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向盧旺達遣送難民被歐洲人權法院幹預後,英國拟立法尋求“人權獨立”

作者: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周弋博】

6月14日,英國政府首班前往盧旺達的“難民包機”在起飛前的最後一刻,被歐洲人權法院(ECHR)的一紙判決叫停,引發英國政界關于“人權獨立”的争議。

據彭博社消息,當地時間6月21日,英國司法部釋出聲明稱,司法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将于22日向議會送出一份法案,拟立法賦予英國最高法院在人權問題上的最終決定權,并明确英國司法部門不必總是需要遵循ECHR的判決。

據英國政府透露,該法案還包括“允許未來出台法律,使外國罪犯更難以家庭生活權為由阻撓驅逐出境程式”以及“引入社會責任與個人權利同等重要的原則”的内容。對此,英國影子司法大臣史蒂夫·裡德指責約翰遜政府試圖通過提出這項立法挑起争端,制造分歧。

向盧旺達遣送難民被歐洲人權法院幹預後,英國拟立法尋求“人權獨立”

彭博社報道截圖

今年4月,英國首相約翰遜宣布,英國與東非國家盧旺達簽署了一項“移民和經濟發展合作協定”,從今年5月起任何入境英國的非法移民都将被分批轉移至萬裡之外的盧旺達,完成難民申請并在當地接受安置。

盡管此舉受到英國反對黨、慈善機構和教會領袖等多方批評,就連聯合國難民署也公開釋出聲明抨擊,但約翰遜政府依舊以“打擊震懾偷渡團夥、打破利益鍊條”為由,堅持在6月14日開始執行該政策。

14日晚間,搭載7名難民的首架英國政府“難民包機”拟從英格蘭西南部一處空軍基地起飛前往盧旺達。

不過,就在飛機起飛前的一個半小時(當天晚上約7點半),ECHR對飛機上的一名伊拉克難民的上訴做出判決,指出英國法院未适當考察盧旺達實施該政策的情況,有證據表明難民難以在此獲得公平和有效的申請程式,而且英國高等法院自己也承認在盧旺達是否被正确評估為安全第三國方面存在嚴重問題,是以禁止英國将該難民驅逐出境。

公開資料顯示,ECHR是基于《歐洲人權公約》規定設立的國際法庭,負責審理締約國違反該公約中關于公民及政治權利的人權案件,締約國也有義務遵守ECHR的最終判決。

盡管英國已經退出歐盟,但依舊是《歐洲人權公約》的締約國,故而需要接受ECHR的限制。

該判決作出後,“難民包機”上的其他6位難民的律師紛紛向倫敦法官提出上訴,最終所有的驅逐令都被取消。

此時,乘務人員和難民全部完成登記,執飛的波音767引擎已經啟動。到當晚10點15分為止,所有乘客都被帶離飛機,航班确定不會如期起飛。

英國内政大臣帕特爾對此回應稱,對于ECHR判決感到“失望”,并表示政府不會被震懾住,将為下一個航班做準備。

向盧旺達遣送難民被歐洲人權法院幹預後,英國拟立法尋求“人權獨立”

英國《衛報》:歐洲人權法院最後一刻介入,盧旺達“難民包機”航班被取消

據彭博社消息,6月21日,英國司法部釋出聲明稱,将通過一份新的法案賦予英國最高法院在人權問題上的最終決定權,這表明英國司法部門不必總是需要遵循ECHR的判決。

報道指出,英國司法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将于22日向議會正式送出該法案,該法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保守黨議員對ECHR的抨擊。

除了前述内容,該法案還包括“在法律上給予言論自由和民選議員觀點更大的份量”、“允許未來出台法律,使外國罪犯更難以家庭生活權為由阻撓驅逐出境程式”以及“引入社會責任與個人權利同等重要的原則”等内容。

拉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法案将“加強我們英國的自由傳統,同時向該體系内注入合理的常識”,“這些改革将加強言論自由,使我們能夠驅逐更多的外國罪犯,并更好地保護公衆免受危險罪犯的傷害。”

對此,英國反對黨工黨則在一份聲明稱,該法案将剝奪前首相布萊爾上司的工黨政府于1998年通過的《人權法案》中的權利。

英國影子司法大臣史蒂夫·裡德則指責約翰遜政府試圖通過提出這項立法挑起争端,制造分歧。

此前,英國影子内政大臣伊薇特·庫珀也在“難民包機”被ECHR判決叫停後指責約翰遜政府“惹是生非”,其推行這種“不可行的政策”就是為了制造與歐洲法院的紛争。

向盧旺達遣送難民被歐洲人權法院幹預後,英國拟立法尋求“人權獨立”

英國首相約翰遜 圖源:視覺中國

自2019年上任以來,約翰遜緻力于推動立法以加強邊境管控、遏制移民潮。備受争議的《國籍與邊境法》草案去年6月送出議會審議,年底獲議會下院通過,今年4月底獲上院準許,成為法律已無障礙。早些時候,約翰遜曾再次暗示,英國或退出《歐洲人權公約》,以便驅逐非法移民。

今年7月,英國高等法院預計将舉行一場正式聽證會,以裁定“偷渡者遣送盧旺達”政策本身是否合法。

英國政府資料顯示,英方2019年接到的避難申請比前一年增加21%,達到近3.6萬份,為2015年歐洲難民危機以來最多。2020年已知非法入境人數大約1.6萬,今年到目前為止,有記錄顯示有超過1萬人非法抵達英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