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4年,蔣介石心腹湯恩伯死在手術台上,蔣介石卻說:死了也好

作者:戰争創世

1954年6月29日,湯恩伯在手術時,由于手術過程失血過多,最後不幸死在手術台上,作為蔣介石麾下的一名大将,他雖然經常犯錯,但是蔣介石卻絲毫沒有顧及過去的情分,冷漠地說着死了也好,這原因究竟何在?

1954年,蔣介石心腹湯恩伯死在手術台上,蔣介石卻說:死了也好

湯恩伯

1954年4月湯恩伯在醫院檢查的時候,被醫生告知他的十二指腸處長了一個惡性良性腫瘤,并且很可能是患了癌症,此時湯恩伯的家人時分害怕蔣介石會不允許湯恩伯到國外就醫,但沒成想,蔣介石竟然直接同意了,于是一家人趕緊帶着湯恩伯到日本求醫,醫生表示這一共要進行三次手術,而且每次手術的費用都會十分昂貴,湯恩伯早年間在抗戰時犯下了許多錯,還讓蔣介石痛失了一員大将,是以讓蔣介石十分惱火,晚年時期的他也是十分的不招待見,即便是早年有着許多的積蓄,但是在失去獎勵時的責任之後,他的積蓄也基本被消耗帶進湯恩伯,希望能夠像此前的同遼成城求助。

原本湯恩伯并不寄希望于陳誠能夠幫助自己,但是陳誠不僅給他出了醫療費,還特地去看望了他,隻是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之後,湯恩伯就死在了手術台上,甚至是婚歸故裡都沒有實作,究竟湯恩伯是經曆了一些怎樣的事情才會讓他落得如此天地呢?

一九四九年四月解放軍渡過波濤洶湧的長江進行指揮戰鬥而在四月二十六号上午蔣介石得知解放軍即将攻打過來時再也不淡定了,立馬出現在淞口警戒,他則任職京杭警備總司令,蔣介石讓湯恩伯堅守一個月,湯恩伯表示這樣會壓力很大,結果蔣介石就直接發火了,我給你那麼多的錢,你現在就給我一支弱不禁風的軍隊,是這個意思嗎?

眼看着蔣介石在上海已經站不穩腳跟了,于是他趕緊将自己的親信部隊全部撤出,盡可能地保留有生意量下來進行下步的指揮作戰,隻不過湯恩伯在掩護嫡系部隊撤退的時候,還故意将一些雜牌部隊安排到一線去接替,是以導緻了一些人才的流失,其中就包括羅澤闿的第37軍。

1954年,蔣介石心腹湯恩伯死在手術台上,蔣介石卻說:死了也好

羅澤闿

此人其實是一名青年才俊,而且也是黃埔高校的高材生,隻不過沒有選對戰隊,是以獲得了一個空頭銜,要不是蔣經國信任他,也難以混到如今的地位,他希望能夠脫離蔣經國地保護自己做出一番成績來,但是卻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并且經常和湯恩伯對着幹,是以對于湯恩伯來說,這樣的嚴重的一定要順勢鏟除,于是他想借着解放軍的手将羅澤闿的軍隊産出羅澤闿以為湯恩伯是讓自己的部隊大展身手,結果後面才發現國民黨的主力部隊已經撤離,自己變成了炮灰。

後知後覺得羅澤闿決定将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先抛下逃跑再說,死裡逃生之後,他終于來到了台灣,而此時的羅澤闿則發現湯恩伯已經成為衢州綏靖公署主任,有着光明的前途而自己卻隻是一個逃兵。

看到這樣巨大的落差羅澤闿決定好好教訓一下湯恩伯,于是他每日炮轟湯恩伯,甚至是鬧到了綏晉公署當中,兩人之間的沖突也迅速激化更新,蔣介石隻好出面讓陳誠主持兩個人的檢讨會,在檢讨會當中,羅澤闿故意誇大了湯恩伯的最罪行,并且表示如果不殺了湯恩伯的話,根本無法彌補那些犧牲的戰友受到的傷害,而湯恩伯激烈的回怼,為了能夠平息或端,蔣介石隻好先将湯恩伯撤職。

1954年,蔣介石心腹湯恩伯死在手術台上,蔣介石卻說:死了也好

湯恩伯知道自己此刻是沒有了蔣介石的庇護,為了能夠重新獲得蔣介石的信任,于是決定出賣自己的師父陳儀,畢竟陳怡曾經想過要策反自己的徒弟,讓他一起共同反抗蔣介石。但是湯恩伯卻沒有這樣做,反倒是出賣了自己的師傅,而後來蔣介石則直接下令審判陳儀。

最後陳儀因為山東軍人叛逃,最後被處于死刑,臨死之前曾表示即便我犧牲了,但是我的道義永存。而背叛了恩師的湯恩伯最後也是慘死在日本,其實蔣介石早就已經給了湯恩伯很多的機會,隻是湯恩伯從來沒有珍惜,反倒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讓蔣介石徹底失去了耐心,最後才會對他不管不顧。

尤其是在1942年~1943年期間,此時抗日戰争正如何進行折扣系,這時天災人禍接踵而至。日本侵略者無窮地圖讀着中華大地,本就流離失所的百姓還要面臨大旱災難以及蝗蟲災害的影響,到處都是顆粒無收,而這時的唐恩博正駐紮在河南一帶,他沒有幫助河南地區的百姓脫離苦海,反倒是變本加厲地敲詐勒索,對河南地區的百姓征收保護費,被河南地區稱為人間四害之一。

不僅時常搜刮民脂民膏,就連村裡飼養的家畜都要被他搜刮,甚至是向老母雞勒索雞蛋,對于湯恩伯來說,他最大的樂趣就是欺壓百姓,并且就像土匪投資一樣到處去新風作浪,為所欲為,不僅像百姓要糧食,要錢,還向百姓索要槍支,要百姓過來給自己當壯丁。甚至是将軍隊直接開到了百姓家中,盡情地收官,明知名高,隻要百姓稍微表現出一點反抗的态度,受到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嚴刑拷打。

對當時的百姓來說,到處都是捐不完的苛捐雜稅,為了能夠維持生活,他們甚至會将自己的閨女直接賣掉,就當時而言,河南地區的百姓甯願遭受侵略者的投毒,也不願意忍受湯恩伯駐軍的破壞。後來湯恩伯因為害怕日本軍隊強渡黃河幹擾了自己受光明之名的進度,于是打着“以工代赈”的口号,讓百姓過來修築黃河地區的防禦公式,很多百姓在工作期間不是被餓死就是被累死,後來抗日,解放戰争進入到了戰略反攻階段,盡管日本軍隊垂死掙紮,但是也沒有太大的回旋餘地。

隻不過日軍在攻打湯恩伯所助手的河南一帶使用了閃電站的政策,很快就橫掃了湯恩伯的駐地,湯恩伯原本就軍隊紀律散漫,面對日軍的突襲更是無暇顧及,最後失掉了河南地區。

1954年,蔣介石心腹湯恩伯死在手術台上,蔣介石卻說:死了也好

湯恩伯不但沒有反思自己的軍隊太過腐敗,反倒是作秀,想要博得蔣介石的關注,表示自己已經将辦事不力的軍人進行了懲處,但他卻從未想到過要整治一下自己的軍隊,很多的年輕将領也在湯恩伯的隊伍當中沾染了不良習氣,甚至被腐蝕同化。

湯恩伯的部隊實在是太過腐敗,無論是面對敵軍還是面對自己的友軍,他們都一樣沒有任何差别,面對敵軍時能跑車跑,面對友軍時卻是伸出毒手想要殺害友軍,一次有兩個友軍途經湯恩伯的駐地,他們便被他部隊當中的人騙到了帳篷當中,一番叙舊之後,這些士兵竟然敵有部分直接将有軍殺害,還從他們手上奪走了兵器,真是讓人無法了解湯恩伯如何帶領自己的部下的,對于他們來說,他根本不在意自己的不理會自己的軍隊有多麼腐敗,他隻關心自己能否從百姓手中搜刮民脂民膏罷了。

而後來蔣介石對湯恩伯這些罪行也是十分的印象深刻,但是讓蔣介石最忍無可忍的就是因為湯恩伯讓他損失了一名将才張靈甫。

1946年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在完成了對我軍的圍剿之後,國民黨希望将主要的兵力集中在華東戰場之上,甚至是調集了46萬的軍隊,希望能夠成功占領我們的華東解放區,但是國民黨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當中卻出現了一個老師,此人便是湯恩伯,1947年時由于國民黨兵力不足,隻好放棄全面進攻,主攻東北戰場和華北戰場,蔣介石依舊寄希望于能夠翻身,并且任命湯恩伯為第一兵團司令,讓他去解放山東地區,但沒成上湯恩伯就是一個軟柿子,他根本沒有能力去預制。隻會作戰,而且百萬雄師在湯恩伯手中顯然是不夠用的,尤其是一些優秀的将領在湯恩伯的手下更是完全沒有發揮出他們應有的骁勇善戰。

當時張靈甫的軍隊可謂是号稱蔣介石的皇家玉林軍可見其戰鬥力之彪悍,但是張林富在戰争受困之時,湯恩伯不但沒有出手相救,就反倒是讓張靈甫就地堅守,等待援軍的到來,後來張靈甫因為遲遲等不到援軍,最後被陳毅将軍所率領的部隊直接殲滅,而張靈甫也由于無力抵擋如此龐大的軍團,最後命喪于戰場之上,蔣介石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非常憤怒,為什麼張靈甫的部隊包圍之後還沒有人上前救援?是誰負責救張靈甫的?通通過來提頭謝罪。

1954年,蔣介石心腹湯恩伯死在手術台上,蔣介石卻說:死了也好

張靈甫

蔣介石的一番話下的湯恩伯一個冷顫,他知道自己辦事不力,肯定也逃脫不了蔣介石的指責。最後經過詳細調查發現确實是湯恩伯指揮失誤造成的,最後湯恩伯被革職查辦。即便後來蔣介石讓他調往南京任職,他也不敢出現,生怕蔣介石懷恨在心,給自己一個了斷。

咱就是看到湯恩伯也是氣不打一處來根本沒有顧及他的面子就讓他當衆跪下對他直接動手打罵湯恩伯被打得滿頭是血後來雖然得到了師傅陳怡的幫助陳怡幫他四處遊說打通關系,希望他能夠脫身,但是湯恩伯卻完全不念舊情,在後來甚至将自己的師傅給出賣了。

最後湯恩伯因為深化癌症最後慘死在手術台上也算是罪有應得,畢竟他這一身為非作歹,在任期間也沒有辦過一件實事,不僅是蔣介石交代的任務一個都沒完成,而且他在河南期間也是到處搜刮百姓,百姓的怨聲載道,對于這樣一個隻會禍害百姓的人來說,或許已死謝罪都不足以平息百姓對他的憤怒,而且湯恩伯曾經受到蔣介石的重用,也受到他恩師的一度提一些,最終不但沒有感激,反倒是要成為白眼狼,讓這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全部都心寒,也是讓人十分唏噓。

對湯恩伯來說,如果他能夠早日幡然醒悟,或許也不會落得如今這一副田地,哪怕他是在蔣介石最心愛的部下,張靈甫被圍剿時出手相助,也不至于落得如此這般,如今他的下場也算是咎由自取,對湯恩伯來說,一切都已經成為定局,如果有再來一次的機會,或許他不會再選擇這樣一條道路了吧。