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1939年3月8日,陳赓時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此時的他正帶着戰士們穿越平漢線,向西出發追擊日軍。

這時,政委手拿着一封電報走到他跟前,沉默了許久,嘴巴張開又合上,還是一言不發。陳赓看着戰友怪異的舉動,十分幹脆地問:“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

政委歎了口氣,十分不忍地把電報遞到了陳赓面前,說:“你看看吧。”電報内容很短,可陳赓卻看了很久很久,緊緊抓着電報紙,許久不言語。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而電報上寫着的,是他的妻子王根英壯烈犧牲的消息。

年輕的女勞工領袖——璞玉出落成寶玉

王根英生于1906年,原來的名字叫庶心,出生在上海市的一個普通家庭。

她的家庭十分貧困,王根英在小的時候就早早地承擔起來家務和賺錢的任務,八歲的時候,小小的王根英就跟着自己的嫂子到紗廠學接線頭,矮小的身影在紗廠中來回忙活,還要時常挨餓挨罵,日子過得很艱苦。

11歲的時候,王根英俨然是個熟練工了,便到了恒豐紗廠做童工。又過了五年,她頂替了别人的名字到怡和紗廠成了一名正式的女工。怡和紗廠是英國商人在上海開辦的最早的工廠之一,主要生産蘭龍牌棉紗,在國内名氣比較大。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繁重的工作并沒有讓王根英麻木,她始終在尋找機會提高自己,堅信命運需要自己來把握。

機會終于到了。

滬東區黨支部創辦思恩義務夜校招生的消息一傳出,王根英得知了勞工可以免費入學,就立刻報名入學。就這樣,白天在工廠中的房間中埋頭苦幹,做着紡織的工作。晚上又提起精神,跑到夜校去識字讀書,接受新思想的洗禮。

在這裡,王根英見識到了不一樣的天地,人不必每天忍辱偷生地活着,每個中國人都是這片土地的主人。而日本的侵略,更需要每一個人民都舉起反抗的大旗,隻有保衛國家,每個普通人才能安甯幸福的生活。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年輕而稚嫩的王根英被打動了,她如饑似渴地學習着學校的書籍資料,在知識的海洋裡,她見了比最大的工廠中的房間還要廣闊的世界。

王根英的優秀和熱心在整個工廠裡都出了名。大家都知道這個小小的女工,幹活麻利,學習起來勁兒更是大得不得了。于是,在選舉紗廠第一個共青團支部的團支書時,王根英被推舉了出來。

1924年,在中共滬東區委的上司下,王根英組織舉行了第一次的全場大罷工,而這場罷工中,總共有7000多人參與遊行。這個18歲的姑娘的能力,讓組織很快注意到了她。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後來,王根英積極參與多次愛國運動,也曾經因為帶領勞工罷工而被盯上,關進過監獄。但她始終不改初心,在1924年,加入了社會主義共青團,擔任團支部書記。

1925年,王根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五卅(sa)運動時,王根英再次帶領全廠勞工們走上了街頭,為枉死的工友們讨回公道,更要外商們正視中國勞工們的訴求。罷工堅持了118天,最終,資方同意了國人的訴求。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上海的三次武裝起義,都有王根英的身影,她也被選為上海臨時政府的委員。

此時的陳赓正在勞工夜校擔任教員,同時暗中收集秘密情報。學生中,有這樣優秀而年輕的勞工領袖,陳赓自然而然就注意到了王根英。

陳赓在認識王根英之前就有過一段婚姻,是他的父母早早就為他定下的妻子。接受過新思想教育的陳赓,自然難以接受和素未謀面的女子稀裡糊塗的定下終身,便強烈的反對拒絕。可家裡的封建思想難以短時間内改變,況且對方是地主家的女兒,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無奈之下,陳赓逃走他鄉。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而陳赓的父母隻能把那個女子又送了回去,給了一筆賠償金。

在勞工夜校時,陳赓便多次向王根英示好,而這時的王根英隻一心向往革命、向往知識,并不想分心在個人感情上。陳赓并沒有是以氣餒,反而常常跑到王根英家中,用一口流利的上海話和老人家聊天,也常常在老人家面前誇贊王根英的優秀。

王根英曾經說過:“不識字,沒文化是最苦了,但哪有機會讀書呢?要讀書就不能做工,也就不能生活。隻好望書興歎。”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王根英雖然沒有答應陳赓的示好,卻也沒有表現反感,隻沉浸在學習中。後來,随着陳赓的在上海的工作結束了,隻能遺憾地離開了這裡。

但二人的緣分并沒有結束。

陳赓“紙條求婚”,二人結為伴侶

1927年4月,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王根英也在參會的人員當中。

而陳赓所上司的警衛營則擔任了這次會議的警衛工作,他是安保部的部長,也是代表之一。

兩年過去了,可陳赓并沒有忘記這個姑娘,他不想再錯過王根英,是以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

王根英正在認真聽報告時,突然遞來一張紙條,王根英好奇地打開紙條,隻見上面寫着:"王根英同志,我愛你!我想向你鄭重求婚,希望你嫁給我!陳赓。"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王根英接到紙條後,先是大吃一驚,随後又有些生氣。她對陳赓印象很好,也希望和對方能多接觸一些,但正因如此,陳赓這樣略顯随意的方式就讓她心中有些失望。

于是,王根英直接扭身把紙條貼在了牆上,又繼續聽報告。

陳赓的第二張紙條又傳來了,依舊是熱情洋溢的求愛,寫着:"根英,我愛你!我請求你做我的妻子!"

王根英神色不變,扭身又将紙條貼到了牆上。

王根英的冷處理沒有吓退陳赓,反而讓陳赓更加熱情,又傳來了第三張紙條,寫着:"根英,我發誓娶你為妻!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王根英沒有再看紙條的内容,直接又貼在了牆上。

這三張紙條引起了軒然大波,參與會議的人都知道了陳赓寫紙條求婚王根英,紙條被人家姑娘直接貼在了牆上的事情。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周恩來得知後,找到陳赓對他進行了批評,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直接莽撞,隻會讓别人覺得不尊重。周恩來的話讓陳赓回過神兒來,這才知道自己給王根英帶來的尴尬。可事情已經到了這樣的境地,要怎麼樣做才能彌補呢?

周恩來看着眼前無措的陳赓,心裡暗暗決定要撮合二人。于是,在周恩來的提議下,他和鄧穎超一同去找王根英,向她解釋和溝通,而王根英也了解了陳赓的行為,害羞的點了頭表示同意。

就這樣,二人正式結為了夫妻。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但婚後不久,二人就面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異地戀。

王根英作為上海代表被邀請參加全國第四次勞動大會,有參加了國際勞工勞動大會,後來,在組織的安排下,王根英回到上海,繼續地下情報的工作。

而這時的陳赓,在南昌起義後,出發廣東的途中,身負重傷,腿上和胫骨等處都中了彈,傷勢嚴重,在多地之間流轉診治,兩個月後才抵達上海見到了自己的妻子。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留守上海的王根英一直在家中等待着丈夫的消息,她已經知道了陳赓身中數彈的消息,擔心的不得了,等見到陳赓時,更是心下又心疼又悲痛。病痛的折磨和旅途的颠簸讓陳赓瘦了很多,王根英一邊細心照顧着陳赓,一邊聯系黨組織請求幫助。

在組織的安排下,陳赓被送到了上海專業的骨科醫院進行治療,在牛惠霖和牛惠生這對醫生兄弟的幫助下,總算是保住了腿。得知了這個好消息,多日以來一直堅強示人一直保持着樂觀的王根英這才放下心來。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1928年,中國共産黨中央特别行動科成立。

中央特科主要從事地下工作,其中包括情報收集、對中共高層人物實施政治保衛、防止中共高層人物被國民政府和公共租界當局逮捕或者暗殺,并且開展針對國民政府的滲透活動。中央特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是采用暗殺的方式懲處當時背叛并且對中共造成嚴重危害的前中共黨員。中央特科存在時間自1927年至1935年。

陳赓曾經在蘇聯學習過保衛工作,是以被任命為情報科長。為了能讓自己的行動不受懷疑,最好的就是像一個普通人那樣生活。夫妻二人單獨居住,很容易引起懷疑和關注。

是以,陳赓将家中的弟弟妹妹都接到了上海,大家都住在一起,任誰看都是上海安家立業的普通人。

1929年,陳赓和王根英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夫妻二人為他起名"陳知非"。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二人同心,是陳赓的妻子,也是大家庭的母親

兒子出生後,短短三年内,他們搬家了5次,每次都會精心挑選一個四通八達容易躲避逃跑的位置。

而長期提心吊膽的生活并沒有吓退王根英,她總是一邊照顧着兒子,一邊教育陳赓的弟弟妹妹,不希望動蕩的生活讓他們的教育落了後。可她又不僅是個賢内助,她時常觀察家附近的情況,會關注每一個路過的人和陌生的鄰居,她知道,陳赓在外工作,一家人的安全都在她的肩膀上。

有一次,陳知非偷跑出家門玩耍,碰到了巡邏的印度巡捕,他年齡雖小,卻很靈活的發現,印度士兵的槍沒有自己的父親藏在枕頭下的槍好。但他年紀太小,并不知道厲害分析,出于對父親的驕傲,他說了一句:“紅頭阿 三的槍,還沒有我阿爸的槍好!”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這話被紅頭阿 三人聽到了,便跟着知非到了他們家中,正巧碰上了出門尋找兒子的王根英。面對印度巡捕的質問,王根英反應很快,裝作不懂其中利害關系的樣子回複到:“有啊,有一支槍,是他爸爸在永安公司給他買的玩具槍。”

王根英反應得很快,又回答得有理有據,讓印度士兵相信了她的解釋,隻以為是小孩子分不清楚真假才随口說的。

就這樣,王根英化解了臨門的災難。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1931年,顧順章叛變,因為陳赓與顧順章聯系密切,為了保護他。組織将他調往外地,而王根英則留在上海繼續做地下工作,後來,為了更好地宣傳群組織抗日,王根英忙綠得隻能拜托其他人來照顧自己的兒子。

不久之後,陳赓又因為腿傷回到上海治病。

剛在醫院術後沒多久,能夠下地的時候,陳赓就被調往中央蘇區工作。

可丈夫兩次回來,兩次都是中彈重傷,王根英已經被丈夫的兩次重傷吓壞了,她想要陪着陳赓。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組織剛剛同意二人一同行動,可陳赓卻因叛徒背叛而入獄。這讓本就憂心丈夫傷勢的王根英更加失魂落魄。

4月初,王根英得知陳赓已經被押解到了南京,長時間的奔波和數日的寝食難安,讓王根英眼前一黑抱着孩子倒了下去。孩子被人抓住了腳,保住了性命卻磕破了頭,而摔下樓的王根英,雖然受傷,卻還在念叨着陳赓的安全。

療養了兩個月,王根英才病好了一些。

但到了1933年12月,王根英因為叛徒出賣,被捕入獄,關押在南京的一所監獄裡。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四年牢獄生活,鑄就槍林彈雨中“逆行”的戰士

長時間的杳無音訊,讓大家都以為王根英已經遇害,直到1935年,一個繡着“千雲而上”的書包從監獄裡送到了陳知非的手上,大家才知道,王根英還活着,她還挂念着兒子,希望兒子學好文化,踏雲而上。

直到1937年8月,在周恩來的運作下,王根英才被放出。

陳赓此時正在雲陽,剛剛出獄的王根英便立刻前往和陳赓團聚。

8月26日,夫妻倆多年之後終于再見,眼淚止不住地訴說着内心的思念。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陳赓在那天的日記之中寫下:"昨日根英由西安到達雲陽總政治部,小平同志加菜為我們慶祝,并另辟一室使我們能作竟夜長談,其快樂有勝于1927年武漢新婚之夕。根英在獄中長達4年,艱苦倍嘗,在敵人威逼利誘之下,始終堅持黨的立場不動搖。"

後來,夫妻二人,一人在前線抗日,一人在後方黨校學習。畢業後王根英想要到前沿出力,便向上級提出請求。直到1938年,組織才同意,安排在太行山區的的财經幹部學校擔任政治指導員。

也是在任職之後,夫妻二人有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見面。

那是在雙方的隊伍行進途中,兩人意外相遇。

陳赓遠早就認出朝思暮想的夫妻,沖過去抱着王根英,大聲說道:"喜從天降!喜從天降!天上掉下個王根英。"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而王根英都不好意思,說:"看你那瘋勁!"

陳赓依舊是坦坦蕩蕩地笑着說:"情不自禁嘛!"

可這也是夫妻二人最後的溫情時刻了。

1939年,财經幹部學校收到日軍突襲,在轉移師生和傷員的過程中,大家都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禍患沖散了。王根英一路保護着傷員們,為此還把配置設定給自己的一頭騾子讓給了傷員,而自己則跟着警衛部隊一起突圍。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眼看着就要逃離村子,王根英忽然想起裝有公款和機密資料的包沒有拿,便毅然折傳回去取回。

就在她出村的那個瞬間,日本人發現了她,子彈向雨點一下向王根英襲來,王根英被掃射倒下。

等危機過去,同志們回去找她時,發現她身中數彈犧牲,腹部還有被刺刀割過的痕迹。

這個倔強機靈的姑娘,去世時隻有32歲,永遠地留在了革命的土地上。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陳赓得知這個消息後,悲痛不已,暗暗下決心要為自己的妻子王根英守節三年。

時間并沒有抹去失去妻子的痛苦,陳赓在百團大戰勝利之後,突然間倒了下去,病了大半個月,好不容易清醒的時候,也是念叨着王根英的名字。

1946年,陳赓找到了生活貧困、在工廠裡做童工的兒子,告訴了他母親的故事,鼓勵兒子去學校學習。

陳知非沒有忘記母親“千雲而上”的願望,成為了一名航天工程師。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

陳赓在王根英犧牲三年之後才考慮重新組建家庭,而這時,善解人意的傅涯出現了。傅涯敬佩王根英,更想要為王根英做點什麼,是以,在陳赓逝世後,她拜訪那些曾經的戰友們,為王根英寫下了傳記——《報國何計女兒身》來記錄她的故事。

在去世之前,傅涯更是叮囑子女們,把陳赓和王根英合葬在一起,她知道王根英是陳赓心中永遠的痛,想要成全這位良将和為了革命犧牲的奇女子。

我們今天的和平,是多少的前輩們負重前行才得來的,珍惜和平,珍惜生活,珍惜和家人們在一起的每一個時刻,緻敬英勇的中國人民!

陳赓夫人王根英,犧牲後陳赓大病半月,為她守節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