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作者:坐井觀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今日夏至

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确立的節氣

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标志着盛夏的到來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夏日查幹湖

今天,将擁有一年中最長的白日

此時節,蛙聲陣陣,蟬鳴聲聲

稻花如白練,荷花别樣紅

而在民間有吃夏至面的習俗~

夏至的由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大陸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的方法,最早被确定下來的節氣。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夏日梅城風光

古人在地上立了一枝小竹竿,發現每年太陽走到今天,影子最短。便有言:“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夏至之名由此而來。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淨月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夏至是太陽北行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太陽将走“回頭路”,太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對于中國位于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過後,正午太陽高度開始逐日降低。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夏日老白山

過了夏至,北半球各地的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唐代詩人韋應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寫到“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長白山露水河狩獵度假區

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夏至三候

中國古代将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是以屬陽,并且認為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是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是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夏日神鹿峰

二候蟬始鳴,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嫩江灣詩詞橋

三候半夏生,意思是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是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夏至習俗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講究,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是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北方面條,南方米飯”。這句話概括了古代中國的地方主食特色。說起吃面,在吉林夏日最受歡迎的肯定是涼面,今天就介紹兩種适合夏至吃的面。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冷面:冷面這道北韓族特色美食,是用機壓的荞麥面條,上面覆寫辣蘿蔔、辣白菜、黃瓜絲、雞蛋、肉片等輔料,在澆上冰涼酸甜的湯汁制作而成。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冷面入口後,柔韌耐嚼,涼爽清淡,湯湯水水,滑順潤喉,令人食欲大增。帶着冰碴的延吉大冷面,是多少吉林人夏日裡的心頭好。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如果不想吃太涼的,也可以吃溫面,做法上與冷面相似,口感更加綿軟,易消化。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炸醬面:炸醬面由配菜、炸醬拌面條而成。将黃瓜、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配菜備用。然後将肉丁或者雞蛋放在油裡炒,再加入黃豆醬或甜面醬炸炒,即成炸醬。

最長的白日,最好吃的夏至面

面條煮熟後撈出,澆上炸醬,攪拌而成炸醬面。也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加辣椒,醋等調味品。也有面條撈出後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的稱為“過水面”。

小夥們今天打算吃什麼面

不妨在評論區告訴小吉哦!

本文來源:悠遊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