱負,實在對得起她“玫瑰花”的稱号。

賈探春:從家族棄子到皇後,遠嫁海外之後,開創了一段輝煌人生

生于末世運偏消

探春雖有一身才學和才幹,但可惜自己不是男兒身,不能去考取功名,于是,空有一身本領的探春一直未能有機會大顯身手,直到小說中期,探春才算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賢寶钗小惠全大體”,講的就是,探春受王夫人之命代替卧病的鳳姐理家。探春剛掌權就借了不懂事的下人立威,連鳳姐也禁不住贊歎:“好個三姑娘,我說他不錯。”

立威之後,探春便開始大刀闊斧推行改革,在大觀園興利除弊,得到了鳳姐、李纨、寶钗、寶玉等人的大力支援,還獲得了下人們的堅定擁護。

探春雖然力圖革新,但她也知道自己難以挽回賈府頹勢,後來在抄檢大觀園時,她萬分悲憤地說出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可見從那時起探春就已經看出賈府注定衰敗的命運了。

賈探春:從家族棄子到皇後,遠嫁海外之後,開創了一段輝煌人生

縱觀全書,探春雖得賈母疼愛,但礙于她的庶出身份,賈府對于這位三小姐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别的安排。金陵四大家族的嫡出小姐,她們的婚事抑或是未來,往往是族内長輩早就做了打算的。

大多是送入宮中或是家族間的聯姻,例如賈元春便是入宮選為皇帝妃子,而薛寶钗則原是打算入宮選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

庶出的探春多半是不會被送入宮中,那她的婚事賈府又是如何安排的呢?按照高銮所續的《紅樓夢》結局,鎮海總制周瓊寄書為孩子求親,賈政便作主将探春許給周家。

待回明了賈母、王夫人等人後,縱使她們有萬般不舍,也隻得同意了這門親事。至此,算是定下了探春遠嫁的結局,後來賈府蒙難,恰逢周瓊在海疆戡亂,杳無音訊。

賈探春:從家族棄子到皇後,遠嫁海外之後,開創了一段輝煌人生

直到甄應嘉奉旨前去安撫海疆,臨行前來賈府拜見,賈政才有機會托他去周府看望賈探春。其實,從探春的判詞中就可以看出最後的結局:“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

不過,探春雖然遠嫁,卻躲過了賈府被抄,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一直以來,有許多紅學家對于探春最後的結局多有猜測。雖然說來說去還是跑不了遠嫁,但是與程高本結局不同。

遠嫁之謎

有一批紅學家們認為,探春所嫁何人存在争議。首先,《紅樓夢》第六十三回,探春抽到的花名簽上寫有“瑤池仙品”四字,注雲“得此簽者,必得貴婿”。

是以,他們推測探春所嫁之人應該是位王爺,至于是國内還是海外則皆有可能。且花名簽上字畫所指的“日邊”、“瑤池”、“鳳凰“等,都是後妃、皇後的象征,是以探春遠嫁成為王妃這一說法相對合理。

賈探春:從家族棄子到皇後,遠嫁海外之後,開創了一段輝煌人生

至于婚後探春的生活過得如何,正文中顯然沒有确切描寫,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按照書中埋下的線索和人物性格特點,作簡要的分析和推測。

前文中曾多處強調過探春的機敏、精明和才貌雙絕,是以她注定與嫁于孫家抵債的迎春命運不同,迎春的悲慘結局既來自于外在,也源于自身,她性格懦弱無能,而探春卻與她截然不同。

是以,探春遠嫁之後也未必就一定過得不好,她也很有可能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見識手段有一番作為。

若真成了王妃,或許探春既可以得到丈夫的尊重與愛護,也能打理好王府,甚至取得百姓的愛戴也未可知。

賈探春:從家族棄子到皇後,遠嫁海外之後,開創了一段輝煌人生

一直以來,盡管探春遠嫁之事一直是“紅學”上的一個謎團,但是像探春這樣出類拔萃的女子,無論身在哪個時代,都是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是有理想、有遠見的優秀女性。

她也一定可以用自己的智慧經營好自己的生活,開創屬于自己的輝煌。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